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揚雄《方言》訓釋探析

2022-05-26 10:26王智群
現(xiàn)代語文 2022年5期
關鍵詞:方言

摘? 要:西漢揚雄編撰的《方言》是我國第一部方言詞匯集,也是一部訓詁之作。《方言》的條目包括“雅詁”和“方言”兩部分,“雅詁”的訓釋形式以“群詁例字+詁訓字”和“某,某也”為主,“方言”的形式則較多采用“某地謂之某”“某地某義謂之某”“某地謂某為某”等?!斗窖浴返挠栣尫绞匠松贁?shù)幾條為聲訓之外,絕大部分是義訓,具體有直訓、同訓、互訓、義界、連類而及、申訓、別異訓、廣異語等?!斗窖浴返挠栣屘攸c主要體現(xiàn)在:對詞語的方言分布進行如實描寫;與《爾雅》的訓釋形式和方法基本相同;訓釋形式多樣化而不乏隨意性。

關鍵詞:《方言》;訓釋形式;訓釋方式;訓釋特點

西漢揚雄編撰的《方言》是我國第一部方言詞匯集,也是一部訓詁之作,它在中國語言學史、漢語方言學史、中國訓詁學史上都具有崇高的地位。關于《方言》訓釋體例的研究,較早的是基于傳統(tǒng)訓詁學角度,對其條例予以歸納,如劉師培將其概括為兩類:“一義數(shù)字”和“一物數(shù)名”[1](P2173),汪國鎮(zhèn)則歸納為“一義而各處方言不同則字從而異”“一物因方言不同而有數(shù)名”等四種情形[2]。之后,濮之珍對《方言》的母題重見現(xiàn)象進行了深入探討[3],李開對《方言》的總體結構予以新的解讀[4],楊鋼則對《方言》的體例進行了全面的描寫[5]。這些研究大多關注的是《方言》中有方言說解的條目,而相對忽略了沒有方言說解的條目??偟膩砜?,《方言》的訓釋形式及術語、訓釋方式、訓釋特點都是值得進一步探討的。

一、《方言》的訓釋形式及術語

《方言》的第一個條目為:“黨、曉、哲,知也。楚謂之黨,或曰曉,齊宋之間謂之哲?!逼渲校鞍氩糠质恰把旁b”[3],后半部分是“方言”。在《方言》全書671個條目中①,采用“雅詁+方言”形式的有233條,僅采用“方言”形式的有102條,僅采用“雅詁”形式的有336條。下面,我們就分別對這些訓釋形式展開分析。

(一)“雅詁”形式

這里把“雅詁+方言”形式和“雅詁”形式放在一起進行討論,共計569條。在《方言》中,“雅詁”的訓釋形式以“群詁例字+詁訓字”和“某,某也”為主。此外,還有“某謂之某”“某義謂之某”“某為某”等形式。

1.群詁例字+詁訓字,這類情況共有309條。例如:

(1)芔、莽,草也。東越揚州之間曰芔,南楚曰莽。(十39①)

(2)巍、嶢、崝、嶮,高也。(六54)

有的則在這一形式的基礎上,對相關詞義予以進一步的說明和解釋。例如:

(3)?、墊,下也。凡柱而下曰?,屋而下曰墊。(六15)

(4)悀、偪,滿也。凡以器盛而滿謂之悀,腹?jié)M曰偪。(六35)

有的則連用兩組“群詁例字+詁訓字”。例如:

(5)逭、逳,轉也。逭、逳,步也。(十二12)

(6)煬、翕,炙也。煬、烈,暴也。(十三133)

2.某,某(某義)也,這類情況共有190條。例如:

(7)鐫,琢也。晉趙謂之鐫。(二27)

(8)諄憎,所疾也。宋魯凡相惡謂之諄憎,若秦晉言可惡矣。(七1)

(9)氓,民也。(三27)

(10)裔,夷狄之揔名。(十二106)

有時也采用“……者,……也”結構。例如:

(11)崽者,子也。湘沅之會凡言是子者謂之崽,若東齊言子矣。(十4)

3.兼具“群詁例字+詁訓字”式和“某,某也”式,這類情況共有9條。這時,通常是“群詁例字+詁訓字”式在前,“某,某也”式在后。例如:

(12)墾、牧,司也。墾,力也。(十二20)

(13)即、圍,就也。即,半也。(十二59)

