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增崠
(北京師范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北京 100875)
如果說唯物史觀科學地揭開了“歷史之謎”,那么社會形態(tài)理論則揭示了社會歷史發(fā)展的基本趨勢。作為馬克思主義學說史中的一個重要問題,“社會形態(tài)”在馬克思不同時期著作中均被論及,但被認為最主要也是最經典的是“三形態(tài)說”和“五形態(tài)說”。在過去數十年時間里,與“三形態(tài)”被認可的至高程度明顯相反的是對“五形態(tài)”的質疑一直存在,特別是在反思蘇聯馬克思主義哲學教科書弊病的過程中,學界更疑指“五形態(tài)”只是斯大林的而非馬克思的。不僅在馬克思主義研究領域時有學者質疑,在歷史學界,不承認“五形態(tài)”的價值性及合理性的人也不在少數。然而,反對“五形態(tài)”的論者在不承認社會歷史帶有某種規(guī)律性的同時亦無法找出可以否定描述這種規(guī)律的基本脈絡,甚至當人們不再糾結于某些碎片化的歷史細節(jié)與歷史現象,從人類漫長的文明進步史來看,也絲毫不排除社會歷史發(fā)展進程表現出來的統(tǒng)一性。如何看待馬克思主義學說史上涉及的諸如此類討論,對堅持和發(fā)展馬克思主義具有重要現實意義。本文結合學術文獻的梳理,通過對馬克思社會形態(tài)理論的回溯,分析理解馬克思不同“社會形態(tài)說”的內在邏輯及其研究方法論,并論述堅持不同“社會形態(tài)說”統(tǒng)一性的當代現實意義。
馬克思曾在不同的著作中論及“社會形態(tài)”,但他并不總是使用“社會形態(tài)”這一概念,而有時也會用“社會的經濟形態(tài)”或“經濟形態(tài)”等。比如,馬克思在《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中提出了“社會形態(tài)”概念,后來在《〈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下稱《序言》)中又使用了“社會形態(tài)”和“經濟的社會形態(tài)”概念(1)列寧在《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們如何攻擊社會民主主義者》(1894)中同時使用了上述兩個概念,并未加以區(qū)分。考茨基在其所編馬克思本人著《剩余價值學說史》中把這兩個概念實際等同視之。一般來說,我們把社會經濟形態(tài)等同于社會形態(tài)概念。。馬克思在《資本論》第一卷中也使用了“經濟的社會形態(tài)”。經濟形態(tài)是社會形態(tài)的基礎,因為生產資料的所有制關系在一定社會中具有決定性的意義,因此,事實上馬克思乃至列寧時常將“經濟形態(tài)”與“經濟的社會形態(tài)”在同一意義上使用,說明“生產關系總和”是社會形態(tài)的本質。
另據學者考證,“社會形態(tài)”概念最早是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中使用過,馬克思用的是“Gesellschaftsformation”一詞,意在標志歷史的發(fā)展階段(2)參見:大野節(jié)夫著《馬克思的社會形態(tài)和生產方式的概念》,載中國歷史唯物主義研究會編《歷史唯物主義論叢》第5輯,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84年,第292-294頁。。在馬克思思想譜系對“形態(tài)(Formation)”一詞的追溯中,我們可以肯定馬克思引入這一概念意在研究社會歷史問題而非別的問題,甚至直接說是要解決人的生存發(fā)展(自由個性解放)與社會制度的現實“桎梏”問題,即使“晚年馬克思在其‘人類學筆記’中所從事的學術研究,也不應定性為實證科學、經驗科學性質的‘人類學研究’,而應界定為一種唯物史觀色彩的‘歷史哲學研究’”[1]。因此,馬克思著力于尋找人類自由個性亦即自由全面發(fā)展的某種規(guī)律性、客觀性的東西。