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翔,劉 耀,倪 睿,趙祎博,曹梓珍,陳劍鴻
(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軍醫(yī)大學(xué)大坪醫(yī)院藥劑科,重慶 400042)
抗菌藥物的大量使用導(dǎo)致耐藥菌出現(xiàn),使得細(xì)菌感染的治療更加困難[1]。因此,需要尋找新的抗菌藥物及開發(fā)新型抗菌制劑,以應(yīng)對抗菌藥物耐藥菌帶來的挑戰(zhàn)。聚六亞甲基雙胍(PHMB)是一種陽離子聚合物,對革蘭陽性菌和革蘭陰性菌均具有較強的抗菌活性,可與帶負(fù)電的細(xì)菌細(xì)胞膜結(jié)合,導(dǎo)致細(xì)胞質(zhì)滲漏,從而殺死細(xì)菌[2-3]。PHMB 具有抗菌活性強、細(xì)胞毒性低、生物相容性好等優(yōu)點[4-5],已被用作傷口消毒劑和治療傷口感染的泡沫敷料[6-7]。絲素蛋白(SF)是從蠶繭中提取的蛋白質(zhì),生物相容性良好,生物降解性可控,力學(xué)性能優(yōu)異[8-9]。SF 作為一種性能良好的生物材料,已在生物醫(yī)學(xué)領(lǐng)域中用作藥物的載體材料,如用于制備薄膜、纖維、多孔海綿、水凝膠、納米粒子等[10]。本研究中將PHMB 負(fù)載于SF 納米粒子(PHMB - NPs),并對PHMB-NPs 進行表征,考察其體外抗菌活性和累積釋放率,為新型抗菌敷料的開發(fā)提供理論依據(jù)。現(xiàn)報道如下。
儀器:SW-CJ-2FD型潔凈工作臺(蘇州安泰空氣技術(shù)有限公司);Nano ZS90 型激光粒度儀(英國Malvin公司);Gemini型掃描電鏡(德國Zeiss公司);IRAffinity-1S型紅外光譜儀(日本Shimadzu 公司);THZ - C 型 氣浴恒溫振蕩器(常州市中貝儀器有限公司);PYX -DHS.400 - BS 型隔水式電熱恒溫培養(yǎng)箱(上海躍進醫(yī)療器械有限公司);Allegra X - 30R 型高速冷凍離心機(美國Beckman 公司);84-1A 型磁力攪拌器(上海司樂儀器有限公司);VCX750 型超聲破碎儀(美國Sonics 公司);VORTEX-5 型渦旋振蕩器(海門市其林貝爾儀器制造有限公司);Synergy H1 型酶標(biāo)儀(美國BioTek 公司);CoolSafe Pro 110-4 型冷凍干燥機(丹麥LaboGene公司)。
材料和試劑:蠶繭由西南大學(xué)肖波教授贈予;PHMB(上海麥克林生化科技有限公司,批號為C12298306,純度為98%);碳酸鈉(批號為H120BA0007,純度不低于99.8%),三水合醋酸鈉(批號為H115BA0010,純度不低于99%),均購于生工生物工程(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無水氯化鈣(批號為402L021,純度不低于96%),曙紅Y(批號為A916L032,純度不低于88%),透析袋(批號為1123C028),LB 肉湯(批號為1228O031),LB 營養(yǎng)瓊脂(批號為1223A031),均購于北京索萊寶科技有限公司;丙酮(重慶川東化工<集團>有限公司,批號為20161201,純度不低于99.5%)。
菌種:大腸桿菌E577 由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軍醫(yī)大學(xué)大坪醫(yī)院藥劑科提供。
1.2.1 絲素提?。?1]
將蠶繭置0.5%碳酸鈉溶液中煮沸30 min,用蒸餾水清洗,重復(fù)此步驟3次,以徹底除去絲膠。絲素纖維在60 ℃下干燥4 h,用氯化鈣-無水乙醇-水溶液(1∶2∶8,V/V/V)在60 ℃條件下溶解1 h。將得到的溶液放入透析袋(截留相對分子量為8 000~14 000)中,置蒸餾水中透析72 h,得絲素溶液,凍干,得絲素凍干粉。
1.2.2 PHMB-NPs制備[12]
