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蘭
[摘? ? ? ? ? ?要]? 教育不僅是一門科學,更是一門藝術,是一門雕塑明天的藝術。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不僅要教好書,更要育好人,為人師表。身為教師要做學生靈魂的工程師,要先做好自己,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過硬的專業(yè)技能,才能以德服人、以技育人,成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主要闡述茶學專業(yè)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如何用愛和尊重與學生達成心靈契合;培養(yǎng)學生濃厚的專業(yè)學習興趣,注重實踐,把教學寫在大地上;帶領學生積極參加技能大賽,達到教學相長。
[關? ? 鍵? ?詞]? 中專生;興趣;實踐;教學
[中圖分類號]? G712?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22)11-0076-03
“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從知識、道德、身體和藝術等方面去全面發(fā)展人,從而實現(xiàn)個體與社會的和諧?!薄敖處熓翘柕紫伦畛绺叩穆殬I(yè)。”——這些話一直激勵著我。
一、初入職,愛和尊重與學生心靈契合
教育面對的是有血有肉、有情感的生命個體。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質而言,就在于讓兒童始終體驗到自己的尊嚴感?!币粋€班級,要讓每個學生都能自由、健康地發(fā)展,要求教師要認識每個學生作為人的價值,尊重學生。尊重是愛的詮釋,是一種信任,更是一種責任。
剛入職,我被任命做了班主任,面對三四十個學生,我把他們當成自己的弟弟妹妹,課余時間帶他們上茶山識品種,周末在宿舍一起煮茶粥、搓湯圓、包粽子;沒有太多隔閡,更多的是愛和尊重,直到現(xiàn)在,好多學生都跟我保持著聯(lián)系。
作為非師范類茶學專業(yè)課老師,我一到學校就被安排了茶葉審評課程,第一堂課“滋味鑒別”,我準備了好幾天,學校沒有呈味劑,我去藥店抓黃連制作苦味,味精做鮮味,食鹽、糖都被我派上了用場。一堂課下來,學生玩得很開心,領導也給予我充分肯定。通過實際教學,我發(fā)現(xiàn)一節(jié)課是否有效,老師的課前準備是十分重要的。對教材的充分理解是基礎,課前教具教案的準備、知識重點的熟悉與理解、難點的揣摩與突破都是必不可少的。我覺得備課環(huán)節(jié)是上好一節(jié)課的前提,花費的時間往往是上課的好幾倍。教研小組集體備課這個環(huán)節(jié),讓我們能集思廣益,互相交流,取長補短。對教學的實際情況,要事先進行有效的“預設”,預設要能真正關注學生的實際情況與個體差異,能為師生在教學過程中的創(chuàng)新帶來條件。
在教學過程中師生良好的關系非常重要,學生的配合是有效教學的保證。備課要備學生,學生的配合與課堂管理是并行的,也是影響教學進展的重要因素,兩者都將影響上課的效率。只有師生關系良好,課堂上配合好,課堂質量才能有保證。在與學生良好配合的情況下,我開設了兩堂市級公開課,參加技能崗位練兵比賽,成績突出。
二、專業(yè)提升,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興趣不是蜜,卻能粘住一切?!闭n堂內外真誠地對待每個學生,傾聽他們的心聲,把真誠的微笑帶進課堂,將歡樂帶給學生,做他們的大朋友,讓學生喜歡你,從而“親其師,信其道,樂其學”。
