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 旸
(上海財經(jīng)大學 人文學院,上海 200433)
改編自馬伯庸的長篇小說《長安十二時辰》的同名影視劇用濃烈華麗的視聽語言、充滿張力的敘事節(jié)奏、高度還原的歷史細節(jié)在2019年暑期引起了收視狂潮,獲得了廣大觀眾的喜愛和追捧。這個發(fā)生在天寶年間有關長安的故事,不僅向觀眾傳遞了盛唐氣象的恢弘壯觀,更是引起了人們對于唐風古韻的強烈向往,甚至令人想要去西安一探究竟,在昔日的唐都想象當年的長安一百零八坊。
無可置疑,唐代是中國歷史上最為開放,也最為自信的朝代之一。唐人沒有受制于充滿了天人崇拜的漢代經(jīng)學,全面接收新興的事物,充分發(fā)展自我的觀點。這樣務實而自由的氛圍使得唐代成為我國歷史上文化空前繁榮的黃金時代,人才輩出,群星璀璨,在文學、史學、哲學、藝術、宗教、科技等領域都取得了眾多突破性與開創(chuàng)性的成就。唐代文化之所以能夠取得這樣的成就,與政治統(tǒng)一、社會安定、經(jīng)濟富裕以及中外交通的發(fā)達都有著不可分割的關聯(lián),但歸結起來,唐王朝“多元”“對等”“互動”的文化格局,更是為唐代的發(fā)展繁榮作出了不可磨滅的歷史貢獻。
“多元”“對等”“互動”的概念取自于國內學者吳炫所構建的理論體系。所謂“多元”是指多種多樣不同類別的文化觀念與體系;所謂“對等”則是世界觀之間的對等,即在尊重差異的基礎上,放棄由某種文化觀念統(tǒng)治、同化人類的企圖,進而形成一個多元對等的平衡、和諧的世界;所謂“互動”可以表述為文化思想之間的交流,是借他者文化的思想材料進行符合自己文化性質的改造工作,其目的是再創(chuàng)造自己的文化思想,而不是被他者文化所改變?!岸嘣薄皩Φ取薄盎印钡乃季S模式與唐代總體的文化格局有著高度的契合,而《長安十二時辰》這一文本又從文學和影視創(chuàng)作的雙重視角為之提供相應的佐證。下面,本文將從華夷并舉:唐與外來文化的多元對等;三教并重:儒道釋的多元對等;男女平等:封建王朝的性別多元對等三個角度出發(fā),以《長安十二時辰》為基點擴散開來,對唐代多元對等互動的文化格局進行相應的論證。
中國古代的封建社會多是以中原為中心或以漢族為中心的華夏傳統(tǒng)文化,這一文化多將少數(shù)民族和外國人統(tǒng)稱為“夷狄”“蕃胡”,強調華夷之別?!胺俏易孱惼湫谋禺悺边@類觀念更盡顯對外來文化的蔑視、排斥態(tài)度。但唐代卻獨樹一幟,為各類外來文化敞開了大門。武德五年,唐高祖在給高麗王武建的信中明確提出了“柔懷萬國”的睦鄰友好政策。對各少數(shù)民族,唐太宗更是發(fā)出“自古帝王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1]的感嘆。唐高宗繼承了這種政策精神,對國內各少數(shù)民族和周邊各國力主實行“撫育”和“柔服”。處于極盛時期的玄宗皇帝更是氣勢恢宏地宣布要“開懷納戎,張袖延狄”。正如英國著名學者李約瑟所言:“歷史上,唐代卻是任何外國人在首都都受到歡迎的一個時期?!盵2]據(jù)統(tǒng)計,僅在長安就有八千余名外國留學生,近萬家流寓的突厥王侯和居民,以及成千上萬的波斯、阿拉伯、歐洲商人。這些外國人不僅可以參加科舉考試,可以在朝廷做官,還可以和中國人通婚……他們從世界各地帶來了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給傳統(tǒng)的華夏文化注入了新的血液。史稱,唐代“長安胡化極盛一時”,洛陽也是“家家學胡樂”。這類局面之所以出現(xiàn),正是由于唐王朝對外來文化采取了兼容并包的開放型政策,對“多元”文化更是抱有一視同仁的友好態(tài)度。
