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俊杰
摘要:“人肉搜索”早已經成為人們身邊一種常見的現(xiàn)象,它每時每刻都對隱私權構成著威脅。在新媒體時代,人們在網絡上會留下許多信息。本文將用戶的信息以是否主動分享為界區(qū)分為了前臺信息和后臺信息,從多個角度探討“人肉搜索”是否侵犯隱私權。最后從個人、平臺、政府等方面提出了保護隱私權的對策與建議。
關鍵詞:新媒體;“人肉搜索”;隱私權保護;社交媒體
一、“人肉搜索”與隱私權保護的概念
(一)“人肉搜索”的概念
“人肉搜索”本質上是一種信息收集手段。新媒體時代,在互聯(lián)網上人們的生活被大量信息所充斥,但其中真正有效的信息卻很少。通過“人肉搜索”,人們可以在極短的時間里發(fā)掘事情的真相,給出最有價值、最有效的信息。關于“人肉搜索”的含義,學界還沒有統(tǒng)一的定義,但通常可以將其分為廣義和狹義兩方面。從廣義上來說,“人肉搜索”是指一種使用人力的方式來對搜索引擎提供的信息進行提純的方式。在互聯(lián)網高速發(fā)展的現(xiàn)在,它已經成為了最常用的搜索方式。以往人們想獲得某一方面的信息,需要查閱報刊文獻或者咨詢相關專家,但現(xiàn)在人們可以使用百度、必應、谷歌等網絡搜索引擎進行搜索,從各類門戶網站、自媒體、論壇中獲取自己想要的信息。這種信息搜索過程中利用了人力。從狹義上來說,“人肉搜索”特指在網絡平臺上,因由某一事件獲得大眾關注,從而發(fā)動廣泛參與者,并且以參與者的全部智能力量進行的綜合信息提純,以尋找并鎖定被人肉對象的人際互動行為。[1]可以看出,不管是廣義上的“人肉搜索”還是狹義上的“人肉搜索”,它都能夠大幅提高人們準確獲取信息的速度。在這樣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它的出現(xiàn)在極大程度上滿足了人們個性化的信息需求。[2]
“人肉搜索”一詞在中文互聯(lián)網上最早可以追溯到2001年的“陳自瑤事件”。當時有網友在某一論壇曬出一張女性圖片,并稱其是自己的女朋友。但很快就被好事人給拆穿,照片屬于當時微軟公司的代言人——陳自瑤,并且貼出了她的大部分個人資料[3]。隨后“人肉搜索”越發(fā)頻繁地在互聯(lián)網上被提及?!芭柏埵录薄皧W運冠軍尋父事件”“銅須門事件”“死亡博客事件”“辱罵災民事件”以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部分確診病例個人信息泄露等事件,都是“人肉搜索”在新媒體時代的體現(xiàn)。
(二)隱私權的概念
“隱私權”一詞于1890年由美國學者沃倫和布蘭代斯在《論隱私權》一文中提出,他們將隱私定義為一種“免受外界干擾的、獨處的”權利。隨后隱私權的議題日益引起了學界和司法界的關注與討論。[4]目前,不同地區(qū)對于隱私權的界定有所不同?!吨腥A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中第一千零三十二條規(guī)定:“隱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寧和不愿為他人知曉的私密空間、私密活動、私密信息。”對于隱私權,美國的法律著作沒有直接給出隱私權的定義,而是將其歸納為了四個方面:侵擾;冒用姓名、照片等;不適當地公開私人事務;使公眾對受害人產生虛假的認識[5]。日本學者則認為無論是誰都有一部分不愿意讓他人所知曉的私生活,而隱私權則是保護個人私生活秘密不被公開的權利。我國臺灣學者則認為讓每個人都能夠安寧居住,不受他人干擾,這種保護個人私生活的權利就是隱私權。特別是在未經本人同意前,個人與公眾無關的事務不得被公開和討論。
