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磊
[摘? ? ? ? ? ?要]? 色彩教學在中職美術教育中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中職美術教師需要重視色彩教學的開展,及時調整美術教學模式,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和探索,組織學生開展色彩實踐活動,讓學生能夠將自己學到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活動緊密結合起來,發(fā)揮所學內容的實用性價值。主要分析當代中職美術教育中色彩教學的優(yōu)化策略。
[關? ? 鍵? ?詞]? 中職學校;美術教育;色彩教育;優(yōu)化策略
[中圖分類號]? G712?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22)11-0025-03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美術教學受到了廣泛的關注,尤其是中等職業(yè)技術學校,教師必須要改變以往的課程教學模式,不能將教學重點放在專業(yè)知識和技能的培訓上,更要重視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fā)展。美術教學的開展對學生藝術素養(yǎng)和文化修養(yǎng)的提升很有幫助,中職美術教師必須要重視美術教學的開展。色彩教學作為美術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個性化的發(fā)展很有幫助。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要創(chuàng)新美術教學模式,探索色彩教學的新路徑,提升中職美術教學質量。
一、中職美術教育中色彩教學的現狀
(一)美術教學模式過于落后
長期處于傳統的教學模式當中,很多美術教師的教學觀念仍停留在過去的教學模式當中,教師對美術教學的變革認識不夠充分,美術教學未能緊跟時代發(fā)展的潮流,教師的教學觀念較為落后,很多教師將美術教學局限在知識理論的講解上,繪畫、素描等內容成為美術教學的重點,教師很少考慮學生之間的差異,很少進行分層教學,教師對色彩教學的重視程度不足。學生無法感受到色彩學習的魅力,自身的美術水平很難得到提升。美術教學作為藝術課程,在教學方面和其他學科有很大的差異,但是中職美術教師并未考慮到美術學科的特點,很少組織開展個性化的教學,在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上很少進行創(chuàng)新,固定化的教學模式很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未能將趣味化的內容展現給學生,統一的教學難以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這樣的教學模式很難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無法凸顯中職生的個性化優(yōu)勢。
(二)美術寫生方式過于單一
很多學校的美術教學偏向于基礎教學,很少有教師進行深層次的教學探究,基礎教學對學生色彩領域的探究產生了嚴重的阻礙。再加上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組織學生開展寫生教學的方式過于單一,僅僅局限于學生對物體本身的認識和對環(huán)境的觀察,這樣的寫生教學模式只是組織學生對外界事物進行簡單的外貌展示,對學生色彩能力的提升和想象力的塑造是十分不利的,在現實生活當中,藝術的發(fā)展呈現出了一種多元化的趨勢,中職美術色彩教學卻無法滿足時代的發(fā)展趨勢,脫離了時代發(fā)展的美術教學很難實現自身的意義。
(三)學生對美術學科不重視
中職學校教學的核心在于培養(yǎng)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專業(yè)知識和技能的講解占據了課堂的核心,在課時安排上學校偏向于專業(yè)課程和實踐課程的開設,美術學科的教學時長無法得到保障,中職學校對美術學科的重視程度有所欠缺,這一錯誤的觀念對學生和教師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學生認為自己只需要學好專業(yè)課就足夠了,很少在美術學習方面花費時間和精力,對美術知識的認識局限于表面,大多數中職生的美術學科基礎十分薄弱,學習起來較為費力,這在一定程度上為教師的教學工作增加了難度。傳統的教學模式下學生的學習興趣極低,甚至有一部分學生對美術學習產生了畏懼心理,不愿意主動參與到美術學習過程中,這些消極的心態(tài)都會影響美術教學的正常開展,對學生美術能力的提升極為不利。
(四)色彩教學的經費投入不足
中職學校在美術教育當中投入的經費十分有限,大多數學校的美術教學設備和教材的更新速度很慢,無法跟上時代發(fā)展的趨勢。中職學校的美術教材和信息化時代的發(fā)展是脫節(jié)的,色彩教學的基礎設施不夠完善,很少有教師借助現代化的教學設備組織開展色彩教學,教師對現代化教學設備的利用不充分,甚至有一部分教師的信息化水平低下,無法借助信息化手段開展教學活動,這些教師仍舊依托于傳統的教學模式,口頭上的講解占據了課堂的絕大多數時間,傳統教學具有很強的隨意性,課堂教學節(jié)奏過于緩慢,教學效果不高,這樣的課堂教學無疑是浪費了教學資源,甚至還會影響到課堂教學質量。教師對學生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力度不足,理論教學和實際教學呈現出了一種脫節(jié)的態(tài)勢,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無法得到提升,這樣的美術色彩教學十分不利于學生美術能力的發(fā)展。
二、中職美術教育中色彩教學的優(yōu)化策略
(一)加強色彩教學的指導工作
