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爍偉
日史愛好者對“幕末”并不陌生,幕末時代給人的總體印象,往往脫不開這幾大要素:黑船、新選組、尊攘與開國、佐幕與倒幕、大政奉還與公武合體等。頻發(fā)的刺殺、事變、騷動似乎都在證明,這是個風起云涌又動蕩不安的時代。然而事實果真如此?本書以下級武士——酒井伴四郎的視角,向人們呈現(xiàn)了另一個幕末,一個長期以來被政治史上斷斷續(xù)續(xù)的大事件所遮蔽的,屬于普通人的衣食住行的幕末。筆者相信,從這些瑣屑日常中捕捉到的歷史碎片更為真實貼切。
書中的美食無疑最令人印象深刻,本書的副標題就是“酒井伴四郎幕末食生活”。主人公在萬延元年(1860)去江戶勤番,次年返回。這一年里,品嘗美食乃至親手烹飪,是其平淡生活中的最大樂趣。旅途中有章魚、餡衣餅、虎屋饅頭、奈良茶飯等特產(chǎn),全書重心是江戶的日常,其中大篇幅提到的有:泥鰍鍋、鴿子、芋莖、櫻味噌、文蛤、鰹魚、鮭魚、鯔魚、豬肉鍋、紅薯、豆腐、小豆汁粉、握壽司、櫻餅、淺草餅、米饅頭、幾世餅、工藝果子等,總共將近二十種,一筆帶過的更不計其數(shù)。飲料也很豐富,除火酒、甘酒等酒水外,還有“候兒涼”、“白玉水”、麥湯、葛湯、枇杷葉湯等飲品,不遜色于如今的可樂、雪碧。
在垂涎三尺的同時,筆者所注意到的是:其一,那種“王朝末年,民不聊生”的慣常認知,于幕末并不適用,至少從飲食來看絕非如此。以“云助之餐”為例,所謂“云助”,是給人抬轎的苦力,“云助之餐”就是他們的食物,有牛蒡、烤麩、腌蘿卜和紅燒大豆,這頓飯食在今天都不算粗糲,當時卻被視為“簡陋”,只需二十二文錢。而且,主人公并非大富大貴,與普通百姓的視角并無大異。
書中的不少細節(jié),足以使后人對當時江戶民眾的生活質(zhì)量產(chǎn)生新的認知。譬如,對應(yīng)季最早上市的新鮮蔬菜的追捧,當局視為“奢侈”,然屢禁不止,為此甚至刺激了催育技術(shù)的發(fā)展。譬如外食風氣的普遍,簡餐小店、蕎麥面店、小豆湯年糕店、半露天茶點店隨處可見,光是蕎麥面店就有三千七百八十三家,這些店鋪的主要食客,就是庶民階層及下級武士,江戶中上層的武士、商人通常在家設(shè)宴,很少在外就餐。
其二,幕末之于明治的關(guān)系。傳統(tǒng)的“薩長史觀”總是夸大幕末的保守、落后,營造出明治維新是“從天而降”的效果,人為營造出一種歷史的斷裂感。例如在傳統(tǒng)認知中,日本人受佛教及神道教影響,除魚禽外,其余肉類被視為不潔之物,禁止食用。直到明治年間,在天皇帶頭之下,日本人終于“開葷”。
但本書告訴我們,上說并非歷史真實,至遲在萬延元年,不少店鋪已直接打出“雞鍋”“豚鍋”等招牌,主人公就是豬肉鍋的??停嗽谕馐秤?,還專門買鍋在家烹煮。另外提及,同時代的學者、女子,都有燉煮肉類的記錄,可見當時肉食之普及。甚至被視為明治“文明開化”標志的“牛鍋”,在慶應(yīng)二年(1866),江戶已有多家店鋪售賣。
幕末之于明治,在近代化上的連續(xù)性還突出表現(xiàn)在醫(yī)學上,本書第二章有一節(jié)名為“勤番武士的抗病記”,講述了主人公的同伴——直助,從患病到康復的病情發(fā)展、診療經(jīng)過,其中提到,眾人帶直助去看西醫(yī),無人對此表示驚訝、反對,可見西醫(yī)在幕末已被大眾接受,且從醫(yī)生名“赤澤”來看,這是個日本醫(yī)師。
其三,幕末之“治”與“亂”。筆者認為,現(xiàn)今對幕末是“亂世”的認知,很大程度上,仍是后人回望歷史進行再建構(gòu)的結(jié)果。幕末之“亂”,更多是上層動蕩,國家整體仍處于治世,主人公對政治的冷感正是這種“治世心態(tài)”的體現(xiàn)。他的日記主要記載在江戶期間的吃喝玩樂,少有政治、社會方面的內(nèi)容,偶爾提及,或輕描淡寫,或張冠李戴。以象征“公武合體”的“和宮降嫁”為例,它在后人眼中至關(guān)重要,值得大書特書,主人公卻沒當成要事,甚至搞不清楚下嫁的到底是皇女還是皇妹。
我們不能輕率指責主人公缺乏“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使命感,因為他所習慣的,是自“元和偃武”以來數(shù)百年的太平時代,而且這個時代,從當時來看,并沒有即將完結(jié)的征兆。換言之,幕末之人之所以不知曉自己身處“幕末”,是因為這個“末世”,并非真正意義上的“亂世”。
現(xiàn)在可以勾勒出另一個幕末的整體樣貌了:國家小而不貧,衰而不弱,或許存在著政治腐敗、政局波動,但社會仍然欣欣向榮,充滿活力,近代化因素悄然生發(fā)并茁壯成長。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明治時期日本的一飛沖天,不只是維新與開創(chuàng)之功,還有對過去的總結(jié)與延續(xù)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