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龍
摘要:初中語文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傳遞的知識都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素養(yǎng),尤其是在接觸到一些寫人寫事的內容上,可以為學生起到一個良好的指引作用。如果初中學生的言談舉止出現了一些不足之處,教師可以進行及時的引導。因為初中階段是學生青春期,也是學生各種叛逆情愫產生的開端。在學生思維沒有獨立的時候,告知學生哪些事情不可以做,哪些是錯誤的,這樣才可以讓學生在之后的成長環(huán)節(jié)中培養(yǎng)出更高的“陽明文化思想”。
關鍵詞:初中語文;“陽明文化思想”;培養(yǎng)策略
新時代的到來,國家對于教育行業(yè)的關注程度逐漸提升。尤其是在新課程改革標準的背景下,語文課程起著重要的影響。尤其是對于培養(yǎng)學生“陽明文化思想”的方面,大部分情況下學生的表達能力都是通過語文這門學科進行鍛煉,并且學生在學習環(huán)節(jié)中還可以掌握更多的語言技巧,可以說學生的言談舉止都與語文這個學科有著極大的關系。因此,教師要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加強對學生“陽明文化思想”的培養(yǎng)。
一、初中語文教學中“陽明文化思想”的意義
隨著新課程改革標準的出現,素質教育成為一所學校的研究重點。在這其中“陽明文化思想”的出現包含著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念以及對待人生的態(tài)度等。因為初中階段的學生思想不是特別成熟,剛進入青春期,教師進行“陽明文化思想”的培養(yǎng)可以幫助學生完善人格心理以及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調節(jié)心理上的一些不足之處,使學生朝著健康的方向發(fā)展。但是,“陽明文化思想”的出現雖然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本的知識,也需要教師在引領之中通過含蓄的文字向學生傳遞出某種信息,讓學生自己知曉語文并不只是單純的學習生字,更為主要的是理解文章所出現的主旨是什么,這樣才可以讓學生在學習環(huán)節(jié)中理解作者所想表達的真情實感。
二、初中語文教學中“陽明文化思想”的培養(yǎng)策略
(一)引入現代技術,滲透“陽明文化思想”
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多媒體信息技術逐漸地融入到各行各業(yè)之中,吸引學生的注意。多媒體的出現為學生展現出音頻、視頻等多種方式,對于學生的聽覺、視覺都會帶來不一樣的沖擊。這種沖擊的出現可以讓學生在現代技術的影響之下加強對所學內容的理解,尤其是課堂內容與多媒體信息技術相結合,更可以深入地滲透“陽明文化思想”。比如說:教師為學生講述白求恩這一內容。在上課之前要為學生準備好相應的影視資料以及戰(zhàn)爭片段讓學生知曉當時所處的環(huán)境是多么的困苦,有些是在課堂上要將學生帶入到這樣的情境中,了解白求恩同志的光榮事跡以及作為一名外國友人他有著什么樣的精神。他有的是專注于做好自己事情的國際主義精神,他有的是不分種族、不分職業(yè)的敬業(yè)精神。這些精神都是需要同學們所學習的,而他的愛國精神更是學生所學習的方向。
(二)多元化教學方式,培養(yǎng)“陽明文化思想”
語文學科對學生“陽明文化思想”的培養(yǎng)起了極大的影響,初中學生有了較強的認知力,為了讓學生知曉“陽明文化思想”的內涵,可以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展現出所講述的內容。比如說:教師為學生講解《陋室銘》課文內容,由于老師們所給出的是劉禹錫被貶之后不畏強權以及有著高潔內心的象征。一些學生不懂得劉禹錫當時的處境,也不知道為什么會寫出這篇文章?為了可以讓學生感受到當時劉禹錫的真實場景,可以為學生播放一些視頻或者是音頻,讓學生感受到當時劉禹錫的困難處境。與學生分享之后,學生一定會對背后的故事產生興趣。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賣一個關子,誰知道有關于《陋室銘》之中劉禹錫的故事呢?如果有同學知曉,可以在課堂上與其他同學進行分享。如果沒有的情況下,教師教為學生講述他背后的故事是什么?因為當時劉禹錫參加了永貞革新,從革新的出現就注定了劉禹錫一生被貶的道路。他被貶到了播州、連州、夔州、和州等等,最后的他也是在被貶之地度過余生,而《陋室銘》出現就是在他被貶的地方所寫的。被貶的時候他也被縣太爺所排擠,所以給他安排了一個極為破舊的地方,才寫出了這一篇文章。陋室銘也表達了他的初衷,雖然我身處的環(huán)境極為困苦,但我的志向從未發(fā)生改變。
(三)感受作者內心,教學中培養(yǎng)“陽明文化思想”
初中語文教材中所出現的內容都有著獨特的價值所在,足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就需要教師引領學生感受作者的內心,以此來讓學生體會作者的真情實感。比如說:教師在為學生講授《木蘭詩》這一內容,由于內容所出現的是木蘭在行軍之前的準備英氣豪邁的感覺,會讓學生有著崇拜之感。初中階段的學生有著不同于其他階段學生的獨特感受,為了能夠讓學生重溫當時的場景和人物的個性品質,教師可以創(chuàng)建情景模式,讓學生與作者展開對話。雖然不能夠讓學生與數千年前的作者真正地產生對話,但通過教學情境的出現可以讓學生進行模擬。為了烘托氣氛可以融入一些音樂。之后讓學生通讀《木蘭詩》先進行了解。在整個課堂上詢問這首詩中所采用的表現手法是什么?所出現的木蘭是你們所崇拜的對象嗎?學生會有自己不同的想法,可以讓學生進行討論。之后說一說自己對于作者所表達的感情以及作者當時所寫這篇古詩的精神氣概又有哪些?學生在討論環(huán)節(jié)之中會體現出自己的獨立意識,并且通過教師的講解可以知曉木蘭為國征戰(zhàn)的豪邁氣概,這一精神氣概的出現正可以樹立學生自己的觀念。
綜上所述,初中階段是樹立學生三觀的重要時期。由于受到青春期的影響,多數學生都會產生叛逆的心理,不利于教師進行教學工作的開展。因此教師為了可以將“陽明文化思想”融入到語文這門學科之中就應該利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案,感受王陽明的精神的偉大,拓展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馬文霞.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策略研究[J]. 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1,(06):81-82.
[2]張志鋒. 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人文素養(yǎng)培育策略摭談[J]. 新課程研究,2021,(11):99-100.
本文系2020年貴州省科研課題“陽明文化滲透語文課堂的教學實踐研究”(課題立項號:GZ2020023)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