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斌
張謇無疑是中國近代史上一位極其重要的人物,為建設“新世界之雛形”作出了不少開創(chuàng)性建樹。而作為一位生活于社會巨大轉型時期的歷史人物,他身上同樣無可避免地烙下時代的印記。這在張謇的婚姻觀上體現得尤為明顯——充滿著新與舊、落后與進步、傳統(tǒng)與現代的矛盾。觀照張謇的婚姻情感生活,可以讓我們更為立體地認識張謇,還原其有血有肉的一面。
張謇的情感生活可以追溯到他青少年讀書時期。他的前半生,走過了30年漫長而痛苦的科舉之路。年輕時的張謇在蹉跎考場之余,曾和幾位女士萍水相逢,甚至與其中的“桐花女史”“觸電”生情,有過一段浪漫之戀?!芭贰边@個詞古已有之,意為知識女性。
早年張謇在家鄉(xiāng)南通和南京等地拜師求學期間,結識了不少學友。同學間偶爾會組織文酒會,邀請一些略通文墨的知識女性陪伴助興,張謇也會隨大流參加。
千年秦淮河畔,文人墨客與歌伎才女之間,曾演繹出一個個美麗動人的情愛故事。1875年仲夏,正值情竇初開年齡的張謇在南京游幕和讀書,秦淮河上畫舫穿梭,佳麗如云,張謇在與一群同學朋友飲酒時,在一艘游船上與容貌出眾的“桐花女史”不期相遇。
很快,兩人有了進一步的交往。在張謇日記中,留下了他“寫贈桐花聯”,“同往桐花深處”等記錄。又有一次,“桐花來,由窗外過……文園客方落寞無聊,不知其來之翩翩早也,故彼雖有洛神之流睇,我仍若夏統(tǒng)之心腸”?!巴┗ㄅ贰弊審堝郎钌钪裕瑤锥冉煌聛?,兩人情感逐漸升溫。這位長著“洛神之流睇”般眼睛的癡情姑娘,竟追隨張謇來到他讀書的書院。
后來,“桐花女史”慢慢淡出了張謇的生活,也從他的日記中漸漸消失。究其原因,他自責道“荒嬉已甚,豈忘三年磨折乎”,為了求取科舉功名,張謇曾遭人要挾,陷入“冒籍風波”,打了多年官司才得以脫身。也許胸懷遠大抱負的張謇想到了這些,才斬斷了情絲。
1875年1月,張謇與家鄉(xiāng)海門常樂鎮(zhèn)鄰村比他小三歲的徐端完婚。四五年前,兩人訂婚時,張謇母親金氏就讓媒人周嬸去詳細打聽過未來兒媳的情況。徐端盡管和大多數同時代女子一樣沒上過學,卻能干而穩(wěn)重。周嬸去徐端家提親時,正是收獲季節(jié),只見徐端拿著桿稱和賬冊,忙著向佃戶收租,周嬸與徐母談話,徐端也不插嘴,是一個非常賢淑的姑娘。
徐家本來家境還算殷實,后因徐端的兩個兄弟做生意虧了本,只得變賣家中田產。徐端請求家里把原來許給她的百余畝嫁妝田也賣掉償債,還表示要放棄衣物、首飾等嫁妝。其時,張謇因“冒籍風波”賠了不少錢,債臺高筑,家境困窘。張謇和徐端的婚禮也是張謇向親友借錢操辦的。
張謇兒子張孝若說,“我先母徐太夫人……到了我家以后,志趣很和我父相同,對于翁姑奉侍,異常孝順。我父終年在外居幕奔走,每年年底才回來一月半月,有時竟不回來,家事都是她一手料理,使我父專心在外,沒有內顧之憂”。和徐端結婚30多年,張謇絕大部分時間在外忙碌,前期是為了生計和仕途奔波,后來是為了創(chuàng)辦實業(yè)等一系列事務而奔走,因而和家人團聚的時間很少。
