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琳凌,陳嘉歡
(華南師范大學 外國語言文化學院,廣東 廣州 510631)
文化缺省是文學作品中常見的現(xiàn)象,也是當代文學外譯面臨的難題之一。文學翻譯不僅要關注語言層面的轉(zhuǎn)換策略,還需從文化層面思考如何讓讀者獲得更好的閱讀體驗、更準確地傳播源語文化以及建構(gòu)源語文化形象。文化缺省(cultural default)這一概念最早由王東風提出,指為提高交際效率“交際雙方在交際過程中對雙方共有的文化背景知識的省略”,是“一種具有鮮明文化特性的(culture-specific)交際現(xiàn)象,是某一文化內(nèi)部運動的結(jié)果”[1]。
《勞燕》是當代女作家張翎于2017年出版的戰(zhàn)爭小說,講述二戰(zhàn)時期中國女性姚歸燕堅毅而傳奇的一生。有評論家高度評價這部小說,認為《勞燕》“將當代華語文壇的戰(zhàn)爭文學推向了史詩性精品的高度”[2]?!秳谘唷酚⒆g本ASingleSwallow于2020年10月在亞馬遜平臺上架銷售,在海外不僅銷量可觀,且深受讀者喜愛。
本文以《勞燕》的英譯為個案,以原作的文化缺省為切入點,分析該書的英譯者白雪莉(Shelly Bryant)應對文化缺省時所采用的翻譯策略與方法,以期為中國當代文學更好地“走出去”提供借鑒方案。
目前學界對文化缺省的分類主要從策略層面著手,如鄭意長[3]將文化缺省分為待補償型文化缺省、可植入型文化缺省及可隱去型文化缺省。筆者認為,僅從策略層面對文化缺省進行分類不利于深入了解文化缺省的產(chǎn)生機理,最終也難以形成一套可以推而廣之的解決方案。
中國當代文學外譯“承擔著重要的思想、文化交流的使命”[4],而思想與文化交流的前提是目的語讀者能獲得與源語讀者相近的文化信息和文化審美體驗。基于此,本文將中國當代文學作品中的文化缺省分為兩類——文化信息缺省和文化審美缺省。
文學翻譯是跨文化交際活動。中國文學外譯的根本目的在于“讓世界通過閱讀、闡釋與欣賞中國的文學作品,對中國文化、對中國人的精神與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有進一步的理解,進而推進文化與思想的交流,豐富世界的文化”[4]。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理解這些文化對本族語者來說并不困難。很多時候本族語者之間的溝通還會省略彼此的文化共識,從而產(chǎn)生文化缺省。但跨語際的翻譯實踐往往涉及兩種不同文化,本族語讀者之間共享的文化共識經(jīng)文本旅行之后可能會變成非共識性信息。這就要求譯者深諳源語文化,在必要時對缺省的文化進行補償,以掃清目的語讀者的文化理解障礙。
除了文化信息之外,文學作品通常還包含一些能令本族語讀者產(chǎn)生趨同審美體驗的文化符號。如在中國文化中,鴛鴦寓意美好的愛情,蓮花象征清廉與圣潔,黃牛代表默默耕耘與奉獻。漢語讀者閱讀到這些意象時,可獲得相對一致的積極審美體驗。反之,一些文化符號如代表獸性與攻擊性的狼、象征冷血與邪惡的蛇、寓意不詳之象的烏鴉等,則容易讓漢語讀者產(chǎn)生負面、反感的審美感受。在文學翻譯實踐中,譯者是原作的審美主體,竭力“在不違背譯入語語言使用規(guī)范的基礎上,對蘊含在原文表達方式、篇章結(jié)構(gòu)和交際意圖之中的審美要素盡量予以保留”[5]。中國當代文學的對外傳播遭遇接受度不高的情況[4],原因之一是文學作品與海外讀者的閱讀期待產(chǎn)生一定程度的錯位。這種錯位的原因錯綜復雜,其中有一點值得譯者和研究者共同關注,即每一位文學讀者都是鮮活獨立的審美個體,他們評價作品的好壞往往取決于自己能否在譯作中生發(fā)與原作情節(jié)相匹配的審美旨趣、能否與故事中的人物產(chǎn)生情感共鳴。這就要求譯者對文學作品中潛在的審美體驗缺省有敏銳的洞察力,而且能在譯作中對缺省作必要的補償。
