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普曼
春天里的樂事,怎可少了讀書這件?凜冬遠去,草色青青,微風輕拂,紙墨生香。本期春日書單,內容豐富,主線是圍繞中國歷史的多個方面,與您走近不同角度的中國史。
大唐風韻與詩學之韻
唐朝,是中國歷史上強盛的時期之一。大唐帝國,擁有當時世界上豐厚的物質財富,也擁有燦爛、輝煌的精神財富。敦煌壁畫、金碧山水、唐詩,唐代藝術有豐富的色彩、鮮活的情感、無盡的意味,讓人浮想聯(lián)翩。陳望衡、范明華所作《大唐氣象:唐代審美意識研究》(江蘇人民出版社2022年1月)一書,即以唐人的審美意識為研究對象,從文學、書畫、樂舞、雕塑、建筑、城市建設、哲學思想等各個維度深入,品味唐人的審美情趣、探討唐人的審美觀念。從長安城到大明宮、從樂山大佛到順陵石獅,唐代藝術氣勢磅礴、虎虎生威,給人向上的精神力量。大唐風韻與詩學之韻
提到唐朝,自然而然便會想起唐詩;提起唐詩,繞不過去的自是李白?!吨喯稍姾览畎住罚P凰出版社2021年12月)一書,以李白的經歷為經、代表作為緯,交織還原了詩里詩外真實的李白。全書文字生動、描寫細致,在娓娓道來地講述之中又融入了作者對于李白生平交游的堅實考證,言而有據(jù)。書中所引李白詩文依據(jù)《李太白全集校注》,是作者長年研究的成果結晶。在敘述李白生平的同時,作者將李白的代表作品對應其具體的人生階段進行解說,對于作品的寫作背景與表達情感、詩人的所見所聞與所思所想,都有淋漓盡致的揭示。詩仙的浪漫一生,由本書從頭講起!
《中國詩學批評史》是詩歌理論領域經典之作,選取每個時期最有創(chuàng)造性、最富詩學和美學意蘊的理論批評的命題做深入的探析,系統(tǒng)地梳理幾千年來中國詩學批評發(fā)展的脈絡,其建構的體系具備相當高的理論價值,至今影響不衰?!吨袊妼W批評史(第四版)》(江西教育出版社2021年11月)補正了原版多處錯漏,修訂時,借助當下資料查閱之便,對書中引文一一核定,詳加???,注釋及參考文獻等內容按照最新的學術出版標準規(guī)范處理,內容及體例均較原版有了一定的提升。
人類文化與大國之治
20世紀末以來,報紙和書籍印刷用紙占比都在不斷下降,不少人預測傳統(tǒng)紙張將會命運凄慘,而對紙張的歷史,多數(shù)人都了解甚少。在科技推陳出新的速度讓人應接不暇的今天,當下的悲觀預測并不一定能反映真實未來,那些未曾被靜心述說的歷史,有時比當下更能預示未來。德國文學與歷史專家羅塔爾·穆勒帶來新書《紙的文化史》(廣東人民出版社2022年2月),深入廣泛地探索了紙張在世界文明中扮演的角色,全面感受它給人類社會帶來的風起云涌。全書以紙張的原材料和技術演變?yōu)榫€索,巨細靡遺又饒富興味地探究紙張所及的各個領域,從歷史、政治、經濟、文學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作者詳細描繪了人與紙張的關系,思考這些關系背后的關鍵價值。它不止是一部技術史,同時也是經濟、政治、藝術和庶民的歷史。
《跨文化美術史年鑒3:古史的形象》(山東美術出版社2022年1月)是一部學術前沿專業(yè)圖書。東西方之間文化、藝術自古以來不是孤立而是一種雙向選擇、雙向回授的影響關系,既有縱向流傳,也有橫向交流——貿易往來、宗教傳播、民族遷徙、工藝提升、審美情感等互融,都左右著文化變遷和藝術走向?!犊缥幕佬g史年鑒》希望通過一年出一本輯刊的方式,持續(xù)性地研究作為中西文化交流重要紐帶的“一帶一路”,展現(xiàn)人類文明互融共生的歷史真相;也希望讀者感悟到人類平等交往、和平發(fā)展、共同進步的重要性,為在新時代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人類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做出努力。
百年國粹與紅樓之夢
“這是一部猶如一部關東清末民初的風情畫和半部中國京劇史的書,更是一部研究牛子厚個人、清末民國初關東政治、經濟及民俗的重要資料,也是了解中國京劇歷史和戲曲教育、京劇人物的重要資料?!薄杜W雍衽c中國京劇百年》(中華工商聯(lián)合出版社2022年1月),以大量的文字、圖片及大量的檔案、資料,向大家介紹了關東巨商牛子厚傳奇的一生,他在中國民族資本發(fā)展初期的貢獻,他的愛國情懷;書中還詳細地介紹了牛子厚創(chuàng)辦中國京劇第一科班喜(富)連成科班的過程;喜(富)連成科班對中國京劇帶來的巨大作用和影響;以及牛家故里對牛子厚精神的傳承。
《紅樓夢》對于中國人的精神慰藉和指導意義,及其文學閱讀或文學教育在人類生命成長中都具有積極作用?!丁醇t樓夢〉閱讀史》(齊魯書社2021年12月)以現(xiàn)代閱讀學理論為指導,以時間為序,考察和梳理了古今中外的讀者在閱讀《紅樓夢》時表現(xiàn)出的思想態(tài)度、情感反應及行為變化的過程和歷史,主要涉及閱讀群體、閱讀動機、閱讀視野、閱讀方式、閱讀心理等方面,以及《紅樓夢》與現(xiàn)代語文教育的關系、在域外的閱讀等問題。作者李根亮是長期研究紅學問題的專家,已出版《〈紅樓夢〉的傳播與接受》《〈紅樓夢〉與宗教》等多部著作。
一代史詩與金融之重
一千多年以前,生活在我國東北地區(qū)的契丹人,何以從崛起、興旺到衰亡的過程?作家王志國通過《鐵與血的征戰(zhàn):大遼王朝》(遼寧人民出版社2022年1月),再現(xiàn)了五代十國末期那段錯綜復雜而又充滿傳奇的歷史,揭示了遼與宋、金和西夏等國之間各種微妙的關系。閱讀本書,能讓您走進那個金戈鐵馬的年代,重新認識當年發(fā)生的許多重大歷史事件和風云人物,從而破解這個英勇善戰(zhàn)的馬上民族和鐵血王朝的快速崛起與滅亡之謎。
錢,生活中無處不在。怎樣才能賺到更多的錢?大多數(shù)人至今也沒明白。錢為何物?錢從何來?錢怎么才能生錢?著名作家清秋子就在《錢幣里的中國史》(北京時代華文書局2021年11月)中細說了中國人關于金融貨幣的智慧,縱論錢的誕生、成長、演變的趣味歷史,給讀者展開了一幅令人驚異的金融、經濟、歷史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