關鍵詞:女性意識 男作家 優(yōu)勢和局限
女性主義文學不同于女性文學、婦女文學。一般認為,女性文學或婦女文學是指女作家創(chuàng)作的一切文學作品,而女性主義文學是“指那些以女性為創(chuàng)作重心的作品和與之相適應的文學批評……反映女性在男權社會的苦悶、彷徨、哀怨、抗爭的作品”。廣義的女性主義文學涵蓋一切呼吁男女平等、反抗性別歧視的文學作品。20世紀初西方女性主義理論傳入中國,伴隨反封建和民族解放高漲的勢頭,秋瑾的《敬告中國二萬萬女同胞》開啟了現代中國女性主義寫作的篇章,此后,陳衡哲、廬隱、馮沅君、冰心等女作家在時代浪潮中應運而生,創(chuàng)作女性主義文學,推動婦女解放。同時期的男性作家許地山的出現,為“五四”時期女性主義文學拓展了新的研究方向。男性作家的寫作打破了以往讀者對作家性別的刻板認識,凸顯了女性主義理論的包容性,擴展了創(chuàng)作視野,創(chuàng)新了審美范式。
許地山的婚戀小說,把女性放置在婚姻與愛情之中,集中表現婦女形象、婚戀模式、男女關系,凸顯了女性自我意識的逐漸覺醒。許地山用不同于女作家自敘傳式的書寫模式,塑造了苦難中的平民女性,也歌頌和贊美了博大無私、卓然獨立的“大女主”形象。但這并不等同于“婦女雄化”,女性主義文學的創(chuàng)作不是建構無性造成新的壓抑與扭曲,而是對女性獨特性的發(fā)揚,因此許地山是要修復而不是推翻原有的性別審美。婚戀模式中理想的女性形象是新舊道德中優(yōu)點的結合體,盡管包含了男作家的創(chuàng)作局限,但也是追求心理與生理健康重組的一次嘗試。
一、典型女性形象及作家
女性觀女性形象在許地山的婚戀小說中占有極大的比重,這位“五四時期最尊重女性的作家”先后創(chuàng)作出多位鮮活生動、獨具特色的時代女性,折射出人本主義精神下女性解放與重塑的意識。他婚戀小說中傳遞的女性觀從側面展示了“五四”時期知識分子對社會、人格、親情的看法,提供了價值評判的規(guī)約,無聲地架構了思想與活動的指南。
(一)女性社會觀——受教育、投身社會
許地山在《十九世紀兩大社會學家的女子觀》中否定了以孔德為代表的“不宜派”和以斯賓塞為代表的“不應派”,這兩種學說的本質是將女性捆綁在家庭之中,迫使她們用服從、協(xié)助與保護的態(tài)度扮演著女兒、妻子與母親的形象。對此,許地山提倡用20 世紀的眼光重視女子,發(fā)文系統(tǒng)敘述了清朝之后中國婦女的服飾及其變化,并針對當時女子服飾與時代脫節(jié)、礙于社會勞動的弊病,從“合乎生理”“便于操作”“不誘肉欲”三方面指導女子進行服飾改換,為女性在新社會中的活動創(chuàng)造前提條件。雜文《強奸》中許地山指出女性意識長期被掩埋導致女性群體社會地位低下的問題,針對自然的婚姻制度,建議解除婚姻的束縛,呼吁女性投身社會活動。與此同時,作家廣泛參與相關的宣傳活動,1935年,許地山到達香港,以演講的形式傳播現代婚姻觀、通識教育觀等新思想,沖擊了保守派的觀點,推動當時香港社會的思想解放。許地山在給女兒的書信中寫道:“你若有志求學,你父總得供給直到你能自立?!痹诒淖珜懙幕貞涗浿?,許地山曾邀請她來牛津學習,并提出可以替她申請獎學金。許地山受夫人周俟松的妹妹周銘洗之托為青島圣功女子學校校歌作詞,為香港大學女生演劇籌賑,委托妻子與燕京大學進行房屋、款項交涉。在與身邊女性交往的過程中,作家也表現了對女性獨立于家庭之外、接受教育、投身社會、救國救民行為的大力宣揚。
(二)女性人格觀——獨立、完整、健康
許地山女性人格觀的闡釋主要通過文本中弒父與尋父的動態(tài)發(fā)展過程來體現,其中洋溢著女性解放意識及人道主義精神。伴隨著“五四”帶來的思想解放,娜拉的出現使“離家出走”成為社會實踐與文學文本雙重領域中的熱點話題,這是對男權社會的反叛,對病態(tài)原生家庭主動的逃離。她們以自身的觀察視角和群體話語否定父親的管制,直接反抗父母之命的婚姻安排與未嫁從父的首輪束縛。