作家在進行文學創(chuàng)作時,一般不對本族語讀者熟悉的文化共識過多著墨,這也是文化缺省出現(xiàn)的主要原因。文化缺省給譯者帶來一定的翻譯障礙,是否對文化缺省進行補償、如何補償?shù)榷际亲g者難以回避的問題。譯者若解決這些問題,可在一定程度上減少目的語讀者的閱讀負荷,降低誤讀出現(xiàn)的概率,從而有效提升海外讀者對中國文學的認同度。筆者結(jié)合《勞燕》譯者白雪莉?qū)υ魑幕笔〉难a償方案,探討補償文化缺省的策略與方法。
策略和方法的適恰性直接決定了文化缺省的翻譯效果。參考熊兵[6]對翻譯策略與方法的分類,筆者發(fā)現(xiàn),《勞燕》的譯者在應對原作的文化缺省上兼用歸化和異化兩種策略?!皻w化和異化是翻譯策略連續(xù)統(tǒng)上的兩端,翻譯難以實現(xiàn)絕對的歸化或異化,只能以主次來界定”[7]。筆者發(fā)現(xiàn),白雪莉運用歸化策略時采用的補償方法主要有釋譯、改譯和增譯,運用異化策略時則主要采用直譯和零翻譯兩種補償方法。
歸化(domestication)策略“恪守本族文化的語言傳統(tǒng),回歸地道的本族語表達方式,使目的語讀者更容易了解和適應源語文本”[8]。在由新加坡書局主辦的《勞燕》作品線上交流會上,白雪莉談及翻譯方法時提到,中西方文化和漢英兩種語言的特點均存在差異。所以,她在翻譯時并未采用直譯的方法:“我不想讓譯作讀者僅僅能看到原作的內(nèi)容,而是想讓他們獲得與原作讀者相同的閱讀感受”[9]。從這一論述可以看出,譯者的翻譯目的是讓外國讀者讀譯作時能獲得與原作讀者相同的閱讀體驗。白雪莉英譯《勞燕》時,敏銳地留意到原作中存在不少中國文化特色表達,為降低讀者的認知負荷,對這些潛在的文化缺省進行補償。在歸化策略的指導下,譯者主要采用釋譯、改譯和增譯等翻譯方法。
1.釋譯
釋譯指的是不對原作進行逐詞對應的翻譯,而是將原作的信息或意義轉(zhuǎn)換為目的語讀者更容易理解或接受的內(nèi)容。
例1:后來村里老人出面擺了幾桌酒,吃過了,現(xiàn)在不照常還是你娶我的女,我嫁你的郎,太太平平過日腳了嗎?[10]35
After sharing food and wine, it had become customary for them to give their children inmarriage to the other villageso that the two villages couldlive peacefully together in the future.[11]61
例1的故事背景是四十一步村和鄰近的六鋪嶺曾在歷史上為一塊石板大打出手,兩村之間鬧得雞飛狗跳,村民生活不得安寧?;榧奘侵袊匾拿袼孜幕怨潘赜小澳写螽敾?、女大當嫁”這樣的俗語,也有如“文成公主出嫁西域”以換取和平的歷史典故。作者想借助“你娶我的女,我嫁你的郎”這句話,從村民之間恢復相互嫁娶來暗示兩村之間已經(jīng)回歸正常往來關系。英語中無論是“嫁”還是“娶”,都用marry或marriage來表示。因此,譯者用“marriage to the other village”將嫁娶的意義內(nèi)核表達出來。
“過日腳”是江浙滬一帶方言俗語中表示“過日子”的說法。譯者并沒有選擇對這一俗語進行注解,而是選擇將其背后的內(nèi)涵(即兩村百姓從此和平地生活在一起)直接譯出。譯者未對此處俗語的用法作過多的注解,因為它與故事主線、主要人物特征等并無太大關聯(lián)。
例2:幽靈是一只非常驕傲的狗,它知道自己絕非雞鼠之輩。[10]137
Ghost was a proud dog. He knew he wasspecial.[11]251
