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 航,周思宇,楊文建,徐春雨,萬祥旭,金志民
(牡丹江師范學(xué)院,黑龍江 牡丹江 157011)
大林姬鼠(Apodemus peninsulae)屬嚙齒目鼠科姬鼠屬,主要棲息在灌木叢及周邊農(nóng)田中[1,2]。棕背?(Clethrionomys rufocanus)屬于嚙齒目倉鼠科?屬,主要棲息在針闊混交林中[3]。兩種鼠均為東北地區(qū)森林內(nèi)嚙齒動物中的優(yōu)勢種,對造林成果有著嚴(yán)重危害,是主要的森林害鼠,研究其生物學(xué)指標(biāo)對防治森林鼠害以及研發(fā)鼠藥都具有重要意義,也可為其作為試驗(yàn)動物提供基礎(chǔ)的生物學(xué)材料[4-6]。
試驗(yàn)共使用大林姬鼠72 只,其中♂35 只、♀37只,棕背?66 只,其中♂32 只、♀34 只。兩種鼠的捕獲時間為2018 年10 月中旬至11 月初,捕獲地點(diǎn)位于黑龍江省牡丹江市三道關(guān)林場與橫道河子林區(qū)。
對大林姬鼠和棕背?進(jìn)行性別鑒定,采用哺乳類動物解剖方法進(jìn)行解剖,測量體重、體長、耳長、足長、尾長等數(shù)據(jù),分離出胴體、心臟、脾臟、肝臟、腎臟、肺、胃,對其進(jìn)行稱重測量并記錄。
采用SPSS 19.0 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jìn)行分析。
大林姬鼠和棕背?外部形態(tài)特征測量結(jié)果如表1 所示。
表1 大林姬鼠和棕背?外部特征 (單位:mm)
體長對比:♂大林姬鼠體長為(100.619±10.153)mm,♂棕背?體長為(85.127±8.724)mm?!獯罅旨蟮捏w長平均值為(98.917±9.543)mm,♀棕背?的體長平均值為(88.463±8.570)mm,體長差異極顯著(P<0.01)。
耳長對比:♂大林姬鼠的耳長為(14.275±5.137)mm,♂棕背?的耳長為(12.369±1.276)mm,差 異 顯 著(P<0.05)。 ♀大 林 姬 鼠 的 耳 長 為(13.235±1.784)mm,♀棕 背 ? 的 耳 長 平 均 值 為(11.780±1.339)mm,差異極顯著(P<0.01)。
前足長對比:♂大林姬鼠的前足長平均值為(11.846±1.811)mm,♂棕背?的前足長平均值為(10.053±1.279)mm。♀大林姬鼠的前足長平均值為(11.887±1.467)mm,♀棕背?的前足長平均值為(9.362±1.086)mm,前足長差異極顯著(P<0.01)。
后足長對比:♂大林姬鼠的后足長為(24.459±1.205)mm,♂棕背?的后足長平均值為(17.960±1.031)mm,差異不顯著(P>0.05)?!獯罅旨蟮暮笞汩L平均值為(24.167±1.043)mm,♀棕背?的后足長平均值為(17.892±1.108)mm,差異極顯著(P<0.01)。
尾長對比:♂大林姬鼠的尾長平均值為(94.695±10.653)mm,♂棕背?的平均值為(32.614±5.008)mm。♀大林姬鼠的尾長平均值為(94.202±8.618)mm,♀棕背?的尾長平均值(29.669±4.214)mm,尾長差異極顯著(P<0.01)。
大林姬鼠與棕背?體重、胴體重及各內(nèi)臟重測量結(jié)果如表2 所示。
表2 大林姬鼠和棕背?內(nèi)臟差異 (單位:g)
體重對比:♂大林姬鼠體重為(30.168±6.983)g,♂棕背?體重為(23.785±4.530)g。♀大林姬鼠的體重平均值為(28.887±5.518)g,♀棕背?的體重平均值為(23.266±4.103)g,體重差異極顯著(P<0.01)。