將絲素蛋白凍干粉溶于適量水中,得到質(zhì)量濃度為10 mg/mL 的SF 溶液。將適量PHMB 加入SF 溶液中,使PHMB 的質(zhì)量濃度為0.8 mg/mL。在渦旋條件下,將2 mL 含有PHMB 的SF 溶液緩慢滴加到10 mL 丙酮中,混合溶液隨即呈現(xiàn)乳白色,繼續(xù)渦旋1 min,冰浴條件下超聲處理1 min,于通風(fēng)裝置中攪拌3 h 以揮發(fā)丙酮。隨后,4 ℃離心(轉(zhuǎn)速為6 000 r/ m)10 min,收集上清液;4 ℃離心(轉(zhuǎn)速為12 500 r/m)20 min,收集納米粒子。為增加PHMB的負(fù)載量進行二次載藥,將凍干后的納米粒子放入不同PHMB 溶液中(1%,0.5%,0.25%,0.1%,0.05%,0.025%,0.01%,m/V)攪拌20 h,4 ℃,離心(轉(zhuǎn)速為12 500 r/ min)20 min,收集納米粒子,凍干,即得PHMB - NPs(1%,m/V),PHMB - NPs(0.5%,m/V),PHMB-NPs(0.25%,m/V),PHMB-NPs(0.1%,m/V),PHMB - NPs(0.05%,m/V),PHMB - NPs(0.025%,m/V),PHMB-NPs(0.01%,m/V),置-20 ℃條件下保存,備用。
1.2.3 納米粒子粒徑、多分散指數(shù)(PDI)、Zeta 電位、藥物負(fù)載量測定
取PHMB - NPs,均勻分散在蒸餾水中,測量前用樣品溶液潤洗樣品池。取適量溶液于樣品池中,采用激光粒度儀測定,重復(fù)3次。
納米粒子中PHMB的含量測定參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biāo)準(zhǔn)·胍類消毒劑衛(wèi)生要求》(GB/ T 26367 —2020)。取少量PHMB - NPs,用1 mL DMSO 溶解,取適量,加入三水合醋酸鈉溶液(10%,m/V)、曙紅Y 溶液(0.024%,m/V)、水,按DMSO溶液、三水合醋酸鈉溶液、曙紅Y溶液、水體積比為2∶1∶2.5∶19.5(V/V/V/V),混勻,采用酶標(biāo)儀于545 nm 波長處測定吸光度(OD),并計算PHMB含量。
1.2.4 PHMB-NPs 的形貌觀察
取少量制備的PHMB - NPs 樣品,滴加于硅片上,自然風(fēng)干。將載有樣品的硅片用導(dǎo)電膠固定在銅釘臺上,行噴金處理,采用掃描電子顯微鏡(SEM)觀察PHMB-NPs的形貌。
1.2.5 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檢測
取1 mg PHMB-NPs 和50 mg 溴化鉀,置瑪瑙研缽中,充分研磨,放入模具,壓片。采用傅里葉紅外光譜儀進行檢測,設(shè)置掃描范圍為4 000~400 cm-1,分辨率為4 cm-1。
1.2.6 抗菌活性試驗[13]
采用牛津杯抑菌圈法觀察納米粒子對大腸桿菌E577 的抗菌活性。取各PHMB-NPs 3 mg,加入200μL蒸餾水,吹打均勻。取0.1 mL 107cfu/ mL 大腸桿菌E577 菌懸液,滴加于LB 營養(yǎng)瓊脂平板上,用涂布棒將菌懸液涂布均勻,將牛津杯置瓊脂平板上,吸取各PHMBNPs 混懸液200μL,加至牛津杯內(nèi)。將此瓊脂平板放入37 ℃培養(yǎng)箱中培養(yǎng)24 h,觀察抑菌圈大小,用游標(biāo)卡尺測量并計算抑菌圈寬度,重復(fù)3 次。抑菌圈寬度=抑菌圈直徑-牛津杯直徑。
1.2.7 PHMB-NPs 體外釋放曲線建立[14]
分別稱取PHMB - NPs(1%,m/V),PHMB - NPs(0.5%,m/V),PHMB - NPs(0.25%,m/V)各100 mg,加入適量蒸餾水,使納米粒子分散均勻。將混懸液放入透析袋(截留相對分子量為3 500~5 000)中,用細(xì)線扎緊透析袋兩端,將此透析袋放入裝有10 mL pH 為7.2的磷酸鹽緩沖液(PBS)的試管中,置氣浴恒溫振蕩器中培養(yǎng),設(shè)置轉(zhuǎn)速為100 r/min,溫度為37 ℃。在預(yù)定時間點,吸取1 mL 樣品溶液測定含量,加入1 mL 新鮮PBS溶液,并保持試管內(nèi)體積不變。
向樣品中加入三水合醋酸鈉溶液(10%,m/V)、曙紅Y 溶液(0.024%,m/V)、水,按DMSO 溶液、三水合醋酸鈉溶液、曙紅Y 溶液、水體積比為10∶1∶2.5∶11.5(V/V/V/V),混勻,采用酶標(biāo)儀于545 nm 波長處測定OD,并計算PHMB 含量。
納米粒子的粒徑、PDI、Zeta 電位、藥物負(fù)載量見表1。納米粒子的粒徑范圍為150~170 nm,PDI 值均小于0.16,說明粒徑的分布范圍較窄。SF-NPs 的Zeta 電位為負(fù)值,PHMB-NPs的Zeta電位均為正值,說明負(fù)載PHMB 后,SF - NPs 表面的負(fù)電荷被中和,并由負(fù)電變?yōu)檎?。二次載藥時,納米粒子的藥物負(fù)載量隨PHMB溶液質(zhì)量體積比的增加而增加。
表1 納米粒子的粒徑、PDI、Zeta電位和藥物負(fù)載量(±s,n=3)Tab.1 Particle size,PDI,Zeta potential and drug-loading content of nanoparticles(±s,n=3)