在中職學校的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要合理進行教學設計,引導學生正確處理美術創(chuàng)作中整體和局部之間的關系,提升學生在色彩方面的應用能力和理解感受,讓學生能夠對創(chuàng)作主體和色彩有一個簡單的認識,進而掌握層次,對教學有一個簡單的把握。色彩教學需要具備一定的沖擊力,對學生產生視覺上的沖擊。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重視色彩實踐教學的開展,還需要引導學生把握對色彩協調性的處理,進而引導學生能夠對色彩中的細節(jié)進行精準處理,從而凸顯作品的內涵和創(chuàng)造力。例如,在開展寫生訓練的時候,教師讓學生觀察景物進行色彩創(chuàng)作,在此過程中教師不能只是讓學生呈現物體的客觀狀態(tài),更重要的是要給學生進行細致的分析講解,讓學生對色彩的規(guī)律和創(chuàng)作手法進行品味,教師要指導學生對色彩進行有效的應用,同時還要引導學生將個人的情感融入自己的色彩作品當中,提升作品的情感內涵,這樣學生畫出來的景物才具有深意。
(二)開展多樣化的色彩教學
中職學校的學生思維基本成熟,他們對外界的好奇感沒有減少,在中職學校的美術教育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來開展色彩教學,通過視頻、動畫等形式來豐富課堂教學模式,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在色彩教學過程中,例如講解色彩性能時,教師就可以提前搜集相關的資料借助三維技術對圖像進行直觀的比較,將枯燥的文字內容通過視頻、圖片等形式直觀呈現在學生面前,從而降低學生的理解難度。在色彩性能的講解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可視化、可聽化的特征來進行課堂展示。此外,教師借助多媒體幫助學生掌握基礎知識,為學生展示一些優(yōu)秀作品,提升學生的色彩鑒賞能力和審美能力,促進中職生美術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
(三)注重學生色彩思維的培養(yǎng)
在中職美術色彩教學過程中,基礎知識的掌握對學生來講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在此同時,教師必須要重視學生色彩思維的培養(yǎng),色彩思維可以說是提升課堂教學質量的關鍵。在色彩教學過程中,受到課堂教學時長等因素的影響,學生很難對色彩知識有一個充分全面的認識,因此,在色彩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注重對學生色彩思維的培養(yǎng),提升學生對色彩的應用能力,讓學生能夠直觀感受作品的內涵,可以通過藝術思維來進行知識的重新構建,創(chuàng)造出富有個人特色的色彩作品。在中職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進行美術創(chuàng)作,可以讓學生從簡單的蘋果、罐子等物體入手進行色彩創(chuàng)作,在此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美術創(chuàng)作習慣。在學生進行色彩創(chuàng)作的時候,教師要積極鼓勵學生,對學生進行思維上的引導,幫助學生打好知識基礎,讓學生的思想可以充分體現在自己的美術作品上,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提升課堂教學的活力。色彩藝術思維能夠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創(chuàng)作環(huán)境,學生可以充分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創(chuàng)造出的作品能夠具備較強的個人特征。例如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運用色彩思維進行創(chuàng)作,能夠對基礎的色彩知識進行合理的應用,將理論知識和實踐結合起來,可以在更深層次上理解色彩知識,進而加深學生對色彩思維的掌握。
(四)合理定位教師的課堂角色
美術教師對學生的合理引導直接決定了課堂教學質量,在中職美術色彩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要充分考慮中職學生的特點,結合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合理進行色彩教學模式的設定,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此過程中教師要拉近和學生之間的距離,要和學生進行色彩方面的探討,讓學生對色彩知識有一個更深層次的領悟。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互相分享,讓學生探討自己的理解,發(fā)表自己獨特的看法,這樣的教學方式對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提升很有幫助,教師要將自己放在一個引導者和協助者的位置上,重視學生美術專業(yè)能力的培養(yǎng)。教師可以采取實驗教學法開展美術色彩教學,讓學生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感受色彩學習的魅力,加深學生對色彩規(guī)律的理解和感悟。
(五)提升學生對色彩學習的重視程度
傳統的美術教學模式對學生來講毫無吸引力,枯燥單一的美術課堂嚴重挫傷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此教師必須要改變教學模式,加強實踐教學,組織學生開展美術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理解基礎知識,幫助學生積累色彩經驗。在此過程中,教師要進行課堂教學方式改革,采取多樣化的色彩教學形式來幫助學生理解色彩基礎知識,教師要積極和學生進行互動交流,親自進行指導工作,幫助學生將學到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活動緊密結合起來,進而能夠充分理解相關的知識理論,提升中職生的色彩表現能力。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對色彩知識進行詳細的講解,組織學生開展相關的實踐,讓學生在實踐環(huán)節(jié)中發(fā)現藝術所具有的魅力,進而能夠從一個小點理解色彩教學的深刻含義。這樣的方式雖然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對學生色彩的積累卻很有幫助,同時還能夠提高中職生的審美能力和創(chuàng)新水平,多樣化的教學形式也能夠加深學生對色彩知識的理解和記憶。除此之外,教師需要重視自身和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在交流過程中可以向學生講解色彩知識,還可以向學生演示繪畫的技巧,只有這樣才能夠將色彩理念根植到學生的腦海當中,讓學生不再覺得色彩知識距離自己很遙遠,教師需要將色彩教學體現在美術課堂的方方面面,從而提升中職學生對色彩學習重要性的認識,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色彩展現能力,實現美術教學目標。
