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慈
玉衣又稱“玉匣”,是漢代皇帝和貴族們的喪葬殮服,也是漢代最具特色的喪葬用玉,大致出現(xiàn)在西漢文景時期。
據(jù)《西京雜志》記載,漢代帝王下葬都用“珠襦玉匣”,形如鎧甲,用金絲連接。這種玉匣就是人們?nèi)粘Uf的金縷玉衣。當時,人們十分迷信玉能夠保持尸骨不朽,玉塞九竅,可以使人氣長存,更把玉作為一種高貴的禮器和身份的象征。
長久以來,玉衣只存在于歷史記載當中,沒有人見過它真正的模樣。直至1968年5月,解放軍某部官兵在滿城陵山上施工,意外地發(fā)現(xiàn)了西漢中山靖王墓。當棺槨的漆皮和朽木灰全部被清理,一件用金絲連綴著玉片的鎧甲狀的東西出現(xiàn)在大家眼前時,參與發(fā)掘的考古工作者狂喜不已,不約而同地歡呼:“確實發(fā)現(xiàn)玉匣葬服了!”
消息很快傳到了北京,經(jīng)周恩來總理批示,時任中國科學院院長的郭沫若先生親赴滿城實地考察,最終認定:這是中國考古乃至世界考古史上首次發(fā)現(xiàn)的、保存最完整的金縷玉衣,其主人是中山靖王劉勝。
劉勝系漢景帝劉啟的兒子,漢武帝劉徹庶兄,漢景帝前元三年(公元前154年),被封為西漢中山國第一代王。其金縷玉衣全長1.88米,共用玉片2 498片,金絲約1 100克。玉衣的外觀和男子體型一樣,寬肩闊胸,腹部突鼓,四肢粗壯。
玉衣分為頭部、上衣、袖筒、褲筒、手套和鞋六個部分,每一部分都可以彼此分離,猶如制衣工人裁剪縫制的一件衣服。其中,頭部由臉蓋和頭罩構(gòu)成,上衣由前片、后片構(gòu)成,袖筒、褲筒、手套和鞋都是左右分開的。所用玉片大部分呈長方形和方形,也有梯形、三角形、四邊形和多邊形。最大的玉片長4.5厘米,寬3.5厘米,用在腳底;最小的玉片只有成人拇指蓋大小,用來表現(xiàn)手指。
與玉衣相伴的還有鎏金鑲玉銅枕、玉九竅塞、玉握和18件殮尸用玉璧,組成一套規(guī)格最高的漢代喪葬用玉。
劉勝金縷玉衣全衣耗用玉片、金絲頗多,做工十分精細。玉片成衣后,排列整齊,對縫嚴密,表面平整,顏色協(xié)調(diào),著實令人驚嘆,反映出玉匠杰出的技藝。
根據(jù)玉衣的形制推測,制作玉衣要經(jīng)過造型、玉片加工、金絲編結(jié)、成型四個步驟。首先,在人體模型上畫出縱橫的線,把模型分割成大小不一的“塊”,按部分編號,然后根據(jù)編號制作玉片,鋸片、鉆孔、拋光,用金絲連綴在一起。
劉勝金縷玉衣金絲含金量為96%,編綴方法是從玉片內(nèi)向外穿插,相鄰玉片中心擰成右旋的盤結(jié)。紅色絲織物將每一部分的邊緣包裹縫合。最后,用預置在各部分連接處的條帶進行連接,完成玉衣的制作。
如若一片玉片不合要求,有絲毫的差誤,玉衣便會鼓凸不平或無法綴結(jié)。因此,在當時的生產(chǎn)力條件下,玉衣的制作是一項相當精細而又浩大的工程。
據(jù)《后漢書》的記載,皇帝的玉衣用金縷,諸侯王、列侯、始封貴人、公主用銀縷,大貴人、長公主用銅縷。身為諸侯王的劉勝著金縷玉衣下葬,可能是玉衣分等級使用制度在西漢中期尚未形成。
漢代,人們對永生的狂熱追求導致了玉衣等喪葬用玉的高度發(fā)達,并且一直延續(xù)到東漢末年。繼滿城漢墓出土劉勝金縷玉衣之后,河北定州中山懷王劉修墓、江蘇徐州火山漢墓、廣州西漢南越王趙昧墓等均出土了較為完整的玉衣。此外,還有不少漢墓出土了數(shù)量眾多的玉衣片。
希冀在玉的保護下走向永生的墓主,結(jié)局又如何?事與愿違。豪華的葬具和貴重的隨葬品引來無數(shù)的盜墓者,大多漢墓下葬不久即遭盜毀,幾乎十墓九空,尸骨無存。
滿城漢墓避開了盜墓賊,卻因墓葬中大量的酒和動物增加了有機物。在時間、大自然和微生物的聯(lián)合作用下,劉勝的尸骸在金縷玉衣中腐朽成泥,僅剩幾枚殘齒和少量骨灰。雖然王侯貴族長生不老、羽化成仙的寄托沒能實現(xiàn),但精美絕倫的金縷玉衣卻流傳下來,成為古代勞動人民的不朽智慧和精湛技藝的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