當然,唐代在吸收外來文化時常依據(jù)自身需要取舍。在唐代中外文化匯聚的過程中,組成唐王朝的各個民族在對待外來文化的態(tài)度上既不是因其為異己文化而排斥,也不是漫無選擇地一律吸收,而是在“對等”的基礎上,根據(jù)自身社會的層序結構、不同社會環(huán)境和不同文化水平,分別對外來文化作出遴選和抉擇。以宗教為例,唐代佛教的發(fā)展沒有照搬印度,而是走上了獨立發(fā)展的道路,產(chǎn)生了天臺宗、華嚴宗、禪宗等不同的宗派類型。而在這些宗派中,禪宗的中國化又最為典型:它一改天竺佛教繁瑣、難解的缺陷,突出了簡單易懂的特點。禪宗的宗旨概括起來只四個字“凈心自悟”,即只要拋掉一切妄念和雜念,認識到佛在自己心中,就可以頓悟成佛。不僅如此,唐王朝還善于吸收借鑒各國、各民族文化中的優(yōu)秀成分,與之形成良性的“互動”,來滋養(yǎng)、補充、發(fā)展自己的文化。如在音樂方面,傳入中國的“胡部新聲”到玄宗時已滲透到唐的大曲當中。著名的《霓裳羽衣曲》就是漢樂和胡樂交融的杰作,《秦王破陣樂》也是在唐代清樂基礎上吸收了其他民族的音樂成份而形成的。唐代的舞蹈融合了西域地區(qū)諸國的特色:如當時流行的劍器舞、胡旋舞等都來自于異域。在繪畫方面,當時用色彩深淺暈染來表現(xiàn)物體立體感的凹凸法來自印度,被稱為“ 天竺法”。舉世聞名的敦煌壁畫里顯然也揉進了異國情調。在科技方面,僧一行撰修的《大衍歷》在不少地方采用了印度《九執(zhí)歷》的成果,波斯人李殉撰《海藥本草》記載了124種外來新藥,對中國醫(yī)藥學的發(fā)展起到推動作用。
在以還原歷史見長的《長安十二時辰》中,故事就發(fā)生在大唐天寶三載的長安城,適逢上元燈會,圣人詔令:“汝等無論來自何方何國……十二時辰內,皆可于坊間自由來往”,這一時間地點的選擇為緊湊驚險的情節(jié)發(fā)展提供條件的同時,更是顯露出唐王朝“柔懷萬國”的氣派。為了確保圣人(歷史原型為“唐玄宗”)于花萼相輝樓招待各國使節(jié)的宴席順利進行,揚我大唐國威,死囚張小敬臨危受命,與統(tǒng)攝長安城賊事策防的靖安司司丞李必(歷史原型為“李泌”)強強聯(lián)手,十二時辰內解除“狼衛(wèi)”所造成的危機。在小說和影視劇的文本中,不僅宴請各國來使的情節(jié)刻畫是重中之重,在對長安城風俗人情的塑造過程中更是處處體現(xiàn)著像是“回民坊”“祆祠”“景寺”這類充滿異域風情的地點和突厥人、粟特商、波斯僧、昆侖奴、胡旋舞、胡餅等極具民族特色的元素……諸如此類的描寫雜糅在緊湊的故事情節(jié)之中,共同鑄就一個華夷并舉、鮮活立體而又符合歷史原貌的長安城。
