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雪
關鍵詞長篇小說 整本書閱讀 閱讀教學 《紅樓夢》
《紅樓夢》作為我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以立足于整本書的方式開展閱讀教學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促進其閱讀水平的提升?;诖?,本文站在整本書教學的角度探索此類長篇小說閱讀教學的策略,并以此為整本書閱讀積累教學經驗。
一、讀準作品,注重閱讀整體性
作為高中學生必讀書目之一,通過將其以整本書閱讀教學的方式傳授給學生,能夠有效提高專題閱讀教學質量。不同于其他長篇小說,《紅樓夢》思想內涵較為精深,對閱讀者的文化素養(yǎng)具有較高要求,學生進行整本書閱讀時可能會出現讀不通、讀不準以及讀不精等問題,對《紅樓夢》的了解僅停留在故事基本情節(jié)上,沒有形成對作品的自我理解。因此,為有效提升高中學生閱讀《紅樓夢》的質量,深化學生的理解,教師開展整本書教學活動時應注重整體性閱讀,帶領學生讀準作品。
《紅樓夢》一百二十回,情節(jié)復雜,但內在人物性格鮮明、豐富,整本書反映著一個小型社會,讓讀者通過閱讀能夠感受到整本書展現的大觀園全景式人生,認識到復雜又廣闊的社會生活。因此,雖然《紅樓夢》這一長篇小說是章回體,教師開展教學工作時應帶領學生樹立整體性閱讀思維,進而讀準文本。具體而言,教師可以按照《紅樓夢》的目標進行閱讀周期的規(guī)劃,從而立足于整體開展教學工作。在各個閱讀周期計劃中,應包括閱讀方法、閱讀章回、閱讀進度、閱讀時間以及成果展示等,最好使用表格的方式,根據章節(jié)內容進行劃分,從而幫助學生得以有序閱讀。此外,由于《紅樓夢》這一長篇小說的回目對仗工整,所以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以獨立的方式梳理并整合回目,一是梳理賈家命運,二是梳理女性角色命運,三是整合書中賈寶玉、林黛玉等典型人物的相關情節(jié)。
例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圍繞甄士隱,通過閱讀回目的方式對故事情節(jié)進行梳理,即,第一回,續(xù)寫甄士隱夢幻識通靈的文本;第一百零三回,寫到賈雨村升了京兆府尹兼管稅務,在激流精津渡口遇到甄士隱,兩者未相認;第一百零四回,寫賈雨村遇見甄士隱的廟被燒,未解救;第一百二十回,甄士隱詳說太虛情,賈雨村歸結紅樓夢。通過該教學方法,能夠讓學生閱讀《紅樓夢》過程中,依托于獨立分析和思考,更加細致的掌握人物角色的生平與志趣,從而感受到文本中蘊含的思想價值,讀準文本,實現整體性閱讀。
二、通讀作品,重視閱讀內容整合
對于長篇小說而言,在其編寫體例上勢必存在聯(lián)系,所以為使學生通讀作品,教師應重視整本書前后內容的整合工作,以此為基礎進行教學任務的精心設計,從而幫助學生將作品讀通。開展閱讀教學工作時,由于《紅樓夢》為長篇小說,若是學生閱讀連續(xù)性較差,可能導致在閱讀到后續(xù)內容時忘記前面的內容,或是出現“讀不進”的情況。因此,針對該情況,教師應全面分析《紅樓夢》內容,貼合高中學生普遍的興趣愛好抓住學生感興趣部分,將其作為主線,以激發(fā)學生疑問的方式帶領學生對文本內容進行深入探討。
以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教材中《林黛玉進賈府》為例,開展閱讀教學前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聯(lián)系前后文,促進學生建設具體、豐富的人物形象。尤其可以將重點落在“林黛玉”“王熙鳳”等人物上,林黛玉并沒有學名,《紅樓夢》第二回中明確寫道,“今只有嫡妻賈氏,生得一女,乳名黛玉……”,而王熙鳳則從小被當作男兒教養(yǎng)。通過對作者筆下人物多面性格的分析,能夠通過人物前后稱呼的變化和比較,在腦海中建立全面的人物形象,進而理解人物行為,從讀準作品走向通讀作品。以“林黛玉”為例,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匯總該人物的稱呼,有林黛玉(乳名)、顰顰和顰兒、妹妹和林妹妹以及姑蘇林黛玉。
