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娜 孫雪
2020年疫情來臨、暴發(fā)、持續(xù),讓我們對人類自然觀的反思以及對身心健康的重視,似乎回到了它們本應該占據(jù)的核心位置。生命安全超越任何學習內(nèi)容,面對變化的環(huán)境和突如其來的危機,倘若連基本的防護意識都不具備,不僅是對自己的不負責任,也是對社會整體的傷害。
社會應該給予兒童最大的關懷,這樣才有可能從兒童那里得到回報,收獲新的能量和潛力。校服,每日與孩子朝夕相處,至少陪伴十年求學時光。在整個社會按下了“暫停鍵”時,身為一名校服設計師,更需要回到生命成長的韻律中,回到孩子學習生活的場景中,思索如何用校服去守護孩子的安全健康。
具身認知下的校服安全
古希臘把人的身體看作放思想的寺廟。芝加哥大學心理學系教授西恩·貝洛克在《具身認知》一書中也說:“你的身體會幫助你學習、理解,同時弄明白我們所處的世界。當你的身體跳出常規(guī)時,你的思想也會沖出條條框框?!蔽覀兺ǔUJ為精神控制身體,其實身體在塑造精神的過程中扮演著一個具有構成性影響的角色。試想,如果身體不以敏感的態(tài)度和正確的覺知來照顧,最終可能變成自己最難纏的敵人——一個病痛的肉體會阻礙任何追求成就的意志。
進入20世紀之前,文明得到了發(fā)展,但是對兒童卻還是沒有任何保護措施。學生健康工程的推廣和實行標志著社會關愛兒童的工作邁出了第一步。用“垃圾食物”喂養(yǎng)孩子的危害人人皆知,其實,問題校服帶給孩子們的傷害也不容小覷?!秶壹徔棶a(chǎn)品基本安全技術規(guī)范》對紡織品進行了分類,根據(jù)甲醛、pH 值、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等幾個考核指標,紡織品可分為A、B、C三類:A類,嬰幼兒用品;B類,直接接觸皮膚的產(chǎn)品;C類,非直接接觸皮膚的產(chǎn)品。成人服飾符合C類即可,但是校服必須達到B類標準。
兒童,特別是小學低年級的兒童,對衣服舒適度的感覺最為敏銳。所以吸汗、透氣和柔軟”便成了設計校服的共識。純棉面料因蓬松柔軟很適合孩子穿著,優(yōu)良的吸濕性和導熱性也能“管理”孩子體溫。伊頓紀德品牌褲、裙的內(nèi)襯采用了有機棉,除了舒適柔潤,更重要的是有機棉讓自然的春華秋實在孩子們的身上有了延續(xù),生命與生命產(chǎn)生了聯(lián)結。
在人類進化的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我們的祖先都是作為搜尋者——采集者來生活的。為了生存,他們翻山越嶺來捕獵并收集堅果和漿果。這就意味著我們的頭腦和身體是在這種運動生活方式中進化的。身體活動似乎根植到了我們的DNA中。
美國學者杰·唐納·華特最早提出生命教育思想,他把孩子邁向成熟分為4個階段:身體的知覺、情感的敏銳程度、意志力,最后才是智能。他說,情感必須奠基于對身體結實可靠的意識上,如此才能真正地激勵并且提升孩子,而不讓他變得多愁善感。意志力的發(fā)展如果少掉身體能量以及自制或明智導引的情緒照應,可能會使孩子走向殘酷無情,或是漫無目的地虛耗精力。伊頓公學一定熟稔身體的這種媒介作用。他們提出“體育的本質是人格教育”,體育除了塑造孩子強健的體魄之外,還培養(yǎng)了公平競爭、集體合作意識,堅韌頑強的品質。
孩子們從“沸騰”的操場上大汗淋漓回到教室時,對一件干爽、舒適的運動校服的渴望肯定不亞于對一杯清涼的水的召喚。畢竟任務完成后,抖抖沒有折痕的襯衫與西裝外套的詹姆斯·邦德只能在電視里出現(xiàn)。
