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隨著學校數量的增加,辦學規(guī)模的擴大,招生人數也在逐年遞增。學校管理工作出現了一些新問題、新情況。本文闡述了人本管理理念以及以人為本的學校管理理念的內涵,指出了當前學校管理的缺陷,提出了學校管理者堅持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建立以人為本的管理制度等應用策略,期望通過這些方面的努力實現學校管理效率以及管理質量的提升,維護學校穩(wěn)定,促進學校健康發(fā)展。
【關鍵詞】以人為本理念;學校管理;應用
作者簡介:譚明(1980—),男,廣西貴港市學生資助管理中心,二級教師。
一、人本管理理念及以人為本的學校管理理念的內涵
(一)人本管理理念
人本管理主要分為兩種:第一,在管理過程中,注重人的主體地位和主動性,以及創(chuàng)造能力,其以人力資源為核心;第二,是指人在管理過程中的行為活動,通過實現組織目標來提高自己的腦力、體力和意志力。在生產活動的競爭中,我們應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質,磨煉自己的身心和體魄,為適應生產全面發(fā)展自我、提高自我、超越自我。
(二)以人為本的學校管理理念
以人為本或人本管理中的“本”字,可以解釋為“本位”“根本”或“目的”,其主要是為了突出以人為本體,以人為根本的思想。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重點在于以人為出發(fā)點和歸宿點,尊重人、依靠人、服務人,并以此來開展管理活動[1]。按照人們不同的個性差異和需求,有序開展管理,全面和諧地提高人的素質道德。在學校中,“人”這一資源主要包括教師和學生兩部分,其中學生作為主體,教師起到引導的作用。因此,發(fā)展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就是要求學校在提高教學水平時將人作為基本的出發(fā)點和歸宿點。
二、傳統(tǒng)學校管理理念的缺陷
(一)忽視被管理者的意志
在學校管理中,教師與學生是被管理者。學校傳統(tǒng)的管理方法大多數由部分領導決策后制訂管理方案和管理目標,僅僅體現了部分領導的個人意志,缺乏民主性,沒有真正考慮學生和教師的需求、意愿、愛好等。
(二)顯性管理為主
學校管理具體又分為顯性管理和隱性管理兩種。顯性管理主要是指外在的、有形的管理方法,而隱性管理則是學校利用環(huán)境的影響作用,使學生在良好的環(huán)境中接受熏陶,從而更好地進行管理。傳統(tǒng)的管理方式通常更重視顯性管理,如規(guī)章制度的制訂,從而導致精彩的校園文化變?yōu)榱丝菰锓ξ兜臄底?、指標等,這對打造整個學校的個性校園文化極為不利。
(三)缺乏服務意識
學校領導層應當將自己的職責、權利和服務對象三者結合進行考慮[2]。在過去的管理模式中,領導者忽略了“服務”觀念,經常將自己的權力放在第一位,一味地命令、安排別人,領導者認為被領導者應該無條件地聽從、執(zhí)行任務。服務是領導者的重要職責,也是人本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3]。領導者履行服務職責,就是要為被領導者提供基本的勞動條件和生活條件,在他們遇到困難時竭盡所能為其解決困難,使他們有所依靠。這樣他們才會在內心深處擁護、支持和服從領導者,也會更認真地完成任務。
(四)管理方法有待改進
傳統(tǒng)的管理方法提倡“剛性管理”,即利用組織職權、規(guī)章制度等開展管理工作。大多數學校管理方法的共同特征即重機構、重權利、重章法,忽視了“人”?!拌F腕校長”經常成為優(yōu)秀校長的代名詞,他們通過制訂嚴格、全面的規(guī)章制度對學生和教師進行控制管理,注重管理的統(tǒng)一性和計劃性[4]。學校以這些規(guī)章制度為基礎實行管理工作,采用制定準則、嚴格獎懲等方法對師生進行程序化管理。這種所謂科學的管理方法已經不能適應新時代教育發(fā)展的需求,其不但影響了教學效率和管理質量,而且抹殺了師生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能力。
三、人本管理理念在學校管理中的應用策略
(一)學校管理者樹立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
在教育改革的過程中,校領導應該打破思維和行為定式,建立一種新型的學校教育。以人為本理念的實施要求學校領導正確解讀行為背后的深層含義。在優(yōu)秀的校領導看來,行為并不是人們對所發(fā)生的事情的直接反應,而體現了人們對某種情況的認識,就其本質來講,它是人們認識或者信念的一種反映。對學生和教師而言,他們都會根據自己的真實認知同校領導進行交流。
校領導交流的對象具有多樣性,幾乎涵蓋了所有年齡段[5]。所以無論對成人還是對孩子,校領導都應該了解他們的認知方式。孩子的認知和成人相比有很大不同。學校發(fā)生的所有事情學校領導都要負責。
校領導和人們進行交流會就一些行為做出決定或者化解矛盾。在這種情況下,優(yōu)秀的校領導會采用“倒推行為含意”的形式,對人們的信念或是在某種情況下的認識進行解讀。擁有了這種能力,校領導就可以做出更加正確的決定。這種能力從本質上來講是指管理者對他人進行感情植入的能力。
(二)在學校教師管理中堅持以人為本
