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亞炯
【摘? ?要】美術教學中既要抓住美術學科的本位,將美術知識以生動有趣的形式加以呈現(xiàn),更要結合立德樹人的育人目標,將人類文化和文明的精髓進行傳遞和傳承,使學生在美術學習中自由抒發(fā)情感,表達個性和創(chuàng)意,養(yǎng)成健康人格。在水墨畫教學中,教師可以從墨趣、形趣、意趣三個方面,層層深入,引導學生感知、理解、創(chuàng)造水墨畫,進而提升學生的精神境界。
【關鍵詞】水墨畫;趣味教學;墨趣;形趣;意趣
梁啟超先生認為教育應該引導孩子到高等趣味的路上,趣味教育所要立的趣味,不是純粹的欲望趣味,而是超越生理和物質欲望,與真善美相吻合的審美性趣味。美術教師應該把提高學生的審美趣味作為基本思路展開教學,抓住美術學科的本位,將美術知識以生動有趣的形式加以呈現(xiàn)。同時結合立德樹人的育人目標,傳遞和傳承人類文化和文明的精髓,培養(yǎng)學生的高級趣味,使學生在美術學習中自由抒發(fā)情感,表達個性和創(chuàng)意,增強自信心,養(yǎng)成健康人格。水墨畫教學是美術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培養(yǎng)學生審美趣味的重要載體。以浙美版《美術》四年級上冊第10課《花鳥小品》一課為例,教師可以從趣味教學的三重境界入手,將趣味教學融入水墨畫課堂。
一、第一重境界——墨趣:感悟筆墨之趣,品味水墨韻味
筆墨是水墨畫的基石,優(yōu)秀的水墨畫作品離不開畫面的筆趣墨意。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欣賞畫面的筆墨韻味,激發(fā)學生動筆創(chuàng)作的興趣。
(一)游戲引入,激發(fā)嘗試興趣
對于日常學習中較少用到毛筆的學生而言,他們常常會出現(xiàn)握筆姿勢不正確,或拿著毛筆無從下手的現(xiàn)象。因此,在水墨畫教學中,教師可以從“玩筆墨”的游戲引入。
《花鳥小品》是四年級水墨畫單元教學中的第三課,此前學生對水墨畫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接觸和學習。因此可以采用生生合作的方式一起玩筆墨游戲,在此過程中復習和鞏固舊知。學生自我引領與自編的方式時常能帶來不一樣的趣味。如在教學中,少數(shù)學生邊演示邊帶領其他同學一起做筆墨操:拇指食指捏住,中指外面搭住,無名指里面抵住,小指輕輕靠住,指實掌虛,手腕動起來,讓筆“洗個澡”,也可在筆尖“蘸點墨”,畫一畫……在看到有的同學無法理解自己所說的話時,引領的學生還會就近演示給同學看。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生初步掌握了用筆用墨的方法,用水墨進行創(chuàng)作的熱情得以激發(fā)。
將游戲引入水墨畫教學,不但能消除學生學習水墨畫時的畏難心理,還能讓他們在玩的過程中生發(fā)對水墨表現(xiàn)的興趣,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點面欣賞,感受筆墨樂趣
對于小學生來說,相比其他畫種中明艷的色彩和奇特的造型,水墨畫中的筆墨韻味在欣賞和接納程度上存在一定的難度。教師需要運用多樣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感知、理解。
在《花鳥小品》教學中,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感受水墨畫的韻味,教師選擇了齊白石的畫作來引導學生欣賞。教師先出示局部,告訴學生大畫家也喜歡玩筆墨游戲,并出示一片墨塊。學生發(fā)現(xiàn)這樣的墨塊跟自己在“玩筆墨”游戲中的墨塊并無太大差異,于是在心理上的接納程度提高了許多。接著,教師出示整體畫面,學生發(fā)現(xiàn)看似簡單的墨塊原來是美麗畫面中的一部分,由此,創(chuàng)作的欲望也得到了激發(fā)。然后,教師引導學生感受墨色的濃淡干濕變化,感悟墨塊造型在畫面中的重要作用。
通過對大師作品從局部到整體、由點及面式的欣賞,學生學會觀察畫面的細節(jié),品味其中的韻味,與大師間的距離也得以拉近。學生生發(fā)出對大師作品的喜愛之情,感受到運用筆墨的樂趣。
二、第二重境界——形趣:理解構圖之趣,學習經(jīng)營位置
對于構圖飽滿的兒童畫,小學生會有一種約定俗成的認同感。相比在理解水墨畫的留白以及布局之空靈上,學生需要有一個心理接納的過程。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進行巧妙引領,幫助學生理解“形”之趣。
(一)層層剖析,感知構圖之妙
對畫面的理解,要經(jīng)過一個循序漸進的感知、理解與接納過程。與直白的語言講解相比,美術學科更應該抓住視覺元素的特點,以更直觀的視覺感知方式呈現(xiàn)。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等輔助工具,層層剖析畫面,讓學生更好地學習構圖的方法。
在《花鳥小品》一課的教學中,教師選擇潘天壽的《草蟲》一圖來引導學生賞析經(jīng)營位置的重要性。教師先播放蛐蛐聲,讓學生觀察作品,猜猜蛐蛐會在哪里,再出示摳去蛐蛐的《草蟲》局部圖,引導學生再一次猜測蛐蛐會在哪里。學生有的說在葉子下面躲著,有的說在花朵上面站著,有的說跳到了別的地方,也有的說落在了空白處的地上。教師根據(jù)學生回答,采用動畫演示的方式,讓蛐蛐出現(xiàn)在畫面的不同位置,并引導學生比較分析將蛐蛐布局在怎樣的位置比較合適。最后定格畫面,出示完整的《草蟲》圖,以此引導學生理解合適的位置能讓畫面更有美感和趣味的道理。
