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凌燕
“用自己的學識、閱歷、經(jīng)驗點燃學生對真善美的向往?!睂@句話,我深以為然。這是我對自己所從事工作的理解,也是我設計這節(jié)課的出發(fā)點。
本節(jié)課是牛津譯林版英語教材九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第一課時,學生要在學習不同藝術形式名稱的基礎上,學習對話語篇,模仿討論自己喜歡的藝術形式并說明原因。我本人熱愛藝術,對藝術有一定的涉獵。在設計這堂課的時候,我的理念是引導孩子進行藝術欣賞,初步感知語言知識和信息背后所承載的文化,啟發(fā)他們思考藝術的作用是什么。
一、激活學生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
學生在八年級時曾在如東社會實踐基地進行了為期四天的訓練活動,結營前一天晚上的文藝會演是那次活動的高潮部分,學生印象深刻。于是我用那場會演的視頻作為課題導入,激活學生的語言積累和生活背景,使其快速進入學習狀態(tài)。我設置了兩個問題:1.What can you see from the video?2.Do you know other art forms? 由此引出各種藝術形式的介紹。
二、深度解讀各種藝術形式
在課堂的第二部分,我?guī)е鴮W生進一步了解各種藝術形式的相關知識。
我用圖片展示舞蹈的多種形式,每張圖片遮去大半,只露小小一角作為提示,讓學生猜測舞蹈的形式。我用一段楊麗萍的孔雀舞視頻讓學生感受舞蹈之美,并引出:Art is something pleasant.
攝影方面,我展示風景照和生活照,引導學生思考攝影的作用:記錄自然之美,記錄生活中歡樂或悲傷的時刻。接著,我又用兩張著名的攝影作品引導學生思考。第一張是希望工程大眼睛女孩的照片。我的問題是:What can you see through the picture? 學生回答:看到了女孩渴望知識的眼神,她內心對學習的向往……我由此告訴學生,正是這樣一張照片,讓希望工程為大眾所熟知,也帶動無數(shù)人捐建希望小學。第二幅照片,畫面上戰(zhàn)爭中的小男孩望向遠處,神色悲傷,身后一個成人用兩只手臂護著他。我繼續(xù)引導學生思考:What does the photographer want to tell us through the picture?學生的回答談到了多種可能性: 也許小男孩的父母、親人因為戰(zhàn)爭去世了;也許小男孩看到了讓人傷心的一幕;也許小男孩看到了可怕的一幕……攝影師希望世界不再有戰(zhàn)爭,人人得以享受和平和安寧。由這兩張照片,我引導學生明白攝影的另一種作用:傳遞信息,引起情感共鳴。
音樂方面,我選取不同類型的音樂片段播放,讓學生辨別。流行、古典、爵士、鄉(xiāng)村、搖滾均有所涉獵,我選取的音樂也很具代表性。其中,讓學生欣賞美國鄉(xiāng)村音樂時,我選用了美國經(jīng)典鄉(xiāng)村歌曲Tie a Yellow Ribbon Round the Old Oak Tree。我自己學生時代聽到這首歌時,就有驚艷的感覺,并由此愛上了英文歌曲。我希望借這堂課讓孩子接觸美國經(jīng)典鄉(xiāng)村音樂,感受它的美,從而激發(fā)他們對英美文化的好奇,提升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接著,我展示中外不同歌手的照片,學生兩人一組討論自己喜愛的歌手并說明原因。對話內容來源于生活,主題涉及流行文化,學生能利用已有知識,鍛煉語言能力。
繪畫方面,我仍然先用圖片向學生介紹繪畫的各種類型,然后展示了兩幅學生的繪畫作品,這兩幅作品是學校校園藝術節(jié)繪畫比賽的獲獎作品。第一幅畫展現(xiàn)了一個坐在父親自行車后座上的小女孩以及騎著自行車的父親的背影。我仍然以問題為驅動:How do you feel when you see the picture?學生很快回答:Warm.我繼續(xù)啟發(fā)學生:The picture shows love between father and child.還有一幅畫是小女孩對著遠方的景色在畫板上作畫,有畫中畫的意境。學生的思維完全被打開:這個女孩被大自然的美景所吸引……;女孩在畫她自己…… 我啟發(fā)學生理解繪畫能幫助畫者表達內心的感受和需求。這樣的設計幫助學生在情境中運用英語,用英語思考問題,滿足了學生高階英語思維的需求,實現(xiàn)了本課的能力目標。
在對這些藝術形式深入欣賞和解讀之后,我由語篇對話,引出了Michael Jackson的話題。學生通過視頻用已有經(jīng)驗給出評價:He is famous for his moon walk. 我引導學生進一步說出:He is not only a good singer but also a good dancer with great talent.“talent”為本課生詞,在后續(xù)環(huán)節(jié),我會在語境中自然運用,增加該詞的復現(xiàn)率。
之后,學生兩人一組討論自己最愛的藝術形式以及原因。這一環(huán)節(jié)給了學生充分發(fā)揮的空間。將本課所學的知識和原有知識融合在一起,結合生活實際,引出他們感興趣的話題,實現(xiàn)了課程的能力目標。
三、突出英語教學的人文性
我向學生展示一張新聞圖片:北京一位男子在墻上作畫,墻上的3D鱷魚畫活靈活現(xiàn),生動形象。接著,我又向學生展示了一組幾個月之前圍墻和現(xiàn)在圍墻的對比照。幾個月前,這堵拆遷區(qū)內的圍墻還是殘破不堪的模樣。男子利用墻上的破損面作畫,畫出了3D效果的鱷魚,變廢為美。我向學生拋出問題:What can art bring us? 我要求學生用單詞來回答這個問題。我給出了一個示范:“Surprise.”接著我給出了四個單詞的首字母,進一步啟發(fā)學生:B____________;C_________;P________;I_________。學生很快就想出了“Beauty”和“Imagination”?!癈”開頭的單詞他們一開始想到了“Creative”,我提醒要對應“what”,他們明白了要用名詞,“Creativity”順利填出。同樣,他們根據(jù)“Pleasant”想出了“Pleasure”。這個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既考查了學生對單詞的熟悉程度,又啟發(fā)了他們的思維。接著我請學生回顧整堂課的學習,進一步思考:What can art bring us?學生各抒己見,給出了很多有深度的答案。
此新聞事件具有時代性,學生在欣賞美、感知美的基礎上,還能感知創(chuàng)造美的重要性,體現(xiàn)了英語教學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tǒng)一。
為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藝術觀,我設計了課堂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Art is everywhere.也許我們沒有錢買畫,沒有時間去博物館或劇院,沒有足夠的知識理解畫,但這些都不影響和阻礙我們去欣賞美,感知美,在生活中創(chuàng)造美。就像那個用自己的才華在殘破圍墻上作畫的男子一樣,只要你用心去感受,你就能做到!
做一位善于思考的教師,才能帶動學生去思考。本節(jié)課的教學,教師帶著學生欣賞、解讀藝術,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又讓學生的學習活動以思維任務為驅動,有效提升了學生的思維品質和語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