(六)注重學生觀察能力的提升
學生色彩能力的提升離不開細致的觀察,在中職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要重視學生色彩能力的培養(yǎng),為學生提供多種觀察法來培養(yǎng)學生的色彩能力,讓學生觀察色彩的色調、飽和度以及明暗度。教師要及時進行教學方式的調整,不斷開展實踐活動和日常訓練,提升中職生的觀察能力,為學生色彩水平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礎。中職美術教師要采取多種藝術手法來幫助學生感受色彩的魅力,讓學生能夠透過現象看到本質,引導學生從整體上把握事物,能夠了解色彩之間的關系,經過反復的觀察加深學生對色彩因素差異和色彩變化的了解,實現中職色彩教學的真正作用。
(七)科學設置美術專業(yè)課程
很多中職學校的教學重點停留在專業(yè)課程的學習上,學校對美術專業(yè)課程的設置缺乏一定的考量,設置的課程缺少專業(yè)性,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美術色彩教學的有序開展。在中職美術教學過程中,學校很少在美術教學的基礎建設上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缺少先進的色彩教學設備,同時又沒有充分的色彩教學時間。眾所周知,美術色彩教學需要以靜物的寫生和素描作為課程學習和實踐的重點,靜物色彩的學習讓學生掌握靜物色彩寫生所具有的空間性質。在開展靜物寫生的時候,物體需要放在一個固定的位置上,并且保持靜止的狀態(tài),在相對合理而又開放的空間當中,學生需要進行細致的觀察和充分的認識,還需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明白空間性質和結構,這樣的教學對于剛剛接觸美術的大多數學生而言有積極的作用,在靜物色彩的描繪過程中,美術教師需要引導學生來感知物體,引發(fā)中職學生內心真實的情感,進而幫助學生創(chuàng)作出高水平的美術作品。
(八)重視學生個性化的發(fā)展
藝術和個性之間有著十分緊密的連接,要想創(chuàng)作出一幅優(yōu)秀的美術作品,要求學生具備豐富的美術情感,同時還要掌握一定的色彩表達形式,因此,在中職美術的色彩教學當中,教師必須要重視學生個性化的發(fā)展,讓學生在實踐過程中將自己掌握的色彩知識和自身的實踐有效結合起來,從而幫助學生形成獨屬于自己的美術風格,這樣的方式可以激發(fā)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讓學生在課外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空閑時間投入美術學習過程中,從而有效提升自身的美術學科核心素養(yǎng)。
(九)創(chuàng)新美術色彩教學形式
美術學科作為一門藝術類學科,有很強的藝術創(chuàng)作性質,開設美術學科的重點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提升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讓學生能夠在感知藝術的基礎之上,實現繪畫藝術個性化的發(fā)展。處于飛速發(fā)展的社會背景下,信息技術在各個領域中的應用越發(fā)廣泛,色彩教學可以說是美術學科的核心組成部分,要想適應新時代發(fā)展的趨勢,就必須要在色彩教學過程中融入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來進行教學,在此過程中,教師要不斷總結教學經驗,探尋出一套適合中職生的教學方式。例如在進行色彩教學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借助多媒體來進行教學,借助網絡上豐富的教學資源來開拓學生的事業(yè),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有效培養(yǎng)中職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綜上所述,在中職美術教育中優(yōu)化色彩教學策略是十分有必要的。色彩教學是實現美術教學科學化和人文化的必要途徑,在中職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重視學生色彩能力的培養(yǎng),從而提升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美術思維。教師要借助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來感知色彩,促進學生個性化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顧曄.當代中職美術教育中色彩教學的優(yōu)化策略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9(6):199.
[2]郭薇.優(yōu)化中職美術教育中色彩教學策略的思考[J].戲劇之家,2019(5):188.
[3]張瑜.當代中職美術教育中色彩教學的優(yōu)化策略研究[J].現代職業(yè)教育,2019(2):58-59.
編輯 張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