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元豐七年(1084)十一月,經(jīng)過近十九年的努力,司馬光和他的助手們終于在西京洛陽完成了二百九十四卷歷史巨著——《資治通鑒》。在呈報給皇帝的表文中,司馬光希望這部書能使皇帝“鑒前世之興衰,考當今之得失,嘉善矜惡,取是舍非,足以懋稽古之盛德,躋無前之至治,俾四海群生,咸蒙其?!???墒遣痪?,繼位的哲宗和之后的徽宗辜負了司馬光的一片苦心,并沒有吸取這部書中所提供的歷史經(jīng)驗和教訓,更沒有贏得“稽古之盛德”和“無前之至治”。就在《資治通鑒》問世四十二年后,金朝的大軍兵臨開封,宋朝失去了半壁江山,連徽宗和他的兒子欽宗都當了俘虜,“四海群生”遭遇的不是福,而是無窮的禍。
但《資治通鑒》的價值并沒有隨著北宋的覆滅而喪失,相反,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受到歷代統(tǒng)治者的重視。今天,包括《資治通鑒》在內的古代優(yōu)秀歷史著作,依然是值得我們珍視的寶貴遺產(chǎn)。
我們之所以重視《資治通鑒》一類歷史著作,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它們不僅給人們提供了歷史事實,而且明確地表達了作者對歷史的看法和他所總結的歷史經(jīng)驗。盡管由于時代不同了,我們不會完全同意他們的見解,或者只能將他們的看法作為批判的對象,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他們所總結的一些具體的歷史經(jīng)驗,具有永恒的價值。
歷史發(fā)展有其基本的規(guī)律,這是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的,是必然的。但任何一個社會發(fā)展階段、任何一個朝代、任何一位君主、任何一個事件,都有其偶然性,不可能都按照某一種具體的規(guī)定出現(xiàn)或消失,興盛或衰亡。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響到這些人或事的,是人事,而不是天命;是偶然因素,而不是必然性;其結局往往千變萬化,而不是只有一種可能性。
就拿中國的歷史來說,封建社會占了目前我們所知道的歷史時期的大部分。如果只研究封建社會的一般規(guī)律,只看到這個社會從產(chǎn)生、發(fā)展到消亡的大過程,就無法解釋各個朝代的興衰。在封建社會處在上升的階段,在地主階級被稱為新興的時期,照樣有王朝衰落以至滅亡,而另一個勃興的新朝并沒有擺脫封建社會的特性,另一批成功的君主也不可能不代表地主階級的利益。為什么同樣是封建王朝,有的能持續(xù)三四百年,有的卻只存在了一二十年,甚至胎死腹中?為什么同樣是地主階級代表,有的君主能開疆拓土,有的卻只會割地賠款?有的可以清心寡欲,有的卻一定要窮奢極侈呢?為什么在同一個階級中也有忠奸賢愚,而同樣是忠臣,結果卻截然不同呢?
