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珂菁
在我國博物館的三種類型即綜合性博物館、紀念性博物館和專題性博物館中,紀念館占有相當大的比例。紀念館為紀念某些作出突出歷史貢獻的人或重大歷史事件所建,而名人紀念館多依托名人故居而建。名人故居的價值在于是誰曾經在這里居住生活過。我國已公布的全國和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不乏名人故居。建成開放于前478年的孔子故居廟堂, 是中國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名人故居。但正如李耀申在《論名人故居》(《中國博物館》1999年第1期)中所言,在人類歷史長河中, 杰出人物燦若星河, 而歷代名人故居保存、開放, 供世人懷念、參觀的只是其中的一少部分。在中外名人故居中, 為數(shù)最多也最引人關注的, 當數(shù)著名文藝家、科學家和政治家的故居。文藝家作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文化名人,他們在小說、詩歌、戲劇、音樂、美術等方面創(chuàng)作的豐富多彩的文藝作品, 與人民群眾有著十分密切的聯(lián)系, 他們的藝術成果被當作文化遺產世代相傳, 為廣大民眾所敬仰,有著廣泛而深遠的紀念意義和教育意義。這些文藝家的故居大多是主人的誕生地、逝世地或長期生活與從事創(chuàng)作的地方, 保留著他們的生活場景, 陳列著他們的生平業(yè)績。
全國所有文物保護單位有半數(shù)位于農村,名人故居尤其多。實際上,一些處于城市的已開放的名人故居,也“門前冷落車馬稀”,不為人所知。還有很多名人故居沒有被列為保護單位,甚至面臨著被拆除的尷尬局面。名人故居在管理體制、展陳模式、公眾體驗、宣傳教育等方面的問題普遍存在,故居的價值未能充分體現(xiàn),資源沒有“活”起來。
山西文化底蘊深厚,人才輩出,在歷史上以及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中,大批名人既給后人留下了豐富的精神資源,也留下了他們曾經居住過的故居。保護和利用好這些名人故居,對于推進文化強省建設意義重大。筆者在參與山西省文博大數(shù)據(jù)聯(lián)合工作站開展文物資源調查中,有機會了解和梳理山西的文物資源情況,現(xiàn)以西戎故居為例,對鄉(xiāng)村名人故居的內涵挖掘和功能拓展提出一管之見。
西戎本名席誠正,1922年12月1日出生于呂梁山南部的蒲縣西坡村。6歲起,先后在化樂鎮(zhèn)初級小學、蒲縣縣立第一高等小學校、省立第六中學校學習。求學期間開始接觸新思想,1938年投身革命。1940年和1944年兩次赴延安學習,激發(fā)了他從事文學創(chuàng)作的巨大熱情,從此走上文學創(chuàng)作的道路,并因創(chuàng)作《呂梁英雄傳》(與馬烽合著)享譽文壇。新中國成立前夕,西戎隨軍南下,輾轉于四川、北京,曾擔任《晉綏大眾報》編輯科長、中央文學研究所創(chuàng)作組副組長、《川西農民報》主編、《川西文藝》主編、《川西說唱報》社長等職。1955年返晉,先后任山西省文聯(lián)副主席、中國作家協(xié)會山西分會副主席,并主編《火花》等文學刊物,加強文學陣地建設。同時積極創(chuàng)作,迎來個人創(chuàng)作的豐產期,《宋老大進城》《燈芯絨》《賴大嫂》等作品轟動全國。此外,他還涉足電影、話劇等。這一時期的山西文學欣欣向榮,以趙樹理、西戎、馬烽等為代表的山藥蛋派成為中國文壇頗有影響的文學流派之一。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勝利召開,山西文學經撥亂反正,重新步入生機勃勃、繁榮發(fā)展的新時期,西戎擔任山西省文聯(lián)副主席、作協(xié)山西分會主席,中國作家協(xié)會第三、四屆理事,同時是山西省人大常委會第六、七屆委員。