此外,教師還引導學生進一步欣賞畫面,分析畫家除了把蛐蛐放在一個醒目的位置,還用了什么方法來突出主體。學生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畫面中的菊花只畫了一半,而蛐蛐被刻畫得很完整、細致;菊花用了大色塊來表現(xiàn),蛐蛐用了很濃的焦墨來表現(xiàn)。由此,學生懂得通過色墨的對比、主體物的細致刻畫等方法,能讓主體更突出,畫面更生動。
(二)“立”“破”迭代,嘗試不同構圖
構圖的方式有很多,只要遵循美的法則,如對稱均衡、單純齊一、對比調(diào)和、變化統(tǒng)一等,不同的構圖就能帶來不同的美感。在美術教學中,為了讓學生了解多樣的構圖方式,教師常常采用“立”“破”迭代的方式,在建立固有形式美的法則的同時,又用其他的法則進行補充,使學生直觀感知多樣的構圖之美。
在教學《花鳥小品》時,為了讓學生感受不同構圖的精妙之處,教師首先提供了方形、扇形、圓形等不同形狀的畫紙和豐富的畫面內(nèi)容,讓學生上臺來拼擺,學習取舍和構圖的方法。接著教師適當調(diào)整學生的構圖,引導學生了解邊角構圖、均衡式構圖等不同的構圖方式,懂得畫面留白的作用。然后,教師通過互動示范,進一步幫助學生建立構圖意識,掌握水墨表現(xiàn)的方法。最后教師讓學生上臺一起畫一畫菊花的枝葉,給畫面取題目并落款等,加深學生的課堂體驗。
教師通過展示以其他形式創(chuàng)作的菊花小品,將學生從師生共同示范的菊花作品的固有思維中解放出來,幫助學生了解構圖和表現(xiàn)形式的多樣性,發(fā)散學生的思維。學生在不斷建立又不斷破除的迭代中豐富構圖體驗,懂得水墨畫實踐中經(jīng)營位置的妙處。這種先立后破、破而再立的教學方法,不但能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構圖知識,感受不同構圖形式的趣味所在,而且能對學生發(fā)散性思維的培養(yǎng)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三、第三重境界——意趣:深化意蘊之趣,升華創(chuàng)意表達
從美術表現(xiàn)的角度看,培養(yǎng)高等趣味,不僅要引導學生懂得美術技能技法的表現(xiàn),更要讓他們學會品味作品所蘊含的思想和情感。因此,教師要在教學中擴展學生的眼界,陶冶學生的情操,提升學生的審美素養(yǎng)。
(一)讀圖識意,提升評鑒能力
當前,人類的文化傳播方式對圖像識讀、審美判斷等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作為學生審美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者,美術教師不但要引導學生學會認識、比較與辨別各種圖像符號,還應該引導學生透過符號領會圖像所蘊含的意蘊,提升學生的評鑒能力。
在教學《花鳥小品》時,教師首先出示自己創(chuàng)作的菊花圖,表達自己對菊花的喜愛之情,引導學生了解因為菊花象征著高潔,老師尊崇這種高潔的品質,所以特別喜歡畫菊花,由此讓學生知道畫家很多時候都是在借物抒情。接著,教師引導學生欣賞任伯年和林風眠作品中的鳥,讓學生品評不同的鳥分別給人一種怎樣的感覺。于是,學生就有了“熱鬧與冷清”“溫馨與孤獨”“溫暖與寂寞”等感受。由此,學生透過畫面的“形”,感悟畫面的“情”和“境”,并通過落款和鈐印感受畫面的情趣。學生的情感得到了升華,情操得到了陶冶,美術素養(yǎng)得到了提升。
讀圖識意的能力是培養(yǎng)學生高等趣味的關鍵所在,其對于圖像識讀、審美判斷、文化理解具有重要作用,是學生美術綜合素養(yǎng)的體現(xiàn)方式。正如梁啟超先生所主張的,“要趁兒童或青年趣味正濃而方向未決定的時候,給他們一種可以終身受用的趣味”。
(二)剖析內(nèi)心,學會抒情達意
立高等趣味,引導學生用美術的形式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使畫面體現(xiàn)一定的情趣和意蘊,是美術教學的重要目標所在。
在《花鳥小品》一課的創(chuàng)意表達環(huán)節(jié),教師首先引導學生洞悉自己的內(nèi)心,談一談想用怎樣的花卉蟲鳥來表達自己怎樣的思想和情感,再引導學生解讀小組素材中的大師作品,分析畫面表達的意蘊。然后讓學生采用分層創(chuàng)作的方法,根據(jù)自己的感受和美術創(chuàng)作能力進行造型表現(xiàn)。學生可以選擇最貼合自己內(nèi)心世界的大師作品進行臨摹或適當改編,可以根據(jù)教師提供的素材進行花鳥小品的創(chuàng)編,也可以自由創(chuàng)作花鳥小品。由此,教師給不同基礎的學生提供了更多的選擇空間,讓學生能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表達自己的內(nèi)心感受。完成畫作后,教師引導學生在合適的位置進行落款和題詞,更好地抒發(fā)自己的情感,表達自己的心境。學生的作業(yè)由此變得更加靈動,更充滿趣味。部分作品如圖1。
趣味教學的終極目標是保護與活化學生的精神世界。在美術教學中,通過引導學生對水墨畫中的筆墨、構圖、意蘊之趣的欣賞、理解、表達,能培養(yǎng)學生對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構建學生的精神家園,培養(yǎng)學生積極向上的精神和樂觀豁達的胸懷,提升學生的精神境界。
(浙江省紹興市上虞區(qū)博文小學? ?31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