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鑫華 時光
[摘 ?要] 研究者認為數(shù)學教學不能局限于教材例題,更要注重知識的拓展與延伸. 文章從一道“好題”的縱深與橫寬兩個維度的拓展,以層層深入的問題,引發(fā)學生的思維逐層遞進,達到對知識的深化理解,獲得數(shù)學思想的目的,并養(yǎng)成善于反思的習慣.
[關鍵詞] 問題;好題;生長
教材呈現(xiàn)的例題,都是經過精挑細選的,體現(xiàn)的是核心知識,具備言簡意賅的特點,但受篇幅的限制,很多問題并沒有展開. 教師作為學生與教材的協(xié)調者,可將教材中的例題有選擇性地加以補充與拓展,在強化知識前后聯(lián)系的基礎上,滲透相應的數(shù)學思想和方法,讓學生不僅獲得知識層面的理解,還能將所學知識融會貫通,建構完整的認知體系,提升數(shù)學核心素養(yǎng).
[?]本題分析
原題:假設點A與點B的坐標分別是(-5,0)與(5,0),直線AM與BM于點M相交,兩直線的斜率之積為-,求點M的軌跡方程.
分析:該題題意明確,表述簡潔、流暢,容易理解,符合“好題”的標準. 說它好,主要體現(xiàn)在:從問題本身來看,它包含了重要的斜率與軌跡內容,體現(xiàn)了知識的聯(lián)系性,解決方法自然具有多樣化的特點,該題本身具備“生長”的特征;從培養(yǎng)學生數(shù)學思維的角度來觀察,該題相當自然,處于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具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具備促進學生思維生長的能力. 分析該題后,容易得出點M的軌跡方程為+=1(x≠±5).
[?]層層深入,縱深生長
章建躍認為:數(shù)學“好題”不僅能體現(xiàn)出知識間的互相聯(lián)系,還具備良好的生命力與自我生長力[1]. 顯然,該題具備一道“好題”的基本特征. 但從哪些方面體現(xiàn)出了該題的生命力呢?如何促進該題的有序生長呢?它又能生長出什么內容呢?筆者從縱深層面將該題進行了以下變化,通過層層深入的問題,深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問題1:假設點A與點B的坐標分別是(-5,0)與(5,0),直線AM與BM于點M相交,兩直線的斜率之積為,求點M的軌跡方程.
問題1在原題的基礎上,只是將兩直線的斜率之積由-變?yōu)?,對學生來說難度不大,可作為學生思維活動的熱身題,讓學生的思維從低起點開始逐步前進.
問題2:假設點A與點B的坐標分別是(-a,0)與(a,0)(a>0),直線AM與BM于點M相交,兩直線的斜率之積為k(k是常數(shù)),求點M的軌跡方程.
此時,問題難度稍增,需對常數(shù)k進行討論,學生的思維也隨著問題的變化而逐層遞進.
問題3:假設點A與點B的坐標分別是(-a,0)與(a,0)(a>0),直線AM與BM于點M相交,兩直線的斜率之商為k(k是常數(shù)),求點M的軌跡方程.
問題4:假設點A與點B的坐標分別是(-a,0)與(a,0)(a>0),直線AM與BM于點M相交,兩直線的斜率之和為k(k是常數(shù)),求點M的軌跡方程.
問題5:假設點A與點B的坐標分別是(-a,0)與(a,0)(a>0),直線AM與BM于點M相交,兩直線的斜率之差為k(k是常數(shù)),求點M的軌跡方程.
觀察問題2至問題5,題干條件并未發(fā)生明顯變化,只是兩直線斜率間的關系有所變化,分別以積、商、和、差進行討論,雖只是一字之差,但解決問題的方法卻發(fā)生了較大變化. 如問題4的實質就是將“距離”換成了“斜率”,我們該怎么將斜率轉化成周長、面積等概念呢?而點M的活動軌跡又會發(fā)生怎樣的變化呢?順著學生思維的生長點,從以上這些“枝干”出發(fā),又生長出了以下“枝葉”.
問題6:假設點A與點B的坐標分別是(-a,0)與(a,0)(a>0),直線AM與BM于點M相交,已知△ABM的周長為C(C>4a,且為常數(shù)),求點M的軌跡方程.
問題7:假設點A與點B的坐標分別是(-a,0)與(a,0)(a>0),直線AM與BM于點M相交,已知△ABM的面積為S(S>0,且為常數(shù)),求點M的軌跡方程.
隨著探究的逐漸深入,問題6與問題7已然觸及斜率與軌跡的深層次關系.
至此,原題的縱深挖掘也差不多了,學生對原題及其變化中的知識間的聯(lián)系已經有了較為深刻的認識. 那么,原題的教學潛能就止于此了嗎?答案必然是否定的,因為除了縱深外,知識還有橫向發(fā)展的能力.
[?]步步遞進,橫寬生長
“好題”的生長并非單一的模式,需要從多個角度著手,以不同的思維方式去挖掘其內涵. 這種具有一定寬度的生長方式,對學生而言,具有較強的挑戰(zhàn)性,因此要放在有序生長的后面進行拓展. 當然,橫向生長并非無緣無故而來,同樣具備步步遞進、由淺入深、拾級而上的規(guī)律[2]. 例如原題,可以繼續(xù)進行以下變化,以拓寬學生的視野,幫助學生建立完整的知識體系.