他組織作家深入農村、工廠、重大項目工程建設工地,反映火熱的現(xiàn)實生活,積極推動山西文學界與國內外作家合作交流,傾心編辦《汾水》,凝聚老中青三代作家,推力作、扶后進,山西文學薪火相傳、氣象一新,一批中青年作家迅速成長,在全國嶄露頭角,“晉軍崛起”成為新時期最耀眼的文學現(xiàn)象。晚年,西戎情系家鄉(xiāng)、心系文學事業(yè),擔任中國作家協(xié)會山西分會名譽主席、中國作家協(xié)會第五屆名譽委員等職。為表彰他的杰出成就,1992年5月23日在紀念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fā)表五十周年之際,山西省委省政府授予西戎“人民作家”光榮稱號。
從西戎的人生經歷我們不難看出,他是呂梁山腳下一個小山村農民的兒子,少小離家負笈求學,16歲參加革命,17歲、21歲時兩次西渡黃河奔赴延安,先后在魯迅藝術學院部隊文藝干部班、八路軍留守部隊藝術學校戲劇隊學習。他當記者、做編輯、寫小說,也因之開始了他多姿多彩的人生。他的脈搏始終和民族、時代以及這塊土地上的人們跳動在一起,他畢生都傾注著對祖國和人民的無限深情,以至誠至正的赤子之心投身革命、建設、改革開放的偉大事業(yè),體現(xiàn)了以“小我”成就“大我”的使命擔當和熾熱情懷。他是延河水、黃土地哺育成長的黨的文藝戰(zhàn)士,他投筆從戎,感應時代和革命的召喚而從文。在生活洪流中、在革命斗爭中、在生產建設中,真誠地關注、熱烈地擁抱、真實地反映、深層次地思考、積極地表現(xiàn)現(xiàn)實,書寫時代家國的滄桑巨變,關注并表現(xiàn)與之血脈相連的農民的生活與命運?!秴瘟河⑿蹅鳌返缺姸嗄捴巳丝诘淖髌反┩笟q月、跨越時空,成為一個時代的側影和鮮明標識,被視為山藥蛋派擎旗手之一。他長期擔任山西文藝界領導,始終秉持《講話》精神,堅持堅定正確的文藝方向,與祖國共命運、與時代同步伐、與人民齊呼吸,育掖新秀、推挽才俊,深入生活、傾心創(chuàng)作。他積極搭建文學平臺,大力推動文學交流,《火花》之璀璨絢爛、《汾水》之奔騰長流,映照了西戎的光彩。
山西自古名人輩出,如上古的堯及春秋時期的晉文公等?,F(xiàn)存的名人故居眾多,如高君宇故居、彭真故居、薄一波故居、徐向前故居、趙樹理故居、石評梅故居、閻錫山故居、孔祥熙故居、柳宗元故居、司空圖故居、元好問故居、陳廷敬故居、祁雋藻故居、陳永貴故居等等。山西有大量的名人故居處于偏僻鄉(xiāng)村不為人知,也有不少名人故居保存現(xiàn)狀危在旦夕,更沒有陳列展示。
山西省臨汾市蒲縣歷史悠久,相傳唐堯時期,堯的老師蒲伊子曾隱居于此為堯講道,縣名由此而來。蒲縣境內文化旅游資源豐富獨特,現(xiàn)有各類文物保護單位108處,自然景觀有五鹿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梅洞山天然林保護區(qū)等,人文景觀有列為國家和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柏山東岳廟、真武祠,以及段云書藝館、蒲子文化宮、西戎故居等。
西戎故居位于蒲縣城東12公里處的西坡村,始建于清末民初,原為三孔土窯和一孔石砌拱接土窯,由西戎的父親席安行先生所建。西戎出生在石窯洞里,在這里一直生活到16歲。1954年拆毀土窯,修建了三孔磚券窯洞,形成三孔磚窯一孔石窯的格局。2012年前后重修時,因石砌窯洞后半部坍塌,磚窯酥堿破舊,院子狹小,依原樣整體向后移建十余米,并加修展廳,形成由西戎故居與展廳兩部分組成的現(xiàn)有布局,占地面積約2000平方米(實地粗略測量,下同)。2012年,在西戎誕辰90周年之際,西戎故居修繕竣工并對外開放。
