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嵩
初讀宋文靜的《與母親書》,腦海里不時躍出的卻是付秀瑩多年前的那篇《愛情到處流傳》:同樣是北方平原,同樣是五歲的女兒在懵懂中目睹了母親(在《愛情到處流傳》中則是父親)的出軌,同樣是掩藏著許多秘密的麥秸垛,同樣是“到處流傳”、伴隨著“嘆息一聲”的鄉(xiāng)村愛情……但與付秀瑩的溫柔蘊藉、處處留白、化尷尬于無聲不同,宋文靜筆下的這場鄉(xiāng)村畸戀更生冷硬酷,給陳三木夫婦帶來的創(chuàng)傷更刻骨銘心,它甚至深深影響了母女兩代人之間的關(guān)系,影響了下一代的成長與她們?nèi)蘸蟮母星樯睢!稅矍榈教幜鱾鳌返慕Y(jié)尾說,父母在漫長歲月中經(jīng)歷的波折“都過去了。記得倒還是記得的。然而,大部分,差不多都已經(jīng)忘記了。當然,或許,他們是不愿意再去想了?!边@段看似前后矛盾、實則意味深長的話,背后是憂傷、蒼涼的生活真相。而在《與母親書》中,那種夫妻雙方刻意營構(gòu)和維護的“溫情”似乎自始至終從未存在過,血淋淋的現(xiàn)實、冷漠得幾乎不近人情的家庭關(guān)系被原生態(tài)地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如果說《愛情到處流傳》似紹興黃酒,綿柔醇厚又回味悠長,那么《與母親書》則如躁悍酷烈的老白干,辣口中兼有絲絲苦澀。
小說通過敘事揭開一個人或一群人的秘密,敘事的過程也便是揭秘的過程。在《與母親書》中,這個秘密便是母親與父親發(fā)小文叔之間的私情,以及妹妹如夢的身世,而這個過程則是通過“我”(大女兒陳如燕)的童年回憶、一篇未完成的題為《世界上所有消逝的瞬間》(以下簡稱《瞬間》)的小說,以及母親的兩本日記共同完成的?;貞?、小說和日記三者有著相近的主題或情節(jié),既形成“互文”,又像模仿式復(fù)調(diào)音樂的代表“卡農(nóng)”(Canon)那樣,一個聲部的曲調(diào)始終追逐著另一聲部,直至最后一個小節(jié)、最后一個和弦融合在一起,使小說奇妙地帶有某種程度的音樂性。
小說中最具作者匠心、因此也最耐人尋味的,就是那篇“我”一直在寫的小說,它和作為載體的《與母親書》一起,構(gòu)成了一個精巧的套盒結(jié)構(gòu)。小說中曾先后三次直接提及《瞬間》的寫作:在故事的開端,“我”在電腦前苦苦“修補”那篇《瞬間》,困難在于它的“虛實讓人難以拿捏”——所謂“拿捏”,無非是指權(quán)衡小說中真實與虛構(gòu)成分的比例,說明這篇小說并非全然是向壁虛構(gòu)的產(chǎn)物,而是有著事實的基礎(chǔ)。在后面的敘述中讀者被告知,《瞬間》的題目幾年前就已想好,但故事卻在反復(fù)寫了三四稿后仍不能讓人滿意,因為無法“合情合理地編”;母親得了瘋病之后,“我”要在某些東西被遺忘、消逝之前把它“抓住”,試圖還原一種現(xiàn)實。而在小說臨近結(jié)尾時,“我”仍記得五歲時目睹的那個男人的背影,以及他落下的“黑色褲腰帶”,但“我”擔心自己的記憶力會出問題,因此要盡快把它寫下來,“試圖寫一種可能性”。這三次對寫作行為的提及,共同指向的問題是:《瞬間》里真實的成分究竟占多大比重?“我”究竟擔心什么東西會被遺忘?耐人尋味的是,“我”早就將《瞬間》的兩位男主人公的名字設(shè)置為“劉木林”和“陳郁文”,明眼人立即就能意識到,他們是由“我”父親陳三木和他的發(fā)小“文叔”的名字演繹而來(“木林”即是三個“木”;而從母親瘋病發(fā)作時小聲嘟念“郁文快走吧”可知,“文叔”本名就是“陳郁文”)。一個女兒居然會給自己的父親安排如此尷尬而又殘酷的處境和遭遇,讓人不得不認定,除了“猶鳳”這樣明顯的虛構(gòu)人物之外,事實真相這幅拼圖在《瞬間》中已經(jīng)幾近完成(但仍未完成)。記憶碎片便是以這種特殊的形式拼貼起來,留下些許空白供讀者去自行填補,而讀者與小說人物之間的心靈交流,也便在此過程中漸漸變得緊密。