隱私權是人格權的一種。雖然不同地區(qū)對于隱私權的界定有所差別,但是對于隱私權的保護已然成為共識。在我國《民法典》當中,第一千零三十二條明確規(guī)定了“自然人享有隱私權。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刺探、侵擾、泄露、公開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隱私權。”可以看出我國對于隱私權是持有明確的保護態(tài)度的。美國的隱私權保護制度也是十分發(fā)達,到1993年為止,在美國的49個州以及哥倫比亞特區(qū),隱私權均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了認可,因此隱私權的保護也得以保障。在德國,對于隱私權的保護由《德意志聯(lián)邦共和國基本法》第一條人性尊嚴的規(guī)定、第二條人格的自由發(fā)展權、第十條通信自由以及第十三條居住自由等基本權利的保護所構成。同時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另外制定了《聯(lián)邦個人資料保護法》《1996年遠程通訊載波數據保護法案》等法律完善了對于隱私權的保護。在日本,日本最高法院于1969年“京都府學聯(lián)案”中指出:根據憲法第十三條“公民個人尊嚴和追求幸福的權利”,即便在行使警察權等國家權力時,也應該保護公民私生活上的自由,同時任何人都有未經過許可而不被拍攝的自由[6]。此判決也保證了日本憲法對于公民隱私權的保護。在我國,除了《民法典》外,也還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數據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等數十部法律對隱私權的保護做了規(guī)定。
二、“人肉搜索”侵犯隱私權的思考
(一)個人信息的分類
“人肉搜索”和隱私權保護是兩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二者間的關系在學界及業(yè)界引起了眾多討論。在絕大多數情況下,“人肉搜索”或多或少侵犯了當事人的隱私權。但隨著互聯(lián)網技術的進步,微信、微博、短視頻平臺、網絡直播平臺等新媒體迅速發(fā)展,現(xiàn)在的媒介環(huán)境也從傳統(tǒng)媒體時代進入到了新媒體時代。在新媒體時代,最顯著的特點是人人都可以通過各種平臺建立起自己的發(fā)聲渠道。比如,一個人可以同時擁有微信號、微博號、抖音號、貼吧號、今日頭條號、小紅書號等各種平臺賬號。根據歐文·戈夫曼所提出的擬劇理論,人們所處的社會是一個舞臺,全體社會成員分別在這個舞臺上扮演著不同的角色,他們都在社會互動中表演自己,塑造自己的形象并以此來更好地表達自己的目的。不同的新媒體平臺有著不同的內容生態(tài),因此人們在不同的平臺上會展示不同的信息來塑造自己的“角色”,樹立自己的人設。顯然,人們在不同新媒體平臺上發(fā)表的信息只能代表他們的一部分,但各個平臺上發(fā)表的信息有機結合到一起就能夠詮釋出完整的人物形象。除了這些主動發(fā)表的信息之外,人們在注冊各個平臺時往往要提供一些個人信息,這些信息儲存在服務提供商的服務器當中,一般情況沒有人會接觸到,但是其能夠更加真實準確地將賬號與現(xiàn)實生活中的人給對應起來。學界一般將個人信息與個人之間是否具有直接相關性來區(qū)分成敏感信息和非敏感信息[7]。在新媒體平臺中,可以將信息分為用戶主動公開的前臺信息以及用戶未公開的后臺信息。當然用戶可以通過主動公開或者設置為僅自己可見的方式將兩者進行互換。
(二)“人肉搜索”前臺信息