“五四”退潮之后,20世紀20年代的文學文本出現了“尋父”的情節(jié)模式,這體現了女性覺醒——轉型——檢驗的三個階段。女兒的逃離是第一步——人的覺醒,逃脫家庭約束,找尋“社會人”的價值;母親借助自身性別和經驗幫其建構起新的性別意識,是第二步——由人到女人的轉型。但轉型的效果如何檢驗誘發(fā)了一個新的問題,“沒有父性的參照,就沒有女性成長的參照”。《女兒心》中的麟趾幼年離開家庭,在賣藝中獲得社會價值:兩次逃離他人安排的婚姻,實現了自我意識的成功覺醒,在完成重塑后,最終的人生目標又回歸到找尋父親以求得檢驗。文學文本呼喚父親重現,女性形象的聚焦點經歷了從“女兒”到“人”到“女人”再回到“女兒”的轉換,這體現了“五四”后的文學活動嘗試建構新的家庭模式與性別意識,父與女之間呈現互相印證、互相成全的平衡關系——女兒的重現呼喚父親的重現,父親形象的長存依賴的是女性權利長久不受侵犯。
女性與父親關系演變的選材與書寫植根于傳統(tǒng)的民族文化語境和作家獨特人生經歷。封建社會中的父與子絕對不只是局限在家庭中的一元關系,而是壓迫/ 被壓迫、統(tǒng)治/ 被統(tǒng)治、封建/ 民主的多元同構關系,父親作為一種文化符碼,在家庭外部代表的是綱常倫理、等級觀念,是一種主流意識形態(tài)和話語權力。因此,當中國推翻了皇權的統(tǒng)治,時代也呼喚著作家,用新興的子女對父親及父權社會提出挑戰(zhàn)。時代的逆子與“逆女”齊頭并進,重塑獨立、完整、健康的女性人格。
( 三) 女性親子觀——綻放母性光輝
婚戀作品中,無論是與父親對立的傳統(tǒng)母親,還是兼具母親身份的女主人公自身,都用母親或女兒的身份書寫母愛,為完整、美好母親形象的塑造提供了表達情境。即使婚戀結構已經破碎,女性在主動或被動逃離婚姻的過程中,都與孩子保持著不可分割的關系?!皭塾H的特性是中國文化的細胞核”,許地山在《我底童年》中回憶幼年的生活片段,提到了乳母求官對自己小心細致的照顧,母親吳氏的善良與隱忍。“個人無意識”使得小說的敘述焦點、人物原型、情感基調都有據可考、有跡可循?!拔逅摹币越担瑫r代的洪流加速父親形象的倒坍,與其相對的母親形象被越來越多的作者挖掘并逐漸賦予其理想化的意味,冰心的《超人》、蘇雪林的《母親》……同時期的女作家創(chuàng)作出了許許多多謳歌、贊美母親的作品,其受眾之廣泛不容忽視。許地山文本中的“逆女”呼喚同性長輩崛起從而為自己提供幫助和借鑒,同時,她們也將這種關系延續(xù)到與下一代的相處模式上。最后,從夫死從子的封建道德倫理視角審視,文本中寡婦形象守子或尋子,是守護、尋找母親們重要的精神寄托和情感支柱,寡婦形象提供了集中表現女性本體意識覺醒和內在情感流動的著眼點,但在此基礎上,她們也需要兒子幫其建立存在的理由和名分,這也是親子關系緊密相連的又一重要原因。
二、作家性別意識及塑造女性形象的內在機制
20世紀20年代文學社團蓬勃發(fā)展,同時期的男作家廣泛關注、討論并嘗試解決女性問題,形成追求性別“德莫克拉西”的創(chuàng)作風尚。以《新社會旬刊》為例,鄭振鐸在《北京的女傭》中詳細介紹了女傭們的家庭背景、工作報酬、勞動范圍等;瞿秋白在《中國知識階級的家庭》論述了中國人曲解外來新名詞以滿足私欲,提出創(chuàng)造、定義女性新道德、新信仰是當今急務;瞿世英在《婦女解放的第一步》中分析了男尊女卑思維在各層面上的體現,并從父母、男性、女性自身責任三個方面提出婦女解放的辦法。一定的社會生活模式決定了一定的文學表達模式,“五四”思潮裹挾而來的社會解放、女性解放的勢頭強勁,知識分子身份劃定了他們的認知方法和價值立場,男性作家們的共同著眼點對許地山帶著性別意識塑造女性形象的文學實踐起到了推動作用。然而,盡管許地山的創(chuàng)作目標堅定于改造社會這一現世價值,但他不贊成當時中國文壇旗幟鮮明的文學“積極性”的創(chuàng)作方向,階級屬性、宗教的浸潤,以及顛沛流離的經歷使他產生了“生本不樂”的價值觀念,這一觀念又讓他在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拋棄了對苦難的大篇幅、具體描繪,少有直接揭示倫理道德“吃人”特質和傳統(tǒng)女性“非人”處境的描寫,而是傾向于用文字幫助讀者規(guī)避苦難,大力塑造對貞操觀念不屑一顧、大膽走出男權傳統(tǒng)樊籬的新型女性,以實現創(chuàng)作的目的和作家的功用。