馬克思研究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尤其是其內在的生成關系與人的生產生活方式問題并不是目的,也不是研究的核心問題,而是要通過對其研究并聯系資本主義社會現實之下人的生產方式、生活狀況,進而總結和演繹出人類社會歷史發(fā)展的最一般性、普遍性的趨勢。而這一趨勢也體現為一種對社會歷史發(fā)展的規(guī)律性認識。這不僅幫助人們認識現實的資本主義社會,更有益于人們探索未來的理想社會即共產主義社會?;\統(tǒng)地說,馬克思先后提出了兩種“三形態(tài)”和“五形態(tài)”。
第一種“三形態(tài)”即我們熟知的《政治經濟學批判(1857—1858年手稿)》中以人的自由個性發(fā)展或人身依附關系為依據劃分的三大形態(tài)?!叭说囊蕾囮P系(起初完全是自然發(fā)生的),是最初的社會形態(tài),在這種形態(tài)下,人的生產能力只是在狹窄的范圍內和孤立的地點上發(fā)展著。以物的依賴性為基礎的人的獨立性,是第二大形態(tài),在這種形態(tài)下,才形成普遍的社會物質交換,全面的關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體系。建立在個人全面發(fā)展和他們共同的社會生產能力成為他們的社會財富這一基礎上的自由個性,是第三個階段。第二個階段為第三個階段創(chuàng)造條件。”[2](p104)時隔20余年,馬克思在寫給維·伊·查蘇利奇的復信初稿和三稿中充分考察了俄國公社制度,提出了“俄國公社時期是從公有制到私有制、從原生形態(tài)到次生形態(tài)的過渡時期”[3](p824),而且認為“東印度也有這種農村公社”[3](p823),綜合馬克思的系統(tǒng)論述,實際上他又提出了另一種“三形態(tài)說”,即古代公社所有制的“原生”形態(tài)、以私有制為基礎的“次生”形態(tài)、仿佛回到古代公社類型的以公有制為基礎的“再生”形態(tài)[4](p826,836)。顯然,這三種形態(tài)是建立在生產方式和所有制基礎上來劃分的。這前后兩種“三形態(tài)說”雖然表述不一,但兩者之間有著密切的關系。以經濟形態(tài)的自然經濟、商品經濟和產品經濟三種形態(tài)來劃分,顯然,原生形態(tài)的社會生產方式多屬于自然經濟形態(tài),次生形態(tài)下的人與人在生產勞動中結成的人際關系則鮮明地具有剝削社會的性質。因此從原始社會后期過渡到奴隸社會,再到封建社會,進而到資本主義社會,商品經濟形態(tài)是逐步形成和發(fā)展的。而到再生形態(tài),則是“各盡所能、各取所需”的社會,生產力極大發(fā)展,社會產品極大豐富,“社會調節(jié)著整個生產,因而使我有可能隨著自己的興趣今天干這事,明天干那事”[5](p165),進入自由個性的階段,這顯然是產品經濟形態(tài)。
除上述“三形態(tài)”外,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中還談道,大體說來,亞細亞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現代資產階級的生產方式可以看作是經濟的社會形態(tài)演進的幾個時代[6](p7-11)。這為完整的“五形態(tài)說”的提出作了重要鋪墊?!皝喖殎喌摹薄肮糯摹钡纫驗榇嬖诘乩怼r間上的差異,有學者因此認為馬克思并未明確提出五種生產方式的社會劃分方式。特別是“亞細亞的”生產方式在學術界曾討論過很長時間,因為亞細亞生產方式從地域上和字面上看更像是指亞洲的印度一帶(亞細亞原本就是亞洲的全稱,意為“太陽升起的地方”)。它是原始公有制的生產方式還是私有性質的生產方式,歐洲有沒有這種生產方式,曾引發(fā)廣泛討論,甚至認為馬克思晚年放棄了“亞細亞生產方式”的概念。而從馬克思當時研究所依據的文獻資料及其現實條件來看,關于亞細亞生產方式問題的探討,馬克思是極為認真和審慎的。