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鈞力 陳心想
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到五十年代的中國社會學一般被稱為“早期中國社會學”。在這一時期,以陳達、李景漢、潘光旦、孫本文、吳文藻等人為代表的第一代中國社會學者,圍繞社會研究的不同議題各抒己見。其中,當年就“通過怎樣的方法研究中國社會”這一話題曾發(fā)生過一場“爭論”,出現(xiàn)了“社會調查”與“社區(qū)研究”兩派主張,前者以李景漢為代表,后者則主要由吳文藻和他的學生力推。本文擬簡要梳理這場“爭論”,以呈現(xiàn)早期中國社會學者在探索中國社會研究方法上的努力。
李景漢是“社會調查”的主要推崇者,他曾自白“我是信仰社會調查的”。他之所以把“社會調查”作為一生的事業(yè),很大程度上與他留學的經(jīng)歷有關。1917年,他在美國波莫納學院讀書。在一門社會學課上,老師和同學問他一些關于中國人口、土地、人民生活等方面的簡單情況,他回答不出來,由此立志回國后要做社會調查,把中國的國情了解清楚。從波莫納學院畢業(yè)后,他又到哥倫比亞大學和加利福尼亞大學攻讀研究生課程。在哥倫比亞大學的圖書館里,他閱讀了大量與美國社會調查相關的書籍,其中就包括“美國春田(Spring-field)社會調查”的成果。這些書籍主要介紹了統(tǒng)計法等現(xiàn)代社會調查方法,這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李景漢對社會調查的認知。
按李景漢的定義,“社會調查”是“以有系統(tǒng)的科學方法,調查社會的實際情況,用統(tǒng)計方法,整理搜集的材料(包括制表繪圖,求得百分比、平均數(shù)等項),分析社會現(xiàn)象構成的要素”。他進一步區(qū)分了兩類社會調查,一類是“純粹為求得知識性質的社會調查”,另一類是“為社會改善之應用性質的社會調查”,他推崇的是后者。在他看來,社會調查的作用是用科學方法調查研究社會的各種事實,然后根據(jù)事實討論改造社會的方法,解決社會的問題。由此可見,李景漢所主張的“社會調查”具有突出的實用取向。
在調查單位方面,社會調查優(yōu)先考慮調查一個縣,條件不允許時考慮調查縣內一部分或一個區(qū),其次是一個鄉(xiāng)、若干個村或一個村。確定調查單位后,便可開展調查,主要包括選點、調查設計、與地方接洽、正式調查、整理資料并撰寫報告等步驟。社會調查應在較大的地域范圍內進行,并遵循一套較為嚴格的程序,且資料的收集主要通過統(tǒng)計法來完成。
李景漢在開展社會調查時,總是力圖全面地呈現(xiàn)地方的社會情況,調查的內容往往涵蓋社會的多個方面。例如,他在定縣的調查就涉及該縣的地理、歷史、縣政府及其他地方團體、人口、教育、康健與衛(wèi)生、農民生活費、鄉(xiāng)村娛樂、鄉(xiāng)村的風俗與習慣、信仰、賦稅、縣財政、農業(yè)、工商業(yè)、農村借貸、災荒、兵災等內容。用他本人的話來說,他就是要“調查全縣的一切社會情況,發(fā)現(xiàn)農村的各種問題”。即便調查單位縮小,他也沒有舍棄對“求全”的追求。譬如,他在調查北京郊區(qū)農村家庭生活狀況時,除通過調查被訪家庭的各項支出與收入了解其經(jīng)濟情況外,還附帶調查他們的種族、結婚、居住、健康、教育及村民的文化程度等狀況。
1924年,李景漢留學回國。在此之前,中國從事社會調查的人甚少?;貒?,他主持或參與了北京城區(qū)、京郊、定縣農村等多次社會調查,并陸續(xù)發(fā)表了一些成果。在他和陳達、陳翰笙等社會學家的影響下,一場社會調查運動悄然興起。有人統(tǒng)計,在1927至1935年,國內共出現(xiàn)大小規(guī)模的調查報告逾九千份,足見當時社會調查熱情之高漲。