除去外部環(huán)境,個性化體驗及其指向的心境與沖動這兩個心理學概念能合理地解釋許地山的創(chuàng)作動機,并以此體現心理機制與文學活動的互文性。許地山的選材與藝術特色很大程度上受童年生活經歷的影響。長六歲的姐姐癸生,招贅黃姓男子不到一年就去世了,小妹妹贊化被父親逼迫許給姓陳的人家,婚后不到兩年也香消玉殞。作家童年接觸的女性表現了個體的差異性和命運的同質性,建構了被壓抑的無意識本能,使他在寫作的過程中傾向于展現女性及其面對的問題,迫切想打破父權的規(guī)約,建立獨立健康的人格。成年后,許地山的第一次婚姻經歷短暫而痛苦。1918年初與林月森結婚,1920年妻子客死上海。作家身份所提供的獨特宣泄手段,使他在感受壓抑后能通過創(chuàng)作排解,愛情的缺失性體驗從動機轉化為創(chuàng)作內容,《商人婦》《 換巢鸞鳳》《 黃昏后》相繼問世?!吧静粯贰钡男木持ψ骷业拈L期創(chuàng)作,“沖動”則在短時間內激發(fā)動機?!堵淙A生舌(弁言)》中作者因“方才夢見愛妻來”,將先前情到無可奈何時的創(chuàng)作翻出謄寫,夢這種迂回滿足愿望的心理行為實現了力比多的重獲,也在小說創(chuàng)作內在機制中發(fā)揮作用。
三、“為人生”的文學史意義及男女作家創(chuàng)作的優(yōu)勢和局限
許地山于1919年與瞿秋白、鄭振鐸等人共同創(chuàng)辦“五四”進步刊物《新社會》,并積極撰稿,在出版的十九期刊物中,發(fā)表了九篇文章,文中所提到的婦女問題體現了時代精神,并指導青年一代構建新思想。20世紀20年底主辦創(chuàng)立文學研究會,機關刊物《小說月報》的問世給“為人生”現代小說的創(chuàng)作提供了廣闊的陣地。他的文章沖擊了男性中心社會的傳統(tǒng)認知,指出女性性別的依附性、次性特質,體現婚戀中女性能動的主體意識,許地山在摸索女性自我解救之路上的新探索,能夠啟發(fā)、慰藉女性來適應“不可抵擋的命運”,并為現實社會的女性解放提供了可借鑒的藍本。作家在創(chuàng)作的同時還參與篩選文章、草擬文件的工作,推薦冰心成為文學研究會的會員,促進《小說月報》中廬隱、丁玲文章的傳播、價值觀念的推廣,許地山為作家群體的繁榮做出了貢獻。
普遍認為,女作家?guī)е詣e這一大前提進行創(chuàng)作,注重內心體驗, 并將自我經驗有意或無意地代入文本之中,是女性解放的具體體現。美國女權主義批評家肖沃爾特在她的文章中區(qū)分了“女權主義評論”和“女性批評家”,認為男作家的創(chuàng)作只是傳統(tǒng)話語刻畫下男性認為女性應該成為的樣子,而女作家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無聲地建構了新的文學批評標準,體現了群體的主動性??隙ㄅ栽谖膶W活動中的積極因素無可厚非,“五四”時期女作家群崛起,由性別帶來的潛意識關注點與文學創(chuàng)作緊密相連,提供了寫作素材和原動力。
然而,區(qū)分“女性”與“婦女”這對概念也許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作家性別與小說創(chuàng)作之間的關系。按照法國解構主義的觀點,“婦女”對應生理而“女性”對應社會,對“女性”這一文學范圍進行界定的是與其相對的“男性”及其隱含的男性審美、男權話語等語境,而不是某種生理基礎或部分人的社會經驗。婦女是真實的社會群體,是逐漸覺醒的實體,因寫作而生的“女性”則是圓滿而虛假的完成者,概括不了完整的人。“一種將自己的認識和實踐基于婦女經驗的女性主義只不過是另一種錯誤的人本主義,與它宣稱所反對的父權機構是同謀共犯?!