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高原上的測繪兵

2022-05-30 10:48:04沈潮森韓兢
傳奇·傳記文學選刊 2022年11期
關鍵詞:外業(yè)帳篷牦牛

沈潮森?韓兢

進西藏的時候,我才19歲。

進藏的路真是很長很長。我們8月從杭州出發(fā),10月才到達拉薩。背著行李,看到拉薩大街上的標語“邊疆為家,長期建藏”,心里咯噔一下,真回不了杭州了嗎?

不過很快,我心里就有一個念頭:要好好干,發(fā)揮一點自己的作用。

我是1963年杭大附中(即現在的學軍中學)畢業(yè)的。參加完升學考試,我在家等高中錄取通知書,沒想到等來了學校的盧瑞寶老師,他問我要不要去當兵。

我哥說,當兵好,如果到軍隊院校上學還有津貼發(fā)。聽了哥的話,16歲的我去了衢州江山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測繪學院綜合系。

當時杭州一共去了120人,我被分配到了大地測量班。從此,我與祖國大地結下了不解之緣。

1967年畢業(yè)時,有7個去西藏的名額。本來,負責分配的干部準備做思想動員的,哪知道我們這些熱血的孩子都爭著搶著要去,一下子竟有20多人報名。報不上名的,有的悄悄抹眼淚,有的氣得扔東西。

我也報名了,成為去西藏的7個人中的一個,被分配到了西藏軍區(qū)測繪大隊下屬的三個大地測量中隊。

進藏的第一個冬天,我是在拉薩市沿河路一幢小型藏式建筑里度過的。西藏的冬天,根本無法出去外業(yè)(實地考察和測量、收集數據),我們基本上每年開春時才出去,快到冬季時就收測。

就這樣一年又一年的出測、外業(yè)、收測,我在西藏整整待了10年。

當時,葉劍英元帥號令全軍測繪力量動員起來,消滅“無圖區(qū)”。青海、西藏、新疆的部分地區(qū)及甘肅、四川西部,這些地方還沒有我國自己繪制的詳細地圖。1962年中印邊境自衛(wèi)反擊戰(zhàn)中,我們用的還是英國的地圖,行軍打仗可吃了不少虧。

1968年4月,我們從拉薩出發(fā),向藏北那曲地區(qū)的比如縣出發(fā)。

這是我第一次正式獨立地執(zhí)行外業(yè)任務。我一個剛從軍校畢業(yè)的毛頭小子,要帶領全組七八個人,還要拉著牛馬出去作業(yè),心里很沒底。

四月的杭州早已春暖花開,可藏北高原仍然是冰天雪地。我從沒有見過這么大片大片的冰雪,從半山腰到山頂全是白茫茫的。太陽照在雪上,反射的光刺得眼睛幾乎睜不開。

我把唯一的墨鏡給了同行的戰(zhàn)士。和我們一起上山的民工拿了一把牦牛毛扎在眼睛上,我當時覺得很奇怪。

下山回帳篷后,我的整個臉紅紅的,雙眼也通紅。晚上起來接崗時,我感覺好像有無數鋼針在扎眼睛。一睜眼,淚水嘩嘩地流,什么都看不見了。有一位老戰(zhàn)士趕緊讓我用冷水打濕毛巾敷在雙眼上,第二天,他又到牧民那里要了鮮牛奶給我洗眼睛。

就這樣折騰了一個星期,我的眼睛才能看見東西。那位老戰(zhàn)士說,這叫雪盲,如果再得一次,我的眼睛就會看不見。俗話說,吃一塹長一智,從那以后,每次上山我都會抓一把牦牛毛扎在眼睛上。

西藏氣候多變。9月下旬,高原就下雪了,有時七八月份也會下雪。晚上睡前天氣還是好好的,早上起來,帳篷外已經白茫茫一片,大雪甚至把帳篷壓垮,人都睡在雪窩里了。我們晚上戴著毛皮帽子睡覺,把全部東西都蓋上,還是冷得直哆嗦。如果碰上連續(xù)下雨,帳外下大雨,帳內小河流淌。

出外業(yè),一般八九個人組成一支作業(yè)組,配兩個民工、一個翻譯,還有十幾頭牦牛和幾匹馬。汽車把所有物資拉到不能再走的路盡頭,后面就靠牦牛和我們了。牦牛要馱的東西很多:鋼材、標石、大米、面粉、罐頭、帳篷等。