馬克思認為不僅東方存在亞細亞生產方式,歐洲也存在類似的生產方式,它正是人類原始社會的最后階段由公有制向私有制、無階級向有階級轉化階段的生產方式,屬于介于原始社會與奴隸占有制社會之間的一種社會形態(tài),具有一定意義的普遍性。而“古代的”,則在2009年新版《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第592頁)和2012年再版《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第3頁)中已改譯為了“古希臘羅馬的”。事實上,這一改譯非常重要,它更清晰更準確地反映了馬克思的本源思想,避免了此前許多認識上的偏誤。顯然,這一劃分大體是按照生產方式或生產關系的變化發(fā)展來劃分的,這表明馬克思對“經濟的社會形態(tài)”的分析更為接近“科學式”的方法論特質,而不再是人本主義的倫理特質。
此后,恩格斯結合1877年美國人類學家摩爾根《古代社會》的研究,在《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中闡述了“奴隸制是古希臘羅馬時代世界所固有的第一個剝削形式;繼之而來的是中世紀的農奴制和近代的雇傭勞動制”[3](p192)。這意味著原始氏族社會、古代奴隸制社會、中世紀農奴制社會、近代雇傭勞動制(資本主義)社會、未來的共產主義社會構成了完整的五種社會形態(tài)學說。恩格斯的劃分注重了所有制的不同形式,而這一不同形式正是區(qū)分不同社會性質的基本標志。后來,以列寧等為代表的俄國馬克思主義理論家對“五形態(tài)說”作了更加全面而完整的闡發(fā),并在若干細節(jié)性問題上深化了馬克思和恩格斯的研究。1897年列寧在為波格丹諾夫的《經濟學簡明教程》寫的書評中講道,“政治經濟學應該這樣來敘述經濟發(fā)展的各個時期,即原始氏族共產主義時期、奴隸制時期、封建主義和行會時期、資本主義時期”(3)轉引自季正聚、孫來斌著《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關于經濟文化落后國家社會發(fā)展道路的基本觀點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102頁。。1919年7月11日,列寧在斯維爾德洛夫大學講演稿《論國家》中再次勾勒了這樣一個歷史發(fā)展脈絡,特別是他的口授論文《論我國革命》還專門強調世界歷史發(fā)展的一般規(guī)律。列寧不僅絲毫不排斥個別發(fā)展階段在發(fā)展的形式或順序上表現出來的特殊性,反而以此為前提,深化了對馬克思恩格斯社會形態(tài)問題的認識。列寧逝世后,斯大林延續(xù)并堅持了“五形態(tài)說”,特別是1938年在《論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中將這一觀點進一步明確化甚至定式化了。由于種種原因,馬克思主義從俄國傳入中國本身帶有濃重的蘇俄色彩,加之其后斯大林在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的至高威望決定了其關于社會形態(tài)的論述具有不容置疑的權威性,以《論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為理論基礎的《聯共(布)黨史簡明教程》一度被認為“是一百年來全世界共產主義運動的最高的綜合和總結,是理論和實際結合的典型”,成為一定意義上中國學習和研究馬克思主義理論的“中心材料”,而“五形態(tài)說”自然成為理論界闡述歷史演進規(guī)律的基本架構。
對于馬克思有沒有提出過五種社會形態(tài)問題,學界一直以來存有爭議。時至今日,依然有學者予以否認。本文僅就此學術觀點進行分析。
