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瓊連
摘要: 目的:探究胃癌根治術圍術期患者給予自體輸血對機體免疫功能與預后產生的影響。方法:依據隨機數字表法對本院2018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71例胃癌根治術圍術期患者分組探究,對照組(異體輸血方式)與觀察組(自體輸血方式)分別為36例、35例,對比兩組免疫細胞水平、圍手術期臨床指標、預后情況。結果:術前,兩組免疫細胞水平對比無差異(P>0.05);術后,觀察組免疫細胞水平高于對照組,觀察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肛門排氣時間等少于對照組,數據差異明顯(P<0.05);術后,觀察組無進展生存時間、中位生存時間多于對照組,數據差異明顯(P<0.05)。結論:本研究兩種輸血方式相比,自體輸血可更好提高免疫功能,預后良好,臨床應用效果顯著。
關鍵詞:自體輸血;胃癌根治術;圍術期;免疫功能;臨床指標;預后情況
【中圖分類號】 R573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2107-2306(2022)08--01
目前,胃癌多發(fā)于胃黏膜上皮細胞,發(fā)病率逐年升高,是臨床常見惡性腫瘤,初期患者無明顯體征與臨床癥狀,隨著疾病不斷進展,中晚期患者可出現(xiàn)腫塊、腹痛等癥狀,嚴重患者可出現(xiàn)體質量減少、貧血、營養(yǎng)不良等癥狀,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安全[1]。目前,臨床治療該疾病主要以手術為主,在圍術期對患者輸血至關重要,但輸血的應用價值存在較大爭議[2]。為此,本文對本院2018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71例胃癌根治術圍術期患者分組探究自體輸血的應用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依據隨機數字表法對本院2018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71例胃癌根治術圍術期患者分組探究,對照組(異體輸血方式)與觀察組(自體輸血方式)分別為36例、35例。對照組男19例,女17例;年齡40-80歲,平均(60.15±10.21)歲;輸血量400-600 mL,平均(500.21±15.32)mL。觀察組男20例,女15例;年齡40-80歲,平均(60.20±10.13)歲;輸血量400-600 mL,平均(500.83±15.44)mL。兩組患者基礎資料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納入標準:①均通過胃鏡檢查確診;②自愿接受本研究手術治療;③病歷資料均完善;④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意識障礙;②研究前均未進行放化療;③精神疾病;④干預期間退出患者。
1.2方法
對本研究所有患者行胃癌根治性手術,術前對腫瘤位置、大小詳細確定,并對手術方式進行制定,切口部位在上腹正中處,切除病胃,建立消化道,術畢。兩組患者麻醉方式相同。觀察組給予自體輸血方式,在術中輸入適量自體全血。對照組給予異體輸血方式,在術前經橈動脈輸入適量血液,后靜滴等量6%濃度羥乙基淀粉,術后輸回自體血液。
1.3觀察指標
①對比兩組免疫細胞(CD3+、CD4+、CD4+/CD8+)水平;②對比兩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肛門排氣時間、下床活動時間、住院時間;③對比兩組無進展生存時間、中位生存時間。
1.4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3.0計算,免疫細胞水平、圍手術期臨床指標、預后情況以(x±s)表示,若P<0.05,則兩組數據有差異。
2 結果
2.1 對比兩組免疫細胞水平
術前,兩組免疫細胞水平對比無差異(P>0.05);術后,觀察組免疫細胞水平高于對照組,數據差異明顯(P<0.05),見表1。
2.2 對比兩組圍手術期臨床指標