边@極大地沖擊了經驗主義的觀點。因此,女性閱讀和寫作的主體應站在非生理的策略、理論的立場,并避免因作家性別導致的讀者對作品風格產生的錯覺。在文本分析時應客觀充分地看待女作家創(chuàng)作的局限。相較于女作家群體,男作家的創(chuàng)作在語言建構、文本敘述等多方面具有一定的性別優(yōu)勢,在變革為首的“五四”時期突破空洞乏力的論調,其筆下豐富的人物命運軌跡有助于推動作家創(chuàng)作目的的實現。許地山婚戀小說中多次塑造以觀察者、敘述者身份出現的男性,讓故事情節(jié)在男性視角下逐層推進,便于對其心理進行深刻、細致的剖析,這也是女作家難以感知的范疇。產生相似文學效果的還有大量出現的深情而孤獨的鰥夫形象,作品中的鰥夫自視為“貞夫”,在最神圣的悲哀——喪妻的悲哀下繼續(xù)生活,他們高歌雙方面貞操觀并用實際行動踐行,突出了性別平等和人文關懷。同時,拋開職業(yè)身份,男性作家也是社會的組成部分,當非同性的社會群體也表示了對女性的關注,“他者”不再被邊緣化,正意味著女性主義文學超越文字實現了其社會意義。
應當辨明的是,當男作家創(chuàng)作女性主義文學時,是否存在用女性主義掩蓋對男權話語的二次宣揚呢?從女性主義批評視域評價許地山的女性觀,不難看出,盡管作家具有領先于時代的人文精神和解放意識,但文本中仍包含用男性中心的傳統(tǒng)敘述模式塑造出的典型化女性形象。
在許地山的創(chuàng)作——尤其是早期的婚戀小說中,救贖類女性形象占據了很大的比重,在經濟、情感、宗教信仰等方面給予男性指引與寬容。《綴網勞蛛》中尚潔與丈夫之間只有名分沒有愛情,可望最多是她脫離殘暴婆家的幫助者,是組建一個看似完美的婚姻家庭的合作伙伴。故事中的人物浮于社會真實之上,塑造了一個烏托邦式的“圣母”形象。在人物性格的構建上,不可否認地滿足了男性的標準:尚潔的離開與歸來都是男主人可望的要求,對可望無限的寬容更體現了男性對傳統(tǒng)愛人的要求與幻想。“天使型女性”的出現,使許地山筆下的部分女性形象變成了打著革命旗號創(chuàng)作出的延續(xù)男權社會等級制度、審美文化的鏡像,強大而虛假。“附屬性”在夫權的要求下現身,婦女的情感與精神再次遭到忽略,文本中,“男上帝”親手創(chuàng)造了“女圣母”,這種男性視角高歌的優(yōu)質傳統(tǒng)女性,實際上是作者潛意識支配下對女性的扭曲性書寫,顯露了男作家創(chuàng)作女性主義文學的不足之處。同時,許地山部分婚戀小說難逃男扮女裝的嫌疑。男作家對女性外貌的大段著墨暗含潛意識的泄欲訴求,男扮女裝體現在對女性解放的理解浮于表面,作品中女性欲進入男權社會只能通過犧牲色相這一辦法:加多憐憑借“身材底苗條”和“技術底純熟”當上了特稅局幫辦;“玉蔥似的鼻,柳葉似的眉,桃綻似的唇”,借助物象修飾女性外觀,視覺觀賞是物化女性的具體體現,女性一旦與“柳葉”“桃花”等柔弱物象掛鉤,其深層次可把玩、可褻瀆的性質也就相對應地顯現。女性形體作為美的載體,為其溫馴的特質提供軀殼,這種特質流露了部分男作家潛意識里固化的審美標準和道德倫理,是以傳統(tǒng)視角打量女性,滿足男性感官愿望,淹沒了精神美和思想美,這與女性主義文學的內核和創(chuàng)作動機背道而馳。
然而,此類問題不只由于作家個人視野的局限性所導致,其背后的深層次原因是思想變革初期舊觀念對很多作家(包括女作家)的鉗制??v觀整個“五四”文壇,女性主義文學創(chuàng)作普遍受傳統(tǒng)性別視域的影響,在“女性的發(fā)現”尚處于“人的發(fā)現”附屬地位的過渡時期,男女作家塑造婚戀小說中的女性形象時不可避免地帶有傳統(tǒng)宗法觀念、封建倫理的思維慣性,這種不足超越了作家的性別、思想和人生經歷,呈現了經驗上的普遍性。
作者:李雨萌,哈爾濱師范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yè)在讀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