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瑾
摘? 要:隨著新課程的推進,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課堂評價內容更為多元化,形式更為豐富,但是課堂評價仍有重整體少層次、重結論少啟發(fā)等問題。因此,教師應著眼于學生核心素養(yǎng),在語文閱讀教學課堂評價上講究科學、突破創(chuàng)新,通過激勵性、指向性、反思性評價,提升學生思維品質,熏陶學生審美情趣,使學生收獲課堂的樂趣。
關鍵詞:高中語文;閱讀教學;課堂評價
在傳統(tǒng)的評價中,教師往往注重對學生回答進行知識評價,對于學生的閱讀成果只是簡單地給予正確與否的反饋;面對學生富有個性、富有創(chuàng)造,不盡相同的回答,教師時時會以所謂的正確答案一刀切;甚至有的教師對于學生的閱讀體驗不細致分析,僅僅只是簡單地用“好”來模糊評判。這些評價都是不科學的,不但不能幫助學生掌握語文知識、提高閱讀能力、涵養(yǎng)精神世界,更可怕的是久而久會挫傷學生的閱讀興趣,使他們的閱讀學習鈍化,只是去機械地記憶老師所謂的正確答案,變得盲目迷信書本、迷信權威,不會思考,不會發(fā)現(xiàn)。因此,面對每個學生的閱讀成果教師應該珍視,用科學的評價回應學生,不但評價他們的閱讀方法、技巧,解讀結果,還要評價他們的閱讀過程,更要對他們閱讀中與文本、作者對話得到的精神感悟、審美體驗以及閱讀過程中與同伴之間的有效合作等等進行關注及評價,讓學生在教師的評價中不僅明白自己對文本解讀得是否得當,更讓他們有所反思,有所啟發(fā),進一步擴大其期待視野,使之有效地作用于今后的學習,也讓學生在教師的評價中收獲學習的信心,激發(fā)起主體意識,最大可能地實現(xiàn)自己的學習價值。至此,我認為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嘗試。
一、富有層次地評價,具有激勵性
步入高中,經過小學、初中的學習,學生積累了一定的閱讀量,掌握了一些閱讀的方法技巧,但是每個人的學習生活經歷不一樣,他們的閱讀經驗、閱讀感受力、生活體驗所構成的期待視野各不相同,這就導致他們面對同樣的文本時,閱讀起點是不一樣,所以在閱讀時每個學生的解讀結果不盡相同,會產生一定的差異性。面對這種情況,教師的課堂評價就不能一刀切,要注意學生的個體差異,使評價產生富有評價,激發(fā)起每個學生學習的內驅力,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其潛能。對于期待視野廣闊,閱讀感悟強,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教師要對他們的個性化、創(chuàng)作性進行解讀并給出積極評價,從而讓他們體驗成功的喜悅,萌發(fā)出更強的學習進取心;對于期待視野較狹窄,閱讀感悟力薄弱的學生,教師對于他們看似欠妥的解讀,不可冷落冰霜地全盤否定,應該找出其閃光處,加以肯定并且用欣賞的眼光去看待學生的閱讀成果;對于學生誤讀的內容,應該用真誠、熱情的語言加以糾正,幫助他們找尋、分析錯誤的原因,激勵他們再次閱讀,找回閱讀的信心。
面對不同層次學生的閱讀成果,教師進行的富有層次的激勵性評價,可以使他們個個體驗到自我期待視野與文本意蘊融合的成就感,在閱讀中感到一種滿足,這樣學生一定會愛上閱讀,對閱讀產生源源不斷的熱情與動力。
二、客觀具體地評價,具有指向性
閱讀過程中學生閱讀知識的習得、閱讀方法的掌握、閱讀能力的提高都是通過他們的閱讀成果在課堂上可以具體表現(xiàn)為他們的回答進行體現(xiàn)的,所以在課堂上教師要特別注意觀察、傾聽,及時對學生的閱讀成果進行準確、客觀、公正的評價。不能降低評價標準,無原則地以“大家說得都很好”“大家提出的問題挺有道理”來回應學生;也不可對每個學生的每個回答都籠而統(tǒng)之地用“好”“還不錯”等模棱兩可、似是而非的評價,讓學生難以把握問題的結論。對學生的回答教師要有針對地進行具體的描述,抓住學生回答中的準確處以及他們解決問題方法的合理處加以肯定,抓住學生回答中的不當處給予糾正,并且給以適當?shù)狞c撥,使他們通過教師的評價找到剖析文本的方向,最終讀懂文章,讀透文章。