張謇把父母起居、鄰里往來等家中諸事都交給妻子。過門第三天,徐端黎明即起,穿上粗布衣服,問候公婆,把家務操持得井井有條。有一次,為了調解鄰居家的矛盾,徐端把自己的衣物典成銀子,慷慨相助。婆婆金氏連連夸獎她是“賢妻”,張謇給她取字“倩宜”,意即秀外慧中,處事得體。
徐端持家有方,和張謇還有著共同語言,不僅為張謇解決了后顧之憂,而且她的體貼和鼓勵常常給身心疲憊的丈夫很大的安慰。張謇說,“夫人雖未嘗學文,而勤勉慷爽,出于天賦。方敝人之舍仕宦而求實業(yè)也,家事一委之夫人。遇極艱苦時,退而至家,夫人必有以慰其勞苦而勖其堅忍”。她十分支持丈夫的事業(yè),并積極參與其中。1905年,張氏私立初等小學創(chuàng)辦,徐端任校長;海門常樂鎮(zhèn)重建頤生酒廠時,她出任廠長;張謇修造宅邸,她代丈夫督辦工程;她還動員婦女名流為通州女子師范學校募捐,自己帶頭捐建筑費500元、常年基本金1000元。
后來的張徐女校、南通育嬰堂、幼稚園,都是根據徐端的遺愿創(chuàng)辦的。張謇對她始終抱有敬意。在她去逝后的1910年,南通女子師范學校市河岸新校開學,張謇蒞臨致辭時多次提到亡妻,說夫人當年“志愿甚雄”,日謀夜思,籌措經費,“欲女子師范養(yǎng)成,而各處女子小學次第而立”,乃“夫人之志,敝人義何容辭”。在張孝若眼里,父母夫唱婦隨,“看見我父辦學校,她也要提倡女學,就辦了女師范,還在母家近邊,辦了一個小學校”?!八埠芨挥趧?chuàng)造的觀念,譬如在光緒末年她就發(fā)明女子著長袍,她先穿著,叫家人也照樣做,不到一年,親戚中的婦女都改穿長袍了。”徐端逝世后,“我父好像失掉一只膀子”。
對于徐端患病,張謇牽掛心頭,四處為她請醫(yī)治療。生離死別前的那一幕,更是感人至深。1908年4月25日晚,徐端病危,彌留之際,張謇急匆匆趕來與之訣別。徐端已坐不起來了,只能示意讓張謇抱她,還拉住丈夫的手,聲音雖微弱卻很是動情地說:“你待我不錯,我也待你不錯……”張謇俯身問她,有什么需要交代,徐氏聲音細若游絲:“叫我如何說,我現在已說不來?!钡拇_,一生恩愛即將就此訣別,千言萬語又從何說起。她望著張謇,神色蒼白,欲哭無淚,最后帶著無限的眷戀逝于張謇懷里。
在給徐端的挽聯上,張謇痛徹心扉地寫下:“嗚呼痛哉!三十五年貧賤夫妻,常將辛苦分磨蝎;幾千百變憂危身世,甚矣摧傷況老鰥?!焙髞砻磕昙漓?,張謇都會寫下許多詩文傾訴對妻子的懷念。在自己的住所花竹平安館內專門辟有“倩影室”,室內掛有徐端的照片,他常常獨坐靜對,以寄托無限哀思。
張謇一生娶過四個妾氏,都是徐端一手張羅、前后選定的。
徐端曾為張謇生過一個女兒張淑,卻因驚風,不足百天就夭折了。后來,他們抱養(yǎng)了三哥張詧的女兒,“弱而慧”的嫻兒在4歲那年也不幸患病而卒。為能延續(xù)張家香火,深受“無后為大”觀念影響的徐端,先后納進陳、管二妾,對此,張謇似乎不太情愿甚至反對,徐端便搬出公公張彭年來做張謇的工作。
不過,過門后的陳、管兩妾仍未能生育,而從唐閘育嬰堂領養(yǎng)的襄祖、佑祖則體質羸弱,且資質平平,難成大器。佑祖稍大后竟染上惡習,20多歲就死于肺病,襄祖患有骨癌,19歲即逝,這是后話。徐端為了能讓張謇納妾生子,“禱神卜筮,博訪良家,嘗單車晨出,風雪,夜逾半而返”,后來她索性一下子為張謇納進吳、梁兩位農家女為妾。