(14)蘊,崇也。蘊、嗇,積也。(十二89)

4.某謂之某,這類情況共有55條。這時,通常是釋義在前,被釋詞在后。例如:

(15)庸謂之倯,轉語也。(三47)

(16)缶謂之瓿?,其小者謂之瓶。(五12)

(17)螳蜋謂之髦,或謂之虰,或謂之蝆蝆。(十一5)

5.某義謂之某,這類情況有2條。例如:

(18)矛骹細如鴈脛者謂之鶴。有小枝刃者謂之鉤。矛或謂之。(九21)

(19)未陞天之龍謂之蟠龍。(十二105)

6.某為某,這類情況有3條。這時,通常是釋義在前,被釋詞在后。例如:

(20)度高為揣。(十二102)

(21)半步為跬。(十二103)

(22)半盲為睺。(十二104)

7.某(某義),某類謂之某,某類謂之某,這類情況僅有1條。

(23)凡箭鏃胡合嬴者,四鐮,或曰拘腸,三鐮者謂之羊頭,其廣長而薄鐮者謂之錍,或謂之鈀。其小而長中穿二孔者謂之鉀鑪,其三鐮長尺六者謂之飛?,禸者謂之平題。所以藏箭弩謂之箙。弓謂之鞬,或謂之丸。(九20)

(二)“方言”形式

這里把“雅詁+方言”形式和“方言”形式放在一起進行討論,共計335條。在《方言》中,“方言”較多采用“某地謂之(曰)某”“某地某義謂之(曰)某”“某地謂(言)某曰(為)某”等訓釋形式及術語。由于“方言”的很多條目中兼用2種及以上的訓釋形式,因此,各個形式的分布數(shù)量會有交叉、重復,這里暫且不作統(tǒng)計。只有“某地通語(總語/代語)”這種形式比較特殊,它相對單一,共有11條。

1.某地謂之某,這種訓釋形式在“方言”中占絕大多數(shù)。例如:

(24)馬蚿,北燕謂之蛆蟝。其大者謂之馬蚰。? ?(十一18)

(25)帬,陳魏之間謂之帔,自關而東或謂之襬。 (四4)

(26)凡飲藥傅藥而毒,南楚之外謂之瘌,北燕朝鮮之間謂之癆,東齊海岱之間謂之眠,或謂之眩。自關而西謂之毒。瘌,痛也。(三12)

2.某地某義謂之(曰)某。例如:

(27)襎裷謂之幭??堮酥^之?。楚謂無緣之衣曰襤,紩衣謂之褸,秦謂之致。自關而西秦晉之間無緣之衣謂之??。(四36)

(28)罃甈謂之盎。自關而西或謂之盆,或謂之盎;其小者謂之升甌。(五13)

(29)蛄諸謂之杜蛒。螻螲謂之螻蛄,或謂之蟓蛉。南楚謂之杜狗,或謂之蛞螻。(十一3)

3.某地謂(言)某曰(為)某。例如:

(30)宛野謂鼠為。(八16)

(31)秦晉宋衛(wèi)之間謂殺曰劉,晉之北鄙亦曰劉。(一16)

(32)曾、訾,何也。湘潭之原荊之南鄙謂何為曾,或謂之訾,若中夏言何為也。(十2)

4.某地(通/總/代)語也。例如:

(33)謇、極,吃也。楚語也?;蛑^之軋,或謂之歰。(十27)

(34)昲、曬,干物也。揚楚通語也。(十18)

(35)眠娗、脈蜴、賜施、茭媞、譠謾、?忚,皆欺謾之語也。楚郢以南東揚之郊通語也。(十33)

(36)覆結謂之幘巾,或謂之承露,或謂之覆?。皆趙魏之間通語也。(四41)

二、《方言》的訓釋方式

《方言》重在收集“別國方言”,正如揚雄《答劉歆書》所言:“天下上計孝廉及內郡衛(wèi)卒會者,雄常把三寸弱翰,赍油素四尺,以問其異語,歸即以鉛摘次之于槧?!盵6](P1037)同時,也保存了部分“絕代語”:“初別國不相往來之言也,今或同?!盵6](P36)揚雄在輯錄各地方言求同辨異的過程中,自然會對此作出詁訓。根據(jù)古語方言的不同狀況,作者所采用的訓釋方式也各有不同。