現(xiàn)西戎故居入口門樓上懸掛有姚奠中先生所題“西戎故居”匾額,并有聯(lián)曰“春風醉客非關酒,秋菊宜人不在香”。入口兩側掛有“臨汾市黨員教育基地”等牌匾。進門正面是高約3米、寬6.78米的照壁,上書西戎手跡“吾本山里娃,竟然成作家。文壇山藥蛋,也算一枝花?!边M院右側是一排四孔窯洞,深7.8—8.2米、門窗面3.3米,最右手即西戎出生的窯洞,其中兩孔窯洞內保留著土炕,洞壁有照片等展品。進門左側是門窗面約18.66米、進深約8.5米、高約3.83米的平房,即西戎生平展廳,展廳兩側分別是廁所和鍋爐房。故居院落面積約320平方米。
目前,西戎故居不僅四孔窯洞沒有有效利用,而且作為突出西戎生平事跡的展覽所呈現(xiàn)的也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展覽。展覽看似有前言,有主線,有結語,但展覽以駐足40年代、走過50年代、穿行60年代、輝耀70年代、思緒80年代、沉思90年代為部分主題,對西戎史料的挖掘整理不夠;展覽以大量的圖片為主,平鋪于展墻,書畫作品展于其間,實物不足,展覽說明不分輕重,重點不突出。展覽缺乏設計,有堆積之感。展廳面積狹小,除進門外,展廳前后的四面窗戶占據(jù)了展墻的很大面積。利用故居的展陳,往往有三個方面易被限制,一是展覽空間,二是人物經歷,三是展品數(shù)量和特色。除非改擴建或新建,否則空間是限定了的。除非有豐富的展品可以選擇,否則展出內容是限定了的。因此,一要突破傳統(tǒng)的設計局限,二要最大化利用現(xiàn)有空間布局。
經調查了解,蒲縣文物旅游中心設有西戎故居管理站,并聘請生活在西坡村的西戎后人日常管理,開放講解由縣文物旅游中心負責。作為黨員教育基地等場所,在各類主題教育活動中,時常有機關單位在此組織活動,但整體看觀眾不多,利用率不高。西戎故居沒有完整的宣傳資料,利用網(wǎng)絡媒體宣傳不夠,缺乏相關文創(chuàng)產品開發(fā),參觀體驗不足,難免陷入聽不明、沒印象、隨大流、走馬觀花、作用不顯的境地。
從西戎故居現(xiàn)狀看,其改造首先應從空間再造和展陳提升兩方面入手,并重點關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窯洞,即故居。窯洞建筑本身傳遞一定的信息,這些信息如何被參觀者獲得,需要在設計和綜合利用上下功夫。因此,要充分利用窯洞空間,設計布置反映時代背景的原狀陳列,并與平房展廳的展覽相呼應。通過修繕和裝飾窯洞,形成三個分別約25.7、25、26.8平方米的原狀陳列輔助展廳,以場景復原的形式再造。另有一孔窯洞作為接待服務中心使用,突出故居的服務功能。
二是在有限的空間里設計一個能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的展覽。用展覽的語言講好西戎的故事,關鍵是利用現(xiàn)有的展品做文章,使西戎的生平事跡真實、準確、有影響力和說服力地呈現(xiàn)出來。還要把展品的利用價值最大化,講好展品背后的故事,延伸展品的內在價值。要完整系統(tǒng)地反映西戎的生平事跡,并且線條清晰,重點突出,這需要在定位和部分、單元標題選擇上深入研究。鑒于目前展廳面積狹小,可以通過對平房(展廳)進行改造,取消左側廁所和右側用房,形成約158平方米的長方形展廳。從內部封閉展廳的四個窗戶增加展墻面積,豐富展覽內容。
三是重新規(guī)劃院落??蓪⒂氨诤笠萍s3米以擴大院落空間,影壁前設立西戎雕像供觀眾瞻仰。
四是利用好院外廣場。院外廣場是故居的停車場,生長有兩棵成人難以合抱的大槐樹,是一重要景觀。但目前廣場一側設有旱廁,甚煞風景。此廣場不僅是故居的延伸,也應該是村民的文化活動場所,綜合利用更有助于故居與村民的融合。
五是征收臨近建筑,增加體驗項目。緊鄰廣場有一棟兩層石砌窯洞式建筑,地方特色顯著,目前空置未被利用,應加以修繕后作為文旅項目利用起來,增加參觀西戎故居的體驗。
六是與金澤希望小學形成互動關系。西戎生前捐建的金澤希望小學已經改造為紅色文化展示和群眾文化活動場所,它與西戎故居一樣,都是西坡村乃至蒲縣重要的紅色文化資源,同一村的兩處場所應該組成紅色文化參觀研學線路。