陳氏是張謇娶進門的第一個妾。在徐端的安排下,隨慶軍出兵朝鮮回來不久的張謇,在1884年春節(jié)迎娶了21歲的陳氏。陳氏身世坎坷,是張謇妻妾中命運最悲慘的一個,死后連名字也沒有留下。在陳妾來歸之初,張家陷入了又一輪困苦貧窮之中。張謇的日記多處留下“家中支絀”“家中乃奇窘”之類的記載。
1893年5月初,去江西貴溪看望在當地擔任縣令的哥哥張詧后,張謇回到海門常樂老家,當時夫人徐端、弟弟張警夫婦和侄子張亮祖皆病。后來,其他幾個人漸漸康復,唯有陳氏久病不愈,并日呈兇險之狀,幾個月后便撒手人寰,時年不足30歲。次年,張謇考取狀元、走向科舉巔峰。張謇在日記中評價道,“自陳氏來歸,于今九年,雖未有所出,而謹慎無過,能主中饋,內子甚賴之。即卒,家人咸惜焉”??梢?,陳氏頗得徐夫人信任,在一家老小里人緣不錯。
張謇納娶的第二個妾是管氏。徐端見陳妾多年未有生育,1892年又為張謇納19歲的管氏為妾。對于管氏,張謇的著墨更少。多年后,張謇在信中告訴友人,管氏“漸習奢好,與無知婦女往還,染嗜鴉片,誡之不悛。輒以己意出家,去而后白。惡甚而去之,求還不許”。管氏進門后也沒有生育,徐端甚是著急,便繼續(xù)張羅替夫納妾,也許是管氏感到內心孤獨空虛,染上毒癮,難以戒除,后來遁入空門,吃齋念佛。
吳道愔是張孝若的生母。張孝若說,“我父到了將近四十歲還沒兒子,她(徐端)很為著急?!疅o后’是中國家族祠度最看重的一件事,也是婦人分內應該擔心的一件事,于是為我父納我母……”1894年3月,也就是在張謇考中狀元的前幾個月,張謇親往南通鄉(xiāng)下石港與好友議商納妾之事,娶如皋吳道愔、梁曼容兩女為妾,并行聘禮。
張謇在考中狀元后不久,因其父辭世,守孝三年,遂于1897年才將吳、梁二妾迎娶回家。次年正月,吳道愔便生下張孝若。母憑子貴,她在張家的地位隨之上升。1908年,徐端病故,吳道愔被立為正室夫人,掌管家務。對于吳道愔,張謇留下的敘述并不多。反而是張孝若對自己生母的描述極為詳細,說她“助徐大夫人管理家事,很得器重。生我以后,撫育我受盡勞苦,自處謙謹,極有分寸……很知禮節(jié),尤富于美術技能,凡家庭粗細工作無一不能”。她還“周濟了許多貧苦的人,世俗婦女的習慣,她絲毫沒有”。張孝若之子張緒武也印象深刻地說:“我親生祖母吳氏端重莊嚴、美麗富態(tài)。她經常穿著自己設計的長長的連衣裙,穿著小腳皮鞋。夏天拿把茄扇,真是儀態(tài)萬千?!?/p>
梁曼容是與吳道愔一起被納為妾的。進門之初,她也頗為張謇看重,為她寫下“曼容亦有言,天解從人愿”的詩句。在張家十多年,梁曼容沒有生育,她和吳道愔分工明確,吳氏主要負責撫育親子張孝若,梁氏負責撫養(yǎng)養(yǎng)子佑祖、襄祖。
而關于梁曼容的最終歸宿,張謇在給友人的信中作過交代:“內子卒,一妾稍肆,好詈仆嫗,不白主人,輒予人物,訓之不悛,惡其專愎而大歸之?!边@里的“一妾”,指的就是梁曼容。梁曼容和張家矛盾激化,應是1908年徐端去世后,也許是因為一同進門的吳氏被扶正,梁氏心有不甘,在家里弄出口舌來,對張謇的批評和勸導不以為然,還以退為進地提出要回娘家奉養(yǎng)老母。