應該說,回顧近二三十年來的論爭,學者們的不同看法也推進了討論的深入,促進了共識的生成。例如,有觀點提出“五形態(tài)說”不符合馬克思的原意,“因為它與馬克思在同一時期寫作的《政治經濟學批判(1857—1858年手稿)》中的大量論述存在明顯矛盾,從其內容來看,馬克思并沒提出過‘五種社會形態(tài)理論’,而只提出過‘三大社會形態(tài)理論’”[7]。因為如果“將《序言》中的那段話和《手稿》中的這些論述統(tǒng)一起來的惟一合理解釋只能是:馬克思認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是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解體的產物,亞細亞的、古代的和封建的生產方式全都屬于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這樣說來,只有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才能構成與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并列的社會發(fā)展階段,而亞細亞的、古代的和封建的生產方式只是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三種形式,它們不能構成與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并列的社會發(fā)展階段”[7]。因此,社會形態(tài)的發(fā)展就不表現為五種社會形態(tài)的依次更替,而表現為前資本主義社會、資本主義社會和共產主義社會這三大社會形態(tài)的依次更替。此外,也有觀點認為:《序言》中的“五形態(tài)”將并非同屬一類的概念放置一起(亞細亞是地域概念、古典古代是時間概念、日耳曼是人種學概念)拼湊而成,而且馬克思本人多是在共時性而非歷時性意義上使用這些概念,因而“五形態(tài)”是不足取的?!啊畔ED羅馬的’一詞過去一直被譯成‘古代的’,按字面上說沒有譯錯,可是這樣就很自然地被理解為泛指一切民族古代時期的生產方式,而這是違背馬克思的本意的。”[8]
一定的社會形態(tài)總要以一定的社會制度呈現出來,所以社會制度可以視為社會形態(tài)的同義語,把“五形態(tài)”視為五種社會制度,并依次從低級到高級的更替成了人類社會發(fā)展的一般規(guī)律。當這種規(guī)律性認識隨著蘇聯哲學教科書在中國的傳播而成為“牢固信條”之后,又經歷對蘇聯哲學教科書體系的不斷深入反思,對“五形態(tài)說”的學術態(tài)度在個別學者特別是一些歷史學者那里也由“反思”漸變成“疑義”。例如,他們認為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和共產主義社會的五種社會形態(tài)理論不是馬克思和恩格斯的,而是斯大林的。《論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中提出:“歷史上有五種基本類型的生產關系:原始公社制的、奴隸制的、封建制的、資本主義的、社會主義的?!盵9](p33)因而有學者借此否定五種社會形態(tài)及其不斷漸進演化的必然性。蘇聯歷史學者古列維奇曾認為,馬克思社會形態(tài)理論“表現為‘形態(tài)目的論’,即把‘千禧年末世論’偽裝成科學了并希望把豐富的歷史現實強按到五種形態(tài)的歷史分期的普羅克拉斯提斯床上”,甚至認為“這一學說與冒充為馬克思主義的官方意識形態(tài)不可調和,雖然它已經被意識形態(tài)歪曲到無法辨認的地步了”[10](p55)。
然而,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在于:反思和批評教條化對待“五形態(tài)說”以及將社會歷史視為單線、不變、固定的演化圖式,但這并不等于“五形態(tài)說”不存在。從哲學上講,正是把馬克思主義唯物的、辯證的,同時還是實踐的、歷史的新唯物主義歪曲為馬克思本人所反對的“唯物質論”“唯客觀主義”,抽取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辯證性與實踐性,忽略了對歷史主體之能動性的考察,實際上是用還原論的觀點說明社會歷史規(guī)律,把社會歷史規(guī)律的客觀性完全等同于自然規(guī)律的客觀性,無視人的意志、動機、目的及實際努力在社會歷史發(fā)展中所起的作用。而事實上,“三形態(tài)”“五形態(tài)”在馬克思的論著中都是客觀存在的,而且相互間客觀存在內在的邏輯關聯,是一個整體。