我們當然應該特別重視對歷史發(fā)展總體性和規(guī)律性的研究,只有這樣,才能把握住歷史的大方向,才能對我們的事業(yè)有必勝的信心和執(zhí)著的追求。但這并不意味著可以忽視具體的、一般性的歷史經(jīng)驗,因為如果我們不重視這一類經(jīng)驗,我們的追求就未必能取得預期的結果。而且,對個人和一個部門來說,這類經(jīng)驗更具實用性和啟發(fā)性,更易形成自己的智慧,更易轉化為自己的財富。
這套叢書共八卷,每卷選擇一個在中國歷史上影響較大的朝代或時期,在該時段中選擇一二十個題目,可以是人物、事件、制度、觀點、階段等,通過具體的史實,提出作者的看法和見解。
我們不是寫中國通史,所以只能寫每本書涉及的階段,但也不限于一朝一代,可以兼及前后左右。我們也不是作一朝一代的通史,只是從這一朝代或階段中選取我們認為意義較大、便于表達而作者又有較好研究基礎的題目,見仁見智。在每一卷的開始都有一篇概述。這主要是為對該階段的通史不太熟悉的讀者準備的,也是為了使讀者能對下面這些題目的相互關系和背景有一定的了解,具有這方面基礎的讀者完全可以不看。
這套叢書初版于1997年。這次再版,完全按原版排印,僅根據(jù)作者的要求,作了個別文字上的修改。
為什么寫在二十多年前的舊作不需要改寫,就能直接供給讀者呢?一方面這是作者的自信,二十余年來自己和讀者都沒有發(fā)現(xiàn)什么訛誤不妥之處,自然保持原貌為好。另一方面,這也是歷史類書籍的優(yōu)勢——以歷史事實為基礎,只要這部分正確,就有其長久的價值。即便到了今天,你可以不贊成《資治通鑒》所傳達的價值觀念和它所總結的經(jīng)驗教訓,但改變不了它曾經(jīng)受到歷代統(tǒng)治者的高度重視,也為中國當代政治家所重視的事實。你可以不看書中“臣光曰”的大段議論,但如果要了解歷史事實特別是唐后期和五代期間的史實,就必須讀《資治通鑒》。
多年前,師兄周振鶴教授提出“歷史是介于科學與人文之間”的觀點,我深以為然,并且經(jīng)常運用演化。一切過去曾經(jīng)存在的人和事都是客觀存在,是事實,研究并復原它們屬于科學的范疇,應該只有唯一正確的答案。如果客觀條件具備,這一過程完全可以重復,而且可以得到驗證。但現(xiàn)存的歷史都是后人有意識、有選擇的記錄,而人的意識和選擇屬于人文,不必也不可能用科學的標準來衡量。至于人們的歷史觀念和對歷史的評價純屬人文,更不必也不可能找到標準答案。
對于歷史事實,我們可以根據(jù)自己的研究成果,或是吸收他人已有的可靠的研究成果,作如實的敘述。如果不得不涉及至今尚未被揭示的,或存在爭議的事實,一般都會加以說明,或者作出自己的判斷。對這一部分,如果出現(xiàn)錯誤,即使是次要的、細節(jié)的,也要及時糾正。就在交稿前,有網(wǎng)友在我的微博上指出,我在《漢魏故事》一文中稱曹丕為“建安七子”之一是錯的??吹胶?,我頗感意外,曹丕是“三曹”之一,當然不屬“建安七子”,但翻到那一頁,我當初就是這樣寫著,二十多年來居然沒有發(fā)現(xiàn)。要不是那位讀者發(fā)現(xiàn)并指出,這次再版還會錯下去。
但如果是對本書提供的“歷史經(jīng)驗”“歷史智慧”部分,那基本都屬于人文,并沒有標準答案,作者與讀者之間完全可以有不同的見解和觀點,見仁見智,何妨求同或求異!所以這部分就不必修改了。
“愛上歷史”這套叢書初版時,我和全體作者都屬中青年,最年長的我也還不滿六十。如今,最年輕的兩位作者都已接近我當時的年齡,而作者之一、復旦大學法學院的姚榮濤教授不幸已于2020年6月因病逝世。本書的再版也是對姚教授的紀念和安慰。
(“愛上歷史”叢書,葛劍雄教授主編,包括楊志剛著《六合一統(tǒng):中華帝國的崛起》;葛劍雄著《泱泱漢風:兩漢的興衰》;郭建著《滄桑分合:亂世中的演進》;宋昌斌著《盛唐氣象:封建社會的鼎盛》;徐洪興,姚榮濤著《文盛武衰:宋朝歷史一瞥》;姚大力著《“天馬”南牧:元朝的社會與文化》;安震著《大明風云:明朝興亡啟示錄》;徐洪興著《殘陽夕照:清代歷史掠影》,廣東人民出版社2021年8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