(一)提升自己,不斷進取
一次偶然機會,在學校校長的辦公室喝茶,他語重心長地說:“作為老師,看三個五年,第一個五年忙的是專業(yè)技能的成長,第二個五年忙的是家庭,第三個五年就是經(jīng)驗的積累!錯過了任何一個五年,那基本就沒啥看頭啦!”聽完我意志堅定,不斷提升自己的技能,在入職第三年孩子才幾個月時就報考研究生!只有自己能力提升了,才能更好地教學生。邊學邊教,邊教邊學。
身為茶葉專業(yè)課老師,對專業(yè)的熱愛讓我不斷學習,自我提升。我出生茶鄉(xiāng),從小耳濡目染,而后學茶、事茶,同時不斷學習攻讀福建農(nóng)林大學茶學碩士,先后取得國家一級評茶師、一級茶藝技師、高級茶葉加工工、茶葉工程師。先后被聘為福建農(nóng)林大學安溪茶學院校外導師、安溪縣虎邱鎮(zhèn)鄉(xiāng)村講師團及鄉(xiāng)村振興服務隊成員、湖上鄉(xiāng)茶葉宣講團顧問,安溪鐵觀音非遺女茶師傳習所副理事長、秘書長,羅巖黃金桂技術研究會研究員。
在職期間不斷學習研究,提升自我專業(yè)水平。撰寫多篇論文,期中兩篇CN刊物,參編《茶藝師基本技能》,主編《烏龍茶加工基本技能》《手工制茶DIY》。2014—2016年參與茶藝師、評茶員國家職業(yè)資格鑒定題庫開發(fā)。2018年參與的泉州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第一批)立項課題研究。2018年秋季,承擔安溪茶業(yè)職業(yè)技術學校茶葉初制加工省級精品課程開發(fā)任務,順利通過省級驗收。
十多年來,只要行業(yè)有比賽,我都大膽去參加,即便結果不理想,我也不灰心,總用“我還年輕還有機會”安慰自己。幾年下來參加過7場茶葉審評的、制作的比賽,磨煉并提升自己。在參賽過程中領略行業(yè)精英的各種風采,學習他們的寶貴經(jīng)驗。
(二)培養(yǎng)學生,服務行業(yè)
不斷提升自己的同時也指導學生參加各種比賽,先是循循善誘培訓學生的專業(yè)興趣,再用通俗易懂的方法將所學技能指導學生,也在與學生的交流中完善自己的教學方案。指導學生在省、市、縣各級制茶、茶藝、茶文化講解方面屢獲大獎:帶領學生參加各項比賽,榮獲國家三等獎1次,省一等獎4次,二等獎2次,三等獎2次,市一等獎6次,二等獎2次,縣級一次。
教書期間指導了很多社會人士參加茶行業(yè)比賽。指導過為習近平主席泡茶的八馬國茶仙子“廖雪花”茶藝技能。指導首屆安溪鐵觀音大師李金登,第二屆安溪鐵觀音大師賽名匠陳春、王木輝、詹忠輝,第三屆安溪鐵觀音大師陳藝鋒、名匠陳繁榮,第四屆安溪鐵觀音大師賽名匠蘇金帶,給他們講授茶葉知識、茶葉審評、茶葉演講等。受邀為安溪茶學院輔導學生制茶,給2016級、2017級新型農(nóng)民大轉專班學生講授茶葉知識,給安溪多個鄉(xiāng)鎮(zhèn)茶農(nóng)、安溪中國移動公司員工培訓茶葉知識。
三、悟茶道,學生如茶
根據(jù)現(xiàn)代人才學的觀點,凡是在某方面具有較高才能,可以獨立承擔一定工作并做貢獻的人都是人才,而且每個智力正常的人都可以成才。因此,中專生教育應該因材施教,鼓勵學生參加各種比賽以獲得成功,最終實現(xiàn)人生的成功。踏進中專校門的學生心中都還有自己的夢想,有成功的愿望,有獲得成功的潛能,都可以在教師的幫助下獲得成功。
前路漫漫,越是深入了解學生,越是發(fā)現(xiàn)學生的多樣性和潛在性,每個學生就像是一個巨大的寶庫等待著我們去挖掘和雕琢。中職學校老師個個練就“沙里發(fā)現(xiàn)珍珠”的眼力,義務教育階段的學困生,到了中專很多變成了老師眼中的寶,被培養(yǎng)成技能的佼佼者。參加工作以來,連續(xù)當了12年的班主任,獲得一些心得,提出來與大家共勉。
(一)中專生的特點