問題8:假設點A與點B的坐標分別是(-5,0)與(5,0),點M為橢圓+=1的任意點(異于點A,B),k·k是不是定值?若是,請求出k·k的值.
在解決問題8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思考“若點A,B在y軸上,又會是怎樣的?”由此引出了下一個問題.
問題9:假設點A與點B的坐標分別是(0,-5)與(0,5),點M為橢圓+=1的任意點(異于點A,B),此時k·k是不是定值?若是,請求出k·k的值.
問題8與問題9具備一定的共性,根據這種特征的一般形式,再引出以下問題.
問題10:如果點A,B分別為橢圓+=1(a>b>0)長軸上的兩個頂點,點M是橢圓上的任意一點(異于點A,B),k·k是不是定值?若是,求出k·k的值.
問題11:如果點A,B分別為橢圓+=1(a>b>0)長軸上的兩個頂點,點M是橢圓上的任意一點(異于點A,B),k·k是不是定值?若是,求出k·k的值.
經思考,學生容易發(fā)現(xiàn)k·k均有定值,問題10與問題11的結論分別為k·k=-,k·k=-. 為了活躍學生的思維,還可將直線AB設為過原點的直線,與橢圓相交于兩點A,B,由此又引出新的問題.
問題12:如果橢圓+=1(a>b>0)與過坐標原點的直線相交于點A,B,已知點M是橢圓上的任意一點(異于點A,B),k·k是不是定值?若是,求出k·k的值.
問題13:如果橢圓+=1(a>b>0)與過坐標原點的直線相交于點A,B,已知點M是橢圓上的任意一點(異于點A,B),k·k是不是定值?若是,求出k·k的值.
隨著“枝葉”的繁茂,學生的思維寬度越來越廣,對于學有余力的學生,教師還可以提出更寬泛的問題供學生思考,例如將以上問題中的“橢圓”換為“雙曲線”等. 觀察本題的生長路線,主要是“縱深”與“橫向”兩個方面,隨著主干的生長,衍生出了新的“枝葉”. 學生的思維隨著低起點、小步子的臺階呈螺旋式上升,并獲得從特殊到一般的數(shù)學思想.
[?]教學反思
解決原題時,雖然容易獲得方程+=1,但不少學生卻將“x≠±5”這個條件遺漏了,導致解題過程不完整. 作為教師,不僅要重視這個問題,還要幫助學生獲得勤于反思的習慣,避免同樣的問題再次出現(xiàn). 針對原題,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以下幾方面著手進行反思:
1. 反思知識儲備,完整認知結構
出現(xiàn)漏解的主要原因,一般是知識體系還不夠完整,學生尚無法系統(tǒng)地建構知識網絡. 想要增加并完善學生的知識儲備,可以應用糾錯筆記等方式,將易錯題進行歸類、分析,以不斷完善學生的認知.
原題設方程為點斜式時,先要考慮直線斜率是否存在;同樣,遇到集合問題時,應優(yōu)先考慮空集的現(xiàn)象;遇到關于函數(shù)y=ax2+bx+c類問題時,先要考慮最高次項的系數(shù)是不是存在零的情況,等等. 如此,才能不斷完善學生的認知結構,建構全覆蓋的知識網絡.
2. 反思解題過程,優(yōu)化解題程序
同一個問題,若從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可能會出現(xiàn)多種不同的解決方法. 教學時,除了幫助學生理清通法通解外,還要盡可能地發(fā)散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從多種解法中,自主分析每種解法的優(yōu)劣性,以優(yōu)化認知結構中的解題程序,形成擇優(yōu)解題的習慣[3].
例如:已知橢圓的標準方程是+=1,若過點P(2,1)作一條弦,點P恰好平分這根弦,求該弦所在的直線方程.
此問存在多種解決方法,分別有:①聯(lián)立直線方程與橢圓方程;②用“點差法”獲得直線斜率;③用“交軌法”獲得結論;④通過畫圖,從直觀圖像中獲得結論,等等. 通過對這些解題方法的逐一探索,學生不僅能獲得最簡單的解題過程,還能優(yōu)化解題程序,選擇最便捷的解題方案.
3. 反思解題方法,提煉數(shù)學思想
高考試題千變萬化,“題海戰(zhàn)術”必然解決不了問題. 只有在解題中學會不斷總結、提煉與反思,才能獲得解題的精髓——數(shù)學思想方法. 數(shù)學思想方法一旦形成,則能突破思維定式的干擾,跳出“題海”,獲得融會貫通、舉一反三的解題能力.
總之,教材中呈現(xiàn)的例題固然好,但就題論題進行教學,只能讓學生的思維浮于表面,難以達到深層次的理解與應用. 而在例題的基礎上,進行縱橫兩方面的拓展與延伸,不僅可以避免“題海戰(zhàn)術”帶來的疲倦感,達到“減負增效”的教學效果,還能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讓學生自主厘清知識間的聯(lián)系,達到深化理解、靈活應用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章建躍. 發(fā)揮數(shù)學的內在力量,為學生謀取長期利益——“第六屆全國高中青年數(shù)學教師優(yōu)秀課觀摩與展示活動”總結暨大會報告 [J].中國數(shù)學教育,2013(Z2):3-6+9.
[2] ?喬治·波利亞. 數(shù)學的發(fā)現(xiàn):對解題的理解研究和講授[M]. 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1981.
[3] ?任長松. 探究式學習:學生知識的自主建構——從兩個探究案例引發(fā)的思考[J]. 課程·教材·教法,2004(01):3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