此外,在學生掌握人物形象和性格、理解其行為后,教師還應帶領學生鑒賞人物形象,讓學生從多個角度進行鑒賞,一方面利用其感興趣的人物激發(fā)其閱讀和思考積極性,另一方面提高學生個性化審美能力。比如,在教學活動實施過程中,教師可以邀請學生分享自己最欣賞或是感興趣的人物,人物不限,但需要從多個角度進行人物分析,并摘取人物描寫時較為出彩的詞語或語句。通過在閱讀教學過程中開展該教學活動,能夠讓學生在表達與交流過程中加深對人物形象的理解與構建,實現學生主體地位的同時,促進學生個性化發(fā)展。
三、讀透作品,做好閱讀整理
對于長篇小說整本書閱讀教學而言,最終目標是帶領學生讀透作品,不僅要掌握人物形象、故事情節(jié)等,還需要深刻了解到作者從中傳達的思想感情和價值觀念,并體會人生況味,通過閱讀促使學生關照社會、思考人生。所以,為幫助學生讀透作品,教師應借助當前時代下先進的信息技術和閱讀資源,開展閱讀整理工作,督促學生形成自己的閱讀成果,進而在讀準、讀通的基礎上,提高學生對文本的理解。
例如,開展有關賈寶玉“個性自由”相關討論和教學時,教師可以為學生補充《南華經》和《會真記》等資料,讓學生理解《紅樓夢》的背景,以及這一背景所帶來的影響和限制。前者重視人性自由,主張“無為”和“順其自然”,且反對當時的仁義禮樂等政治制度和社會道德,不受意識形態(tài)的束縛;后者也被稱為《鶯鶯傳》,是唐代元稹的傳奇小說,是一出鶯鶯與張生相見、相悅、相歡,但是以張生“始亂終棄”為結局的愛情悲劇,但是整體傳達的是不懼封建禮教的思想,也反映了封建勢力下自由愛情受到的摧殘。
通過在《紅樓夢》閱讀教學過程中引用此類資料,能夠讓當前時代下的學生進一步了解賈寶玉的“混世魔王”形象,意識到當下認為無傷大雅的舉措與觀念與當時的世俗背景格格不入,而這一形象進程為林黛玉眼中的多情公子,讓學生領略到《紅樓夢》這一名著的魅力。至今,仍有紅學研究者孜孜不倦地閱讀和分析《紅樓夢》,所以,教師還可以借鑒他們的視角啟發(fā)學生對原著的理解,讓學生站在多個角度理解文本,以此提高學生的閱讀鑒賞能力。最后,《紅樓夢》是當時社會的縮影,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引用魯迅在《中國小說歷史的變遷》中的話引導學生談論和分析人物、人物性格和行為的豐富性,即‘《紅樓夢》的價值在敢于描寫,并無諱飾,和從前的小說敘好人完全是好,壞人完全是壞大不相同,所以其中所敘人物,完全是真人物”。對于高中學生來說,魯迅在其心中占有重要位置,通過讓學生以該評論的角度為出發(fā)點,他們能夠更加快速的投入到思考中,并接受《紅樓夢》中人物的行為特點。在該情況下,學生所看到的人物形象愈發(fā)豐富,這將每章中人物的碎片化形象有效整合到一起,并變得更為立體化,有效建立了《紅樓夢》中各章節(jié)內容和人物要素之間的聯(lián)系,依托于該關系,推動學生進一步理解、吃透《紅樓夢》,將這一長篇小說整本書的閱讀推向深入,優(yōu)化閱讀效果與質量。
“滿紙荒唐言,—把辛酸淚”道出了曹雪芹創(chuàng)作《紅樓夢》的心境,既反映了作者自己家世興衰的真實經歷,也體現了人世間的各種悲歡離合?!都t樓夢》的文學價值對后世的影響是其他文學作品難以企及的,達到了中國古代文學的巔峰。教師引導同學從“荒唐言”中去理解“辛酸淚”,讓學生獨立閱讀,做好讀書筆記,記錄讀書心得,多與老師、同學交流,進一步深入走進《紅樓夢》,領略其文學魅力,鑒賞其思想價值,伴隨自己的人生道路。
綜上所述,開展《紅樓夢》這類長篇小說整本書閱讀教學工作時,教師應幫助學生讀準作品、讀通作品、讀透作品,立足于整體性思維整合前后學習內容。同時,積極使用現代化信息技術豐富閱讀資源,為學生構建立體、全面的歷史背景,加深學生對人物行為和故事走向的理解,從而提高閱讀效果和學生的閱讀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