在西藏測繪10年,牦牛真是我們無言的朋友,再高的山也要上,再冷的冰水也要過,再重的行囊也要馱。我們爬山時實在走不動就拉著牦牛和馬的尾巴往上爬。毫不夸張地說,如果沒有這些動物朋友的幫助,我們是無法完成任務的。

不過,高原測繪外業(yè)、控制測量專業(yè),都是去制高點,大多數山又陡又高,牦牛也上不去。比如在林芝那種森林地帶作業(yè),人都在密林里攀爬,牦牛根本用不上。有時要爬雪山,沒過齊膝深的雪,牦牛也上不去。因此,我們只能身背肩扛,爬到山頂。

除了儀器外,還要背用來對付野獸和叛匪的槍支彈藥等。

大地測量分幾個步驟,首先要選點,其次就是造標、埋石,最后是測量。這三個過程,造標埋石最難。因為那個標石非常重,有幾十公斤,都要自己扛。

爬的大多數山是野山,常常要一邊爬,一邊砍樹,同時還要找路。爬,需要手腳并用。即使累得大喊大叫,也是叫天天不應,只能聽到自己的聲音在山谷間回響。每次喊完叫完,仍然繼續(xù)攀登。

有一次我出完外業(yè),想趕緊下山。結果從山上沖下去,人就停不下來了,差點滾到懸崖下面。

1969年,我們在林芝米林地區(qū)作業(yè),有一個點在雅魯藏布江旁邊,那里山很高,山路很難走。我們凌晨三點開始上山,爬了十幾個小時才到山頂。架好儀器準備觀測,眼看快要完成測量任務了,這時突然飄來云下起了陣雨,山頭全被濃霧遮住了。

天黑了,雨仍然不停。我們心里有點絕望,如果這時下山,第二天還要再爬十幾個小時上來。

最終,我們還是決定留在山頂。干糧吃完了,水也喝完了,山頂的夜晚真是難熬。我們的衣服從外濕到里,圍著火堆,烤了前胸烤后背,真是又冷又餓,一個晚上都沒法入睡。

測繪兵走的“路”,很多是前人沒走過的,在高原上蹚冰河、涉沼澤、陷車輪是家常便飯。

有一次,我們開了輛吉普車回中隊部開會。開過一處河灘時,車輪陷進泥沙中,還越陷越深。周圍全是泥沙,一塊石頭都沒有。

我們總以為天氣還好,距離中隊部也不遠了,應該沒問題。哪知道西藏的天變得太快了。天一黑,就下起大雨,連著下了幾個小時。

我們趕緊躲進車里避雨。此時的河水像變了戲法,漲起來。剛開始漫過半個輪胎,后來越漫越高,河水直接漫進了車廂,我們只得把腳放在座椅上,蜷縮著在車上過了一夜。

在蒼茫的荒原上,萬籟俱寂,只聽到雨滴打在車棚上的聲音,還有車下河水的嘩嘩聲。我們就像在無人區(qū)行走的野狼。

第二天早晨,雨停了,水也退了,我們趕緊下車去挖車輪。但搗鼓半天,仍一籌莫展,只好躺在河邊草地上曬太陽。一直到中午,才有大卡車過來。眼看著大車一點點由遠及近,我竟連喊的力氣都沒有。

那年,幾個中隊的十幾輛車子從成都新繁出發(fā),走川藏線。為縮短路程,我們走了一條很少有車的公路,中間還有一段沼澤。

一到沼澤,就出現了陷車。后來幾乎全車隊都陷進去了。陷了挖,挖了陷,一段20多公里的路,走了一天也沒走出去。

天慢慢黑下來,又飄起了雪花,大家都很累,車又陷在路上動彈不得。

帶隊的副隊長李國幀讓我們卸下物資,空車開過去,然后把物資抬過爛泥地。

在海拔四五千米的地方,要卸下沉沉一車物資談何容易:糧食、儀器、標石標材、工具箱……工具箱真的很大,一個人躺進去綽綽有余,里面全是死沉的錘子、鋼釬等。

我?guī)е鴰讉€老兵先搬。抬一抬喘口氣,休息一會兒再抬,真是太難了。兩個新兵看見這架勢,蜷縮在車里嗚嗚地哭起來。我忍不住罵他們“窩囊廢”。

這些平時在內地只需要半個小時就能干完的活兒,那天我們干了幾個小時。晚上我們就在車上互相擠著取暖,天亮后重新裝車。

事后我想,我們能走出沼澤,靠的不是力氣,而是實實在在的精神和意志力。就像《國際歌》里唱的:從來沒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和皇帝,全靠我們自己救自己。