人本管理要在學校管理中得到體現,首先要做的就是確定人的主體地位,讓所有師生在工作、學習及生活中都能獲得知識,得到素質及身心方面的提升,充分發(fā)揮人的主動性和能動性。
1.尊重教師,發(fā)揮教師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
教師需要獲得尊重并實現自我發(fā)展,校領導應當給予教師極大的尊重,將教師放在學校工作的主體位置上[6],認識到他們的作用并充分發(fā)揮。教師作為學校的重要主體,他們可以行使自己的權利,學校應對他們充滿信心。治校要講究民主,校領導要鼓勵教師積極參與學校管理,了解教師的健康狀況、性格愛好及思想業(yè)務水平,同時也要有善于使用人才的能力,做到人盡其才、量才使用。
尊重教師還體現在要對教職工的各種需求和心理特點加以了解和研究,激發(fā)其工作動機,充分調動其積極性。對教師而言,他們的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及獨特性:一是他們對精神和文化的需求是無限的;二是他們有強烈的愿望進行創(chuàng)造和取得成就;三是他們需要榮譽和自尊。針對以上這些層面,學校管理者應該加以關注,同時也要加以利用來誘導和啟發(fā)教師的內部動因,從而使教師的積極性得到充分發(fā)揮。
例如,學校管理者在管理教師時,應采用“以情悅之、以理服之”的管理方法。這種管理方法可以使教師更樂于接受來自管理者的幫助和指導。同時,學校管理者也應深入教師群體之中,了解教師群體對學校管理、發(fā)展的建議,了解他們在日常工作、生活以及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充分體現人文關懷,為教師排憂解難。
2.為教師的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提供廣闊的空間與保障,促進教師專業(yè)素質的提高
以人為本要求學校給予教師自由,這種自由具體體現在要對教師進行規(guī)范化管理,同時,要在新時期、新特點,以及對教師新的要求的基礎上,制訂教師研究、創(chuàng)新、學習和發(fā)展方面的新制度,并加以規(guī)范化管理,保證教師獲得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的機會。
例如,教師有專業(yè)發(fā)展的需要,學校有課程改革的要求,據此,學??梢灾朴喴幌盗兄贫龋纭敖虒W反思”“問題累積”以及“個案學習創(chuàng)新”等,通過常規(guī)性的管理推動新活動的有效進行,促進管理創(chuàng)新基礎上常規(guī)教學的發(fā)展,形成協(xié)調而靈活、創(chuàng)新的局面。這些制度一方面給予教師充分的權利和教學自由,另一方面又為其提升專業(yè)素養(yǎng)和進行創(chuàng)新提供有力保障。
(三)在學校學生管理中貫徹以人為本理念
在教育中,以人為本理念的具體應用就是以學生為本。學校日常管理要以學生為本,尊重學生的獨立人格。學生的自尊心比較脆弱,學校需要加以保護。學生的潛能無窮,需要充分挖掘,應發(fā)展學生的個性并幫助其實現自身價值。
1.重視學生主體性
人本主義強調,學生的行為受其完整人格、感情及愿望的影響。學生的意識經驗和他們的社會生活密不可分,這種意識經驗是一個整體[7]。學校應加強對學生意識的分析,學生的自我意識非常重要,教師應有所認知。
2.重視學生在創(chuàng)造及實現自我方面的選擇
一方面,“持續(xù)不斷地生長”是人性的顯著特點,學生永遠追求一個目標,就是自我實現;另一方面,學校管理應主張人性本善,認為學生有能力進行自我指導并對自己負責。此外,人的本性是自由的,學生能夠進行自我選擇。按照人本主義的觀點,學生要想實現自我,就應該認識到自己的責任,克服生活中遇到的困難,最終完善自我。
3.重視把握學生的個性特征和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促進其全面發(fā)展
教育作為一種社會活動,其目的是培養(yǎng)人,學校人本管理最基本的內容就是尊重學生的個性特征和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促進他們的全面發(fā)展。讓學生生動活潑地發(fā)展是素質教育的要義之一,教師要在教育教學中遵循學生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在管理中體現對學生這一教育對象的尊重。在教學管理中,進度規(guī)劃和課程設置應當以學生的接受能力、智力為依據;作息時間的制訂要考慮學生的生理特點,要根據客觀情況的變化加以調整;教法的選擇應結合學生的現狀及學習狀況。
例如,A中學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始終圍繞德育這一核心,突出學生的主體性,注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同時,A中學鼓勵學生創(chuàng)新,參與各類賽事。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該中學學生榮獲了很多國內外獎項,取得了一定的成績。這不僅是學生全面發(fā)展的表現,也是學校教育成功的表現。