“雞鼠之輩”近似于“鼠雀之輩”,漢語中指鄙陋卑劣之徒?!半u”和“鼠”放在一起產(chǎn)生的文化意象對中國讀者來說不難把握。但此處“幽靈”(Ghost)是故事中狗的名字,如果該句采用直譯的方法,則讀者讀后會產(chǎn)生困惑:狗也知道自己并非雞和鼠?另外,“鼠”和“雞”的文化內(nèi)涵在中西文化中不盡相同。故此處譯者采用釋譯的方法,將“絕非雞鼠之輩”想要表達的內(nèi)容直接轉(zhuǎn)化為“special”。此外,狗在中西文化中的文化地位相差較大。很多西方讀者養(yǎng)狗,對狗的生活習性非常熟悉。因此,不少讀者在評論中表示,張翎在故事中采用擬人化的手法安排狗像人一樣說話,甚至死后還能繼續(xù)以“幽靈”的形式存在人間。這些情節(jié)都難以令西方讀者信服?;诖?,例2中譯者為了讓讀者獲得更加自然的閱讀體驗,直接刪除“雞”“鼠”這兩個意象。
例3:我問劉兆虎有什么打算,他躊躇了片刻,才猶猶豫豫地說:“聽天由命?!盵10]265
I asked Liu Zhaohu what he planned to do. He thought for a moment, then said hesitatingly, “I’ll see whatfatehas in store for me.[11]374
男主角劉兆虎用“聽天由命”四個字表達自己經(jīng)歷殘酷戰(zhàn)爭之后的迷茫與悵然若失之感?!奥犔煊擅奔绰爮奶煲獾陌才拧D釉岢觥绊樚煲庹?,兼相愛,交相利,必得賞;反天意者,別相惡,交相賊,必得罰”[12]。墨子的“天志觀”認為人要順應天意、互惠互利,方能得到上天的饋贈?!疤臁边@一意象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內(nèi)涵豐富、寓意深遠,若要向西方讀者闡述清楚,需用一定篇幅的文字展開說明,故此處譯者選擇將“天”譯為“命運”(fate)?!懊\”代表超越人的意志且難以預測的非主觀因素,東西方讀者對這一文化內(nèi)涵的理解相對一致。
以上是譯者通過解釋性手段處理原作文化缺省的例子?!按朔N譯法的優(yōu)點在于能使讀者迅速建立連貫,閱讀的興奮慣性不會受到影響”[1]。但是,若過于頻繁地使用釋譯法,則有可能讓譯作變得過于直白而損失作品本身的藝術美感,抑或剝奪讀者自主探索異族文化的權利和可能性。
2.改譯
改譯方法是譯者基于特定的翻譯目的“在翻譯時對原文的形式或/和內(nèi)容作一定程度的修改和變化,以適應譯入語國家或讀者的政治語境、文化背景或技術規(guī)范”[8]。改譯的使用凸顯譯者的主觀能動性,是譯者對兩種文化的把握、對讀者期待的判斷和譯者自身翻譯觀的辯證統(tǒng)一。
例4:我阿爸就拿竹筷敲她的腦殼:“娃你別不信,人愛吃肉,狗愛吃屎,茶葉就好一口霧氣”。[10]35
My father had tapped her head with his bamboo chopsticks, and said, “You don’t believe me? Well,people eat dogs, dogs eat shit, and tea leaves eat fog.[11]61
此處是男主角劉兆虎父親對女主角阿燕說的話,通過類比的手法解釋茶葉在有霧氣的地方會生長得更好。“人吃肉”“狗吃屎”的現(xiàn)象并非中國獨有,因此此處的文化缺省對漢語讀者和英語讀者來說理解障礙均不大。但從例4的譯文中可以發(fā)現(xiàn),譯者在將“狗愛吃屎”直譯為“dogs eat shit”的同時,卻將“人愛吃肉”改譯為“people eat dogs”。這樣的改動與“people eat meat”的直譯方案相比,在理解難度上并無顯著差異,卻可能會在英語讀者心目中強化中國人愛吃狗肉乃至野生動物的刻板印象。筆者認為,此處的改譯值得商榷。在某些讀者帶有東方主義偏見的凝視下,此處的改譯扭曲了中國國民的形象,無益于我們的文化傳播和與其他文明的平等對話。