遺憾的是,目前中國的校園還少有專業(yè)的運動服推廣。專業(yè)運動類校服,除了耐磨、柔軟、有彈性之外,還要求速干,即迅速地將汗水轉移到衣服表面,通過空氣流通將水分蒸發(fā)。而市面上很多速干面料為了節(jié)約成本,采用化學加工達到速干的目的,這種速干經(jīng)過5次以上的洗滌就會失去效果,而且貼身穿著對身體有害。伊頓紀德合作伙伴Trutex把專業(yè)的運動功能纖維吸濕排汗面料用在了運動校服系列,冬季連帽衛(wèi)衣的腋下等易出汗的部位還配有透氣網(wǎng)層。冬季雖天氣寒冷,但是戶外活動也并非不可進行。論起輕薄保暖,羽絨服是首選,但是運動出汗后會失掉蓬松度,保暖性也降低。在冬裝外套上,伊頓紀德使用了3M新雪麗TM高效暖絨棉,同傳統(tǒng)的填充棉相比,保暖性提高了一倍以上,與動物羽絨相比,不會造成孩子呼吸道感染、過敏,可水洗,且洗滌后保暖性能變化極小。
生命、健康和舒適,應該是壓倒一切的,不舒適的服裝也不利于幫助孩子喚醒身體內(nèi)部的能量。
校服設計中的人本主義
18世紀,康德“人即目的”的主張深具穿透力量,他指出每個人都應該被尊重,并承認他本身的絕對目的。如果把一個人當成工具來使用,便是侵犯了人類天賦的神圣權利。但是,長期以來,社會對大自然委以人類建設者角色的小小勞動者始終漠不關心,兒童一直處于被放逐和被遺忘的狀態(tài)之中。盧梭就曾說過:“在萬物的秩序中,人類有它的地位;在人生的秩序中,童年有它的地位?!钡侵敝?959年,《兒童權利宣言》才肯定兒童和成人一樣,應當?shù)玫饺说淖饑篮妥鹬兀碛猩?、生活和學習的權利,成年人和社會應當保障兒童的這些權利。
兒童服裝發(fā)展的歷史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成人看待兒童的態(tài)度的演變。在18世紀末之前的歐洲,兒童一直穿著縮小版的成人服裝,極少有人關注他們身心的需要和發(fā)展。但是,小孩就是小孩,并不是小大人,他們獨立而豐富,活潑且敏感。他們不僅是老老實實待在教室里,還要與同伴玩耍、隨時隨地研究他們好奇的事物、天馬行空的想象……校服設計師眼中孩子有怎樣的姿態(tài),他設計的服裝就有多大生命力。
每個孩子都渴望了解自己,他們能做什么,他們會成為什么樣的人。每天早上醒來,他們都會看到一個全新的身體。因此,版型尺寸要采取最大公約數(shù),承受服裝穿著期內(nèi)學生的發(fā)育變化。如140cm以下的褲類腰頭一定為全松緊設計,而150cm以上則為可調節(jié)設計;裙子、襯裙的長度及材質都需要最大限度地考慮成長因素。
“如果人本主義只是崇尚個人,卻讓每個人都變成溫室里安詳微笑的花朵,那么花朵的笑靨頃刻間便會凍僵,人頃刻就要消失?!迸_灣教育人黃武雄先生這樣說。所以,校服設計中的人本主義不是單純地愛護、尊重個體,而是了解個體勇于體驗的本性,幫助個體去發(fā)展。
皮鞋搭配制服屬于國際著裝禮儀。但是我們發(fā)現(xiàn),很多孩子在西服下面總會不合時宜地配雙運動鞋。孩童在玩樂探索中,腳部易出汗,而且兒童在4—14歲,腳底足弓位置開始慢慢成形,皮鞋不當,容易出現(xiàn)足部發(fā)育不良。伊頓紀德與Clarks聯(lián)名推出的學生皮鞋是作為“人體的第二層皮膚”來設計的,被譽為“可以奔跑的皮鞋”。面向未來的學習,只能經(jīng)由親身經(jīng)歷來學習,如果走路都不能讓孩子感到舒適,如何讓他們由近及遠,由具體到抽象,自在拼湊世界的圖像呢?
