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春平
無論飛錢、交子、會子,還是會票、匯票、龍票,都屬信用票據范疇,是不同朝代社會經濟發(fā)展,與貨幣流通供求矛盾的產物。這幾種信用票據的發(fā)展、演變既有共同規(guī)律,又有個性特征。
飛錢、交子、會子、會票、信票發(fā)展的共同規(guī)律
同為社會經濟發(fā)展與貨幣流通供求矛盾的產物。集中表現為市場拓展、商貿經濟發(fā)展使原有的貨幣政策、貨幣流通數量與周轉速度不足。唐代憲宗年間的飛錢表現最為突出。當時,社會經濟處于新舊秩序混亂整合時期,一方面,唐王朝進入開元盛世, 社會經濟基礎雄厚,并形成特定的市場交易體系;另一方面,繁華表象之下潛伏著政治危機和社會矛盾,最終引發(fā)安史之亂,整個社會經濟秩序,尤其是貨幣流通體系被打亂。憲宗朝已是安史之亂五十年后,但政治上藩鎮(zhèn)割據尾大難掉,致使中央國家機器運轉受阻,地方經濟運行紊亂,社會經濟的核心——金融秩序隨之紊亂,迫使商人尋求新的交易方式——飛錢。物價不穩(wěn)導致唐憲宗時以錢少為由禁用銅器,時而又禁止飛錢,這正是設想理順貨幣流通矛盾心態(tài)的體現。同理,宋代的交子、明代的會票、清代的票號也都是由于貨幣流通不能適應遠距離大額商品貿易需要的產物。
同為民間商人從事商貿經營活動的實踐基礎上創(chuàng)新的金融工具。信用票據具有良好的社會信譽、商業(yè)信用、流通功能和增財效果,因而引起政府重視,并將其收歸官營加以推行。北宋在成都設置交子務、在開封設置便錢務,南宋在婺州設置榷貨務、在臨安設置會子務。明代會票由權貴把持,清朝讓票號承匯兌付官餉軍餉,并在票號基礎上創(chuàng)辦大清(戶部)銀行,基本都經歷了“民間商人先行——產生社會影響效力——政府出面規(guī)范監(jiān)管推廣”。這一規(guī)律可簡化為“民辦——社會效應——官營”。
產生時代、出現時間、經營主體都充分反映了商品貨幣經濟的發(fā)展演變規(guī)律。它們產生于中國封建社會商品貨幣經濟發(fā)達的唐、宋、明、清四朝,且出現時間基本上都在王朝中后期,多為社會經濟發(fā)展已具有一定的基礎和規(guī)模,商品經濟空前活躍, 貨幣流通難以滿足市場和遠距離商貿需求的時候。交子表面看是在北宋前期才施行,但實際上在唐末五代,今四川地區(qū)民間就一直使用。其實質是唐后期飛錢的延續(xù),變種不離宗,不然就難以解釋北宋剛建國就能在宋太祖開寶三年(970年)設置便錢務。宋人在《宋史·食貨志》中也承認“太祖時,取唐朝飛錢故事, 許民入錢京師,于諸州便換”??梢哉f,北宋立國在經濟政策方面打破常規(guī),較早地接受了唐后期的文明進步成果,使得宋代商品貨幣經濟發(fā)展水平躍上了超越以往的新高度。同時,票據屬金融資本衍生物范疇,從事信用票據的流通交易業(yè)務,實際上即邁入資本市場萌芽的早期門檻,既要有雄厚的資金實力,又必然伴隨市場風險。唐、宋、明、清最早從事或兼營飛錢、交子、會票的多是資本富厚的富戶、富豪(權貴)和殷實商鋪。宋代交子由成都十六戶富商主持,明代會票由徐階等權貴富豪操縱,清代票號由“富商大賈甲天下、非數百萬不稱富”的晉商首創(chuàng),絕非巧合。信用票據的產生、發(fā)展、演變過程符合市場經濟的運行規(guī)律,也多次地驗證了商品貨幣的流通演進軌跡。
交通不便是導致飛錢、交子、會子、會票及票號產生的不可或缺的要素。史實表明,交通既是國民經濟的基礎,又是中國古代城市發(fā)展和信用票據的催生要素。唐代飛錢產生在安史之亂后,唐憲宗曾因錢少,禁止民間用銅器,而貨幣不足又緣于鑄造銅錢的原料因藩鎮(zhèn)割據、各地交通運輸受阻,道路不暢。同樣, 交子在宋代最早流通于四川地區(qū),也是因為川境缺銅錢,流通鐵錢,鐵錢單位價值比銅錢低而分量卻重,加之蜀道艱難,運輸大額錢貨極其困難,所以,成都商人率先創(chuàng)行飛錢。北宋熙寧二年(1069年),山西潞州設置第一個交子管理機構,也是因為太行山交通不便——“河東公私共苦運鐵錢勞費,詔置潞州交子務”。由明到清,晉商將市場從九邊重鎮(zhèn)、黃河流域拓展到長江流域、珠江三角洲,涉沙漠、越戈壁、跨江湖、過嶺南,不斷地從事商貿活動。遠距離長途販運貨物過程中,最頭疼的還是交通困難,資金調撥結算遲滯緩慢,于是首創(chuàng)票號,開“銀行”之先河,將中國傳統信用票據業(yè)務發(fā)展到極致,終于成就世界商業(yè)史上500年的輝煌。