表1 納米粒子的粒徑、PDI、Zeta電位和藥物負(fù)載量(±s,n=3)Tab.1 Particle size,PDI,Zeta potential and drug-loading content of nanoparticles(±s,n=3)
納米粒子SF-NPs PHMB-NPs 0.01%0.025%0.05%0.1%0.25%0.5%1%粒徑(nm)159.7±7.159 159.6±4.687 162.4±5.116 163.7±5.021 160.3±2.892 153.5±8.902 159.3±10.03 169.0±9.945 PDI 0.120±0.006 0.128±0.013 0.141±0.012 0.090±0.015 0.120±0.023 0.155±0.034 0.110±0.031 0.098±0.038 Zeta電位-19.0±0.306 45.4±0.321 51.3±0.987 53.3±1.530 49.7±0.666 48.6±0.700 48.8±0.306 46.5±0.700藥物負(fù)載量(%)2.30±0.34 2.56±0.41 3.25±0.2 3.67±0.27 5.82±0.31 7.41±0.42 11.51±0.25
納米粒子的形貌見圖1??梢?,所有納米粒子均呈球形顆粒狀,平均粒徑小于100 nm。
a.SF-NPs b.PHMB-NPs(0.01%) c.PHMB-NPs(0.025%) d.PHMB-NPs(0.05%) e.PHMB-NPs(0.1%)f.PHMB-NPs(0.25%) g.PHMB-NPs(0.5%) h.PHMB-NPs(1%)圖1 納米粒子的SEM圖(×50 000)a.SF-NPs b.PHMB-NPs(0.01%) c.PHMB-NPs(0.025%) d.PHMB-NPs(0.05%) e.PHMB-NPs(0.1%) f.PHMB-NPs(0.25%)g.PHMB-NPs(0.5%) h.PHMB-NPs(1%)Fig.1 SEM photographs of nanoparticles(×50 000)
納米粒子的紅外光譜圖見圖2,1 645,1 521,1 232 cm-1波數(shù)處的特征吸收峰分別對應(yīng)SF 中3 個酰胺鍵的伸縮振動吸收峰。隨著納米粒子中PHMB負(fù)載量的增加,SF 的特征吸收峰并無明顯區(qū)別,說明負(fù)載PHMB后SF的分子構(gòu)象未發(fā)生明顯改變。
圖2 納米粒子的紅外光譜圖Fig.2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a of nanoparticles
由圖3 可知,PHMB - NPs(1%,m/V),PHMB -NPs(0.5%,m/V),PHMB-NPs(0.25%,m/V)均顯示出抑菌圈,其余質(zhì)量體積比PHMB-NPs 及SF-NPs 均未顯示出抑菌圈。PHMB-NPs對大腸桿菌E577的抑菌圈寬度見表2。
表2 納米粒子對大腸桿菌E577的抑菌圈寬度(±s,n=3)Tab.2 Width of inhibition zone of nanoparticles against Escherichia coli E577(±s,n=3)
表2 納米粒子對大腸桿菌E577的抑菌圈寬度(±s,n=3)Tab.2 Width of inhibition zone of nanoparticles against Escherichia coli E577(±s,n=3)
納米粒子PHMB-NPs SF-NPs 1%0.5%0.25%0.1%0.05%0.025%0.01%抑菌圈寬度(mm)5.52±0.187 2.26±0.226 0.39±0.185 0 0 0 0 0
圖3 PHMB-NPs對大腸桿菌E577的抑制作用Fig.3 Inhibitory effect of PHMB-NPs on Escherichia coli E577
由于PHMB - NPs(0.1%,m/V),PHMB - NPs(0.05%,m/V),PHMB-NPs(0.025%,m/V),PHMBNPs(0.01%,m/V)均未顯示出抗菌活性,故不評價其體外釋放情況。PHMB 的體外釋放曲線見圖4。PHMB在PBS中的釋放主要集中在24 h內(nèi),之后PHMB持續(xù)釋放,但釋放率不高,釋放168 h 后PHMB - NPs(1%,m/V),
