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雨欣
詩人什么都行。
16歲,他是翩翩少年,精通詩詞歌賦,才華橫溢卻也風(fēng)神散朗。
18歲,他參加縣試,一舉高中,自此家喻戶曉。
19歲,一表人才的他迎娶頭牌歌姬。
詩人什么都想要。
詩人想要他的詩流傳百世。得意時(shí),他游山玩水,飲酒賦詩;失意時(shí),他顧影自憐,對月吟詩。
詩人想要縱橫官場,突出的軍事才能使他得人賞識。
詩人想要同陶淵明那般隱居田園,瀟灑快意。
詩人并不快意。
詩人的宮體詩字字珠璣,卻不被主流認(rèn)可;詩人有軍事才干,適值太平盛世,無從施展;隱居田園雖輕松自在,卻無法給予他在朝中大放異彩的成就感。
詩人終日郁郁不得志,決定去看看大千世界。
詩人說五月暮春,萬物明朗,他撐船途經(jīng)郊外。河岸綠樹成蔭,兒童相逐嬉戲,唯有不遠(yuǎn)處一個(gè)廢棄已久的渡口與此景格格不入。詩人撐船靠近,看著那斑駁腐爛的木板,問它為何如此頹唐。渡口說它愛上峰崖陡峭、草木扎根的深山,卻與其相隔萬里,只怕此生都難再相見。
詩人說盛夏之際、日落之時(shí),他登上山頂,他俯瞰山間,或是郁郁蔥蔥,林海無邊無涯,或是姹紫嫣紅,花海一望無際,真叫人心曠神怡。他抬頭,卻遇上與林海、花海截然不同的紅,是夕陽的紅。山腳萬物生長,天空寂寥無聲,只是偶爾有鴉雀飛過,“嘎嘎”地叫,山崖如此陡峭卻沒有一棵古松愿探出頭探望夕陽。詩人覺得夕陽有點(diǎn)可憐,所以他問夕陽為何眼眶紅紅。夕陽說它苦等千萬年,只為問候晨鐘,但從未與晨鐘相逢。
詩人說凜冬已至,斷橋殘雪,他于西子湖畔偶遇白蛇,他看許仙與白蛇共同登船,船行至水中央,白蛇設(shè)法降下大雨澆透長安。他看白蛇立于船頭,早已準(zhǔn)備好緋紅的臉頰,只等那儒雅書生遞來的緣分之傘,但那把傘卻因許仙的疏忽閑置在家。
詩人去過很多地方,他見過渡頭爭渡喧嘩的人群,也見過云蒸霞蔚的云夢大澤和波濤洶涌的岳陽城。書生十年落寞,老病倒比鶯鶯燕燕多陪他二十年,總是命運(yùn)挑挑揀揀,諸事不周全。
此后,詩人在官場與山水間穿行,閑暇之余飲酒賦詩,不求飛黃騰達(dá)也不枉自己能淡泊名利,既知無法圓滿便不要求圓滿,知得失聚散便也不求全,得此心境便得以快意江湖。
(指導(dǎo)老師:劉靜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