故居可由三部分構成:一是西戎生平事跡展,此為故居的基本陳列;二是窯洞原狀陳列,是基本陳列的輔助和補充;三是影壁及西戎雕像。其中,生平事跡展是觀眾了解西戎生平和學習西戎精神的主要載體,它的改陳是西戎故居提質增效的關鍵環(huán)節(jié)。目前,我國名人故居的陳列布展設計大多結合名人的生平事跡,運用時間軸將名人一生的活動、事跡、貢獻貫穿起來,結合史實解讀名人的精神和發(fā)生的故事。西戎故居的改陳主要包括內容設計和形式設計兩個方面。
首先,需要在系統(tǒng)梳理現(xiàn)有藏品資料的基礎上重新編寫內容大綱,并補充已征集的實物。名人是故居的“靈魂”,展覽主題要以人物主體為出發(fā)點,突出人物形象,突出名人成長的時間軸及成就,以準確、精練的標題來概括人物經歷不同時期的核心內容,以翔實的檔案、史料和最具代表性的照片、珍貴的實物來具體表達展覽的主題思想。現(xiàn)在的展覽實物很少,降低了反映人物的真實性,據(jù)悉已經征集到了西戎寫作用的硯臺和燈、日常用的水杯和老式收音機、南下所用的褡褳,以及各種證件等,尤其是各種版本的著作、當年發(fā)表連載小說的報紙,都是不可多得的珍貴展品。
西戎之被敬仰和懷念,因其有不凡的業(yè)績,還有其精神和品格。西戎是那個時代的代表,是一個群體的代表,展覽內容要想豐富,就要放在大背景下展現(xiàn),通過突出社會背景來展現(xiàn)人物思想形成脈絡,而不能孤立地只反映西戎本人,相關聯(lián)的人和事要有所反映。如此,在一個大的背景下反映具體的人物,從多角度、多側面展示人物的精神世界和個性風姿,才能再現(xiàn)一個豐滿的人物形象,使人物形象具有時代性和歷史性,也因此豐富了展覽內容。這就需要處理好幾個關系:一是西戎與其生活、工作地的關系;二是西戎與有關歷史人物的關系;三是西戎與所處時代的關系。
展覽內容設計要脈絡清晰又高度凝練。從現(xiàn)有資料研究分析,以受丁玲影響為主線的參加革命、以隨呂梁劇社到延安學習見到了毛澤東并由此走上文學道路為主線的難忘延安、以《呂梁英雄傳》的發(fā)表及抗戰(zhàn)勝利后進入《晉綏日報》從事文學副刊編輯工作為主線的筆端風云、以把自己的根深扎在黃土地上創(chuàng)作步入日漸成熟的新時期為主線的扎根人民、以“我們的文學藝術都是為人民大眾的”明確自己要向著文學的方向向著為大眾寫作的方向努力為主線的堅定信念、以推動山西省文學創(chuàng)作和中國農村題材小說創(chuàng)作并在辦刊過程中發(fā)現(xiàn)和培養(yǎng)了大量文學新人最終形成“山藥蛋派”以及為20世紀80年代文學“晉軍”的崛起作出了重要貢獻為主線的獎掖新人、以拳拳赤子心殷殷桑梓情晚年回鄉(xiāng)關心家鄉(xiāng)文化建設為主線的情系家鄉(xiāng)七部分,基本可以高度凝練西戎的一生。
其次要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強化展覽效果。展覽的形式設計服務于展覽內容的藝術表現(xiàn),藝術設計要有意境和神韻,使觀眾在參觀展覽的過程中,由感性到理性,獲得情感和心靈的震撼。因此,需要一改現(xiàn)在呆板的展示形式,重新進行墻面圖片設計,合理利用展柜擺放展品,運用燈光增強展覽的視覺效果。從目前掌握的情況看,西戎故居陳列所能展出的基本是西戎生前作品、用品、書籍、手稿、書信、書畫、證件、照片等,難以像藝術類博物館那樣,立即給人沖擊和震撼。要達到展覽的感官效果,可以適當利用數(shù)字化技術,如虛擬現(xiàn)實、虛擬講解、互動投影等。在人物展覽中,除生活用品、照片、文獻資料、報刊等有形物被廣為使用外,音像資料及口述檔案等也應該重視并在展覽中運用。鑒于西戎故居的古樸及西戎本人的樸素,大量采用聲、光、電等表現(xiàn)形式可能有損西戎的形象。
展覽的藝術設計還要結合地方文化,使地方人文歷史等元素在展覽設計上有所體現(xiàn)。如蔡楚楚《關于名人故居陳列布展的思考——以夏鼐先生生平陳列為例》(《中國民族博覽》2021年第5期)的觀點:地方元素與人物的結合可以使名人形象更接地氣,也更能反映名人與地方之間的關系,而不過度設計、不過度裝飾,合理把握設計尺度,能使名人精神更深入人心。