前臺信息是指人們主動在各新媒體平臺所發(fā)布的信息,其中包括用戶的生活分享、知識討論、文學創(chuàng)作等。一般來說,私人信息、私人活動和私人空間都被視為是個人隱私的一部分。但是隱私權具有可支配性,這是指權利主體有權依據自己的意愿處理其隱私權。具體來講,只要不違反法律,個人可以利用自己的生活經歷來進行文學創(chuàng)作,也可以隱藏自己的隱私信息,同時也可以主動公開自己的部分隱私信息讓他人知曉。當今最大的兩個社交平臺,一個是私域空間的微信,另一個是公域空間的微博。很多用戶都喜歡在該平臺分享自己的生活,而這些生活記錄因為太過貼近個人生活,其中經常會包含一些用戶的個人信息,比如說家庭住址、個人生日、電話號碼、參與的休閑活動甚至是住宅內景等。人們一旦將這些信息發(fā)布在了社交平臺,那么其就是想讓他人知曉這些信息以達到自己的快樂分享、個人宣傳、人設塑造等目的,一般就認為其利用隱私權的可支配性來削減了個人信息的隱私屬性。
B站(嗶哩嗶哩彈幕視頻網)曾有位知名UP主上傳過一段具有“人肉搜索”內容的視頻,引發(fā)了不小的爭議。視頻中,UP主應粉絲要求,根據其所提供的一張風景照片試圖找出拍攝者的真實地址,其通過照片對比、信息搜索、地圖匹配等方式,最終確認了拍攝者的地點并告知了粉絲,并把整個過程制成視頻配上解說展現(xiàn)給觀眾。在這個案例中,UP主和粉絲都沒有受到相應的懲罰,只是UP主道歉并下架了視頻。新媒體時代,每個人都在多個新媒體平臺上擁有自己的賬號。如果一個人在微博上被網友發(fā)起了“人肉搜索”,但是他微博上沒有關于個人信息的內容,這樣網友便無法從微博的前臺信息里得到有用的線索。如果有網友發(fā)現(xiàn)了該用戶在另外一個平臺的賬號,并且其在該平臺上發(fā)表了大量的個人信息。這樣一來,微博網友就能夠將這些個人信息對應到其微博賬號上,“人肉搜索”又一次獲得了準確信息。這些方式是通過用戶的前臺信息來進行“人肉搜索”的,很顯然給人們造成了困擾,但這是否侵犯隱私權還有待考究。
(三)“人肉搜索”后臺信息
后臺信息是指人們在注冊新媒體平臺賬號時所填寫的個人信息、其主動隱藏的一些信息以及只有自身能夠看到的信息。在正常情況下,這些信息被儲存在平臺服務器當中,只有用戶自己才有權查看。比如,用戶的私人信息(身高、體重、聯(lián)系電話、身份證號等)、私人活動(通訊記錄等)、私人空間(私人電子郵箱等)。顯然,后臺信息屬于人們的隱私信息。他人要獲取這些信息需要借助網絡黑客的力量,通過計算機技術侵入到服務器或者系統(tǒng)后臺才能夠完成。這種“人肉搜索”公開了用戶不愿意展示并特意隱藏的信息,無疑是對于用戶的“私人生活安寧和不愿為他人知曉的私密空間、私密活動、私密信息”的侵犯,應該受到法律的懲罰。
對于此種類型案件,《檢察日報》曾經刊登過幾起典型,其中一起是在2014年初至2016年7月期間,上海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韓某等人員利用其工作便利,竊取該中心每月更新的全市新生嬰兒信息,并將其出售其他人員。直至案發(fā),共非法獲取新生嬰兒信息共計30萬余條。[8]這種行為竊取了用戶的個人私密信息,侵犯了用戶的隱私權。最終上海市浦東新區(qū)法院分別判處韓某等8人有期徒刑2年3個月-2年7個月不等。
三、新媒體時代隱私權保護的對策和建議
在新媒體時代,人們每時每刻都在向外傳播信息也從外界接收信息。由于信息的流動性大幅增強,人們的隱私安全也遭受著前所未有的風險。如何保護個人的隱私權不被侵犯也是如今信息社會所面臨的一個難題。從新媒體平臺的信息傳播模式來看,個人、平臺和政府都應采取相應措施。
(一)個人提高隱私權保護意識
個人在新媒體平臺上發(fā)布的信息分為前臺信息和后臺信息兩類,而“人肉搜索”往往也利用了這些信息。對于個人來說,后臺信息在遵守規(guī)定的情況下會受到良好的保護,因此應著重提高對于前臺信息的隱私權保護意識。一方面,不要在新媒體平臺上發(fā)布能夠指向個人的隱私信息。因為不管是公域平臺還是私域平臺,都有可能被他人關注到;另一方面,在各個新媒體平臺上注冊時減少賬號之間的相關聯(lián)性,如在各個平臺注冊相同或者相近的昵稱,或者展示自己各平臺的賬號信息,因為這樣很容易就讓他人識別出你的個人賬號,從而在不同的平臺進行“人肉搜索”。同時,要使用正規(guī)平臺、正規(guī)網站,并且在使用前閱讀好各平臺的《隱私權保護聲明》[9]。如果使用的是他人制作的“釣魚網站”,那有極大風險泄露個人隱私信息。最重要的是,對于每一位新媒體的使用者來說,一定要提高隱私權保護意識,正確認識到不僅要保護好自己的隱私,也要保護好他人的隱私,不然很有可能就會面臨法律的制裁。
