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淑芳
(嘉興南湖學院 圖書館,浙江嘉興314001 )
宋詩作為中國詩歌傳統(tǒng)的典范,與唐詩一樣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世界藝術文化的珍寶。宋詩自誕生之日始,至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人們對宋詩的編纂、箋注、釋義、圈點、論評、考證、紀事、習作等的研讀從未中輟;而在所有研讀中,選本的編纂是其中較為突出和引人注目的部分,其研究歷史、理論體系、學術思維、文獻基礎資料都需要整理歸納。不僅如此,宋詩選本至今仍為世人所重,各種宋詩選本不絕如縷,特需要借鑒已有的歷史經驗作為今后的指導方針,故筆者不揣淺陋,提出“宋詩選學”的學術概念,旨在引起學界的研討,為今后的學術研究提供方法和路徑。
提及宋詩的“選學”,我們不自覺地就會溯及到“文選學”。將《文選》上升到“文選學”,其居功至偉者當屬唐人曹憲,自是以后,《文選》日漸被世人視為“經典”而當作手追心摹的典范,至今“文選學”依舊為一門“顯學”。
“文選學”能夠成為一門學科,“唐詩選學”也可以成為一門學科[1](李定廣對此有詳細論述),筆者擬借用“文選學”“唐詩選學”之名稱,提出“宋詩選學”。細繹之,“宋詩選學”有其獨特的質素:在研究對象上,“宋詩選學”是以宋以降的宋詩選本為研究對象,對象是開放的;在研究內涵上,“宋詩選學”主要研究宋詩編纂、選學家思想、??薄⑦x材、評點等;在選本體例上,“宋詩選學”是純粹的詩歌選本。
既然“唐詩選學”可以成立,那么擁有近三十萬首的宋詩(湯華泉《全宋詩輯補》,黃山書社2016年版)是否可以成為“宋詩選學”呢?且不說宋詩在數量上是唐詩的6倍,宋詩的質量也并不亞于唐詩。劉麟生《中國詩詞概論》(上海世界書局,1933年版)指出:“中國的詩,除得五古詩有選體詩的立場外,可以說只有二大宗派:一是唐詩,一是宋詩。以后的詩人,不外乎模擬兩派中的一派,而成為一種作家??墒菤馄侵?,總比不上唐宋第一流的作家。明代最反對宋詩,清末到現(xiàn)在,是宋詩的狄克推多時代。我們盡管承認宋詩不及唐詩,但是宋詩與唐詩,可以分庭抗禮,宋代對于詩,是有相當的貢獻,遠在元明清之上呢?!盵2]繆鉞《論宋詩》(《詩詞散論》,開明書店1948年版。)一文指出:
唐詩以韻勝,故渾雅,而貴蘊藉空靈;宋詩以意勝,故精能,而貴深折透辟。唐詩之美在情辭,故豐腴;宋詩之美在氣骨,故瘦勁。唐詩如芍藥海棠,秋華繁采;宋詩如寒梅秋菊,幽韻冷香。唐詩如啖荔枝,一顆入口,則甘芳盈頰;宋詩如食橄欖,初覺生澀,而回味雋永。[3]
由此可見,宋詩完全可與唐詩分庭抗禮,唐詩與宋詩如春蘭秋菊,各有優(yōu)長。
