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不滿兩歲的王安憶隨母親來到了上海。此后,除了外出求學,王安憶生命中的大部分時光,都居留在這座氣候濕熱、文化繁榮的“摩登”都市。從《鳩雀一戰(zhàn)》《長恨歌》到《富萍》,在王安憶的城市文學創(chuàng)作中,濃郁的“上海情結”讓人與城有了不可分割的關系。
近一個世紀之前,風云激蕩、波詭云譎的1927年,魯迅先生舉家遷入上海并定居于此,直至1936年,在上海大陸新村寓所與世長辭?!皺M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魯迅作為進步作家的代表,在30年代的上海處境險惡,步履維艱。他將這句詩和詩中殷切的期許,留給這座城市,這個國家千萬的后來人。正如幾十年后生活在這座城市的王安憶所說,在一座城市生活,我們風塵仆仆,但永不庸俗。
——編者
我們有幸生活在這個城市,魯迅先生生活與終年的地方。他和許廣平先生在這里建設了他的大家庭之外的小家庭,生下了海嬰。他們一家?guī)捉?jīng)遷移,最終定居在虹口區(qū)山陰路,一條規(guī)模甚大的新式里弄里的一幢房子,身前身后,擁簇這無數(shù)同樣格式的房型,里面的中等人家,以及他們?yōu)椴衩子望}所忙碌的生計。魯迅先生病中,夜里要許廣平先生開了燈,看來看去要看的,就是這里——為煙火熏暖的四壁墻。先生,一個思想者,在這溫飽的市民群里,卻將他思想的力度磨礪得更為尖銳,強大。在務實于短見的風氣里,不免會走向孤憤??烧沁@孤憤,在這庸常人生的頭頂上,開拓了一片高原廣闊的精神天空。在夜里,病中,開了燈,看來看去的,一定不止是這四壁墻。先生的目光,穿透出去,低到這暗夜中,水泥世界的何處?我們平凡的眼睛,真的是追不上的。1936年6月23日,魯迅先生逝世前大約4個月的時間,先生已是“連拿一張紙的力量也沒有”,由他口授,許廣平先生筆錄的《蘇聯(lián)版畫集》序中,有這樣幾句,“這一個月來,每天發(fā)熱,發(fā)熱中也有時記起了版畫。我覺得這些作者,沒有一個是瀟灑,飄逸,伶俐,玲瓏的。他們個個如廣大的黑土的化身,有時簡直顯得笨重……”在那市民階層興起,報業(yè)發(fā)達,大小副刊充斥了輕俏的花邊文字,“薔薇薔薇處處開”的摩登年代,先生頌揚的,是:“如廣大黑土的化身,有時簡直顯得笨重……”這樣沉重與深刻的品質。這品質的由來其實是一個義務,擔當人類的不平,苦痛,開鑿未來。這也是先生自承于肩,終其一生的文和行所實踐的。在這利己的享樂的都市空氣中,這聲音自然是孤憤的了。
可是,倘若沒有顯示,忙碌的衣食生計中沒有先生的這一份思想的勞作,這城市會是如何的面貌?
這個城市,從先生身后,走過許多艱澀滯重的時日,人世在漸漸地變好。先生看蘇聯(lián)紅場上游行的紀錄片時,對海嬰說,我看不到,你可看到的情景,已經(jīng)演過,紅場亦已謝幕。許多尖銳的沖突緩解了,或者說換了方式,世界在走向協(xié)調,和平,共同進步。同時,又產(chǎn)生出的新的差異和問題,向人們提著更高的要求。生活仍然是嚴峻的,不容思想懈怠。在現(xiàn)今的經(jīng)濟結構轉型階段,市場的興起推動我們追趕上現(xiàn)代化的腳步,卻也帶給我們困擾。文化市場為追求最大效益,不惜迎合庸俗的趣味,創(chuàng)造者迎合市場,寫下規(guī)避現(xiàn)實的粉飾文字,“瀟灑,飄逸,伶俐,玲瓏”的作者迅速產(chǎn)生,雍塞了這個城市,為這個城市披上了一件輕薄亮的外衣?,F(xiàn)在,30年代的“摩登上?!庇值巧狭宋枧_,靡麗的聲音不絕于耳,而我情不自禁地,要在其中追尋現(xiàn)實的身影,那笨重的,巨大的身影,因有了他,“30年代”便不止是摩登,風月,夜夜笙歌,還是鐵流,吶喊,堡壘。
我禁不住要想起先生,揣測先生,在今天會發(fā)出怎樣的聲音?而我又似乎已經(jīng)聽見了先生的聲音,他的60年前的聲音,在今天依然有聲響,依然鏗鏘有力,依然有針對性。這孤寂的聲音,穿透了多少年周而復始的時尚,潮流,至今還是聲音嘹亮。那些與先生故居相似的舊房子,大多已成為推土機下的瓦礫,碾碎了在起新的高樓。在那壁縫里,還響著先生的沉重的足音,警示我們,不可墮落平庸。我們切不可使器重后輩的先生失望。
責編:馬京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