(一)義訓

《方言》的訓釋絕大部分是義訓,即直接解釋語詞的表達之義。具體來說,主要體現(xiàn)為以下方式:

1.直訓

這里是指狹義的直訓,專指形式上具有明顯特征的“某,某(義)也”,或少數(shù)變化式“某(義)謂之某”“某(義)為某”。直訓是最常見的訓詁方法,《方言》中也較為常見。在全書671條條目中,采用直訓方式的有266條①。

2.同訓

同訓在《爾雅》中最為常見,也被稱作“條貫通訓”,就是“把意義相同或相近的詞,多則三四十,少則二三,貫穿排列成一條,然后用一個常用詞作一總的訓釋”[7](P2)。同訓在《方言》中運用最多,共計318條②,其中,又以“某、某(兩個被釋詞),某也”的情形居多。

3.互訓,即兩個詞互為訓釋。例如:

(37)羅謂之離,離謂之羅。(七23)

4.義界

義界是指用下定義的方法來劃定意義的界限,以區(qū)別于其他的詞語,也稱為“界說”[8](P138)。按照邏輯學的要求,下定義是屬概念再加上種差,《方言》中的義界也很注意屬中求別。該書采用義界方式的條目共有97條,其中,注意區(qū)分屬別的就有59條。其區(qū)分屬別的具體情況,大致可分為三類:

1)大小別

(38)趙魏之郊謂之大芥,其小者謂之辛芥,或謂之幽芥。(三9)

(39)甂,陳魏宋楚之間謂之?;自關而西謂之甂,其大者謂之甌。(五14)

(40)野鳧,其小而好沒水中者,南楚之外謂之鷿鷉,大者謂之鶻蹏。(八14)

(41)自關而東謂之丘,小者謂之塿,大者謂之丘。(十三156)

2)對象別

(42)娃、嫷、窕、艷,美也。吳楚衡淮之間曰娃,南楚之外曰嫷,宋衛(wèi)晉鄭之間曰艷,陳楚周南之間曰窕。自關而西秦晉之間凡美色或謂之好,或謂之窕。故吳有館娃之宮,秦有?娥之臺。秦晉之間美貌謂之娥,美狀為窕,美色為艷,美心為窈。(二3)

(43)坻、坥,場也。梁宋之間蚍蜉?鼠之場謂之坻,螾場謂之坥。(六29)

(44)躔、歷,行也。日運為躔,月運為逡。(十

二11)

(45)筡、箄,析也。析竹謂之筡。(十三17)

3)性質(特征)別

(46)襌衣,江淮南楚之間謂之褋,關之東西謂之襌衣。有袌者,趙魏之間謂之袏衣;無袌者謂之裎衣,古謂之深衣。(四1)

(47)聳、?,聾也。半聾,梁益之間謂之?;秦晉之間聽而不聰、聞而不達謂之?。生而聾,陳楚江淮之間謂之聳。荊揚之間及山之東西雙聾者謂之聳。聾之甚者,秦晉之間謂之。吳楚之外郊凡無耳者亦謂之。其言聧者,若秦晉中土謂墮耳者?也。(六2)

(48)凡箭鏃胡合嬴者,四鐮,或曰拘腸,三鐮者謂之羊頭,其廣長而薄鐮者謂之錍,或謂之鈀。其小而長中穿二孔者謂之鉀鑪,其三鐮長尺六者謂之飛?,禸者謂之平題。所以藏箭弩謂之箙。弓謂之鞬,或謂之丸。(九20)

(49)誺,不知也。沅澧之間凡相問而不知答曰誺;使之而不肯答曰吂。粃,不知也。(十5)

從上述例證可以看出,運用屬中求別來劃定義界,往往是在比較中進行的。換言之,《方言》在屬中求別的同時,也進行了同義詞的辨析。

其他38條沒有運用屬中求別的條目,大多是在區(qū)域描寫的同時劃定義界。例如:

(50)秦晉之間凡好而輕者謂之娥。(一3)

(51)梁益之間凡人言盛及其所愛偉其肥晠謂之?。(二7)

(52)陳楚之間凡人嘼乳而雙產(chǎn)謂之厘孳。(三1)

(53)癡,騃也。揚越之間凡人相侮以為無知謂之眲。眲,耳目不相信也。或謂之斫。(十30)