從宋元明清到民國時期各個時代選本的多樣性和影響上來說,宋詩選本也不亞于唐詩選本,據現(xiàn)有的資料考證,歷代宋詩選本有380余種之多,宋代宋詩選本現(xiàn)存33種(其中斷代宋詩選19種,通代詩選14種),元代宋詩選本現(xiàn)存10種(其中斷代宋詩選7種,通代詩選3種),明代宋詩選本現(xiàn)存49種(其中斷代宋詩選8種,通代詩選41種),清代宋詩選本現(xiàn)存205種(其中斷代宋詩選95種,通代詩選110種),民國宋詩選本現(xiàn)存83種(其中斷代宋詩選24種,通代詩選59種),可見,宋詩選本有建立“宋詩選學”的基礎條件,更有建立“宋詩選學”的必要性。作為一門學術性和實踐性極強的學科,“宋詩選學”可與“唐詩選學”并稱。
“宋詩選學”的詩學話語的總結,可以從它與“宋詩學”“宋詩別集”“宋詩總集”之間的關系來認定。
“宋詩學”與“文選學”“龍學”“紅學”“唐詩學”等相比,得名當屬最晚。近年來,“唐詩學”日益受到學界的關注,尤其是陳伯海先生主編的“唐詩學書系”(1)唐詩學書系包含:《唐詩書目總錄》《唐詩總集纂要》《唐詩論評類編》《唐詩學文獻集粹》《唐詩匯評》《唐詩學引論》《意象藝術與唐詩》《唐詩學史稿》,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版。的完成,昭示著“唐詩學”作為一門學科成熟的標志。
作為與唐詩具有同等價值和學術地位的宋詩,在長期流播過程中,不斷受到學界的關注和追捧。不過,“宋詩學”作為一門專門的學問、學科名稱,可以借用“唐詩學”學科名稱,并按照其設定的內容,建設“宋詩學”學科,撰錄《宋詩書錄》《宋詩總集提要》《宋詩選本研究》《宋詩論評類編》《宋詩學文獻集粹》《宋詩匯評》《宋詩學論綱》《宋詩學史研究》等。
如果視“宋詩選學”為“宋詩學”所屬的學科的話,“宋詩選學”是“宋詩學”研究的重鎮(zhèn),是建立在“宋詩學”研究的基礎之上的。其中《宋詩選本研究》《宋詩總集提要》《宋詩匯評》三種就屬于“宋詩選學”的內容,前兩種為“宋詩選學”已有文獻資源的匯輯,后一種是“宋詩選學”的具體運用,三者結合成為“宋詩選學”的基礎資源。
幼兒在學習幾何圖形之前就對物體的形狀有了初步了解,這是他們在生活與探索之中積累的經驗。特別是幼兒能夠對自己接觸過的物體形狀擁有比較清晰的認識。例如,幼兒能夠知道足球是圓形的,門窗是長方形的等。而在這個階段,幼兒對圖形的認識還無法脫離具體物體單獨存在,需要逐漸從具體化的物體向抽象化的圖形概念進行轉化,這才能夠形成抽象意識,從而更加準確地理解和把握幾何圖形的概念。比如,很多幼兒會用具體的事物代指某種圖形,而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后他們則會嘗試將物體與形狀進行比較,形成初步的圖形觀念,最終完成幾何圖形概念抽象化。
“宋詩選學”的選源大多以宋詩別集為基礎,是選本的重要取材來源。如潘是仁《宋元名家詩選》(萬歷四十三年[1615]刻本),共選錄林逋、米芾、秦觀、唐庚、文同、蔡襄、趙抃、陳師道、裘萬頃、曾幾、陸游、王十朋、戴復古、戴昺、嚴羽、陳與義、謝翱、宋伯仁、趙師秀、徐磯、翁卷、徐照、真山民、葛長庚、花蕊夫人、朱淑貞26家宋代詩人,其文獻取材來源于這些詩人的詩文別集。清朝大型宋詩選本吳之振《宋詩鈔》選錄了梅堯臣、歐陽修、林逋、王安石、蘇軾、文同、黃庭堅等84家詩人,其取材就是來源于詩人的別集。康熙二十四年(1685)問世的楊大鶴《劍南詩鈔》,選詩2270多首,主要以陸游別集為選材來源,大量收錄了陸游的“流連光景”、閑適細膩之作,并被多次翻刻。陸游詩自明末錢謙益、汪琬倡揚后,就十分風行,錢泰吉(1791-1863)《跋劍南詩稿》云:
讀放翁詩,當遵《御選唐宋詩醇》,參以羅澗谷、劉須溪選本。放翁真面,不為流連光景之詞蒙翳,詩家正脈,庶幾不墜。近人所習者,楊氏大鶴選本,放翁許為知音與否,我不敢知矣。(《甘泉鄉(xiāng)人稿》)[4]
總集與選本二者之間存在著緊密的聯(lián)系。王運熙指出:
總集與選本二者,是既有區(qū)別又有交叉的兩個名詞。中國古代文集一般分為總集、別集兩大類,總集是包含多人(至少不止一人)的集子,別集則是一個人的。選本(即選集)是選錄作品的集子,總集中既有全集(如《全唐詩》),也有選本(如《唐詩三百首》)。別集也是如此,如《劍南詩稿》是陸游詩歌的全集,而《劍南詩鈔》則是其選本??偧c別集中都包括選本,因而目錄書中就不另立選本一類。[5]
總集為兩人及以上作品的匯輯,別集為一人作品的匯編,選本則是一人作品的擇取刪汰??偧蛣e集的匯纂有各自的祈向:尚全和求精。尚全就是追求完備齊整,以總集為代表,如潘是仁《宋元名家詩選》、李蓘《宋藝圃集》、曹學佺《石倉宋詩選》、周之麟《宋四名家詩鈔》、陳訏《宋十五家詩選》、姚培謙《三蘇詩鈔》等。求精者,則以選本為最,如吳曹直《宋詩選》、陸次云《宋詩善鳴集》、汪景龍《宋詩略》等。汪景龍云:
編唐詩者不下數十家,兩宋之詩獨少專選。東萊《文鑒》所錄寥寥,王半山、曾端伯曾有輯錄,前賢嘗病其偏任己見,今已罕有流傳。若《西昆酬唱》、《濂洛風雅》,亦集僅數家,精而未備。內鄉(xiāng)李于田《藝圃集》搜采頗多,然以五代金源諸家?guī)溟g,體例未合。曹石倉《十二代詩選》去取尤為草率,而潘讱庵、吳薗次、吳以巽、王子任之所選,詳略雖殊,其未能饜人意則均也。惟石門吳孟舉之《宋詩鈔》、嘉善曹六圃之《宋詩存》,大有功于宋人之集,而未經抉擇。厲樊榭《宋詩紀事》網羅遺佚,殆無掛漏,然以備一代之掌故,非以示學者之準則。茍非掇其菁英,歸諸簡要,何以別裁偽體而親風雅哉!余故與姚子和伯取宋人全集暨諸家選本,采其佳什,而俚俗淺率者俱汰焉。[6]
汪氏之論指出了“求簡”為宋詩選本準則。
宋詩選本的編選自宋代始便進入最為活躍的時期,也是最富有生命活力的時期。嗣后的演進呈現(xiàn)出起伏不定的態(tài)勢,其纂輯演進史大體呈現(xiàn)出五個階段性特點:宋代為宋詩選本的萌生期,金元為宋詩選本的消歇期,明代為宋詩選本的成長期,清代為宋詩選本的盛興期,清代宋詩選本編輯的規(guī)模為宋金元明四朝的總和,民國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為宋詩選本的更新期,宋詩選本的編輯呈現(xiàn)出新變的趨勢。
明代宋詩選本特色不夠鮮明,直至明末,出現(xiàn)了性靈派詩選,如盧世氵隺《宋人近體分韻詩鈔》(明壬戌年刻本)、畢自嚴《類選唐宋元四時絕句》(明稿本)、譚元春《東坡詩選》(明天啟元年刻本)、沈白《東坡詩選》(崇禎癸酉宜和堂刻本)等。
