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格香
摘要:思維導圖是英國心理學家東尼博贊提出的理論,它具有發(fā)散性思維的特點,隨著網(wǎng)絡技術的發(fā)展,思維導圖與多媒體技術有效地結合,應用范圍更加廣泛。國家也注意到基于多媒體的思維導圖運用到教學領域也具有一定的積極性,并且在語文的教學中運用能夠幫助學生全面理解抽象的知識概念,知識概念簡化令人一目了然,滿足學生對語文的需求,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促進語文教學質(zhì)量的提高。
關鍵詞:小學;語文;思維導圖;運用策略
前言:在語文教學中有效使用思維導圖就能解決這一問題,讓學生學會主動學習,從而提升語文素養(yǎng)。這里的思維導圖是指學科思維導圖,它把看似分散的知識點連成線、結成網(wǎng),使知識結構化,思維可視化。
一、小學語文思維導圖的運用價值
在語文課堂中使用形象化的思維導圖,學生會明確各知識點之間的聯(lián)系,了解不同知識點的異同,并將其以具象化的方式儲存在腦海中,而在運用導圖的過程中,學生的知識體系和系統(tǒng)就會不斷完善和優(yōu)化。第二,有助于提升小學生的學習效率。在學生遇到學習難點時,教師會以導圖作為輔助工具,引導學生分析和繪制導圖,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力會大大提升,他們能夠縮短理解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時間,因此學習效率就能得以提高。
二、小學語文思維導圖的具體運用策略
1.運用思維導圖開展課堂導入
小學生具有顯著學習特點,他們的上課注意力和投入往往比較慢,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開始時,為了促進學生能夠迅速投入到課堂學習中,教師就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來將事先做好的思維導圖向?qū)W生展示,以課文整體的思維導圖框架,讓學生明確和清晰認識到課文結構、學習重點、內(nèi)容層次等,這樣便于學生能夠迅速對課文知識學習要求認識,并吸引他們思考并投入到學習中。比如,在《火燒云》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對課文中“火燒云”關鍵詞進行呈現(xiàn),后對學生思維啟發(fā),讓學生按照上來、變化、下去為依據(jù)閱讀觀察火燒云的活動,延伸出“火燒云上來了”“火燒云的顏色和形狀變化”“火燒云下去了”等分支,結合思維導圖此思路對課程內(nèi)容實現(xiàn)逐步展開,在不同的分支上又延伸出諸多的關鍵詞,“火燒云上來了”分支上有“小孩子的臉、大白狗、紅公雞、黑母雞”等,“火燒云的顏色和形狀變化”分支上有“形狀變化”和“顏色變化”,“火燒云下去了”分支上用“恍惚、揉眼、沒有了”等概述。通過這樣的方式,就將課文整體結構以思維導圖的方式呈現(xiàn),學生借助思維導圖就能夠?qū)φn文內(nèi)容結構實現(xiàn)整體把握與分析,并指導他們開展后續(xù)的課文閱讀和學習活動。
2.運用思維導圖組織課堂交流活動
教師可以在課堂中組織交流分享活動,引導學生在活動中分享和解讀自己繪制的導圖,講解過后,由教師和其他同學進行評價和分析,這樣的教學,不僅能夠提升小學生的思維水平,也能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例如,在“親情之愛”的群文閱讀教學中,為了深化學生的閱讀體驗,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組織和開展分享交流活動,要求學生講解各自繪制的導圖。在講解和分析導圖時,學生也呈現(xiàn)了自己的思維過程,他們對文章的感悟能力會進一步加深,而其他學生在聽取該同學講解導圖時也能彌補自己的思維空白,這樣學生對“親情之愛”這一主題的體悟會更加深刻,他們在多元思維的交流和碰撞中也能提升思維能力。
3.運用思維導圖開展作文教學布局
如果文章的結構不能為文章主題服務,那么即使辭藻再華麗也沒有意義,教師應針對文章的謀篇布局,篇章結構展開分析,利用思維導圖梳理文章思路的強弱對比,重點強調(diào)與寫作主題相關的內(nèi)容,去掉不必要的過度描述。思維導圖能使學生清楚地看到作文的布局或大綱,也可以依據(jù)文章不同的文體、體裁,設定不同的文章結構。所有學生對于作文的結構有了新的認識,就能在教師的指導之下展開相關練習,強化不同文體的寫作方式,并學會從多角度看待作文的寫作內(nèi)涵。
比如利用思維導圖引導學生寫《秋天》相關的文章,或?qū)W習針對四季進行描寫,教師首先在黑板上利用思維導圖分析整篇文章的結構,文章一共分4段,重點在第3段落。思維導圖能夠清晰地表達每一個段落的寫作重點和寫作傾向,以及寫作之后所需要達到的目的。借助思維導圖使學生認識到了整篇文章的文字結構、字數(shù)要求、情感升華,能夠在寫作之前就做到對文章心中有數(shù)。清晰的結構使學生的寫作不再生硬,而且能夠提前預想到寫作過程中所需要的一些字詞,句子和寫作技巧。利用寫作結構和寫作技巧相互配合,就能達到更加清晰的寫作效果,文章能夠喚起讀者的共鳴,并且能夠?qū)崿F(xiàn)整個閱讀框架的理順。
4.運用思維導圖進行小古文教學
為了提高學生對思維導圖的繪制,老師可以通過布置課后作業(yè),為學生布置 填空式導圖作業(yè),幫助學生進一步提升繪畫能力,使學生掌握思維導圖的繪畫精 髓,進一步促進小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同時老師還可以利用填空式導圖作業(yè), 提高學生預習、復習能力,讓學生提前預習課程內(nèi)容,將各概念填入導圖空白 處,鞏固學生掌握概念,有效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在復習過程中,讓學生對思維 導圖進行重新繪制,鞏固學生識記能力。例如在學習《揠苗助長》時老師可以在 課前繪制填空式思維導圖,將各知識點羅列好主干線,然后讓學生根據(jù)羅列好的 主干線,進行概念、結構組成等內(nèi)容的填寫,以苗為核心,分析揠苗的原因、結 果等內(nèi)容,進行層層剖析,最終使學生頭腦中具有一張完整的概念圖形,使學生 更好的明確揠苗助長的引申含義,提高學生的復習效率,提升學生掌握知識的能 力。
三、結語
綜上所述,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是新課改背景下的一個必然選擇,也是提升語文課程教學有效性的最佳方式之一。所以,為了促進小學生的思維發(fā)展、提升語文教學的有效性,教師應在語文課程教學的不同階段合理地應用思維導圖,使其成為一個高效的輔助工具,讓學生在導圖的幫助下解決學習中的疑難問題,從而培養(yǎng)他們的邏輯思維和發(fā)散思維。
參考文獻:
[1]劉奇璇.新課改下小學語文思維導圖運用探析[J].語文課內(nèi)外,2019(1):306.
[2]趙九琴.試論小學語文思維導圖作文教學模式的實踐[J].小學生作文輔導(看圖讀寫),2021(6):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