(54)食閻、慫慂,勸也。南楚凡己不欲喜而旁人說之、不欲怒而旁人怒之謂之食閻,或謂之慫慂。(十42)

5.連類而及

“連類而及”原是古人行文的一種現(xiàn)象。它是指“同時使用兩個意義相同、相近或相關的詞組成聯(lián)合詞組,其中只有一個詞的意義起作用,另一個是陪襯,沒有實際的意義?!盵8](P242)這里主要是取其字面意思,即連帶記錄或解釋與被釋詞意義相關聯(lián)或相類屬的詞。例如:

(55)墳,地大也。青幽之間凡土而高且大者謂之墳。張小使大謂之廓,陳楚之間謂之摸。(一24)

(56)床,齊魯之間謂之,陳楚之間或謂之笫。其杠,北燕朝鮮之間謂之樹,自關而西秦晉之間謂之杠,南楚之間謂之趙,東齊海岱之間謂之。其上板,衛(wèi)之北郊趙魏之間謂之牒,或曰牑。(五33)

(57)雞,陳楚宋魏之間謂之鸊?;桂林之中謂之割雞,或曰。北燕朝鮮洌水之間謂伏雞曰抱。爵子及雞雛皆謂之鷇。其卵伏而未孚始化謂之涅。(八4)

例(55)中,由“地大”之“墳”連帶引出“張小使大”的“廓”;例(56)中,由“床”連帶釋及“其杠”“其上板”;例(57)中,則由“雞”連帶釋及“伏雞”“卵伏而未孚”。此外,還有“槌”(這里僅列出每條的母題)(五30)、“簙”(五39)、“長老”(六53)、“豬”(八5)、“三刃枝”(九2)、“矛”(九3)、“車枸簍”(九11)、“凡箭鏃胡合嬴者”(九20)、“舟”(九25)、“蚍蜉”(十一13)、“冢”(十三156),共計14條。

6.申訓

在訓詁學中,“申訓”一般是指在解釋多義詞時,為避免產(chǎn)生歧義而再加一個訓釋,有些學者也稱之為“歧訓”[9](P137)。典型的例子是《爾雅·釋言》:“祺,祥也;祺,吉也?!币驗椤跋椤痹谡髡字屑嬗屑炊x,所以這里進一步闡明“祺”訓“吉”。本文所使用的“申訓”的涵義要更為寬泛一些,有兩次訓釋是一樣的,但不一定只用于解釋多義詞,更多的是為了把詞義進一步闡釋清楚。

在《方言》中,僅有少數(shù)條目同“祺”例一樣,以兩次直訓的形式出現(xiàn)。如下:

(58)禔,福也。禔,喜也。(十三95)

(59)譯,傳也。譯,見也。(十三120)

(60)珇,好也。珇,美也。(十三125)

更多的則具有《方言》自身的特點,具體表現(xiàn)為:雅詁中已作了訓釋,方言中又作補充說明。例如:

(61)餥、飵,食也。陳楚之內相謁而食麥饘謂之餥,楚曰飵。(一30)

(62)爰、喛,恚也。楚曰爰,秦晉曰喛,皆不欲應而強答之意也。(六52)

(63)亄、嗇,貪也。荊汝江湘之郊凡貪而不施謂之亄。(十10)

還有的引用古語、古制來疏證詞義。例如:

(64)自關而西秦晉梁益之間凡物長謂之尋。周官之法,度廣為尋,幅廣為充。(一19)

(65)娃、嫷、窕、艷,美也。吳楚衡淮之間曰娃,故吳有館娃之宮,秦有?娥之臺。秦晉之間美貌謂之娥……。(二3)

(66)南楚凡人貧衣被丑弊謂之須捷,或謂之褸裂,或謂之襤褸,故《左傳》曰:“蓽路襤褸,以啟山林?!贝^此也。(三48)

7.別異訓

《方言》十二卷23條:“雚,始也。雚,化也。”郭璞注:“別異訓也。義有不同,故異訓之?!币虼?,本文以“別異訓”來命名“義有不同,故異訓之”的訓釋方式。別異訓在形式上與申訓相似,都作兩次訓釋,但申訓是為了避免歧義,別異訓則是為了引出被釋詞的另一個釋義。例如:

(67)墾、牧,司也。墾,力也。(十二20)

(68)漢、赫,怒也。赫,發(fā)也。(十二53)