“五形態(tài)說”是馬克思創(chuàng)立的關于社會歷史發(fā)展總體趨勢的最一般意義上的闡釋,也可以說是在“大體”之意義上的闡釋,這同哲學所強調最高的普遍性原則相似。這與后來人們對馬克思主義社會發(fā)展“五形態(tài)論”機械的、片面的解釋乃至認知上的教條主義地對待實際上并無關系。有些學者將兩者相互混同實際是另外一個問題。馬克思所闡發(fā)的人類歷史發(fā)展有一個從低級到高級的普遍規(guī)律,絕不是要認定其中每一形態(tài)或更迭順序都是所有國家和民族普遍必經的階段,絕不是要描繪那樣一個“一般發(fā)展道路”的公式。“馬克思的‘五形態(tài)論’本身具有超越‘單線論’與‘多線論’的特性,實現了方法論上的‘一’與‘多’的有機統(tǒng)一。這種‘有機統(tǒng)一’絕非是‘一’和‘多’的簡單相加?!盵11]馬克思固然沒有直接地、字面上明確提出從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直到共產主義社會(又分兩個階段)五種社會形態(tài)依次更替,但其思想體系中內在地蘊含著這一思想。我們不能以“英美分析哲學研究式”的方法來“套論”抑或解構馬克思文本中關于社會形態(tài)的理論,進而“字面理解地”否定其“五形態(tài)”演進的一般性、必然性。
在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思想譜系中,“三形態(tài)”與“五形態(tài)”實際上是一個內在統(tǒng)一的整體,雖表述不一,卻有著十分緊密的關系。
首先,“三形態(tài)”與“五形態(tài)”并不矛盾,體現著馬克思研究歷史問題的兩種維度。正如《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中論及的“人類社會的發(fā)展表現為前資本主義社會、資本主義社會和共產主義社會的依次更替”一樣,對于資本主義社會的歷史問題,馬克思是以其為中心進行時間上的前后籠統(tǒng)劃分,而在“巴黎手稿”中又有不同的劃分依據,而不同的劃分依據的背后都有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社會”這一概念極為一致的表達和闡釋,并有著充足的支撐性理由。在看似不同的表述背后,不同社會形態(tài)的發(fā)展變化主要源于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之間的矛盾運動,這一現實的、理性的歸因馬克思從來沒有違背。社會矛盾運動的過程本身是人與人之間關系變化發(fā)展的過程,因此,從人與人的交往關系及其發(fā)展程度理解社會制度的不同變化,或從不同社會制度背后的生產關系及生產力變化特別是生產資料的所有制形式來理解社會變化及其人與人關系的不同特點,恰巧說明馬克思思想的內在邏輯自洽,其集中體現了馬克思思想所蘊含的兩種維度:既是科學的論證,又是倫理的論證。
其次,“三形態(tài)”與“五形態(tài)”是一個整體,體現著馬克思思想邏輯的內在一致性。馬克思對三種社會形態(tài)的論證顯然是離不開生產資料所有制形式的支撐,而生產資料的所有制狀況是反映生產關系中最核心的部分,這與人的個性自由解放狀況直接相關。依據不同的生產資料占有形式,社會的經濟形態(tài)形成了自然經濟、商品經濟和產品經濟三大經濟形態(tài),而在商品經濟較為充分的資本主義社會,馬克思指出人的交往空間和活動范圍都大大擴大了,人的自由個性解放也是以往以“人的依賴關系”為特征的社會所不能呈現的。以人的全面發(fā)展或人際交往關系為主要依據進行劃分的第一種“三形態(tài)”之所以能夠鮮明地得以印證,正是因為社會生產資料所有制形式引起了經濟形態(tài)的變化,進而改變了人與人的社會關系?!耙晕锏囊蕾囮P系”為特征的資本主義社會打破了奴隸制的、封建制的人身依附關系,極大地促進了人的自由個性和解放,是具有歷史進步意義的。
