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偉潔 周裕梅 關婉儀 吳先平
(廣州中醫(yī)藥大學順德醫(yī)院附屬均安醫(yī)院 廣東 佛山 528329)
作為臨床常用護理技術,靜脈輸液具有給藥迅速、療效快等優(yōu)勢,在疾病的治療以及患者搶救中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隨著醫(yī)院電子信息系統(tǒng)的應用與發(fā)展,傳統(tǒng)手工書寫輸液標簽早已改為電腦打印方式。輸液標簽已成為護士進行輸液核對的“醫(yī)囑”。但醫(yī)院現有成品輸液標簽一般使用白底黑字的輸液標簽,存在內容冗余、重點不醒目、信息不完全、條形碼識別不方便等實際問題,護士在配藥、輸液的過程中,容易產生視覺疲勞,造成用藥錯誤[1]。臨床研究發(fā)現,醒目的護理標識可給予護士、患者相應的警示信息,進而最大化避免風險事件以及安全隱患[2]?;诖耍以鹤?021 年3 月在成品輸液標簽上設計一些彩色警示標注,采用信息系統(tǒng)打印提示結合人工彩色標注的方法,成功地解決了上述弊端?,F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1 年3~6 月輸液3 瓶及以上的60 例住院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30 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無顯著性差異(P>0.05)。見表1。參與研究的醫(yī)護人員為同一組人員。本研究經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s)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s)
組別 n 男 女[例(%)] [例(%)] 年齡(歲) 輸液天數[d,M(P25,P75)]觀察組對照組χ2/t P 30 30 19(63.3)15(50.0)1.086 0.435 11(36.7)15(50.0)47.80±16.36 51.63±13.57 0.988 0.327 6.0(5.0,8.0)5.0(4.0,7.0)0.925 0.267
1.2 輸液方法
1.2.1 對照組 采用傳統(tǒng)電腦打印常用輸液標簽輸液。首先,醫(yī)師錄入電腦醫(yī)囑,經電腦班護士核對后打印輸液標簽;然后兩個護士核對輸液標簽內容與電腦醫(yī)囑是否一致及醫(yī)囑用藥的正確性。打印出來的標簽上只顯示日期、床號、姓名、年齡、性別,藥物名稱、劑量、用法等主要信息內容,沒有設置警示內容。醫(yī)囑核對完畢再擺補液、加藥,再次雙人核對后進行輸液。輸液期間護士要多次巡視輸液情況,直至輸液完畢。
1.2.2 觀察組 采用改進后的彩色成品輸液標簽輸液。輸液流程與對照組一致,但在常用輸液標簽基礎上,設計彩色警示標注,將床號、姓名、日期、給藥途徑字體設為加粗字體。具體步驟如下:(1)研究護士按照用藥藥品說明書,參考《臨床藥理學》[3],結合患者病情需要及輸液環(huán)節(jié)風險預測制定警示標注內容。內容包括“×滴/min、糖尿病慎用、現配現用、立即執(zhí)行、×h 內用完、專用管、沖管、青霉素G(PG)過敏禁用、禁酒、防外滲、先用”等。(2)成品輸液標簽警示內容設計好后,與醫(yī)師溝通是否需要修改相關內容,避免設計一些易引起糾紛的內容。醫(yī)師同意后,錄入醫(yī)囑經電腦打印出來。警示標注內容打印于標簽中間留空位置,獨立一行,進而吸引護士注意力。(3)對醫(yī)囑護士使用不同顏色馬克筆把警示標注內容標注出來。依據醫(yī)療界的實際要求及指示性作用,采用紅、黃、綠顏色標識作為藥物使用注意事項不同程度的警示。紅色表示需要立即執(zhí)行藥品、高危藥品,黃色表示有配伍禁忌、容易引起輸液不良反應藥品,綠色表示輸液后溫馨提示。(4)最后用黑色油性筆用序號①②③等標注輸液順序,核對醫(yī)囑進行輸液。對參與研究的醫(yī)護人員做好標簽使用相關內培訓工作。內容包括警示標注的設計原理,每種標注所代表的意義;常用藥品的警示標注內容及所用代表顏色;在患者輸液過程中根據顏色快速識別該藥使用過程的注意事項,有側重點的巡視輸液情況以及注意觀察患者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同時,將科室內常用輸液藥物警示標注內容及顏色代表意義打印出來貼在治療室墻上,以便護士在配藥時及時查閱和核對。