(69)即、圍,就也。即,半也。(十二59)

(70)蒔、殖,立也。蒔,更也。(十二75)

(71)蘊,崇也。蘊、嗇,積也。(十二89)

(72)搖、祖,上也。祖,搖也。祖,轉也。

(十二63)

(73)逭、逳,轉也。逭、逳,步也。(十二12)

(74)煬、翕,炙也。煬、烈,暴也。(十三133)

(75)儓、,農夫之丑稱也。南楚凡罵庸賤謂之

田儓,或謂之,或謂之辟。辟,商人丑稱也。(三46)

8.廣異語

“廣異語”的名稱也取自郭璞的注,即“轉相釋者”。可以說,申訓是對同一個詞補充其不同的釋義,廣異語正好相反,是對同一個釋義補充不同的詞。同時,廣異語也有別于同訓,它是超出雅詁的廣異語,甚至是在別異訓基礎上的廣異語。例如:

(76)孑、藎,余也。周鄭之間曰藎,或曰孑。青徐楚之間曰孑。自關而西秦晉之間炊薪不盡曰藎。孑,俊也。遵,俊也。[廣異語耳。]①(二30)

(77)盂,宋楚魏之間或謂之盌。盌謂之盂,或謂之銚銳。盌謂之櫂,盂謂之柯。[轉相釋者,廣異語也。](五4)

(78)、略,求也。秦晉之間曰,就室曰

,于道曰略。略,強取也。攈、摭,取也。此通語也。(二32)

例(76)中,首先是別異訓:“孑、藎,余也?!薄版荩∫?。”然后,廣“俊”之異語:“遵,俊也?!崩?8)中,“攈、摭,取也”是“略,強取也”的廣異語。

(二)聲訓

在《方言》的訓釋中,僅有少數(shù)幾條是聲訓。其聲訓用例的特點是使用術語“猶”,例如:

(79)弩猶怒也。(一21)

(80)南猶鵀也。(八9)

(81)(?,)猶齊言。(十6)

(82)占猶瞻也。(十45)

三、《方言》的訓釋特點

首先,《方言》訓釋的顯著特點是描寫詞語的方言分布,這也是由揚雄首先開創(chuàng)的??梢哉f,《方言》記錄了大量漢代方言詞語和少量古方言詞,成為后世了解漢代方言狀況、研究漢代方言區(qū)劃乃至探討古今方言演變的重要著作?!斗窖浴凡捎昧藢⑼x詞類聚成條的編排體制,在具體條目中對詞語的方言分布進行了全面真實的描寫,這就為判斷方言同義詞提供了客觀依據(jù)。此外,《方言》還在描寫方言分布時訓釋詞義,這也為考證方言詞和辨析方言同義詞提供了重要參照。

其次,《方言》“雅詁”的訓釋形式和方法與《爾雅》基本相同?!斗窖浴分惺褂幂^多的“群詁例字+詁訓字”和“某,某也”,也是《爾雅》的主要訓釋形式?!稜栄拧匪S玫挠栣尫绞剑缰庇?、同訓、互訓、申訓、義界等,也為《方言》所繼承。這些訓釋方法和訓釋形式也決定了《爾雅》會記錄大量的同義詞,《方言》中也存在這種現(xiàn)象。除此之外,《方言》和《爾雅》一樣,在部分條目中還對同義詞進行了辨析。如在上文義界中曾提及的:“丘”與“塿”(十三156)、“鶻蹏”與“鷿鷉”(八14)、“辛芥(幽芥)”與“大芥”(三9)、“甌”與“甂”(五14),是大小之別;“娥”“窕”“艷”與“窈”(二3),“坻”與“坥”(六29),“躔”與“逡”(十二11),是所指對象不同;有袌的“袏衣”和無袌的“裎衣”(四1),聽而不聰、聞而不達的“?”、生而聾或雙聾的“聳”與聾之甚的“”(六2),四鐮的“拘腸”、三鐮的“羊頭”和廣長而薄鐮的“錍(鈀)”(九20),相問而不知答的“誺”和使之而不肯答的“吂”(十5),則是性質或特征不同。