最后,兩種“形態(tài)說”雖提出的時間不同,但都是馬克思論證未來社會的重要一環(huán)。正如學者指出的,“在《黑格爾法哲學批判》中,馬克思本人雖然未曾明確予以澄清,但實際上其理論中業(yè)已隱含了以市民社會與國家、個體與社會之間的不同結合形式,及相互優(yōu)先關系次序為判定標準的‘三種社會形態(tài)理論’,即傳統(tǒng)社會——市民社會——未來社會。相比強調‘未來社會’重要意義的‘五種社會形態(tài)理論’,早期馬克思的這樣一種‘三種社會形態(tài)理論’,尤其突顯了不同個體以私人所有形式從傳統(tǒng)社會中獨立分化出來,通過分工和交換的形式,結成新的經濟社會關系的近代‘市民社會’,對于個體自由的特殊意義”[12]。馬克思對未來新社會的論述始終包含人的自由解放的維度,體現著真理尺度與價值尺度的統(tǒng)一性。作為真正的“自由人聯合體”的社會,個性自由解放是“未來社會”的基本特征。在馬克思的思想譜系中,“五形態(tài)”是建立在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社會的深入研究基礎之上的認識,晚年馬克思與查蘇利奇通信中談到的 “原生”“次生”等第二種“三形態(tài)”,實際是連接起了1857—1858年手稿中的“三形態(tài)”與“五形態(tài)”之間的關系。
概言之,“三形態(tài)”和“五形態(tài)”是內在統(tǒng)一的整體。人的依賴社會對應著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人對物的依賴關系對應著資本主義社會,但共產主義要分為兩個階段來實現。1875年《哥達綱領批判》中分為了兩個階段,后來列寧在1917年7月寫的《國家與革命》一書的第五章把“共產主義的低級階段”作為一種單獨社會形態(tài),稱為“社會主義社會”。這恰巧表明了,馬克思論證社會形態(tài)問題時既有“倫理維度”,也有“科學維度”,其邏輯是嚴密的、自洽的。
事實上,我們以往的研究更重視馬克思對社會形態(tài)問題研究的不同視角的邏輯及其緣由的考察,卻很少從一個整體的角度來思考馬克思不同社會形態(tài)分類背后的實質問題,即不同分類的社會形態(tài)之間的關聯問題及馬克思考察社會形態(tài)問題的方法論問題。
首先,堅持“總體性”的考察,是馬克思研究社會形態(tài)問題的重要方法。正如恩格斯所言,“歷史事件似乎總的說來同樣是由偶然性支配著的。但是,在表面上是偶然性在起作用的地方,這種偶然性始終是受內部的隱蔽著的規(guī)律支配的”,“歷史進程是受內在的一般規(guī)律支配的”[3](p254)。因此,歷史運動的基本趨勢就是經濟必然性對歷史進程的一般影響,但經濟必然性又不可能脫離人們的實踐活動,它同樣具有歷史性。因此,唯物史觀不過是“從對人類歷史發(fā)展的考察中抽象出來的最一般的結果的概括。這些抽象本身離開了現實的歷史就沒有任何價值”[5](p153)。就是說,唯物史觀乃是“把歷史理解為一個現實的總體,理解為一個能夠變化,并且經常處于變化過程中的有機體”[13](p392-393)。
其次,把人的發(fā)展問題與社會生產方式變革統(tǒng)和起來考察,是馬克思研究社會形態(tài)問題的鮮明特點。正如蘇聯學者B·M·梅茹耶夫所言,“很顯然,我們每一個人都有一個‘自己的馬克思’,就像有一個‘自己的’康德、黑格爾、尼采以及其他的偉大思想家一樣。多種詮釋的存在,只能證明馬克思文本當中包含著豐富的思想:既可以這樣理解和接近,也可以那樣理解和接近這些思想”[10](p4)。馬克思對社會形態(tài)的分析一方面依據于大量的史料和當時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他始終把人的發(fā)展問題貫穿于社會歷史的全過程,既把人的發(fā)展與人類社會的形成(從自然當中分化而來)與發(fā)展視為同一的過程,又注重在社會關系中認識和理解人的本質及其探尋通往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的路徑。這是馬克思研究歷史問題本身的嚴謹個性及其特定的、符合客觀事實的研究思維范式所決定的,也是馬克思的歷史哲學具有科學性的重要原因。