人本主義心理學的主要代表人物卡爾·羅杰斯說:“未來的世界將更溫情、更人性化。它將是一個重視個人——我們最大資源——的世界。而眼前的兒童就是我們的未來。”我們怎樣對待兒童,就會有怎樣的未來。
據(jù)公安部交通安全研究專家提供的最新數(shù)據(jù)顯示,近十年我國0~15歲未成年人因交通事故死亡及受傷的人數(shù)達17.4萬,其中道路交通事故在造成0~14歲兒童死亡的原因中排名第四,而很多事故發(fā)生在清晨及夜晚等昏暗環(huán)境下。是否可以通過設計來提高學生群體在夜間的可視性呢?
2018年9月,伊頓紀德與3M中國聯(lián)合發(fā)起了“兒童交通安全防護倡議”,呼吁生產(chǎn)企業(yè)在校服及學生配飾中規(guī)范化應用優(yōu)質的反光材料。目前,伊頓紀德外套類產(chǎn)品上多處采用了3M反光設計,讓孩子在夜間或陰雨天氣也能安全出行。
更遼闊世界中的校服守護
有這樣一個孩子,他天天向前走去,他第一眼看見什么東西,他就變成那個東西,就在那一天,或過后的一段時間,又或者歲月流轉的好多年當中,那東西又成了他的一部分。
早春的紫丁香成了這孩子的一部分,還有青草,紅的白的牽?;?,紅的白的三葉草,還有菲比鳥的歌聲,還有那三月的羊羔和母豬淺粉色的豬崽,母馬的幼駒和母牛的初生小犢……
沃爾特·惠特曼(Walt Whitman)的這首詩寫的大概就是童年最美的樣子。
繁星密布熠熠閃耀的穹頂、翻卷的浪花、氣息浮動的小樹林……帶給人類無限可能,但是隨著我們的孩子與自然的接觸越來越少,人生經(jīng)歷也越來越單薄。理查德·洛夫在《林間最后的小孩》中說過,自然這個廣闊遼遠的世界,既不同于父母給予的親情世界,也不像電視那樣會“偷走”孩子們的時光,相反,她能豐富孩子的精神世界。羅伯特·邁克·派爾也說:“自然帶我脫離自我,脫離人類活動的視野,但這不是憤世嫉俗。體驗自然是把人類和他的所有鄰伴融為一體的方式,是進入一個更廣闊的世界的通道。”
但是,自然是帶有缺憾的完美,它充滿了“活動零件”和可能性,充滿了泥土和灰塵,捕捉不大的四面八方的風、蒙住雙眼的細雨和擦破皮的膝蓋。
我們期待窗外那悠遠的天空最終能招呼孩子們走出有電源插座的房間。至于那些給玩耍和冒險的快樂打了折扣的煩惱——或者稱為“自然的特殊饋贈”,校服可以稍稍施展一些“小戲法”。比如說無氟防水劑,當水性污漬遇到經(jīng)過防水劑處理過的布料時,污漬會即刻凝結成水珠滾落。還有功能性涂層,既能抵御雨水和寒風,又能讓汗氣、汗液及時排出。
我們成人要珍惜孩子們偎依在大地的懷抱,裸露在陽光之下、在草地上尋找星星的碎片的時光,無論他們把雙手伸向正在落下的雨,還是聽風吹過的聲音,看云飄過是什么時候,都有可能變成未來力量的源泉。
瑪利婭·蒙臺梭利曾說:“社會應該去認識兒童,應懷有滿腔熱忱努力地去引導他們,讓他們從所處的巨大而危險的深淵中走出來?!薄秲和瘷嗬s》中提到“兒童有權享受特別照料和協(xié)助”,社會應該去認識兒童,應懷有滿腔熱忱努力地去引導他們,讓他們從所處的巨大而危險的深淵中走出來。孩子被邀請成長,而非被迫去成長。陰霾惶惑之后,我們要告訴孩子們面對這么一個大的未知,不是他們一個人在黑暗里摸索。
這個春天,從愛護我們的身體開始,用安全守護孩子的身體,用身體塑造孩子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