4.重視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
師生互動是開展教育活動的重要形式,學生發(fā)展的過程實質上是師生相互作用和相互影響的過程,學生人格發(fā)展因師生關系類型的不同而有所差異[8]。《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認為,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和學生積極互動,以促進共同發(fā)展。教師要處理好培養(yǎng)能力和傳授知識之間的關系,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自主性,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習,不斷進行調查、探究、質疑。學生擁有自己的人格,教師應加以尊重,同時,學生之間存在差異,教師也應了解,滿足他們不同的學習要求。教師要創(chuàng)造合適的環(huán)境,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學習,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使他們的學習能力得到提升,使每一位學生都得到全面發(fā)展。
(四)建立以人為本的管理制度
“人—人”系統(tǒng)的管理是目前學校管理的主要內容,它是學校成員間彼此互動和相互作用的一種雙向管理模式,而非以往學校領導管理教師、教師管理學生的單向模式?,F代管理理念不再是一人獨大,而是建立在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溝通基礎上科學、民主的決策。這種民主互動的溝通方式應該成為學校管理體制改革的主攻方向,就學校管理者而言,這是時代賦予其義不容辭的義務和責任。
首先,創(chuàng)設尊重和理解的工作氛圍。這是民主互動管理實現的首要前提。關心促進業(yè)績的產生,當教職工感受到領導對他們的關心時,就會用更大的熱情來回報這種關心,所以,學校領導應該在教師的福利待遇、工作環(huán)境和個人生活等方面充分體現人文關懷。學校應盡可能為教師營造良好的心理環(huán)境,給予教師足夠的尊重,并在時間和空間上給予教師更多的自由。教師在得到充分尊重后,其自主性和積極性均會有所提高。因此,科學化、規(guī)范化的管理對學校管理至關重要。
鼓勵教師參與管理。學校通過適度給予教師一定參與管理的權利,實現對教師心理狀態(tài)的優(yōu)化,從而提升教師的積極性。學校管理者必須正確認識教師隊伍在學校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并在具體管理環(huán)節(jié)堅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則,容許教師參與一些管理決策的會議,并適度給予教師一定的權利。同時,學校要強化教代會制度,通過邀請教師代表參與學校規(guī)劃、辦學目標以及改革方面等制度的制訂,發(fā)揮教師在學校工作中的重要監(jiān)督作用,使教師形成“我是學校主人”的意識。
鼓勵學生參與學校管理。學校應培養(yǎng)學生的主人翁意識,通過設立“校長信箱”等方式開通學生參與學校管理的通道,針對學校的教學、管理、后勤、發(fā)展和建設等問題,學生可以通過信箱獻言獻策。學校管理者每天應該抽出一定的時間閱讀這些意見和建議,對能直接解決的問題,應在第一時間解決,不可拖延。對不可第一時間解決的問題,其應及時通知校內相關部門通過相關渠道向學生做出解釋。對提出較為合理的意見建議的學生,其還應抽出一定的時間與他們交流。通過這種方式,學生會感受到自己的價值,從而更加自覺地參與到學校管理之中。
總之,人本管理理念是關系學校發(fā)展、關系學生成長以及教師發(fā)展的重要問題。在未來的研究中,學校應側重圍繞以人為本在學校管理實踐中的應用,特別是從實證的角度來進行系統(tǒng)的研究,從而深化人本管理理念在學校管理中的應用。
【參考文獻】
[1]傅冰.以人為本學校管理的理論與實踐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6.
[2]錢波瀾.以人為本理念指導下的高校學生管理探析[D].四川師范大學,2009.
[3]張冠鵬.高校學生管理制度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3.
[4]楊詠梅.從管治到善治[D].華東師范大學,2006.
[5]郝文,齊子鑒.人性假設的演變對人力資源管理的影響[J].人才資源開發(fā),2009(12):90-91.
[6]張泉.以人為本 做好高校學生管理工作[J].河北農業(yè)大學學報(農林教育版),2005(01):77-78+85.
[7]林正游.試論以人為本的高校學生管理[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05(01):54-57.
[8]劉文曉.和諧社會建設中以人為本的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探析[J].中國成人教育,2008(10):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