多數(shù)中專生在義務教育階段的基礎學科學習成績差,在班級同學和老師眼里就是“差生”,不被重視,甚至被忽視。但由于內心的成功愿望和被重視的愿望無法實現(xiàn)往往比較自卑。
中專生年齡差異大,比如2015年我?guī)н^的班級學生年齡有14歲,也有18歲,20多歲的,還有34歲的。14歲的孩子小王是單親家庭,母親不在身邊,父親還是個殘疾人。34歲的小苗是陜西人,當過小學教師,后來從事茶行業(yè)工作,為了事業(yè),放下家庭和孩子繼續(xù)求學。還有高中畢業(yè)后參加工作一兩年為了從事更好的工作選擇再學習的。
中專生性格差異也較大:有活潑好動的,有沉默寡言的,有家庭離異的,還有本身有健康問題或性格怪癖的;當然還有少部分學生學習欲望強烈,渴望專業(yè)成長的。
(二)因材施教,發(fā)現(xiàn)學生優(yōu)點
2013年春季,我們學校11秋茶藝班的林××學生獲得全國中職組手工制茶大賽烏龍茶一等獎。林××初中的學習成績并不好,來到職專后比較內向。大省賽中獲得第二名,之后在指導老師及學校各級領導的關心下,在大國賽中摘得桂冠!所謂的“學困生”,他們可以在自己擅長的地方綻放自己的光彩。
(三)放身段,交其心,促成功
2012年春季,我任12春茶葉生產(chǎn)加工班的班主任。2013年春季,為參加2013年福建省手工制大賽青茶項目比賽,我們在各班里海選,王××被選入青茶組。該生性格較內向,不太愿意與人交流,做青手法有些僵硬,訓練前綜合排名最后。跟蹤指導無果,我毅然與學生一起手工搖青,熬夜做茶,一個手法一個手法地跟,其他選手跟我說王××那天整夜沒睡好。從那天起我發(fā)現(xiàn)了他的改變,進步飛快,最終以第四名的成績獲得三等獎。從中我體會到,當老師放下架子與學生共同學習進步,與學生結成良師益友,可以激發(fā)學生獲得成功的欲望。
(四)學生如鍋中的綠茶,手不離茶、茶不離鍋
2014年3月,我?guī)ьI學生參加福建省手工制扁形茶比賽。大學時代我做過一次扁形綠茶,從教后第一次做扁形綠茶就是要指導學生參賽。大家都不看好我們,我盡所能地多學多教他們,臨賽前的一個星期進行茶葉審評總結。其他指導老師說兩個學生做的外形很差!我有些失落,但還是抱著不做最好但求更好的愿望。當時我正在攻讀研究生學位,晚上寫畢業(yè)論文,白天除了上課,其余時間就和兩個學生一起做茶,身心疲憊。萬幸的是學生很認真,每天反復訓練,手推不動了、感冒了也還繼續(xù)練,看得我都心疼。由于心里沒底,師生三人對做的茶反復評、反復總結,最后幾天他們做得比我還好。我跟他們說:“沒事的,你們現(xiàn)在做得比我還好,即使沒有拿名次,當作一次經(jīng)歷也很好。有狀元學生,沒有狀元老師,盡力就好!”結果出乎我的意料,得了全省第一名和第三名。2015年4月再次參加手工制茶大賽,再次取得全省第一名,6月份參加全國手工制茶大賽時則取得了三等獎的好成績。
中專生學習能力并不差,他們就像炒鍋中的綠茶一樣。教育學生就如做一鍋綠茶,溫度高了容易焦,溫度低了容易悶,只有溫度適宜殺青才會適度。殺青過程感受茶葉的溫度與濕度,手不離茶、茶不離鍋。教育學生時老師關注學生、理解學生,給學生創(chuàng)造成功的機會,既不要太嚴厲,又不能太隨和,要恩威并施。同時也要讓他們經(jīng)歷磨煉與困難,逐步走向成功。
(五)學生如茶,需文火慢焙
2014年秋季,我們茶葉組的老師進行一次茶葉烘焙比賽,當時烘的茶葉是上一年的春茶。外形顆粒大小不一,粗細差異大——學生個體差異大;香氣稍帶陳味,略帶青味和酸味——學生存在的缺點。每個老師用不同方法去烘焙,并做好記錄,最后拿來審評討論。有用低溫長焙的,有用先高后低文火慢焙并跟蹤變換溫度的,也有用高溫快焙的。最后以先高后低文火慢焙并跟蹤變換溫度的品質最優(yōu)。就好比中專生,在教育過程中太過嚴厲,學生有可能更加頑皮;如果老師太仁慈,學生可能會自以為是,不聽其言;而老師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反而可以獲得學生的信任,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四、實踐出真知,把教學寫在大地上