再次,從總體上看,《方言》的訓釋形式和方式呈現(xiàn)出多樣化的態(tài)勢,同時也不乏隨意性。如“雅詁”中的“某為某”,僅有3條且相連出現(xiàn),實際上,它與《方言》中出現(xiàn)更多的“某謂之某”的用法是一樣的,所以這3條“某為某”更像是偶然為之?!斑B類而及”“廣異語”均屬于《方言》訓釋中的少數(shù)情況,這些“連及”的詞、所“廣”的語,也似乎是編寫過程中臨時添加的。我們知道,《方言》是揚雄憑一己之力、通過27年的調查而編撰的,時間跨度較長,同時,它還是一部未竟之作,揚雄在生前尚未來得及對全書的體例進行統(tǒng)一整合就溘然長逝。這也是《方言》訓釋形式存在隨意性現(xiàn)象的客觀原因。

參考文獻:

[1]劉師培.中國文學教科書[A].劉師培.劉申叔遺書[C].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7.

[2]汪國鎮(zhèn).文字學概論[M].長沙:商務印書館,1939.

[3]濮之珍.《方言》母題重見研究[J].中國語文,1966,(1).

[4]李開.《方言》總體結構及其對《爾雅》古今語的記述[J].古漢語研究,1990,(4).

[5]楊鋼.《方言》體例發(fā)凡[J].昭通師專學報(社會科學), 1993,(2).

[6]華學誠.揚雄《方言》校釋匯證[M].北京:中華書局, 2006.

[7]孫雍長,李煜.論《爾雅》的訓釋[J].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10).

[8]趙振鐸.訓詁學綱要[M].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87.

[9]張永言.訓詁學簡論[M].武漢:華中工學院出版社, 1985.

作者簡介:王智群,女,上海師范大學人文學院在站博士后,華東政法大學文伯書院副教授。

On the Transinform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Yang xiong’s Fangyan(《方言》)

Wang Zhiqun

(School of Humanities,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233;

Wenbo College,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Shanghai 201620, China)

Abstract:The entries of Fangyan(《方言》) include two parts: “Yagu(雅詁)” and “Fangyan(方言)”. The form of “Yagu(雅詁)” is mainly “Qungulizi(群詁例字)+Xunguzi(訓詁字)” and “Mou,Mouye(某,某也)”. The form of “Fangyan(方言)” is mainly “at someplace it is named something” and “at someplace somemeaning is named something” etc. A few of the form of transinformation methods are sound transinformation, most of them are meaning transinformation, including “Zhixun(直訓)”, “Tongxun(同訓)”, “Huxun(互訓)”, “Yijie(義界)”, “Lianleierji(連類而及)”, “Shenxun(申訓)”, “Bieyixun(別異訓)”, “Guangyiyu(廣異語)” etc.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ransinform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Fangyan(《方言》) are reflected in the unique dialect distribution of the description words, and the same form and way of that of Erya(《爾雅》), diversification and no lack of randomness.

Key words:Fangyan(《方言》);the form of transinformation and interpretation;transinformation and interpretarpretation way;transin-form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characteristics

①據(jù)華學誠《揚雄方言校釋匯證》(以下簡稱《匯證》)[6]統(tǒng)計,共有671條。由于《匯證》使用“底本式”,即不改動宋本原文,校改意見則以按語形式出現(xiàn),因此,本文以采納了《匯證》校改成果的《方言》正文和郭璞注為主要依據(jù)。需要指出的是,在本文的統(tǒng)計中,“黨、曉、哲,知也。楚謂之黨,或曰曉,齊宋之間謂之哲?!保ㄒ?)或“寓,寄也?!保ㄈ?9),均為一個條目。

①此處的“十39”表示《方言》第十卷第39條。下同。需要說明的是,如上條注釋所述的原因,本文所標條目數(shù)有時會和《匯證》有少許出入。

①數(shù)據(jù)庫統(tǒng)計為275條,這里減去兼有同訓的9條。

②數(shù)據(jù)庫統(tǒng)計為319條,其中有1條校勘有疑。

①此處例句中加方括號的為郭璞注語。下同。

猜你喜歡
方言
Spring Festival in Pingxiang 我在萍鄉(xiāng)過春節(jié) Fawn Li
“方言?!弊呒t的啟示
“方言”走紅, 體現(xiàn)的是文化認同
鳥兒也有方言嗎
讓方言冒芽等于緣木求魚
重慶·味道
方言文化在初中生物學教學中的滲透
試析陜西方言中的[]與大同方言中的
有一個講方言很重的老師是種什么體驗?
跟蹤導練(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