1.3 觀察指標 (1)比較兩組護士輸液有效性,主要體現為護士的工作效率,包括擺藥核對耗時、輸液核對耗時、巡視核對耗時等。建立觀察表格,輸液完畢后,由護士將兩組患者的輸液流程耗時情況一一記錄。(2)不良事件發(fā)生情況。輸液不良事件包括配伍變化、輸液不良反應、靜脈炎等。通過觀察輸液時是否出現變色、渾濁、絮狀物和沉淀等配伍變化,輸液后24 h 內是否出現皮疹、風團、惡心、嘔吐、腹瀉、休克等輸液不良反應,靜脈穿刺部位或沿靜脈走向區(qū)域是否出現條索狀發(fā)紅、瘙癢、疼痛、硬結等靜脈炎癥狀,判斷是否發(fā)生輸液不良事件,由此來觀察輸液的安全性。建立觀察表格,輸液完成24 h 后,由護士將兩組患者的輸液情況一一記錄。(3)患者護理滿意度。采用自制調查表,內容包括警示內容設計的字體大小是否適當、是否清晰醒目、顏色代表意思是否容易理解,是否清楚輸液瓶數、輸液注意事項、輸液順序情況共計4 個項目,每個項目按得分0~2 分計算。警示內容設計不合理為0 分,一般合理為1 分,非常合理為2 分;輸液瓶數不清楚為0 分,有時清楚為1 分,非常清楚為2 分;輸液注意事項不了解為0分,一般了解為1 分,非常了解為2 分;輸液順序不清楚為0 分,有時清楚為1 分,非常清楚為2 分。把4 個項目的分數加起來,8 分以上為滿意、4~8 分為較滿意、4 分以下為不滿意,將滿意與較滿意計入總滿意。調查應用警示標志前后的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發(fā)放問卷60 份,回收60 份。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用SPSS25.0 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輸液有效性情況比較 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擺藥核對耗時、輸液核對耗時及巡視核對耗時均明顯縮短,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6.354、6.716、11.606,P均<0.01)。見表2。
表2 兩組輸液有效性情況比較(s,±s)
表2 兩組輸液有效性情況比較(s,±s)
組別 n 擺藥核對耗時 輸液核對耗時 巡視核對耗時觀察組對照組30 30 t P 20.4±5.6 32.5±8.8 6.354 0.000 17.5±6.9 31.5±8.9 6.716 0.000 15.6±3.1 32.6±7.4 11.606 0.000
2.2 兩組輸液不良事件發(fā)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輸液不良事件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7.937,P<0.05)。見表3。
表3 兩組輸液不良事件發(fā)生情況比較
2.3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為96.7%,顯著高于對照組的66.7%,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9.017,P均<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例(%)]
與現實臨床上所用的粘貼式或掛牌式標識相比,本項目的警示標注內容直接電腦打印,不僅可方便護士書寫,還可減少護士尋找、粘貼標識的時間和印刷標識的費用支出,受到研究護士的認可與支持。在臨床實際工作中,外科醫(yī)師開具醫(yī)囑后很多時候都待在手術室,護士在核對一些用藥細節(jié)上需再次確認醫(yī)囑,就需要頻繁追問醫(yī)師,造成工作不便,降低工作效率。本研究在成品輸液標簽上設計一些彩色警示標注,采用信息系統(tǒng)打印提示結合人工彩色標注的方法進行警示以及提醒。從整個輸液流程所需耗時比較得出,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擺藥核對耗時、輸液核對耗時及巡視核對耗時均明顯縮短,觀察組比對照組完成輸液速度要快、有效率。進一步分析可知:增加警示標注內容后,醫(yī)師可通過醫(yī)囑囑托在電子醫(yī)囑上表達出用藥特殊要求,如滴速、滴注時間、滴注后注意事項等,減少醫(yī)護溝通問題,為護士執(zhí)行醫(yī)囑減少時間,減少差錯發(fā)生。護士工作繁忙,部分粗心護士接補液后會忘記記錄在輸液卡上,當他人換瓶時需跑回護士站核對,浪費時間與人力。輸液順序的編排,護士按照順序掛瓶,使得護士在巡視補液時對輸液瓶數一目了然,避免了以往的弊端。
