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絲
少時讀英國作家戈爾丁的小說《蠅王》,對書中那些良劣兼具、可以即時切換善惡的孩子久久不能釋懷,因為書中人物展現(xiàn)出來的人性,就像發(fā)散分叉的樹根,而非筆直向上的樹干。
之前,我們潛移默化形成的思維,好人就是好人,壞人就是壞人,一切都黑白分明,易于辨認。經(jīng)此啟蒙,我才明白人的內(nèi)心情感世界以及行為模式,并非始終如一,其中還有許多界限模糊不清、甚至完全迥異的碎片和飛地。這也使得人具有多面性,好人也可以做出壞事,壞人也有可能做好事。
古代兵戈擾攘,災荒頻仍,許多婦女的命運很悲慘,走失或被擄掠的人比比皆是?!侗饼R書》里有一個惡名昭著的北魏高官孫騰,極為顯貴。其人行事貪婪狂妄、嫉妒、求財納賄、專恣非法,連公庫里的銀器都敢直接拿回家。他最著名的“事跡”是看上正獨自寡居的平原公主元明月,想娶回家。可是平原公主看不上他,冷冷拒絕。
平原公主后來想嫁給另一個大臣封隆之,孫騰吃醋,仗著自己受權臣高歡的寵信,就像《大話西游》里牛魔王麾下的小妖,跳出來反對這門親事。事情鬧大后,高歡也壓不住沸騰的輿論,被迫免去孫騰的官職,讓他到外面暫避一段時間風頭,再官復原職。然而,就這樣一個儈佞,也有人性光輝的一面。
孫騰早年在戰(zhàn)亂中走失了一個女兒,尋找多年無果,成為他的一塊心病。他認為女兒仍然存活在世,有可能流落在他人家中做奴婢。于是他在擔任主管教化的司徒一職后,凡有奴婢來求他,想要脫除奴籍,成為普通平民,他都一概批準,其目的是想要免除更多的奴籍,既增大找到自己女兒的機會,也深切共情,了解那些有兒女走失的父母的痛苦,想讓更多的家庭能夠團圓。
南北朝時期,奴婢處于社會的最底層,與牲畜一樣可由主人決定生死。但既形同資財,“由主處分”,孫騰的做法就違反了法律,等于公然剝奪搶掠別人的財產(chǎn)。被人往上一告,他即因此丟官。其實,孫騰雖然行事驕橫不法,人卻不傻,他肯定知道自己這樣做會有巨大風險。只不過,人是一種彼此依存的社會性物種,有些人對情感的依賴遠比他人重。
英國學者大衛(wèi)·羅布森的《思維的精進》指出,人的智商就像汽車發(fā)動機,功率有著巨大差別,理性則如開車的技術,同樣有高有低。兩者并不天然配套,讓一個新手開保時捷,也只會根據(jù)其本能直覺駕駛,由此浪費了豪車的配置。換句話說,即使有很好的邏輯思考能力的人,也可能因為不理性,犯下一些別人看起來根本不該犯的錯。孫騰無疑就屬于這一類人。
與之相似的還有宋高宗趙構?!耳Q林玉露》載,南宋初,有女子從北方返回臨安,自稱柔福帝姬,是高宗的妹妹,靖康之難被金人擄到北方,現(xiàn)在回來認親。有大臣看到女子的腳板很大,不像從小就裹腳的宮廷女子,頗為懷疑。女子辯稱,自己沿途被金人驅趕如牛羊,連鞋都沒有,赤著腳走了上萬里路,腳怎么可能還是原樣呢?高宗聽了,內(nèi)心凄然,封她為福國長公主,讓她下嫁永州防御使高世榮,陪嫁極為豐厚。后來,高宗的母親韋太后被金人放回,柔福帝姬才被指認是假冒的。
不久,又有人用同樣套路進宮認親,自稱榮德帝姬,是高宗的姐姐。過后也被發(fā)現(xiàn)是假冒。宋高宗說:“吾甯受百欺,冀得一真?!逼鋵?,宋高宗并不是以親情為念的人,他擔心自己的皇位受影響,不愿迎回徽欽二帝,放棄了自己的父親和哥哥,為此還殺了力主北伐的岳飛,卻為了兩個失散的姐妹,屢屢被人欺騙耍弄?;蛟S也正是這些人性中可能連本人都說不清道不明的執(zhí)念,令許多人在一些事情上,超越了日常行為框架,展現(xiàn)出了柔軟溫情的另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