如果說不考慮細末枝節(jié),從總體上來考量“宋詩選學”近千年來發(fā)展衍變的內在邏輯規(guī)律:宋代宋詩選本為宋詩的起始期,雖未成形,卻是最為活躍的時期。此時其特點有:其一,斷代宋詩選本出現(xiàn)。如曾慥《宋百家詩選》、陳起《中興群公吟稿戊集》《前賢小集拾遺》、佚名《詩家鼎臠》、劉瑄《詩苑眾芳》等,所選取的詩人大多為不甚有文名的詩人。其二,專人和分類宋詩選本出現(xiàn)。專門選輯詩僧的選本,如陳起《圣宋高僧詩選》,孔汝霖編集、蕭澥校正《中興禪林風月集》;專門選輯遺民類詩人的選本,如謝翱《天地間集》;專門選錄詩歌流派的選本,如葉適《四靈詩選》;專門選輯題畫詩的選本,如孫紹遠《聲畫集》。其三,單人宋詩選的出現(xiàn)。如羅椅《精選陸放翁詩集》(前集)、李龏《端平詩雋》(選周弼詩)等。其四,選評結合宋詩選的出現(xiàn)。如羅椅《精選陸放翁詩集》(前集)、劉辰翁《精選陸放翁詩集》(后集)等。
元明時期,在舉世宗唐的詩學思潮影響下,宋詩選本雖不如唐詩選本,但是宋詩選本的選錄亦并未完全消歇;明中葉以降,尤其出現(xiàn)了不少女性詩人的選集,如郭煒《古今女詩選》、田藝蘅《詩女史》、鐘惺《名媛詩歸》、處囊齋主人《詩女史纂》、周履靖《古今宮閨詩》、鄭文昂《古今名媛匯詩》、張夢徵《閑情女肆》《青樓韻語輯注校證》、張之象《彤管新編》、酈琥《姑蘇新刻彤管遺編》、馬嘉松《花鏡雋聲》、池上客《鐫歷朝列女詩選名媛璣囊》、周公輔《古今青樓集選》、趙世杰《古今女史》、朱祁銓《瓊芳集》等。明代詩學辨體甚為盛興,在這種思潮影響下,出現(xiàn)了與之相關的宋詩選本,如潘援《詩林辨體》、王朝雍《絕句博選》、畢自嚴《類選唐宋元四時絕句》等。明代宋詩選本中個人詩選僅局限于蘇軾、黃庭堅、陸游等少數大家,其他詩人幾乎未予專門編選,如劉弘《蘇詩摘錄》、毛晉《蘇子瞻詩》、劉景寅《放翁詩選》等。
清代為宋詩選本的盛興期,清人對宋詩的接受不再如明人一樣貶抑宋詩、棄置宋集于不顧。此間宋詩選本不僅規(guī)??涨?,質量上亦有很大的提升。與唐宋詩之爭相伴而生,出現(xiàn)了不少唐宋詩合選本,如余柏巖《唐宋四家詩選》(康熙濂溪山房刻本)、姚培謙《唐宋八家詩鈔》(雍正五年[1727]刻本)、梁詩正《唐宋詩醇》(乾隆十五年[1750]刻本)、戴第元《唐宋詩本》(乾隆三十八年[1773]覽珠堂刻本)、張懷溥《唐宋四大家詩選》(道光十一年[1831]刻本)、黃位清《唐宋四大家詩選句分韻》(道光十二年[1832]松鳳閣刻本)。
清代宋詩選本其編選的類型、宗趣、風格、體例等呈現(xiàn)出多樣化的發(fā)展面貌。如其編排體例,可謂包羅萬象,諸體皆具,有以韻編錄者,如佚名《分韻近體宋詩》等;有專錄一種詩體者,如嚴長明《千首宋人絕句》、況澄《宋七絕選錄》、彭元瑞《宋四家律選》等;有以類相從者,如王史鑒《宋詩類選》、俞琰《分類詠物詩選》、張玉書《佩文齋詠物詩》《御選題畫山水詩》等;有以人系詩者,如吳之振《宋詩鈔》、蔣光煦《宋詩鈔補》、陳焯《宋詩會》、曹庭棟《宋百家詩存》等;有專選某一類人者,如董濂《四明宋僧詩》等;有以史存詩者,如厲鶚《宋詩紀事》、陸心源《宋詩紀事補遺》等。
