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春
摘要:隨著社會不斷發(fā)展,教育也在不斷的進行改革,高中物理的教學需要以清晰直觀的教學方案作為依據。以往的課堂教學過于枯燥抽象。在改革之后,物理教學越發(fā)注重聯(lián)系生活實際進行學習,實現高中物理與實際問題的結合教學,能夠有效的提高物理教學的高效性,增強物理學習效果。本文就高中物理聯(lián)系生活實際進行教學做簡要探究。
關鍵詞:聯(lián)系生活;高中物理;方法探究
引言
教育逐漸注重對學生全面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高中物理的教學目標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物理能力,因此,改革之后的新課標對高中物理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將課本上的物理知識進行傳授,還要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物理思想,提高學生的轉變與掌握能力。生活中有許多物理現象可以作為高中物理教學的教學案例。生活元素作為課堂的教學內容,可以使課堂更加生動與具體,增加學生的學習想法,提高學生的物理水平。
一、聯(lián)系生活開展高中物理教學的意義
1.1提高學生的自主探究欲望
傳統(tǒng)高中物理教學時,教師只注重對于課本上物理理論知識的講解,這樣的教學無疑是十分枯燥乏味的,極大降低了學生的自主探究欲望,并且教學效率是極低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對生活物理案例的引用,將極大提高高中物理教學內容的直觀性,加強學生對物理課本知識的理解,并且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物理技能應用水平,同時也讓學生了解到高中物理的有用性,明白學習的目的和原理,可以極大的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1.2提高學生的物理綜合能力
教師要明白,高中物理的教學目的并不是讓學生擁有全面的物理理論知識,而是需要提高學生的綜合物理素養(yǎng)和能力,將生活中的物理現象與高中物理教學相結合,能夠讓學生在熟悉的教學背景之下,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提升自身的動手動腦及觀察能力,并且也能夠通過一些活動來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這一過程中同樣也能夠使學生積累一定的經驗,加強自身對物理知識的理解,全面提高物理綜合能力。
1.3提高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
傳統(tǒng)物理教學時,學生只對課本物理理論知識進行學習,這造成了學生在學習完畢之后空有一身理論知識,但并不能將知識運用到解決問題中去,因此,教育改革后,教師要注重學生真實能力的提升,引導學生學習物理知識后,思考和探究如何應用到實際中,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發(fā)揮,將物理知識使用到現實生活中,這樣的學習才是真實有效的。
二、利用生活物理現象開展高中物理教學
2.1加強課堂內容與現實生活的結合
在進行高中物理教學時,為了讓學生明白物理知識和現象,教師首先要讓學生觀察現實生活中與其有聯(lián)系的物理現象,引導學生發(fā)現周圍的物理現象,其中蘊含的物理知識可以使物理知識變得更加鮮明,學生能夠對高中物理認識的更加深刻。課程結束后,教師應給學生布置相關課程作業(yè),之后,開展討論課時,同學們可以互相交流自己觀察到的物理現象,這樣能夠使得物理知識再次得到鞏固,也能夠增加課堂教學的多樣性。另外,在觀察實際生活中的物理現象,開展物理教學時,教師也應解釋清楚其中的物理原理,要深度的將現實中的物理現象與物理知識相聯(lián)系,在對物理現象演示時,教師要逐步講解物理現象的原理和其升成原因。
例如,教師在教學高中物理相關磁場學習時,磁場學習時的相關磁感線是人為想象出來的,學生理解起來較為困難,教師就可以引用生活中的磁鐵現象為學生講述同性相吸、異性相斥現象,用河流的流動來為學生模擬磁感線的存在。教師可以在上課前讓學生進行預習,也可以讓學生準備相關的物理材料,這樣學生可以在教學中提高自身的參與度,并且一定性的準備和預習,能夠增加學生的責任感,增強學生的自主探索欲望,提高物理教學效率。
2.2創(chuàng)設一定的生活場景實驗進行物理教學
實驗教學是物理教學中較為重要的教學內容,對物理學習有著非常重要的輔助和影響作用。在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只專注對理論知識的教授,對物理實驗課程的教學專業(yè)性較差,教師進行物理實驗教學時只是教師示范一遍,學生根本無法進行親自動手實驗,從而對實驗學習相關知識掌握較差。在引入生活中物理現象進行教學時,教師需要在課堂教學中積極改變,通過與生活中的物理現象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將主要教學的物理實驗進行有效聯(lián)系,可以讓學生通過生活中常見的物理現象進行對物理相關實驗的想象和感受。
例如,在教學高中物理“慣性”相關知識實驗時,這部分教學內容有相關實驗部分,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可以對實驗部分引入生活中的現象,生活中有許多慣性現象,教師可以與學生進行觀察、發(fā)現和探討,依據生活中的慣性現象,學生可以對實驗講解進行想象和類比,這樣在相互對比的情況下,即使學生沒有親身操作實驗,也能夠根據生活中熟悉的現象進行類比,以此來更好的學習和理解物理相關實驗知識,更好的掌握實驗內容,提高實驗能力,提升綜合物理素養(yǎng)。
2.3 以物理現象來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
在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包含著許多的物理知識,但學生并不具備觀察的能力,因此忽略了生活中的許多物理現象,在開展高中物理教學時,教師就可以引用生活中的物理現象,與課堂教學內容進行結合,引導學生發(fā)現周圍的物理現象,學生在了解生活中的物理知識之后,可以增加親手觀察物理現象,學習物理知識,更好的操作和感受物理中抽象的知識。動手操作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決定學生的物理素養(yǎng),物理最終的教學目標也是為了增強學生的物理綜合能力,在引入生活中的物理現象之后,學生可以無時無刻在生活中接觸相關物理知識,有意識的對物理知識進行鞏固,并且也可以隨時為學生提供應用物理知識的機會。
結束語
總而言之,物理在高中教學階段是十分重要的學科,教師在開展物理教學時,要積極引用生活中的物理現象作為教學案例。這樣的教學模式不僅可以讓學生容易理解抽象的物理知識,同時也能夠增加物理知識應用機會,對實驗教學進行類比感知,更好的增強物理綜合能力和綜合素養(yǎng),同時也推動著學生認真仔細觀察身邊的事物,提高綜合能力,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王恒.關于高中物理力學教學中融入生活情境的探索[J].科技資訊,2020,18(32):106-107+110.
[2]丁康博.淺談將高中物理知識聯(lián)系生活實際[J].科技風,2019(0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