唐代兼容并包的開放政策體現(xiàn)在外交上是華夷并舉,體現(xiàn)在宗教思想上則是三教并重。在《中央帝國的哲學密碼》一書中,作者郭建龍?zhí)岢觯骸叭褰獭⒎鸾獭⒌澜坦餐睒s,是唐代哲學的最大特征”[3],又表示在這其中“佛教給了唐代思辨的武器,道教給了人們想象力,儒教則保持了一定的社會穩(wěn)定性”。唐代文化在總結、繼承的基礎上發(fā)展了兩漢與東漢魏晉南北朝以來的文化成果,實現(xiàn)了儒道釋三教的多元對等。就儒教而言,唐王朝的統(tǒng)治者追隨漢代“尊儒”的傳統(tǒng),肯定儒教在維系政治結構上所發(fā)揮出的功效,但又敏銳地意識到僅在儒教內部,很難產(chǎn)生足夠的治國人才的局限。于是在選拔人才的科舉制度上采取多樣化的標準,除傳統(tǒng)的考察四書五經(jīng)等儒家經(jīng)典的“明經(jīng)科”外,設立更為靈活且貼近現(xiàn)實的“進士科”。在明經(jīng)、進士這兩大學位之外,還有專供有專長之人考取的學位,如秀才科、明法科、書學科、算學科等,分別為皇帝提供文學、法律、書法和數(shù)學方面的人才。唐代通過多元化的考試機制,為學子們提供了多條路徑接近中央政府,避免了人才的單一化。在“多元”科舉制度的沖擊下,儒教的地位自然下降,雖然表面上仍是占據(jù)統(tǒng)治地位的政治思想,實際上卻被弱化,與道教和佛教三足鼎立。
在對待道教和佛教的關系時,唐代是具有特殊性的。由于唐代皇帝把李姓追溯到了老子,道教也因此受到了優(yōu)待。在高祖時期,三教的次序是老先,次孔,末釋。甚至在科舉中也納入了道教的科目,唐肅宗、代宗時期的宰相元載就是道舉出身。這一特殊性自然也體現(xiàn)在了《長安十二時辰》中,在推動故事情節(jié)上起到至關重要作用的“太上玄元巨燈”,就源自《舊唐書·高宗紀下》所記載的“二月己未,次亳州。幸老君廟,追號曰,太上玄元皇帝”,唐高宗追尊“老子”稱號的歷史典故。不言而喻,這座“用去了永州一年賦稅,修造了一年之久”的太上玄元巨燈當然是用老子的形象所筑成的。由這一細節(jié)可見,道教在唐代確實有著崇高的地位。當然,唐代統(tǒng)治者對于其他的宗教也并不排斥,而是采取了兼收并蓄、三教并舉的態(tài)度。對待從印度傳來的佛教,除去唐武宗時期外,始終是予以大力扶持的,也因此才能產(chǎn)生以禪宗為代表的本土化宗派類型。三教的“多元”“對等”使唐代的思想文化得以自由發(fā)展,唐人天馬行空的想象力也得以自由地馳騁,儒道釋三教“互滲”“互動”共同造就魅力無窮的唐代文化格局。
《長安十二時辰》的兩位主角在不同程度上也體現(xiàn)出了唐代“三教并舉”的多元文化特征:作為主角之一靖安司司丞李必可以說就是一位體現(xiàn)著儒道合流、“多元”“對等”的人物形象。他出場亮相時的描寫如下:“少年人臉圓而小,青澀之氣尚未褪盡,眉宇之間卻隱隱已有了三道淺紋,顯然是思慮過甚。他穿一襲窄袖綠袍,腰間掛著一枚銀魚袋,手里卻拿著一把道家的拂塵”[4],盡顯道家出塵脫俗、飄飄欲仙的氣質。影視劇里的李必更是頭戴蓮花冠、豎插子午簪、身著道袍、手捧拂塵,一副標準的道士形象。這樣一位仙風道骨的少年為何會眉頭緊蹙、思慮過甚呢?只因他一心幫太子出謀劃策,更想做宰相守天下百姓,身懷“經(jīng)世致用”“治國”“平天下”的儒家入世的理想,大發(fā)“上天生我鐘鼎之家,就是要我擔大任,以我心智福佑大唐百姓”[4]的感慨。從李必這個人物形象上,可以看出儒道文化合流后所造就的治國理世之才的形象,而在另一位主角張小敬的身上,性格特點則更加復雜和立體。張小敬本是長安城萬年縣負責輯事捕盜的不良帥,人稱為達目的、不講規(guī)矩的“五尊閻羅”,實際上卻是一位重情重義、為守長安百姓九死無悔的好漢。