PHMB-NPs(0.5%,m/V),PHMB-NPs(0.25%,m/V)的累積釋放率分別為(8.74±0.04)%、(4.60±0.06)%、(3.89±0.04)%。
傷口的治療會給醫(yī)療保障部門帶來巨大的經(jīng)濟負(fù)擔(dān)。在美國,所有傷口類型的醫(yī)療保險支出總額估計為281億至968億美元,且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全球用于傷口治療的支出正在迅速增加[15]。傷口一旦被細(xì)菌感染,可導(dǎo)致組織損傷、基質(zhì)重塑、膠原纖維降解等,延長其愈合時間[16]。由于越來越多的細(xì)菌對抗菌藥物產(chǎn)生了耐藥性,傳統(tǒng)的抗菌藥物治療達(dá)不到期望的療效[17]。此外,治療開放性傷口感染時,殺菌劑不會產(chǎn)生臨床相關(guān)耐藥性的風(fēng)險,抗菌譜更廣,皮膚致敏率更低,比抗菌藥物更具優(yōu)勢[18-19]。故選用PHMB為模型藥物以制備抗菌制劑。
A.168 h內(nèi) B.24 h內(nèi)圖4 PHMB-NPs在37 ℃PBS中的體外釋放曲線(n=3)A.Within 168 h B.Within 24 hFig.4 In vitro release profiles of PHMB - NPs in PBS at 37 ℃(n=3)
SF是來源于蠶繭的天然蛋白質(zhì),由1個重鏈(350 000)、1 個輕鏈(26 000)和1 個P25 基因編碼的糖蛋白組成。SF 主要有Silk Ⅰ和Silk Ⅱ2 種構(gòu)象,Silk Ⅰ溶于水,包含無規(guī)則卷曲、α螺旋和其他非晶態(tài)結(jié)構(gòu);而Silk Ⅱ不溶于水,主要包含β折疊結(jié)構(gòu)[20]。通過混合水溶性的SF和與水互溶的有機溶劑,可以制備納米粒子,期間SF的構(gòu)象可從Silk Ⅰ立即轉(zhuǎn)化為Silk Ⅱ,生成不溶于水的納米粒子[21]。SF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控的降解性和可調(diào)節(jié)的藥物釋放特性,已廣泛用于藥物遞送系統(tǒng)的制備[22]。有研究表明,納米顆粒具有與傷口治療相關(guān)的有益特性,如藥物的控制釋放[23]。故本研究中選擇以SF為藥物載體制備負(fù)載PHMB的納米粒子。
本研究中使用激光粒度儀測定了納米粒子的粒徑、PDI和Zeta 電位。通過檢測發(fā)現(xiàn),所有納米粒子粒徑均在160 nm 左右,且具有良好的單分散性。此外,在負(fù)載PHMB 后,SF 表面的電位由負(fù)值變?yōu)檎?。所有納米粒子Zeta 電位的絕對值接近或大于20 mV,表明納米粒子的分散體系具有良好的穩(wěn)定性。通過觀察SEM 圖像中顯示的粒徑,納米粒子平均粒徑小于100 nm,與激光粒度儀測定的粒徑差別較大,可能是由于用激光粒度儀測定時納米粒子在水中呈膨脹狀態(tài),用SEM 觀察形貌時納米粒子經(jīng)過干燥而處于收縮狀態(tài)。
通過對比不同納米粒子的紅外光譜圖發(fā)現(xiàn),差異不明顯,沒有因為負(fù)載PHMB含量的增加而出現(xiàn)明顯變化,說明PHMB的加入不會改變SF的分子構(gòu)象。
牛津杯抑菌圈試驗表明,PHMB-NPs 在質(zhì)量體積比高于0.2%(m/V)的PHMB 溶液中進行二次載藥,所得納米粒子才具有抗菌活性。因此,選取了PHMB-NPs(1%,m/V),PHMB - NPs(0.5%,m/V),PHMB - NPs(0.25%,m/V)3 種納米粒子進行PHMB 的體外釋放試驗,發(fā)現(xiàn)PHMB 的釋放主要集中在24 h 內(nèi),且納米粒子上負(fù)載的PHMB 含量越高,累積釋放率也越高。這可能是因為,當(dāng)PHMB 含量較低時,帶正電的SF 和帶負(fù)電的PHMB間的靜電相互作用較強,使得PHMB難以克服SF的束縛而釋放;而當(dāng)PHMB 含量較高時,SF 表面的負(fù)電被PHMB 中和,SF 與PHMB 的靜電相互作用變?nèi)?,?dǎo)致PHMB釋放增加[24]。
本研究中成功制備了負(fù)載PHMB 的PHMB - NPs,并考察了其抗菌活性和體外釋放性。結(jié)果表明,PHMB-NPs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是一種具有應(yīng)用潛力的抗菌制劑。本研究為進一步將其開發(fā)成新型抗菌敷料提供了實驗依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