20世紀六七十年代,在藏區(qū)作業(yè)十分危險。身邊的戰(zhàn)友,昨天還在一起,今天可能就沒了。

1969年,戰(zhàn)友彭宏順組長準備遷站去下一個點,要過一個山溝。那時正值七八月,是雅魯藏布江水流最不穩(wěn)定的時候。

本來山溝的水不多,也挺平穩(wěn)。但那天雨季山洪暴發(fā),山溝上的木橋年久失修,當彭宏順帶著老民工走到橋中間時,橋突然坍塌。他與老民工扎西掉進洪流中,一會兒就被沖進雅魯藏布江。

岸邊的人看到彭宏順冒了幾次頭,就再也看不見人影了。此時拼了命地喊,但這哪里喊得回來呢?

事情發(fā)生后,部隊不敢和彭宏順的家屬聯系,因為她剛剛懷了二胎。我們就一直“冒充”彭組長,和平常一樣,按時給她寫信,寄錢回去,直到她生下孩子,才說了實情。

彭宏順的妻子哭著說,活不見人,死也要見尸??赡睦镞€找得回來呢?如今在拉薩的烈士陵園里,只有彭宏順的一座衣冠冢。

危險無處不在。有一些戰(zhàn)士和民工爬山時,從山上摔了下來;也有人在原始森林里迷路,失去了蹤跡;還有人站崗時遇到山石滾落,被砸殞命。

在高原作業(yè),連感冒這樣的小病都要小心,一旦引起肺水腫就命懸一線了。另外更要小心闌尾炎等急性炎癥。那時通信和交通工具十分落后,有些戰(zhàn)友就因為這樣的小毛病犧牲了。

身為組長,我當時心里認定的排序是:安全第一,任務第二。不是說任務不重要,而是任務遲早都能完成,只是時間問題。這些測繪兵這么年輕,我要好好地把他們都送回去。

我對戰(zhàn)士們的要求是:不要冒險,不要蠻干。上下雪山,過江過河都要小心謹慎。我對司機也千叮嚀萬囑咐:寧慢勿快。

值得欣慰的是,這么多年的野外作業(yè),雖然經歷了種種風險,但我和我們組的戰(zhàn)友都沒有發(fā)生重大傷害事件,每年都平安回到大本營。

有幾次與死神擦肩的經歷,想起來依然心驚肉跳。

有一年在藏北高原作業(yè),就在改則縣以北的無人區(qū)。一天,我們遷站到一個新點,準備造標,發(fā)現不遠處有一個一眼望不到邊的大湖。湖的中間隱約可以看到一個島。我想有島就有鳥,有鳥就有蛋,現在剛好是候鳥下蛋的季節(jié)。

那天我們沒上山,把汽車開到湖邊。我跟駕駛員要了兩個內胎,充足氣,綁在一塊觀測板下面,做了一艘簡易的渡船。又選了兩個廣東兵,拿了兩根帳篷桿當船槳,帶了兩個空罐頭箱去裝鳥蛋。我們打算好好改善一下伙食。

就在我們目送著渡船遠去后一個多小時,高原的天開始變了。剛剛還是艷陽高照,轉眼烏云翻滾,雷聲隆隆,更可怕的是刮起了頂頭風,陣風朝著湖心島刮。

我有點沉不住氣了,一邊走一邊翹首盼望,幾個戰(zhàn)友都開始扯著嗓子喊。

正在我們焦急萬分時,隔著湖中的霧氣,朦朦朧朧看見兩個人影。他們蹲在筏子上,用手拼命地劃湖水,兩根帳篷桿子早不見了蹤影。忽然又是一陣大風,筏子又朝湖心飄去,真是進一步退兩步,眼看離岸越來越遠。

我大喊,丟掉筏子,游回來。大概聽到喊聲,他們倆跳進湖水,朝岸邊游來。在他們快到岸邊時,我們顧不得脫衣脫鞋,紛紛跳進湖里,把他們連拖帶拽地拉了上來。

兩人嘴唇發(fā)紫,渾身顫抖,站也站不住,話也說不出,又冷又累,又驚又嚇。我們把他倆抬上車就往回開,半途,見一牧民帳篷,我們停車進去,帳篷外已經是雷聲隆隆,大雨瓢潑。