在《我與地壇》授課中,我要求一位同學有感情地朗讀史鐵生母親在地壇焦急尋找兒子的場景,結果學生讀得很平淡,甚至連他自己也覺得讀得不夠味,對此我沒有回避評價,而是用客觀具體的評價引導學生分析原因?!皼]讀好,是因為聲音沒有處理好,還是因為沒有考慮母親的身體、心情,還是沒有完全理解課文,沒有關系,再回到文中,再來理解,就能讀懂了,讀懂了也就能讀出情感來?!苯酉聛淼恼n堂中,那位學生很用心地與同學討論,通過對字里行間中細節(jié)的咀嚼體悟,走進史鐵生母親擔心兒子又怕傷害兒子的復雜內心,感受偉大的母愛。分析完文章后,我又邀請之前那位學生朗讀,這一次他的聲音情感很充沛,我評價道:“有感情地朗讀不是聲音高低的安排,而是真心表白,這位同學做到了!”具有指向性的評價,可以給學生提供明晰的學習方向,學生明白自己的不足或自己的優(yōu)勢,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就能滿懷信心地開始下一個環(huán)節(jié)的學習,在課堂上收獲成長。
三、拓展視野地評價,具有反思性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應該抓住一切時機拓展學生的期待視野,使之成為進一步閱讀的有效資源。課堂上,教師若能使得教學評價呈現(xiàn)出發(fā)展、全面、動態(tài)的特征,那么可以讓學生以一個閱讀點帶動整個閱讀的方法的學習,一個閱讀片段帶動掌握高層次的審美體驗。教師還可以在評價學生的過程中適時智慧地加入知識的滲透,閱讀方法的指導,引導學生對自己閱讀成果進行反思,深化文本的閱讀,掌握更多的閱讀知識與方法。筆者在特級教師黃厚江老師的課堂上充分感受到教師智慧評價帶給學生的反思價值。下面就是黃厚江老師教授汪曾祺的《葡糖月令》時的片段。
師:汪曾祺就是一串葡萄,他的散文也是一串葡萄。我們今天品讀了葡萄,品讀了像葡萄一樣的人。你可以用一個詞概括這樣的葡萄,這樣的人,這樣的文章嗎?它們有什么共同特點?
生1:淡然、淡淡的。
師:平淡的葡萄、平淡豁達的人、淡而有味的文章。
生2:甜。葡萄中傾注了汪曾祺的愛,所以是“甜”的。汪曾祺因為心中有愛,所以他心里是“甜”的。文章中有汪曾祺對生活的愛,所以是“甜”的。
師:說得很好。其實從審美的角度來看,“淡而有味”和“甜而不膩”是一樣的。我們還可以用樸素、純凈等詞來概括。(學生恍然大悟。)
師:解讀一篇淡而有味的文章一節(jié)課的時間太有限了,大家可以將這節(jié)課作為起點,繼續(xù)品讀、繼續(xù)感悟。
黃老師對于每個學生的回答都給以了及時的評價,他的評價內容都是具有拓展啟發(fā)的,尤其是當?shù)诙粚W生用“甜”來概括文章特點時,一般老師會給以否定,因為“甜”是無法與汪曾祺散文“淡”相聯(lián)系的,可是黃老師卻沒有一味地否定學生,而是適時地引入美學知識,將學生的回答進行適當補充,將“甜”解讀成“甜而不膩”,這就很好地與《葡萄月令》“淡而有味”的特點契合起來。黃老師的這一評價開闊了學生的閱讀視野,使他們學會用審美的眼光去審視文本。而那個被黃老師肯定的同學也一定會對自己“甜”的解讀繼續(xù)反思、探究下去,或許他能夠以此開啟美學的研究。
進行課堂教學評價的方式還有很多,比如學生自評、同學互評等,無論采用哪種方式,都要講究科學,關注評價的激勵性、指向性和反思性,讓學生在評價中有所思,有所悟,使他們的期待視野獲得擴展,思想在課堂飛揚,真正成為閱讀的主人,收獲學習的樂趣。
(責任編輯:汪旦旦)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2]姚斯. 接受美學與接受理論[M]. 沈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87:340.
[3]張振. 核心素養(yǎng)語境下高中語文課堂評價探析[J]. 文學教育(上),2021(05):98-99.
[4]孟凡軍. 高中語文課堂教學評價標準演變概說[J]. 中學語文教學參考,2021(01):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