胴體重對比:♂大林姬鼠的胴體重為(22.053±5.326)g,♂棕背?的胴體重為(15.555±2.825)g?!獯罅旨蟮碾伢w重為(20.582±3.738)g,♀棕背?的胴體重為(15.179±2.611)g,胴體重差異極顯著(P<0.01)。
心臟重比對:♂大林姬鼠的心臟重為(0.255±0.061)g,♂棕背?的心臟重為(0.165±0.054)g?!獯罅旨蟮男呐K重為(0.233±0.051)g,♀棕背?的心臟重為(0.161±0.037)g,心臟重差異極顯著(P<0.01)。
脾臟重對比:♂大林姬鼠的脾臟重為(1.002±0.036)g,♂棕背?的脾臟重為(0.082±0.041)g?!獯罅旨蟮钠⑴K重為(0.093±0.026)g,♀棕背?的脾臟重為(0.084±0.044)g,脾臟重差異不顯著(P>0.05)。
肝臟重對比:♂大林姬鼠的肝臟重為(1.251±0.334)g,♂棕背?的肝臟重為(1.433±0.384)g,雄性差異顯著(P<0.05)。♀大林姬鼠的肝臟重為(1.289±0.289)g,♀棕 背 ? 的 肝 臟 重 為(1.349±0.546)g,雌肝臟重差異不顯著(P>0.05)。
腎臟重對比:♂大林姬鼠的腎臟重為(0.319±0.076)g,♂棕背?的腎臟重為(0.325±0.051)g?!獯罅旨蟮哪I臟重為(0.317±0.056)g,♀棕背?的腎臟重為(0.298±0.071)g,腎臟重差異不顯著(P>0.05)。
肺重對比:♂大林姬鼠的肺重為(0.369±0.063)g,♂棕背?的肺重為(0.262±0.068)g?!獯罅旨蟮?肺 重 為(0.341±0.084)g,♀棕 背 ? 的 肺 重 為(0.236±0.071)g,肺重差異極顯著(P<0.01)。
胃重對比:♂大林姬鼠的胃重為(0.345±0.072)g,♂棕背?的為(0.484±0.177)g?!獯罅旨蟮奈钢貫椋?.349±0.078)g,♀棕背?的胃重為(0.456±0.113)g,胃重差異極顯著(P<0.01)。
通過對大林姬鼠和棕背?生物學(xué)指標(biāo)的測量發(fā)現(xiàn),大林姬鼠與棕背?的體長、前足長、尾長均差異極顯著。大林姬鼠體長明顯長于棕背?,大林姬鼠尾長趨近于體長,棕背?尾長約為體長的1/3,可通過尾長明顯區(qū)分出兩種鼠。♀大林姬鼠與♀棕背?耳長差異顯著,后足長差異不顯著,♂大林姬鼠與♂棕背?耳長、后足長均差異極顯著。兩種鼠在外部形態(tài)上的差異可能是由于其生活環(huán)境不同。
大林姬鼠與棕背?體重、胴體重差異極顯著,在自然界中兩種鼠的體型大小差異較為明顯。大林姬鼠與棕背?的心臟重、肺重、胃重均差異極顯著,心臟重和肺重均與動物的運(yùn)動密切相關(guān),較大的心臟可以使動物有著較高的御寒能力[7],較大的肺可以通過增加載氧能力提高代謝率獲得更多的熱量[8],胃可以暫時儲存食物以及初步對食物進(jìn)行消化,較大的胃可以容納更多的食物以便縮短覓食時間[6]。這三種指標(biāo)的明顯差異可能都與二者的生存環(huán)境不同有關(guān)。
大林姬鼠與棕背?的脾臟重、腎臟重?zé)o明顯差異,脾臟是動物機(jī)體主要的免疫器官,會根據(jù)生活環(huán)境所面臨的病原體不同做出調(diào)整[9],而不是與體型大小相適應(yīng),脾臟重?zé)o明顯差異說明二者生存環(huán)境中的病原體無較大差別,腎臟有重吸收水分的功能,腎臟重差異不顯著說明二者重吸收水分功能相近[8]。肝臟是小型哺乳動物體內(nèi)重要的產(chǎn)熱器官[10],♂大林姬鼠與♂棕背?肝臟重差異顯著,說明♂棕背?產(chǎn)熱功能強(qiáng)于♂大林姬鼠,♀大林姬鼠和♀棕背?的肝臟重差異不顯著,說明二者產(chǎn)熱能力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