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文博
摘要:為了有效提升薄弱高中的育人方式,推動新時代育人方式改革的縱深發(fā)展。本文通過建立“五育并舉”培養(yǎng)體系,推進課堂教學改革,開展實踐活動課程,構建分層模式下多維度的育人評價體系等幾個方面來探求薄弱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有益嘗試。
關鍵詞:薄弱高中;育人方式;五育并舉;課堂教學改革;分層評價
薄弱高中是普通高中里一個特殊且易被社會忽略的存在,這些學校教學資源匱乏、學校面積小、地理位置較偏、學生學習程度參差不齊、學生普遍有厭學情緒。這直接導致薄弱高中教學質量不佳,社會認可度低。近年來,為辦好讓社會和群眾滿意的教育,薄弱高中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進行了育人方式改革的探索。努力給每位學生提供最適合的教育,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讓每個學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
一、新時代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現(xiàn)狀概述
2019年6月,為全面提高普通高中辦學質量,轉變育人方式,針對普通高中辦學中存在的問題,結合高考改革要求,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fā)了《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總體方案》提出,普通高中主要評價學生全面發(fā)展的培養(yǎng)情況,國家制定普通高中辦學質量評價標準,突出實施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開展學生發(fā)展指導、優(yōu)化教學資源配置、有序推進選課走班、規(guī)范招生辦學行為等方面內容。
李碧函、白楊等認為新時代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要以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為核心,重視教育教學過程的關鍵作用,以教育資源為基礎,拓寬綜合實踐的方式方法,強化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教育教學模式,強化師資力量,進一步完善對學生全面發(fā)展的指導。[1]杜國云認為應該進一步落實“文化育人、課程育人、活動育人、實踐育人、管理育人、協(xié)同育人”,通過對學生內在驅動力的喚醒,讓每一個學生都實現(xiàn)自身的價值。[2]王帥、鄭程月等人認為在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中,要在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同時,注重學生的個性,通過設置多樣化的課程類型和靈活的選考組合,完善學習的過程性評價,實現(xiàn)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3]。
綜上所述,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在全國引起了廣泛關注,育人方式改革也在逐步優(yōu)化。但是,筆者通過對相關文獻的梳理,發(fā)現(xiàn)大部分研究都是停留于對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政策、文件內容的解讀上,而對于薄弱高中育人方式的改革研究不多,大家的關注度也不高。因此,在薄弱高中進行育人方式改革意義重大。
二、薄弱高中育人方式的現(xiàn)狀與不足
(一)“五育”目標空泛且重視度不夠
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是新時代教育的核心要義。但是當前薄弱高中依然存在只重視“智育”,看重學生分數(shù),而忽視“體育”“美育”等其他育人要素。學校在開設課程時依然是“學科本位“思想占主導。學生的體育、美育時間被擠占,導致學生的精神處于緊張和疲憊狀態(tài),學生主動學習的自主性被抑制。從而不利于學習效果和教學質量的提升。
(二)“傳統(tǒng)課堂教學模式”尚未根本改變
在課堂教學中,以教師傳授知識為主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依然存在。部分教師重視知識教學,日常教學只重視知識識記,忽視學生學科素養(yǎng)的發(fā)展。再加上學生基礎薄弱,學習動機不強,失去活力的課堂最終導致很多學生喪失了學習的興趣。
(三)實踐活動課程流于形式
勞動和實踐活動課形式單一,只是停留于讓學生在校園里進行大掃除活動或是做一些簡單的志愿服務活動。有時甚至只是單純講授實踐活動課的書本知識,而缺乏讓學生真正動手實踐操作的機會。
(四)以分數(shù)為導向的評價標準“固化”
在高考指揮棒的影響下,薄弱高中也面臨著巨大的升學壓力。這使得學校對學生評價時看重考試成績,如學業(yè)水平測試和高考成績,而忽視了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粗貙W生短期的文化課成績,而忽視了學生的長期發(fā)展和終身成長。
三、薄弱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建議
(一)強化“五育并舉”培養(yǎng)體系的落實
發(fā)展素質教育,推動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落實,就要注重建設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舉”的全面育人體系;就是要站在整體育人的高度,充分考慮各種育人要素,有效整合、系統(tǒng)謀劃,將德智體美勞融會貫通到學校教育中。雖然學生基礎薄弱,但我們發(fā)現(xiàn),薄弱高中的不少學生具有體育和藝術特長,通過加強對他們“五育”的全面培養(yǎng),調動學生的學習動力。學生文化成績逐漸可以達到部分本科院校對體育和藝術特長生的招生標準。重視“五育”要素間的相互貫穿、滲透、滋養(yǎng),最終會對學生的終身成長帶來不可估量的綜合效應。
(二)推進課堂教學改革
一是從課程內容上,重視以學科大單元為核心使課程內容結構化;以主題為引領使課程內容情境化,促進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落實。二是從轉變教與學的方式、積極探索基于情境、問題導向的互動式、啟發(fā)式、探究式、體驗式等教學方式。三是積極推廣應用分層教學、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供不同的學習內容和考試內容。在完成課標要求的前提下,因材施教,適當增減內容,使不同程度的學生都力所能及學到適合自己的新知識,幫助學生逐漸建立起學習的自信心。
(三)切實開展實踐活動課程
社會是另一個重要的學校和課堂,生活是另一種重要的課程和教材,實踐是另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和途徑。薄弱高中要進一步加大學生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開展;進一步加大學生社團的體系化建設;提高教師對活動實踐課的指導與組織能力;學校完善實踐活動課的長期有效推進機制。通過社會生活和社會實踐,學生可以把課堂上學到的理論知識同社會實踐聯(lián)系起來,加深對課堂學習內容的理解。同時培養(yǎng)和鍛煉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加深學生對社會的了解,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參考文獻:
[1]李碧函,白楊,張新平.對新時代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思考[J].教學與管理,2021,03(20):43-46.
[2]杜國云.喚醒自覺,讓每一個學生都能看到希望[J].教育管理,2021,03(255):83-84.
[3]王帥,鄭程月,吳霓.普通高中育人方式變革的經驗、困擾與建議[J].教學與管理,2020(04):76-79.
[4]陳國祥.回歸教育常識推進育人方式改革[J].基礎教育參考,2019(22):30-32.
[5]楊志成.用生涯規(guī)劃課程引領高中育人方式變革——以北京市玉淵潭中學“優(yōu)勢教育”為例[J].北京教育(普教版),2019(09):29-31.
項目編號:本課題是2022年度漯河市基礎教育課題《薄弱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研究》(課題編號:LHKT2022033)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