值得注意的是,清康乾兩朝是宋詩選本編纂的繁榮期,亦為古典“宋詩選學”的盛興期,宗趣斑斕紛呈。康熙朝出現(xiàn)了眾多遺民詩人選本,如吳之振《宋詩鈔》(康熙十年[1671]刻本)、潘問奇《宋詩啜醨集》(康熙三十一年[1692]刻本)、邵暠《宋詩刪》(康熙三十三年[1694]刻本)、任文化《宋詩約》(清鈔本)等??登瑑沙?,統(tǒng)治者為了推行其文化思想,親自參與詩歌選本的編選來體現(xiàn)自己的喜好和意志。我們從《四庫全書》“總集類”中發(fā)現(xiàn),以“御定”“御選”“欽定”“御制”等命名的文學總集就有28種之多,其中選有宋詩的就有《御定歷代題畫詩類》《御定佩文齋詠物詩選》《御選宋詩》《御選唐宋詩醇》《御選分韻近體宋詩》《御選題畫山水詩》等。
第一,選本通過擇取精華而示人以軌轍,通過對作品的詮釋來確立經典,是為揀擇“英華”,所謂“選本之佳者,既分撮其英華,又合論其同異,故于初學為便”。[7]“撮其英華”就是經過對眾多作品的汰擇,精選出優(yōu)秀的作品,匯于一帙。如方回《瀛奎律髓》、吳之振《宋詩鈔》、張景星《宋詩別裁集》、許耀《宋詩三百首》、陳衍《宋詩精華錄》等選本經過歲月沉淀,皆為世人所推舉的“優(yōu)”“美”“菁”的模本,佳構妙什,供人借鏡。
第二,宋詩選本具有超越詩文評類專書的批評效用。[1]選詩家如何擇取、褒舉與黜抑哪些詩人,標揚何種詩學流派和詩學風貌,往往需要選政者通過“選”這種手段來實現(xiàn)其批評的目的,正如魯迅先生所謂“選本可以借古人的文章,寓自己的意見”(《集外集·選本》)[8]138。方孝岳指出:“凡是輯錄詩文的總集,都應該歸在批評學之內。”“從勢力影響上來講,總集的勢力又遠在詩文評專書之上?!盵9]方孝岳之論說明選本所能起到的批評作用常常超越詩文評等一類專書。如陳充編《九僧詩》,揄揚希晝、保暹、文兆、行肇、簡長、惟鳳、惠崇、宇昭、懷古等9位詩人的共同特性,“九僧”作為一個詩學流派,憑此選得以流行。葉適編《四靈詩選》,標舉徐照、徐璣、翁卷、趙師秀4位詩人的共同特點,“四靈”作為一個詩學流派,因此選得以確立?!敖娕伞敝从凇督?,“西昆體”之源于《西昆酬唱集》,“江西詩派”之源于《江西宗派詩集》,“遺民詩派”之源于《天地間集》,均與選本相關。
第三,宋詩選本體現(xiàn)了選詩家鮮明的文學批評思想,尤其是選本中的序跋、引言、發(fā)凡、凡例和詩作中的評語,其本身就具有重要的文學理論價值,可以考察選本成書、選錄宗旨、師承淵源、文學思想等,也是中國古代詩學批評重要的研究樣態(tài)。正如魯迅先生所說:“凡是對于文術,自有主張的作家,他所賴以發(fā)表和流布自己的主張的手段,倒并不在作文心,文則,詩品,詩話,而在出選本?!?《集外集·選本》)[8]138王運熙云:“一部分總集中的選本,表現(xiàn)了有價值的文學觀念,是研究中國古代文學思想的重要或比較重要的對象。”