因幫自己在安西鐵騎第八團的舊友打抱不平失手殺死上司而被捕入獄,兼獲死罪。李必稱他“熟知長安明暗黑白的規(guī)矩、通三教九流、懂多方語言、勝心重、有牽掛、想活”[4],可以說是極為貼切的描述。只有這樣一個一心向著長安百姓、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英雄人物,才能在危機關頭救長安城于水火之中。張小敬不是常規(guī)意義上的主角形象、英雄形象,但從這個具有多面性格特點的圓形人物身上,我們更能體會得到儒道釋三種宗教思想“多元”“對等”“互動”后對大唐普通百姓所滲透出的影響。
在古代封建宗法制的等級社會中,卑幼的子女毫無人身自由權可言,處處受制于家長的管束。女子所受的限制則更多,甚至連獨自外出的機會也被剝奪。即便有事出門,也必須“擁蔽其面”,嚴重束縛了女性的人身自由與個性解放。然而,從中國歷史發(fā)展的長河來看,唐代畢竟不同于其他更為封閉保守的封建王朝。由于當時的社會風氣開放、禮法約束減弱,在室女子無論高門宦女還是普通的民間女子,均能在不大受約束的情況下,于一些公開場合“拋頭露面”。如《開元天寶遺事》卷下記載:“都人士女,每至正月半后,各乘車跨馬,供帳于園圃,或郊野中,為探春之宴?!盵5]《集異記》補編中則記載了盛唐時洛陽士女于元霄節(jié)出外觀燈的情景:開元初,正月望夜,玄宗移杖于上陽宮,時華燈齊放,“連亙數(shù)十里,車馬駢聞,士女紛委”[5]。這是節(jié)日里士女們外出游玩觀光的記載。《長安十二時辰》中也不乏對上元佳節(jié)女子外出賞燈場景的描繪。唐代的女子不僅可以外出,參與社會交往,甚至在受教育方面也享受一定程度上的自由。雖不能像同輩男子一樣上學讀書,但卻擁有在家中習文讀書的權利。如德宗時,女學士、尚宮宋氏五姐妹,幼“皆聰惠”,其父宋庭芬“教以經(jīng)藝”,并“課為詩賦”[5]。故五女“年未及笄,皆能屬文”[5]。還有牛應貞,這位生長于民間的官宦女子,十三歲便能“誦佛經(jīng)三百余卷,儒書子史又數(shù)百余卷”[5],此后又“學窮三教”“著文章百余首”[5]。這些例子皆反映出唐代女子,特別是出身于儒門世家的女子受教育的普遍性。
以鐵腕手段駕馭群臣的女皇武則天,更是憑一己之力對男尊女卑的傳統(tǒng)思想發(fā)起挑戰(zhàn),曾設立多項法令以提高婦女地位。如上元元年,在《建言十二事》里提出改變過去為父服喪三年,而父在只為母只服喪一年的傳統(tǒng)制度,提議父在為母服齊衰三年,使得在服喪方面,父母的地位平等。垂拱四年,武則天為祭祀祖先而修建的明堂,更是“宴賜群臣,赦天下,縱民入觀”[6],讓包括婦人在內的所有百姓進入?yún)⒂^。在武則天長達半個世紀的統(tǒng)治下,她的思想行為,都對自古以來被人們奉為金科玉律的“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yǎng)也”的儒家禮儀制度和道德觀念予以空前的打擊,使得男女的地位相較其他的封建王朝而言更加平等,成為中國封建宗法制社會中極具特殊性的一個章節(jié)。