1909年4月,張謇同意梁氏的要求,并給她寫了兩封信,“一法家言,一慈善家言”,一封強調婦道家規(guī),另一封強調做人要以慈悲為懷。不過,梁曼容回娘家后,仍喋喋不休地講別人壞話,因“惡其誣也”,張謇又去信教訓她,口氣明顯比上次重多了。兩人關系進一步惡化,梁曼容再也沒有回頭。
在張謇的婚姻家庭觀中,對名分看得很重。徐端是明媒正娶的妻子,張謇對她始終尊重,并留下很多贊美她的文字,每逢其生日,張謇都要紀念。而其他幾個妾則沒有這個待遇,除了在陳氏死后三年,張謇“附奠陳妾”外,管氏和梁氏均不知所終。
張謇晚年和沈壽(1874—1921)的交往常為后人所談及。出生于“蘇繡之鄉(xiāng)”江蘇吳縣的沈壽,自創(chuàng)“仿真繡”,被譽為“針神”。1914年,張謇在南通創(chuàng)辦女紅傳習所,40歲的沈壽應聘擔任所長兼教習。
1916年11月13日,張謇日記中第一次出現沈壽,“為沈雪君書聯‘繡段報之青玉案,明珠系在紅羅襦’”。這副對聯的上、下兩句分別出自東漢張衡的《四愁詩》和唐代張籍的《節(jié)婦吟》,顯然,兩句詩都隱含男女之情。
此后,沈壽不時出現在張謇的日記里,且頻率越來越高。沈壽體弱多病,張謇在日記中留下“復病”“復不適”“又病”“漸癒”“忽暈厥,甚重”等諸如此類的幾十處記錄。特別是在沈壽去世前后的5個月內,張謇日記中與沈壽有關的內容占到1/3的篇幅,涉及她的病情、去世和善后等,流露出深深的不舍與思念之情。同時,兩人書信往來頻繁,如1918年3月24日至30日的一周內,張謇給沈壽寫了5封信,從飲食、休息到請醫(yī)看病服藥,給予她無微不至的關心。張謇日記中最后一次出現沈壽,則是她歿后的第四年,即1925年3月1日:“至雪君墓?!?/p>
張謇親自教授沈壽學詩,挑選了一些古詩編成《學詩讀本》,開篇是一首情意綿綿的《越謠歌》:“君乘車,我戴笠,他日相逢下車揖。君擔簦,我跨馬,他日相逢為君下?!痹趦扇嗽娫~往來中,張謇筆下常會出現“比翼鳥”“比目魚”和“鴛鴦”等一些極富情感意蘊的詞,如他的《謙亭楊柳》:“記取謙亭攝影時,柳枝宛轉綰楊枝;因風送入簾波影,為鰈為鶼那得知?楊枝絲短柳絲長,旋合旋開亦可傷。要合一池煙水氣,長長短短護鴛鴦?!?/p>
而沈壽則是含蓄的,一方面,她借自已所寫的詩《垂柳》,表達出“本心自有主,不隨風東西”的態(tài)度,另一方面,她內心對張謇充滿感激之情,在《奉和嗇師謙亭攝影》詩中,她寫道,“誰知六尺簾波影,留得謙亭萬古心”。還以自己的青絲作線,抱病精心繡制了張謇的手跡“謙亭”。
沈壽患病后,張謇為她尋醫(yī)問藥,延請名醫(yī),確定醫(yī)方,“親伺湯藥”。在病榻旁,沈壽口述,張謇記錄,將沈壽的刺繡藝術經驗記錄整理為《繡譜》,“無一字不自謇出,實無一語不自壽出也”。1921年6月,沈壽在南通病逝,時年47歲。張謇把她安葬在和她家鄉(xiāng)隔江相望的馬鞍山南麓,親自主持沈壽去世后大殮、過七、百日、生忌、公祭等各個環(huán)節(jié)的活動,還一口氣寫下48首懷念沈壽的《憶惜詩》,常常獨自坐在沈壽墓前,直至夕陽西下。
(作者系文史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