從教多年,我們不斷帶領學生下企業(yè)、上茶山去實習。印象深刻的是2021年春季,在帶領學生參加手工制茶大賽時,我們苦練手工包揉,茶葉卻很難成形,剛好帶幾個學生到中國烏龍茶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研究中心(裕園茶葉)參觀,工藝大師林茂安現(xiàn)場演示了手工包揉,我當場錄像,并將學生留在茶山訓練兩三天,他們的包揉技術突飛猛進,并在2021年4月參加福建省手工制茶大賽青茶類賽項取得一等獎。
同樣是2021年春季4月份,安溪湖上鄉(xiāng)舉辦制茶師比賽,邀請學生參加見習參與實踐,由我?guī)ш?!三十名茶師同做一批茶,如果是平時,我們很難看到這么多茶師各顯神通,互相交流學習的場面!我們師生7人,拿著筆記,去茶山考察,在各個做茶車間來回跑,夜里很冷,我們還在跟師傅們交流!活動的第二天,時任湖上鄉(xiāng)長的蔡鄉(xiāng)長來茶廠看我們,語重心長地說:“這種活動就是要專業(yè)的師生來參與,真正把教學寫在大地上?!蔽翌D時明白蔡鄉(xiāng)長的用意。
五、技能大賽,教學相長
職業(yè)技能賽是國家大力發(fā)展職業(yè)教育,積極做大、做強、做優(yōu),又好又快地發(fā)展職業(yè)教育的產(chǎn)物,其目的是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專業(yè)技術水平。從2012年開始,職業(yè)教育的技能大賽就如普通教育的高考,是職業(yè)教育的重要抓手。自2013年起幾乎每年帶領學生參加比賽,為了更好地參加比賽,更好地展示自身的能力,學生自覺地在掌握基本技能的基礎上,不斷地加強練習,上茶山,下茶企,長時間專注一項技能的訓練與創(chuàng)新!哪怕抓破腦皮,磨破手皮,熬腫眼皮,學生都能堅持下來,因為他們堅信做的這杯茶“苦盡甘來”!
技能大賽鍛造了一批敢拼愛贏、精益求精的雙師型教師,做到 “請進來,走出去”(請專家來校指導,讓老師走出校門深入企業(yè)一線了解行業(yè)需求)。同時在比賽過程中,教師也可以結合實際問題,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方式,不斷提高專業(yè)技能水平,有利于知識技能的傳承,精益求精。因為教學、指導學生需要學校請茶業(yè)界專家到校講學,派老師外出學習,老師的技能也在教學實踐中得到更好的提升。
六、結語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不僅要授之以魚,更要教授學生捕魚的方法。在成為一名優(yōu)秀教師的道路上,我還有很多路要走,但是我相信,我會盡全力成為一個讓學生喜歡的老師。我是一名中職教師,學生就是我眼中的孩子,我將傾我所學教會他們;我是一名制茶師,學生就是我手中的茶,盡我全力保你芬芳醇香。
參考文獻:
[1]付淑珍.用愛與尊重照亮學生的心靈之窗[J].班主任工作,2006,2(15).
[2]周風云.教育的文章要手寫在大地上[J].信息教研周刊,2014(11).
[3]焦明忠.真正做到把論文寫在大地上[J].新農(nóng)村,2012(15).
[4]楊建良.技能大賽與專業(yè)教學有效融合的實踐研究[J].中國職業(yè)技術教育,2013(2).
[5]陳潔,王林玉.基于專業(yè)技能大賽的項目課程教學改革[J].職教論壇,2013(23).
編輯 栗國花
2768501186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