飛錢、交子、會票、信票的區(qū)別
經營主體和經營方式不同
票據本身不是商品,但它進入商業(yè)流通充當債權債務的結算支付工具時就有了價值。歷史上發(fā)行和經營飛錢、交子、關子、會子、會票、龍票等票據的機構主要是有資金實力的富戶和殷實商鋪,但性質各有不同。票號屬專營匯兌機構,其他信用票據經營者都屬兼營。唐代飛錢是官私合營,既有商人、富室,又有官方機構進奏院、諸軍、諸使。經營方式是由進奏院、諸軍、諸使、富室作為出票方開出票券,商人執(zhí)一半,另一半由出票方寄往商人原籍,商人返回當地去固定的機構合券,兩聯核對無誤,便可支取兌付??梢?,飛錢是一種帶有匯兌功能的兩聯支付憑證。交子的經營是先私營,后官營,也就是先由成都等地的富戶和商人發(fā)行,后來被政府收歸官營,官方設置交子務、榷貨務,從發(fā)行數額、流通方式、支付時限、票據監(jiān)管等方面進行了完善,交子鋪把存放現金的數額臨時填入用楮紙制作的票券,交給存款人,并加密記以防欺偽,帶有空白支票的性質與功能。收歸官營后,政府確認交子鋪可以加收3%的手續(xù)管理費,同時根據軍事需要,擴大了交子的使用范圍,由此產生了鹽引、茶引、礬引、犀象引等一系列金融衍生產品。特別是在南宋,除交子外,會子在民間大量流通使用,杭州等地出現了中國最早的“證券交易所”——金銀鈔引交易鋪。
會票的經營主體是商人和權貴。明代中后期,商人在長距離販運貿易中大量使用會票,由于有利可圖,一些權貴政要也兼營會票。隆慶、萬歷年間,大學士徐階就于徐氏官肆發(fā)行北京至松江的會票。這種會票的格式與保密措施已相當完備,能夠驗證真假。會票在清代前期、中期廣泛流通使用。道光八年(1828年),江蘇巡撫陶澍的奏折就反映了清代“天下四聚”之一的蘇州大量使用會票的情形——“蘇城為百貨聚集之區(qū),銀錢交易全藉商賈流通。向來山東、山西、河南、陜甘等處每年來蘇置貨,約可到銀數百萬兩,與市廛錢價相平,商民稱便。近年各省商貨未能流通,來者日少,銀價增長,然每銀一兩亦不過值錢一千一百六七十文至二百余文不等。自上年秋冬至今,各省商賈俱系會票往來,并無現銀運到,因此銀價頓長,銀價愈賤,竟至每銀一兩易制錢一千二百八九十文至三百余文不等”。商人牟純儒在蘇州賣參得銀三萬兩。因道途遙遠,銀數過多難以攜帶,“現銀隨在彼處販賣綢緞各商會兌,寫立會票攜來”。由于受到承匯能力和通匯地區(qū)的限制,這種會票遠遠不能滿足遠距離埠際間大宗貿易流通的需要。到清中葉,民信局產生,山西票號將會票由兼營推向專營。
票號是我國封建社會末期的重要信用機構,是賬局的延續(xù)和發(fā)展,是中國銀行業(yè)的鼻祖。票號的經營主體以山西商人為主,江浙商人為輔。票號經營方式靈活廣泛,管理系統完備,有存、放、匯三大業(yè)務和代理業(yè)務。匯兌方式有票匯、信匯、電匯三種,票號的信用、印制、防偽、密押、水印、股份、技術操作和組織管理達到了中國封建社會信用票據的最高水平。到清末,票號一度執(zhí)金融界之牛耳,在國家財政中發(fā)揮了積極的支柱作用,匯總了大量的官餉、京餉、協餉和賠款。當時票號的分支機構擴展到一百多個城鎮(zhèn),形成了全國性的網絡,對推動社會經濟發(fā)展貢獻巨大。
信用程度不同
票據是建立在信用基礎上的書面支付憑證。出票人和承兌人都有按照票面規(guī)定履行支付款項承諾的義務。盡管歷史上發(fā)行票據的經營者多為有一定資金實力的殷實商鋪、富戶,但由于社會經濟發(fā)展水平、商業(yè)信用水準的不同,飛錢、交子、會票及票號的信用等級有明顯的區(qū)別。分析史實可知,票號的信用度最高,實行了預提護本、嚴防底空、標期清算、失信懲罰頂標制度。飛錢的信用度較好,迄今尚未見飛錢詐騙和失信的歷史記載。而交子、會票的信用度就要差些。尤其是北宋真宗時,成都十六家富戶經營的交子鋪,所發(fā)私交子由于信用不足,反復引發(fā)債務糾紛。所以到天圣元年(1023年),政府下令禁止私人發(fā)行交子,同時在四川設置益州交子務,由京官二人主持交子發(fā)行監(jiān)管,史稱“官交子”。官交子面額固定,發(fā)行額有一定比例,并用鐵錢作為儲備金。明后期由于政治腐敗和部分權貴染指,會票也存在信用問題,社會上出現了偽票,一些不法之徒出具偽票坑騙他人,典型案例如徐階的門客蘇克溫用假會票詐騙同鄉(xiāng)人馬氏一百五十金。