例5:幽靈,你一定沒見過那樣的光,那是財主踢到銀子、老鼠聞見到香油的光啊。[10]237
Ghost,you’ve never seen such a gleam. It was likea poor manfinding a piece of silver or a rat smelling sesame oil.[11]341
此例中譯者將“財主踢到銀子”譯為“a poor man finding a piece of silver”。白銀在中國歷史上曾被用作貨幣,此處作者用“財主踢到銀子”形容軍營的營地畢業(yè)生在拿到槍支時如獲至寶的神情,十分形象。但在英語文化中,“銀”并未自帶“非常值錢”的文化涵義,西方甚至還有“Silver is poor man’s gold”(銀子是窮人的黃金)的俗語。因此,譯者若將“財主”譯為“rich man”或“capitalist”,與后面的“silver”搭配起來會令西方讀者覺得一頭霧水?;谶@樣的考慮,譯者選擇將“財主”替換為更符合目的語讀者文化認知的“poor man”。
例6:“媽媽的,你小子躺著看不出來,站起來怎么褲子里沒了屁股?”[10]296
“My gosh!I couldn’t tell when you were lying down,but you’re so thin, your pants are barely staying on.”[11]365
“媽媽的”是一句與女性相關的詈語。相較于其他詈語來說,該句的語氣相對平緩,辱罵意味并不重,表達隊長看到劉兆虎病愈后身形瘦骨如柴的驚訝之感。英語中雖然也有跟女性相關的詈語,但所表達的語氣和情緒與原作相差甚遠。每一句詈語背后都隱含了鮮明的感情色彩,這對本族語讀者來說并不難把握。但對跨語際的讀者來說,譯者如不進行一定的轉(zhuǎn)化,讀者便難以準確把握詈語背后的情感。白雪莉經(jīng)過考慮后,將“媽媽的”譯為“my gosh”,既還原了這句話的驚訝之感,又避免了對人物形象的扭曲。
“褲子里沒了屁股”是一種調(diào)侃,說話人形象地描述男主角劉兆虎身形極為消瘦的程度。但譯者并未直譯為“There is no butt in your pants”,而是用“You’re so thin, your pants are barely staying on”與其對應。改譯后更加直白的處理方式也降低了目的語讀者的理解難度,減少讀者的認知負荷。
3.增譯
增譯是譯者在翻譯時通過添加闡釋性內(nèi)容填補目的語讀者的信息真空或修正讀者審美錯位的翻譯方法。譯者可以用增譯法為目的語讀者提供更充分的背景信息和語境去了解源語文化,從而補償原作的文化缺省。但是,增譯法的使用要注意“度”的把握。如果增加的闡釋內(nèi)容過多或難度過大,容易打斷讀者的閱讀慣性,影響讀者的閱讀體驗,致使其注意力被過多地分散到文化信息的科普上。在《勞燕》譯作中,譯者為了補償文化缺省而進行的增譯案例如下。
例7:我問你雷鋒是誰?你想了想,才說是個好人。[10]15
On the day we saw the slogan,I asked you who Lei Feng was. You thought for a while,then said,“He was a good man.”I asked you how that was so. Was he a doctor,helping the needy and dying? Did he give away all he had to the poor? You couldn’t help laughing and shook your head. You said,“Pastor Billy,you really are out of touch.”