我們把他倆身子擦干,裹上大衣,又向老鄉(xiāng)要了兩碗熱牛奶,他們才緩過神來。

行走在高原,最大的感受就是自己的命一半交給了天。經過這些事,以后不管遇到再大的困難和挫折,都能從容面對了。

年復一年的外業(yè),天天與雪山湖泊為伴,不知不覺到了成家的年齡。

我每次回杭州,家里都給我介紹對象。那個年代,地方上都對當兵的人有好感,姑娘也愿意找當兵的人結婚。可聽說是在西藏當兵,3年回來一次,十有八九都打退堂鼓了。

那時候我都30多歲了,心里想實在找不到對象,就找個當地姑娘,以邊疆為家算了。

姻緣姻緣,有時還真是有緣。經人介紹,西藏軍區(qū)門診部有一位浙江姑娘,是軍區(qū)護士。我跟她只見了一次,就覺得合適。

她的政委跑到我的駐地來了解我的情況,回去后跟她說,這個小伙子還是挺不錯的。政委這么說,她也沒那么多擔心猶豫了。

當時,我沒敢告訴她我具體是做什么的。結了婚她才知道我原來是測繪兵。后來她說,如果我早知道你是測繪兵,肯定不會嫁給你的。因為干這一行的,經常半年看不到人,這日子確實不好過。

后來我到成都軍區(qū)了,她還留在西藏軍區(qū)。我們倆從認識到結婚,一直過著牛郎織女的生活,兩三年才團聚一次。

我們倆的孩子生下來就被送到浙江老家了。大年初一我們從成都抱著孩子到了岳母家,家里找了奶媽,孩子一抱給奶媽,我們就走了。孩子幾乎是外婆帶大的。我們回去時,她根本不認識我們。

孩子長到3歲了,我們仨還是一人在一地。我想起碼要和妻子先在一起,但兩邊軍區(qū)都不肯放人。最后也是為了孩子,我下決心轉業(yè)回杭州。

回來以后,我一直記掛著遠在高原的戰(zhàn)友們。后來我看到戰(zhàn)友們成功參與了首次測量珠峰,也走進了西藏墨脫,攻破了最后一塊“無圖區(qū)”,我心里既遺憾又高興,多么希望能和他們并肩奮戰(zhàn)。

1982年,中央軍委發(fā)布命令,授予我原來所在的成都軍區(qū)第一測繪大隊“丈量世界屋脊的英雄測繪大隊”的榮譽稱號。這面錦旗上也有我曾經灑下的汗水,我感到榮耀和驕傲!

這種榮耀感,一直陪伴著我。雖然我們把最好的青春年華都奉獻給了那片沉默無語的高原,但勇往直前的奉獻、淡然處世的性格,是我們這一代人的寫照。

雪山還在那里,江河湖泊還在那里,精神永遠在那里!

猜你喜歡
外業(yè)帳篷牦牛
今晚,我要睡在帳篷里
帳篷里的笑聲
國畫家(2022年1期)2022-03-29 01:19:36
美仁大草原的牦牛(外一章)
散文詩(2021年22期)2022-01-12 06:13:54
“帳篷節(jié)”開始啦
軍事文摘(2021年20期)2021-11-10 01:59:08
跟著牦牛去巡山
基于移動 GIS 的公路工程外業(yè)調查系統(tǒng)研究
基于市政管線外業(yè)采集命名規(guī)則和輔助軟件開發(fā)
天津市第一次全國地理國情普查外業(yè)調繪核查
搭在水上的帳篷
軍事文摘(2017年24期)2018-01-19 03:36:12
目前牦??谔阋叩脑\斷與防治
麻栗坡县| 威海市| 舒城县| 遂宁市| 社旗县| 福建省| 革吉县| 楚雄市| 琼结县| 枣庄市| 昌黎县| 兴宁市| 深州市| 昌平区| 南岸区| 武邑县| 瑞昌市| 昭平县| 洛扎县| 留坝县| 凌源市| 古丈县| 宾川县| 呼图壁县| 交口县| 新河县| 峨边| 新丰县| 绥芬河市| 专栏| 巴中市| 常熟市| 民乐县| 永兴县| 黄骅市| 罗平县| 衢州市| 象州县| 库车县| 辉南县| 资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