(二)平臺加強行業(yè)自律規(guī)制
對于新媒體平臺來說,保護好用戶的個人隱私是其基本責任,只有更好的自律才能夠保證行業(yè)的持續(xù)發(fā)展。平臺要從保護用戶的個人利益出發(fā)制定好《隱私權保護聲明》。只有約束條件做好,平臺才能夠得到用戶的信任。現(xiàn)在許多平臺都存在著過度收集用戶信息的問題,甚至要求用戶上傳其他平臺賬號信息并做展示。這種行為明顯降低了“人肉搜索”的難度,應該著重去考慮。同時平臺也應主動對用戶行為進行引導,一旦出現(xiàn)了“人肉搜索”等侵犯隱私權的行為,應該第一時間保護當事人的利益。平臺不可為了流量而放任事情發(fā)酵,從而對當事人造成巨大傷害。此外平臺也需要加強信息安全技術建設,通過采用可靠的、安全性高的信息管理軟件,來保護用戶的個人隱私。
(三)政府完善相關法律法規(guī)
目前各國政府對于隱私權的保護都出臺了相關的法律,我國的《民法典》中就明確提到個人的隱私權應該受到保護。但是目前個人信息泄露的問題依然層出不窮,相關法律法規(guī)亟待完善。政府應該對隱私提供一個更加準確、更加符合新媒體時代的界定。其中要明確用戶的前臺信息是否屬于個人隱私。不同的人以及同一個人在不同的時間對于該問題的看法都會有所不同,從而導致這方面存在著管理上的漏洞。很多不法分子不通過技術手段,僅通過簡單的多平臺搜索方式便能夠獲取他人的隱私信息,這也是如今“人肉搜索”依然普遍存在的原因之一。政府也需要加大對于侵犯隱私權的懲罰力度。隱私權作為人格權的一種,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通過加大懲罰力度的方式,可以警示不法分子,從而預防違法犯罪行為。
四、結語
隱私權的保護是十分復雜的議題。在新媒體時代,它又面臨了新的挑戰(zhàn)。這些問題的解決少不了各方面的通力合作,它需要政府、社會和公民共同提高意識,采取措施并相互協(xié)作,才能夠在新媒體時代收獲實效。
參考文獻:
[1] 付琳.人肉搜索:流動態(tài)社會權力的運作及其規(guī)范化路徑[D].華東政法大學,2017:19.
[2] 陳力丹.理性認識“人肉搜索”問題[J].信息網絡安全,2008(10): 23-25.
[3] 劉銳.“人肉搜索”與輿論監(jiān)督、網絡暴力之辨[J].新聞記者,2008(9):87-89.
[4] 王利明.隱私權概念的再界定[J].法學家,2012(1):108-120+178.
[5] 張新寶.隱私權研究[J].法學研究,1990(3):56-67.
[6] 呂艷濱.日本的隱私權保障機制研究[J].廣西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5(4):120-124+127.
[7] 張新寶.從隱私到個人信息:利益再衡量的理論與制度安排[J].中國法學,2015(3):38-59.
[8] 檢察日報.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典型案例[EB/OL].[2021-12-17].https://www.spp.gov.cn/spp/zxjy/qwfb/201801/ t20180131_362951.shtml.
[9] 張秀蘭.我國網絡隱私權保護的問題及對策[J].情報科學,2005(10):8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