術后,觀察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肛門排氣時間等少于對照組,數據差異明顯(P<0.05),見表2。
2.3 對比兩組預后情況
術后,觀察組無進展生存時間、中位生存時間多于對照組,數據差異明顯(P<0.05),見表3。
3 討論
胃癌發(fā)病率及死亡率相對較高,可導致消化系統(tǒng)損傷,由于初期患者臨床癥狀不明顯,常出現(xiàn)漏診、誤診情況的發(fā)生[3]。胃癌根治術是治療早期胃癌疾病的首選術士,療效顯著,其中機體輸血是圍術期患者重要的治療方法,可作為該疾病治療的替代方案,有效補充機體血容量,避免機體血量不足,不僅能夠改善機體循環(huán),還可提高血液攜氧能力,促進凝血功能提高,提升血漿蛋白濃度[4]。在對圍術期患者進行輸血期間,極易增加血源性疾病傳播風險,導致機體出現(xiàn)溶血及輸血反應,對預后產生影響。部分患者術后有微小病灶殘留,隨著時間推移可出現(xiàn)生長、惡化、轉移等情況,增加術后復發(fā)率,同時輸血會影響術后病灶殘留的清除[6]。在對輸血方式研究中發(fā)現(xiàn),輸血方式與患者生存率密切相關,且影響預后,為此,本文對不同輸血方式深入研究,以此分析對機體免疫功能與預后的影響。
對于圍術期胃癌患者而言,通過自體輸血方式對機體凝血功能產生較好的影響,在提高凝血功能的同時減少凝血時間[6]。該輸血方式還能夠降低Hb水平,對原有Hb較高的血液給予保存,有效減少因手術流失的Hb[7]。本研究結果顯示,術后,觀察組免疫細胞水平高于對照組,可能是因T淋巴細胞可有效調節(jié)腫瘤免疫,CD3+是一種細胞亞群,是外周血中成熟T淋巴細胞總數,可真實反映細胞免疫總體水平;CD4+是一種T細胞亞群。為輔助一誘導性T細胞:CD4+/CD8+是一種免疫指標,若機體免疫功能處于紊亂狀態(tài),該指標會出現(xiàn)降低,若出現(xiàn)明顯降低或倒置,表明本研究疾病程度較高,機體出現(xiàn)預后不良。自體輸血能夠正向調節(jié)細胞免疫功能,能夠有效恢復術后細胞免疫功能。本研究結果還顯示,術后,觀察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肛門排氣時間等少于對照組,觀察組無進展生存時間、中位生存時間多于對照組,主要是因異體輸血是一種外來蛋白質抗原,對CD4+細胞功能產生抑制作用,若CD4+細胞降低,極易使淋巴因子與協(xié)助B細胞產生抗體,同時促使其他淋巴細胞功能的提高。異體輸血方式可使癌細胞生長與轉移,貯存前白細胞濾除能夠使此種現(xiàn)象有效降低,提示同種異基因單核細胞與產物對輸血相關免疫調節(jié)起到介導作用[8]。自體輸血在對本研究疾病治療期間,不會對機體凝血功能及血清炎性因子產生較大影響,且機體各方面水平較為穩(wěn)定,有利于改善預后。
綜上所述,自體輸血方式可顯著提高免疫功能,改善預后,以此加快機體恢復,臨床應用效果顯著。
參考文獻:
[1]楊訊,楊旭,許詞,等.不同輸血方式對胃癌根治術圍術期患者免疫功能及預后的影響分析[J].實用癌癥雜志,2022,37(1):57-59.
[2]方偉坤,張偉斌.微創(chuàng)根治術治療早期胃癌療效及對免疫功能影響[J].臨床軍醫(yī)雜志,2019,47(8):865-866.
[3]孫偉.胃癌根治術后肺部感染的血清炎癥指標、病原菌分布及危險因素[J].臨床與病理雜志,2021,41(8):1748-1752.
[4]張林.圍術期輸血對胃癌根治術患者預后及免疫的影響[J].醫(yī)學信息,2018,31(1):94-95.
[5]張博宇.胃癌根治術后應用早期活動護理對患者胃腸功能指標及預后的影響[J].中外醫(yī)學研究,2020,18(15):117-118.
[6]陳玉娟,王娜.圍術期異體輸血對食管癌患者預后的影響[J].實驗與檢驗醫(yī)學,2019,37(3):425-429.
[7]史紀元,王建華,夏躍勝.中藥圣和散聯(lián)合輸血治療癌癥惡病質臨床觀察[J].光明中醫(yī),2020,35(23):3665-3667.
[8]龔由偉,薛穎泓,唐涌連,等.預存式自體輸血對原發(fā)性肝癌患者圍術期免疫功能的影響[J].廣西醫(yī)科大學學報,2020,37(9):1648-1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