1923年,在李景漢即將回國之際,吳文藻從清華學堂畢業(yè),赴美留學。從達特茅斯學院(Dartmouth College)取得學士學位后,吳文藻便到哥倫比亞大學攻讀社會學博士學位。李景漢在美國取得碩士學位便回國了,而選擇讀博的吳文藻對當時西方社會學理論與方法多少會有更為廣泛的了解。他修讀了吉丁斯(Franklin Giddings)的“統(tǒng)計學”課程,對李景漢所主張的“社會調查”的方法應該是熟悉的。在旁聽了哥大人類學系主任博厄斯(Franz Boas)的“人類學”課后,他旋即對人類學產(chǎn)生濃厚興趣,并自陳“初步意識到人類學與社會學之間密切的關系以及把這兩門學科結合起來進行研究的必要性”。這樣的學習經(jīng)歷極有可能影響到了吳文藻在研究方法上的偏好。
1929年,吳文藻回國。他不可能不注意到此時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著的社會調查運動,但他并沒有立即發(fā)表有關研究方法的評論,而是花了好幾年時間整理并介紹西方社會學、人類學的各種理論流派。在比較了多種理論流派后,他最終選擇重點介紹人類學功能學派的理論,并以此為指導,正式提出“社區(qū)研究”的方法。在提出之初,“社區(qū)研究”的觀點內容便在多處與“社會調查”針鋒相對。吳文藻的學生費孝通、趙承信等也是“社區(qū)研究”法的支持者和踐行者。
性質上,“社區(qū)研究”與“社會調查”都是實地研究方法,但二者在調查目的方面有著不同的旨趣。吳文藻曾明確指出:“社會調查是社會服務學家的觀點,其主旨不在認識社會,而在改良社會……社區(qū)研究是社會學家的觀點,其主旨不在控制社會,而在了解社會?!辈贿^,社區(qū)研究者并非不注重“實用”,他們傾向認為研究者的責任在于了解并提供事實,而解決問題的政策應由負責行政的人根據(jù)事實來做。對此,費孝通說:“我們不怕研究的沒有用,只怕有用的研究得不到正確的用途?!?/p>
“社區(qū)”的邊界并不固定,一村一鎮(zhèn)、一市一省,甚至一國都可以成為一個“社區(qū)”。吳文藻認為,中國的社區(qū)研究最好是以村落為單位,這一方面是因為當時大多數(shù)中國人生活在農村,另一方面是因為村落面積較小,調查更具可行性。調查開始前,社區(qū)研究已從功能論的角度假定社區(qū)是一個有機整體,形成一定的社會結構,各部分相互聯(lián)系并承擔一定的功能。據(jù)此,社區(qū)研究的第一步便是要把某個社區(qū)在一定時空中的社會結構詳盡地刻畫出來。第二步就要進行比較研究,比較不同社區(qū)的社會結構,總結出不同的模式,從而得到有關社會整體的認識。
社區(qū)研究同樣試圖獲悉地方的全面狀況,但對于何謂“全面”有著不同于社會調查的理解。根據(jù)吳文藻的定義,一個完整的“社區(qū)”至少包括以下三個要素:“(一)人民;(二)人民所居處的地域;(三)人民生活的方式或文化?!痹摱x概括了社區(qū)研究最基本的調查內容。其中,“文化”是社區(qū)研究的核心,一個社區(qū)的物質文化、象征文化(或稱語言文字)、社會組織、精神文化等都需要研究者去掌握。同時,社區(qū)研究尤為注意捕捉社區(qū)各部分之間的聯(lián)系。此外,一項社區(qū)研究還應涉及三個維度:社區(qū)的截面(即指定時期內的社區(qū)狀況)、社區(qū)與外部其他社區(qū)的聯(lián)系、社區(qū)的變遷。由此可見,“社區(qū)研究”盡管跟“社會調查”一樣看重社會事實,但其對“事實”的理解遵循的是一種文化視角,并不止于了解“事實”本身,還牽涉“事實”之間的關聯(lián)。
以吳文藻為代表的“社區(qū)研究”派在闡述自身觀點時,多處以“社會調查”派為“靶子”,由此引發(fā)了一場有關“如何研究中國社會”的“爭論”。
吳文藻在倡導“社區(qū)研究”之初便是以“社會調查”為直接的學術對手。他肯定“社會調查”在敘述社會實況方面的長處,尤其稱贊李景漢的定縣概況調查是“中國最成熟的社會調查”,認為這項調查既利用了地方志的資料,記錄下民風禮儀、習俗等非物質文化內容,又注重實地調查,彌補了地方志閉門造車的弊病。然而,他認為這樣的社會調查始終是“一種靜態(tài)的描寫”,未能揭示社會事實存在的原因和社會各部分相關的意義。在他看來,真正的社會學研究“不但要描寫事實,記錄事實,還要說明事實內涵的意義,解釋事實發(fā)生的原因”,而“社區(qū)研究”能做到這點。因此,吳文藻主張,要真正認識中國社會文化的整體,還需進行社區(qū)研究。