[5]如方回《瀛奎律髓》提出“一祖三宗”之說;王史鑒《宋詩類選序》將宋詩分為“宋詩之始變”“宋詩之再盛”“南宋詩人之盛”,勾勒了宋詩發(fā)展的衍變歷史;陳衍《宋詩精華錄》所高揚的初宋、盛宋、中宋、晚宋“四宋說”;陳幼璞在《宋詩選·導言》中首次對“宋詩”這一概念作出學理性的解釋:“宋詩當然是指宋朝人作的詩而言,宋是一個朝代的名稱,將宋字和朝代連為一詞,不僅指名這是某一朝代的詩,并且表明這是具有多少共同特征的詩的總稱。”[10]5另陳幼璞將宋詩分為7個時期:過渡時期、草創(chuàng)時期、鼎盛時期、承述時期、復興時期、衰落時期、遺民詩人[10]6。嚴既澄《蘇軾詩》用西方現(xiàn)代詩學理論“再現(xiàn)”和“表現(xiàn)”說來闡釋蘇軾詩歌的特征[11]。
第四,宋詩選本的“選學”意義,體現(xiàn)在考察宋代詩人和詩學流派在每個時期的起伏變化和詩學風貌嬗變之間的關系。一方面,我們可從詩學風貌嬗變考察宋代詩人和詩學流派在每個時代變化的規(guī)律;另一方面,從宋代詩人和詩學流派在每個時期的遞變可觀察每個時代詩學風貌的衍變與特色。如明代詩學辨體盛興,在這種思潮影響下,出現(xiàn)了與之相關的宋詩選本,如潘援《詩林辨體》、王朝雍《絕句博選》、畢自嚴《類選唐宋元四時絕句》等。又如從王士禛《古詩選》推崇的“神韻”說,沈德潛《宋金三家詩選》高揚的“格調說”,到翁方綱《七言律詩鈔》《詠物七言律詩偶記》標舉的“肌理”說,反映有清一代詩學風貌的遞嬗。
第五,宋詩選本不僅影響了每個時期詩學宗尚的變化,也推動了每個時期詩歌創(chuàng)作的熱潮,其作用甚至超越了許多頗具影響的名家專集。正如魯迅先生指出:
評選的本子,影響于后來的文章的力量是不小的??峙逻€遠在名家的專集之上,我想,這許是研究中國文學史的人們也該留意的罷。(《集外集·選本》)[8]138
凡選本,往往能比所選各家的全集或選家自己的文集更流行,更有作用。(《集外集·選本》)[8]138
如大型宋詩選本《宋詩鈔》的編撰,引起了宗宋詩風的興起,起到了一個潛在的示范引導作用,后來的宋詩選本皆是宋詩風的催生之物。道光以來,普及性詩歌選本盛興,如朱梓《宋元明詩三百首》(道光二十一年[1841]刻本)、許耀《宋詩三百首》(道光二十五年[1845]刻本)、坐春書塾《宋代五十六家詩集》(宣統(tǒng)二年[1910]龍文閣石印本)。民國時期,白話詩選盛行就直接影響了當時白話詩的創(chuàng)作,如凌善清《白話宋詩五絕百首》《白話宋詩七絕百首》、熊念劬《宋人如話詩選》、陶樂勤《話體詩選》、陳幼璞《宋詩選》、朱駿聲《如話詩鈔》、胡懷琛《評注歷代白話詩選》等。何以如是?很多選詩家如劉克莊、吳之振、呂留良、王士禛、沈德潛、翁方綱、陳衍本身就是著名的詩人,在文學界頗具影響,繼而帶動了文學選本的影響力,這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事了。
致謝:本文撰寫受到陳伯海先生和李定廣先生著述的啟發(fā),在此一并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