流通范圍不同
唐代飛錢從流通區(qū)域看,主要在京師長安和大商人集中的諸道之間使用,屬局部范圍。北宋交子的流通范圍起初局限于四川境內,后擴展到開封、洛陽、太原、長治等地,雍熙以后,由于西北戰(zhàn)事發(fā)生,交子延伸到西北部分用兵的地區(qū)。南宋會子初行限于浙江,后通行于蘇、浙、皖、贛、湘、鄂數省,上述長江流域六省,官方的漕糧賦稅結算、民間典賣田宅牛馬舟車,乃至婚喪嫁娶都可以使用會子。關子主要流通于浙江杭州、金華等有榷貨務的地方。會票是明清時期商品經濟發(fā)展、白銀大量使用的產物。明代會票主要在北京和南方蘇、松、嘉、湖等商品經濟發(fā)達的東南沿海地區(qū)流通使用。到清代,會票在北方大量使用,至嘉道年間,南北物資交換,商人在南北方之間的大宗貨物購銷均
攜帶會票交易。道光三年(1823年),山西票號產生后,商業(yè)資本和金融資本的結合更加緊密,各家票號的各種信用票據的流通更加頻繁。隨著票號業(yè)務的拓展和分號的迅速增多,全國十八個行省的繁華都市城鎮(zhèn)的商埠幾乎都有山西票號的分支機構。北起恰克圖、奉天(沈陽),西至迪化(烏魯木齊)、蘭州,東到營口、登州(蓬萊),南至嶺南兩廣,西南至成都、拉薩都有山西票號商人活動。
結語
從世界歷史看,歐洲票據源于12世紀意大利金錢兌換商發(fā)行的兌換證書,類似當今本票,但比唐代飛錢晚五個世紀。15世紀,歐洲的商品交易多以市場票據結算。16世紀,法國開始背書制度。17世紀,西方發(fā)達國家進入票據成文法時期,中國步入明清鼎革之際,會票在商業(yè)交易中大量使用。18世紀,英國率先使用支票。到19世紀,各國票據業(yè)務隨著國際貿易的發(fā)達逐步健全,歐美票據得到廣泛使用。19世紀末20世紀初,歐洲各國針對票據相繼立法,逐漸形成《英國票據法》(1882年)和《日內瓦統一匯票、本票法公約》(1930年)。
此后,伴隨國際貿易的發(fā)展,非現金結算方式(NON-cash Settlement)取代了現金結算。目前,國際進出口業(yè)務中廣泛使用的結算方式是信用證(Credit),其發(fā)展更新極快。1994年1月1日《跟單信用證統一慣例》(UCP500)開始實施,目前《跟單信用證統一慣例》(UCP600)已使用多年,并發(fā)展出保函、保理、SWFT系統等新業(yè)務。中國雖然在明清時期票號就已十分發(fā)達,但由于受各種因素影響,直到1995年5月10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才正式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票據法》。此后,我國金融業(yè)和國際貿易迅猛發(fā)展,尤其是改革開放40多年來,在黨的領導下,我國經濟突飛猛進、取得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銀行業(yè)資產規(guī)模與金融資產總量的占比超過90%,資產規(guī)模躍居世界第一。國內票據業(yè)務也突飛猛進,取得長足的發(fā)展。
“以史為鑒、開創(chuàng)未來”,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指出,“新的征程上,我們必須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在我國邁入兩個百年交匯的關鍵期,我們需要進一步研究本民族歷史發(fā)展和經濟演變規(guī)律,正確把握資本的本質和規(guī)律,既發(fā)揮資本作為生產要素的積極作用,又依法加強監(jiān)管,防止資本像脫韁野馬惡性膨脹、無序擴張。一定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經濟是肌體,金融是血脈,兩者共生共榮”“維護金融安全,是關系我國經濟社會發(fā)展全局的一件帶有戰(zhàn)略性、根本性的大事”等指示精神,堅持穩(wěn)中求進,做好金融工作,為實現兩個百年的奮斗目標不懈努力?。ɡm(xù)完)
(作者系中國明史學會副會長、山西省社會科學院〔省政府經濟發(fā)展研究中心〕副院長)
責任編輯:楊生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