I reminded you I’d been gathering dust in the ghost world for eighteen years. You thought for a moment,then agreed. “You’re right. You know more about that world than me.”[11]32
這個例子是牧師比利和劉兆虎死后,二人的幽靈在月湖訓練營舊址相遇后敘舊的對話。外國牧師比利回憶起生前他看到墻上“向雷鋒同志學習!”的標語后問劉兆虎“雷鋒是誰”,原句不過20字,但對應的英譯本卻有114詞。譯者在譯作中增加兩個疑問句“Was he...? Did he...?”反映出比利對雷鋒這一中國讀者耳熟能詳?shù)娜宋锵喈斈吧?,也為下文劉兆虎感嘆“比利,你真的與現(xiàn)實世界脫節(jié)了”做鋪墊,而這一句感嘆的臺詞也是譯者自行添加的。除此之外,譯者還在該情節(jié)中增加一句話“I reminded you I’d been gathering dust in the ghost world for eighteen years”,想借比利之口告訴劉兆虎(實則提醒讀者),說話的人已經(jīng)去世18年。西方讀者由于宗教信仰等原因,較難理解為何人死后的亡靈依然留在人間,且還能作為旁觀者觀察和談論現(xiàn)實世界中的人與事。“西方文化(主要是基督教)中,天堂是極樂的自由世界,俗世與天堂并不對立。所以,陰陽兩隔間的亡靈敘事及其眷顧、怨恨主題是中國文學、文化的特征性符號”[13]。故事開端中張翎以亡靈比利的口吻展開敘事,西方讀者難免不太適應。故譯者通過增加臺詞的方式提醒讀者,此刻這兩個對話的角色已是“亡靈”,他們早已掙脫時間的羈絆,擁有在無垠時空中自由穿梭與談論的權利。
例8:我阿爸給她家的茶葉起了一個聽了就不會忘的名字,叫“云山飽茶”。[10]36
He’d given the tea grown on her family’s plantation a name not easily forgotten“Yunshan tea”,or in English,“tea from the cloudy mountain that can fill you up.”[11]62
女主角阿燕家種的茶遠近聞名,生長在有霧氣的山上,不僅口味好,喝了還扛餓?!霸粕斤柌琛边@一茶名,譯者首先采用“音譯+意譯”的組合方法。但“Yunshan tea”只傳達了地點和事物本身,缺失了“飽”的意蘊,也損失了審美意境。因此,譯者在后面添加了解釋性內(nèi)容,交代“云山”和“飽”的具體含義。跟拼音“Yunshan”相比,“cloudy mountain”的cloudy一詞更容易讓英語讀者產(chǎn)生山上云霧繚繞的畫面感,產(chǎn)生與源語讀者相近的審美體驗。
本小節(jié)的兩處增譯主要是補償目的語讀者因文化差異而產(chǎn)生的審美缺省,從這兩個例子不難看出白雪莉?qū)Α秳谘唷吩鲾⑹率址ê臀幕饩车臏蚀_把握。
異化(foreignization)策略指“在翻譯方法上遷就外來文化的語言特點,吸納外語表達方式”[8],其目標主要是豐富目的語文化及其語言表達?!秳谘唷酚⒆g者白雪莉在處理文化缺省時,基于異化策略而采用的翻譯方法主要包括直譯和零翻譯。
1.直譯
《勞燕》譯作中譯者使用直譯方法的典型案例是原作人名和地名的英譯。例如,小說男主角“劉兆虎”的稱呼被譯為Liu Zhaohu和Huwa(虎娃),女主角“姚歸燕”被譯為Yao Guiyan和Ah Yan(阿燕)。男女主角的故鄉(xiāng)“四十一步村”被譯為“Sishiyi Bu”,另一處重要地名“月湖”被音譯為“Yuehu”。
作者張翎曾在訪談中提到,角色的名字帶有文化寓意,如女主角姚歸燕(也稱“阿燕”)的取名靈感來自于“燕”這一意象在中國文化中的豐富涵義。燕子既可以代表春光美好、兩情相悅,又可以寓指時過境遷的命運或惜別之情。由于這些文化寓意對中國讀者來說相對熟悉,因此作者并未在原作中對此作過多解釋,從而產(chǎn)生文化缺省。面對這些人名和地名,譯者選擇保留其異質(zhì)性,未將“阿燕”譯成Swallow,或?qū)ⅰ皠⒄谆ⅰ弊g成“Tiger Liu,而是讓讀者直面這些陌生化的中國人名和地名,確保讀者形成清晰的認知——自帶陌生化稱謂的角色發(fā)出的是中國聲音,代表的是中國觀點,發(fā)生在她/他們身上的是中國故事。