《長安十二時辰》里的檀棋、王韞秀、聞染、魚腸、許鶴子等一眾女性形象,也都塑造得“巾幗不讓須眉”,鮮活立體且極富個性。拿檀棋來說,作為李必的貼身侍女,她不僅無微不至地照顧主人的飲食起居,更是身手矯健、頭腦靈活、有勇有謀,關鍵時刻救張小敬和李必于危難之際,甚至愿意為了保長安城的周全而犧牲自己。王韞秀作為王宗汜大將軍(歷史原型為“王忠嗣”)的千金,雖嬌蠻任性,但關鍵時刻也懂得審時度勢,能領兵抗敵。魚腸雖是一個殺人不眨眼的反派刺客,但卻有情有義,為了回報恩人才卷入這場毀滅長安的不歸路當中,至死無悔……《長安十二時辰》里的每一位女性角色,都是有血有肉,使人記憶深刻、過目不忘的女英雄、女豪杰,共同體現(xiàn)著唐代在性別的“多元”“對等”上所顯現(xiàn)出的寬容態(tài)度。
在《長安十二時辰》的故事里,當主角張小敬被問及為什么盡心竭力為靖安司辦事時,少言寡語的他罕見地說出這樣一段話:“你曾在谷雨前后登上過大雁塔頂嗎?那里有一個看塔的小沙彌,你給他半吊錢,就能偷偷攀到塔頂,看盡長安的牡丹。升道坊里有一個專做畢羅餅的回鶻老頭,他選的芝麻粒很大,事先翻炒一次,所以餅剛出爐時味道極香。還有普濟寺的雕胡飯,初一十五才能吃到,和尚們偷偷加了葷油,口感可真不錯。東市的阿羅約是個馴駱駝的好手,他的夢想是在安邑坊置個產(chǎn)業(yè),娶妻生子,扎根在長安。長興坊里住著一個姓薛的太常樂工,廬陵人,每到晴天無云的半夜,必去天津橋上吹笛子,我替他遮過好幾次犯夜禁的事。還有一個住在崇仁坊的舞姬,叫李十二,雄心勃勃想比肩當年公孫大娘,她練舞跳得腳跟磨爛,不得不用紅綢裹住。盂蘭盆節(jié)放河燈時,滿河皆是燭光,如果你沿著龍首渠走,會看到一個瞎眼阿婆沿渠叫賣折好的紙船,說是為她孫女攢副銅簪,可我知道,她的孫女早就病死了……我想要保護的,是這樣的長安,為了這些微不足道的人繼續(xù)過習以為常的生活?!盵4]
唐代“多元”“對等”的文化格局,它有別于歷史上各個 “獨尊儒術”或是“儒道統(tǒng)一”的主導性文化,是更加尊重不同的國家、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不同性別,更加尊重人的生命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文化。正是在這樣的文化格局下,才會產(chǎn)生如張小敬這般愛著長安、守著長安,雖九死一生,也無怨無悔的小人物。正如國內學者吳炫在《多元對等互動:基于文化創(chuàng)造的陰陽八卦》一文中所提到的:“中國學者的儒家化依附性思維對中國文化的理解窄化”,“由于我們受《易經(jīng)》《易傳》的‘強’‘弱’思維制約,會把儒道文化的現(xiàn)實政治性之‘強’當作中國文化的基本認知,也會把殷商、先秦、唐宋為代表的尊重生命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非主導性文化當作現(xiàn)實的‘弱文化’去對待,從而忽略了這種文化與秦、漢、明、清為代表的輕生命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主導性文化一直處在互動消長的歷史運動中”[7]。我們不能片面地把儒家文化或是儒道文化理解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全部,從《長安十二時辰》中所體現(xiàn)出的尊重生命力與創(chuàng)造力的唐代多元對等的文化格局,無疑是這一觀點的有力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