使用紅、黃、綠彩色標注設計可在視覺上刺激大腦,并起到警示作用,具有簡單直觀、醒目的特點[4],使護士通過顏色快速識別用藥危急等級。我國住院患者人均每天使用靜脈輸液3.5~5.0 袋(瓶),輸液工作占據了護士的大部分工作量。因此,護士在面對眾多的輸液時,核對輸液標簽容易感到眼花繚亂,巡視重點難以區(qū)分,存在較大的輸液護理風險。通過針對性標識,能夠提高患者警惕性,提高對存在風險事件患者的防備意識[5]。孟令盼等[6]應用彩色藥物標識管理小兒外科重癥監(jiān)護室微量泵輸液,觀察組微量泵使用不良事件發(fā)生率為2.50%,明顯低于對照組的13.75%。靳會欣等[7]應用目視管理管理靜脈用藥集中調配中心全過程,可提高管理者管理能力,并降低工作差錯率,提高病區(qū)對靜脈藥物配置中心(PIVAS)的滿意度以及PIVAS 工作效率。本項目使用紅色表示需要立即執(zhí)行藥品、高危藥品,黃色表示有配伍禁忌、容易引起輸液不良反應藥品,綠色表示輸液后溫馨提示。以往無彩色標注時,護士需了解一瓶補液的種類時,通常需至患者床邊方可看清標簽內容。采用彩色標注后,護士遠遠便能判斷藥物種類。因此,護士根據不同顏色在核對、擺藥、調配、巡視過程中能做到主次分明,節(jié)省時間,這可為護士工作減負,保證輸液安全。
以往,醫(yī)護獲得用藥知識的途徑大多數是學校系統(tǒng)學習、院內及科內業(yè)務學習、自學等,久而久之,形成“經驗性”用藥,在臨時急用藥時也容易遺忘一些注意事項。尤其是年資低、心理素質差的護士,遇到搶救時手忙腳亂,更易犯以上錯誤。電子醫(yī)囑警示標注內容的設計很好地解決了這一弊端。警示標注內容全程、即時、醒目地提示醫(yī)護人員在開具醫(yī)囑、核對醫(yī)囑、調配藥物、巡視、宣教等輸液流程環(huán)節(jié)中的注意事項,便于醫(yī)護人員根據患者病情和藥物特點,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國內外研究顯示,減少用藥錯誤的最有效手段是信息化防范,這一方法保證了護理工作的同質化,使每位患者得到專業(yè)的服務,可降低用藥錯誤率,進而保障患者安全[8]。本研究對使用警示標注后靜脈輸液不良事件發(fā)生率的比較得出,患者輸液安全情況觀察組安全性較對照組高,觀察組不良事件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進一步分析可知:對照組不良事件主要以靜脈炎為主,與高滲藥物識別不清、輸液順序安排不當、輸液后巡視關注程度不夠有關,如靜滴低分子右旋糖酐沒先滴,靜滴甘露醇后沒用生理鹽水沖管等。發(fā)生輸液不良反應與急用藥疏忽藥物配伍禁忌有關,如使用頭孢類忘記禁酒,使用脂肪乳后接著靜滴氨基酸等。觀察組通過改進輸液標簽設計,降低了輸液不良事件的發(fā)生率。
進一步分析患者護理滿意度可知,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輸液瓶標簽的完善,一方面使患者清楚地了解所用藥品的注意事項及輸液瓶數,減少詢問護士的次數;另一方面護理人員可隨時隨地獲得所需的用藥信息,并及時處理,進而有利于用藥準確性、安全性的切實提高。且護理人員可根據提示內容準確做好相應的健康教育以及評估,增加患者對護士的信任。在穿刺前護士使用通俗與簡潔的語言與患者和家屬進行溝通,交代輸液注意事項及藥物知識,這使平時工作中依靠護士經驗宣教造成內容不一、缺乏患者信任的弊端得到避免。另外,還有利于患者用藥安全管理的參與,進而減輕護士的工作強度和壓力,拉近與患者的距離,提高醫(yī)患關系的融洽度[9]。
綜上所述,彩色成品輸液標簽用于靜脈輸液可實時控制輸液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有利于提高護士工作效率,避免或降低用藥錯誤的發(fā)生率,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