跟他的老師一樣,費孝通也曾隱晦地批評“社會調查”缺少對社會的整體性認識。他說,從前許多社會調查都只局限于一方面或某些方面,是“頭痛看頭、腳痛看腳”的辦法,這樣的研究是片面的和局部的,“不只是認識不到全貌”,“而且找不到根源”。他認為,研究社會需要“把社會當作一個完形的整體”去分析,這就需要社區(qū)研究。除此以外,費孝通還批評社會調查缺少對社會事實的意義的解讀:“當時有的老師搞了些社會調查,但是我們學生對這些又不太滿意。他們調查來的是很多枯燥的數(shù)字,并沒有說明這些數(shù)字有什么意義?!?/p>
吳文藻的另一個學生趙承信對“社會調查”的批評更加尖銳,他主要質疑“社會調查”并沒有實現(xiàn)其“改造社會”的目標。一方面,邏輯上看,不少社會調查在調查前已有結論,例如定縣實驗早已認定“愚、窮、弱、私”是中國農民的四大缺點,然后才去開展定縣概況調查。趙承信直言:“結論先于調查,改良方案也先于調查,然則社會調查不真是為建議改良方案而作的事實,豈不明明白白地擺在眼前……社會調查是為宣傳,不是為尋求改良方案而作?!绷硪环矫妫瑢W理上看,趙承信認為“社會調查”是“社會有什么問題,便調查什么問題”,這是一種“片斷”式的認識,但“要了解社會問題必然要分析整個社會的變遷的歷程”,因此“社會調查”對于解決社會問題作不出多少貢獻。
總結起來,吳文藻等人主張“社區(qū)研究”相比“社會調查”更有助于全面、深入地認識中國社會。他們甚至認為,“社區(qū)研究”能稱得上是“社會學調查”,而“社會調查”不是。既然是“爭論”,一般是要有對手的回應,但本文所介紹的“爭論”是帶雙引號的,這是因為“社會調查”派表現(xiàn)得相對沉默,根據(jù)目前初步掌握的資料,李景漢、張世文等從事“社會調查”的學者均未正面回應過“社區(qū)研究”派的批評。不過,他們似乎在批評聲中已意識到自身不足并有所反思,例如李景漢后來也開始重視對社會事實的解釋,甚至鼓勵自己的學生用“文化人類學的功能法”做論文,這可視為“社會調查”派吸收“社區(qū)研究”派的觀念的跡象。
“社會調查”和“社區(qū)研究”分別代表了一種認識中國社會的可能途徑,直至今天仍有借鑒意義。從各自的觀點和分歧中,我們多少能獲得一些有關中國社會學本土化的啟示。
首先,關于導致李景漢和吳文藻觀點不同的原因,本文的發(fā)現(xiàn)表明這跟他們的留學經(jīng)歷密切相關。李、吳二人留學期間修過的課程、讀過的書籍分別形塑了他們各自對社會學理論與方法最為初始的認知,由此產(chǎn)生了近似“路徑依賴”的效應,影響了二人回國后開展社會學研究與調查的取向和方式。這提醒我們,當今天回溯中國社會學本土化的歷程時,除了要辨明學者們的不同主張,還不能忽視他們的個人經(jīng)歷的影響,這能幫助我們更全面地把握這些本土化實踐發(fā)生的歷史條件。
其次,我們應客觀看待這場圍繞研究方法的“爭論”?!吧鐣W本土化”在學術向度上的內涵就包括如何借鑒國外的社會學理論和方法講好“中國故事”?!吧鐣{查”長于把握社會諸方面的事實,“社區(qū)研究”精于理解社會事實的聯(lián)系與意義,二者各有所長,實則并無高低優(yōu)劣之分。時至今日,綜合這兩種方法的研究思路,或許是更好地理解中國社會整體的途徑,這應成為推進中國社會學本土化的努力方向之一。
最后,從研究的出發(fā)點來看,這些學者盡管對研究方法有不同的主張,但都志在了解中國的社會事實,以解決中國的社會問題,這體現(xiàn)了“經(jīng)世致用”的學問傳統(tǒng)。他們基本都有過留學經(jīng)歷,嘗試借鑒國外的理論或方法來分析中國社會,是第一批推動社會學本土化的學者。即便最開始所用的理論與方法并非來自本土,但他們始終沒有放棄直面本土現(xiàn)實、獲得本土知識、最終形成本土理論或認識的追求;李景漢更是期望通過“社會調查”來改造社會。這種追求反映了“社會學本土化”在實踐向度上的內涵,體現(xiàn)了“實踐自覺”的要求,在今天應繼續(xù)堅持,從而為當前中國的社會建設和社會治理實踐提供更加深入的學理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