鄉(xiāng)村文化建設是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貫徹落實十九大關于建設美麗中國的具體行動,也是推進新型城鎮(zhèn)化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途徑。文化力量在鄉(xiāng)村治理中大有可為,深入挖掘、繼承、創(chuàng)新優(yōu)秀傳統(tǒng)鄉(xiāng)土文化,有助于把我國農耕文明優(yōu)秀遺產和現(xiàn)代文明要素結合起來,為鄉(xiāng)村振興培根鑄魂。對于蒲縣以及西坡村而言,西戎故居是當?shù)貙氋F的文化遺產,能夠在鄉(xiāng)村文化建設中發(fā)揮重要的作用,西戎故居要積極融入到鄉(xiāng)村文化建設中。
目前我國多數(shù)名人故居陳列形式、展出內容陳舊單調,不適宜現(xiàn)代人的觀賞理念,旅游品位不高。在西戎故居展陳提升過程中,還要完善管理體制,有科學規(guī)劃,健全基礎設施,尤其是要與故居周邊的文化資源、自然資源整合起來形成集群效應,以文化促進鄉(xiāng)村旅游的高度來規(guī)劃故居與餐飲、文創(chuàng)等其他地體驗產品,加大宣傳推介,使名人故居等地域性文化資源在得到充分保護的基礎上實現(xiàn)開發(fā)利用。西坡村交通便利,自然環(huán)境優(yōu)美,可以從開發(fā)農家樂入手逐漸上升到民宿甚至鄉(xiāng)村休閑度假綜合體。
藏品征集是博物館的一項持續(xù)不斷的基礎性工作,對于西戎故居來說尤其如此。西戎故居要建立藏品征集制度,凡是西戎本人的、與西戎有關的實物資料,甚至為研究和展覽所需的其他背景實物資料,都應該在征集范圍內,這對研究西戎、表現(xiàn)西戎、宣傳西戎都是極其必要的。
名人故居不一定具有建筑價值,但由于曾經是名人居住便擁有了其歷史文化教育的內涵。因此,西戎故居要研究如何開展教育,這不僅是落實《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的要求,也是作為紅色文化資源的西戎故居的應有之義。故居所紀念的人物是故居保留的先決條件,西戎故居的文化內涵,最重要的就是西戎自身所具有的魅力。對故居本身所紀念的人物及圍繞人物的歷史事件深入研究,是故居的基礎性業(yè)務工作。西戎故居可以立足于成為西戎研究中心乃至山藥蛋派研究中心開展研究。在研究的基礎上開展各類教育活動,才能發(fā)揮好其教育功能。總之,名人故居有名人留下的寶貴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挖掘名人精神,重塑名人內涵的時代價值,是西戎故居研究的重要課題。考慮到目前西戎故居并不具備扎實的研究力量,因此可以廣泛搜集社會研究成果,并在西戎故居的教育活動中予以利用。
名人故居建立在名人曾經居住和工作過的地方,對與名人相關的歷史文物和其他實物資料進行收藏保管、陳列宣傳和學術研究,其主要功能是對觀眾進行教育、傳播知識、緬懷先人和陶冶情操。西戎在半個多世紀的文學生涯中,堅持現(xiàn)實主義創(chuàng)作道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chuàng)作導向,深入生活,為時代書寫,為人民抒懷,創(chuàng)作了大量膾炙人口的文學作品,他代表一個時代,也是山西文學永恒的高度。作為地處相對偏遠鄉(xiāng)村的西戎故居,目前還難以像規(guī)范的紀念館那樣有充足的編制和經費保障,難以有規(guī)范的管理和科研力量,這一切都對故居展覽、征集、宣傳教育等有所制約。今年是西戎百年誕辰,期待西戎故居能夠更多得到各方面的支持,深入挖掘內涵,不斷擴展功能,以更好實現(xiàn)其存在價值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