除了人名和地名,譯者對原作中部分成語及俗語的翻譯也采用直譯的方法。
例9:中國人有話叫“冤家路窄”,還有句話叫“不打不相識”。[10]288
There’s a Chinese saying thatone can’t avoid one’s enemyand another that saysthere’s no mutual understanding without a fight.[11]404
此處“冤家路窄”和“不打不相識”對應的譯本均非英語中既有的習語或俗語。譯者選擇將字面意思直接譯出,且不加額外的注解。這一翻譯方法能豐富目的語文化與語言,但可能會給讀者帶來陌生感甚至造成理解困難。如當英語讀者讀到“there’s no mutual understanding without a fight”時可能會產(chǎn)生困惑:為何一定要通過打斗才能達成共識?為何不能通過辯論、談判或磋商這些手段?極端的情況下還可能會令外國讀者產(chǎn)生誤解:這些都是來自中國的成語或諺語,難道中國人都崇尚打斗嗎?基于此,用直譯方法應對文化信息缺省時最好提前對讀者可能出現(xiàn)的誤讀或負面形象作好充分的考量。
2.零翻譯
零翻譯指譯者因源語與目的語之間存在語言或文化差異,或因自身的翻譯目的、文化立場等因素而決定省去不譯的處理方法。為使讀者閱讀更加順暢,對原作某些不影響主體情節(jié)的文化缺省,譯者有時會直接刪除。比如,著名翻譯家葛浩文“在處理對于目標讀者略顯陌生的文化負載詞時,采取了大膽刪減的手法”[14]。在《勞燕》英譯本中,筆者也發(fā)現(xiàn)譯者處理文化缺省時采用零翻譯方法的案例。
例10:你忘了你們是按過手印的,你要是回來了,你就得認她做婆姨。[10]146
If you return now, you have to acknowledge her as your wife.”[11]265
例11:他還說筱艷秋的右眼角下有一顆痣,這痣沒長對地方,是顆淚痣,所以她才這么早就死了男人。[10]179
He also said she had a mole shaped like a teardrop under her right eye.[11]320
上述兩例顯示,譯者針對一些缺省的文化信息(如按手印、淚痣克夫)采用零翻譯的方法,以免偏離敘事重點。除此之外,英譯本中還有多處省略原作句子乃至段落的案例。筆者在進行文本對比后發(fā)現(xiàn),譯者的零翻譯主要出于兩方面的考慮:其一,不翻譯小說中涉及西方文化的部分,尤其是常識性的文化信息,因為這些信息對西方讀者來說并不陌生;其二,不翻譯對讀者閱讀沒太大幫助反而會產(chǎn)生理解阻礙、模糊敘事焦點的內(nèi)容。
關于第一種考慮,譯者白雪莉曾在線上訪談中提到,“涉及多元文化的書”為譯者增加了翻譯難度。[9]譯者要盡可能在不破壞中國文化意象的前提下,做到不對西方讀者熟悉的文化信息進行過度闡述。比如譯者在譯作中刪除牧師對自己姓氏來源和身世的介紹內(nèi)容、對自己中學時光的描述等于西方讀者來說已然熟悉的內(nèi)容。
基于第二種考慮的零翻譯案例在譯作中占比更大。此類案例大多是原作中著墨較多的人物心理活動或動作細節(jié)等。亞馬遜平臺上有讀者留言稱,《勞燕》這部小說內(nèi)容冗長,與中外作家不同寫作風格以及漢英兩種語言的不同表述特征相關。在線上交流會上,《勞燕》的主編和譯者均提及作者張翎給予譯者充分的翻譯自由,譯者和主編可根據(jù)需求自主刪減。但必須警惕的是,面對原作的文化缺省,不宜過度使用零翻譯的方法,因為這種不譯的解決方案“具有一定的欺騙性”[1]。頻繁使用零翻譯將阻礙源語文化和目的語文化之間的交流,不利于豐富世界文化的多樣性。
建設文化軟實力與講好中國故事是當下國家的重要發(fā)展戰(zhàn)略,當代文學外譯是實施這一發(fā)展戰(zhàn)略的主要途徑之一。“文化缺省”是文學作品中常見的現(xiàn)象,包括文化信息缺省和文化審美缺省。譯者在翻譯文學作品時不僅要注重文化信息的傳達,還須充分考慮目的語讀者的文化審美體驗。文化缺省的翻譯補償是當代文學外譯研究繞不開的話題,補償策略與方法使用的適恰性將直接影響中國當代文學“走出去”的最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