我們常津津樂道于米蘭?昆德拉提出的“懸置道德審判并非小說的不道德,而是它的道德”。昆德拉將道德審判推到小說之外的疆域,將其權(quán)力和任務(wù)交給讀者,而將小說界定為“道德審判被懸置的疆域”。在《與母親書》中,作者同樣將“道德審判”懸置起來,幾乎所有的人物(包括《瞬間》中的人物)都無法放到道德法庭上加以審判。作為小說最重要的主人公,對丈夫不忠、對女兒不親的“母親”幾乎就是一個典型的“壞女人”形象,但她同時又是一個被初戀男友拋棄,在困境中求相好幫助而不得的女人;“我”對母親態(tài)度冷淡、甚至不肯以“媽”稱呼她,和已婚男人關(guān)系曖昧卻被一腳踢開,但母親一生中最大的悲劇又確實是因為五歲的“我”懵懂無知而造成的;至于父親、文叔、妹妹,以及小說中的猶鳳,都是帶有明顯道德缺陷,同時又是他人的道德缺陷的受害者(甚至直到小說的尾聲,父親和文叔之間多年前“一念之間”結(jié)下的恩怨才公之于眾)。也正是因為這種既是“加害者”又是“受害者”的雙重身份,“我”(或許還應(yīng)該包括妹妹)對母親的態(tài)度才能從怨恨到慢慢試圖去理解,并最終實現(xiàn)“同情之理解”,達成和解。這便是昆德拉所說的“巨大的偉績”——“那里,唯有小說人物才能茁壯成長”。
說到“道德”,還不得不提及小說中的兩個細節(jié):張醫(yī)生評價母親時說“太善良的人,就是會對自己太苛刻”;“我”則在探明真相后感慨母親是“道德感多么強的女人”。在這里,無論是“善良”還是“道德感”,都與“恥感”密切相關(guān)。日本學(xué)者丸尾常喜曾在《恥辱與恢復(fù)——<吶喊>與<野草>》一書中深入剖析了魯迅生命與文學(xué)中“恥”的意識。在他看來,所謂“恥”感,不只是簡單的“恥辱”,至少還同時包含著“害羞”以及“慚愧”等幾種成分在內(nèi);“恥”是“否定性”,特別是“自我否定”作用的結(jié)果。“欺瞞讓她覺得可恥。背叛更是。”——也就是說,對于自己的行為,母親多多少少是持“否定”態(tài)度的,惟其如此,她的心靈才會飽受愛情與道德感的雙重煎熬,直至發(fā)瘋。這種糾結(jié)擰巴的道德感或曰“恥感”,又被母親傳遞給了大女兒如燕。如夢說,“你跟媽是同樣的人,你們都喜歡刀刃向內(nèi),傷害自己”,而這正是“我”理解母親、與母親達成和解的最根本原因。
下一代人重復(fù)著上一代人的悲劇命運,這種輪回的命運呈現(xiàn)方式,讓人想起了《雷雨》,以及曹禺在《雷雨?序》中那振聾發(fā)聵的比喻——“他們怎樣盲目地爭執(zhí)著,泥鰍似的在情感的火坑里打著昏迷的滾,用盡心力來拯救自己,而不知千萬仞的深淵在眼前張著巨大的口?!本驮凇拔摇笨赐昴赣H日記的那個夜晚,“我”亂夢如云,夢中母親掉進了村頭的井里,而那井,便是“張著巨大的口”的“千萬仞的深淵”。命運的卡農(nóng)終止于如此令人心悸的和弦,沒有掌聲也沒有喝彩。而這,或許才是真正屬于蕓蕓眾生的凡人之曲。
責任編輯:姚?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