再次,始終以資本主義社會為中心,是馬克思考察社會形態(tài)問題的主要進路。正是以資本主義社會為中心進行歷史問題研究(在《序言》中甚至把資產階級社會之前稱為“人類社會的史前時期”),馬克思才能在科學與倫理兩種不同維度下實現結論性的高度一致,實現“社會的發(fā)展”與“人的發(fā)展”的邏輯與現實的一致。馬克思所生活的時代背景,以及他在當時進行研究所能比照、參考和使用的文獻資料的有限性及其“歐洲中心主義”屬性,都決定了馬克思更多地只能立足于當時的資本主義社會研究社會形態(tài)問題,認識古代社會與未來社會,這是客觀的進路,也是唯一可能的方式?!榜R克思的社會形態(tài)理論不是從某種先驗地臆造的一般歷史哲學理論出發(fā)的,而是從現實資本主義社會出發(fā)的。簡言之,馬克思研究人類歷史發(fā)展規(guī)律的方法是從個別到一般,而非從一般到個別?!盵14]
最后,注重科學的論證但不是絕對的實證。馬克思的研究工作任何時候都特別講求事實性、科學性和嚴謹性,注重及時吸收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研究新成果和新進展。正像在《序言》中馬克思談道的,到了倫敦重新進行研究工作時,“英國博物館中堆積著政治經濟學史的大量資料,倫敦對于考察資產階級社會是一個方便的地點,最后,隨著加利福尼亞和澳大利亞金礦的發(fā)現,資產階級社會看來進入了新的發(fā)展階段,這一切決定我再從頭開始,批判地仔細鉆研新的材料。這些研究一部分自然要涉及似乎完全屬于本題之外的學科,在這方面不得不多少費些時間”[15](p593-594)。歷史研究原本就不同于具體的物體的研究,通過考古可以還原一部分真實歷史但并非全部歷史,歷史實證存在客觀障礙,無法做到全部的實證,所以,通過拋棄歷史細節(jié)抓住主流,拋棄偶然性抓住必然性,抓住基本方向和線索,堅持邏輯與歷史相統(tǒng)一的方法,這既是社會歷史考察的必然方法,又是馬克思考察歷史的現實方法。
綜上,兩種“三形態(tài)”與“五形態(tài)”在馬克思思想譜系中并非孤立存在,實際上是一個歷史邏輯的整體,體現了馬克思研判人類社會歷史發(fā)展的兩種不同維度——倫理維度與科學維度,而兩種維度的客觀存在體現了其社會形態(tài)分析的四個“統(tǒng)一性”的屬性,即邏輯與歷史、價值與真理、偶然性與必然性、個別與一般的統(tǒng)一。借用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批判〉導言》中所喻的“人體解剖”和“猴體解剖”的差異,我們可以洞見馬克思立足現實資本主義社會繼而研究不同歷史問題的主要方法,即堅持“從后思索”,以資本主義推溯前資本主義社會,包括古代社會、東方社會等,以及堅持“科學求證”,以大量史料、案例、素材和科學發(fā)現為據來深入論證和闡發(fā),做到了有據有理有力。同時,馬克思之所以對社會形態(tài)的考察有不同視角和維度,正是對人類社會歷史這一特定研究對象予以了不同的研究對待,但這種研究的客觀性、正當性始終是首位的。我們通常說的某種社會形態(tài)最為“典型”和“充分”,是在相對意義上講的。在《序言》里,馬克思用到“或快或慢”“發(fā)展到一定階段”“演進”“成長出來”這些詞句正充分表明了社會形態(tài)發(fā)展的長期性。從自然經濟向商品經濟的過渡同從人的依賴關系向以物的依賴關系的過渡并非“一對一”的直接對應關系,商品交換關系也并非市民社會所專有和唯一,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商品交換關系。而是不是最為典型和充分,判斷的依據需要“從社會生產力和生產關系之間的現實沖突”之中去尋找。在從一種社會形態(tài)過渡到新社會形態(tài)過程中并不是立刻以新社會形態(tài)之極為純粹的特征出現的,相反這是一個不斷孕育、漸進發(fā)展甚至曲折發(fā)展的過程,體現為統(tǒng)一性與多樣性、曲折性與發(fā)展性的統(tǒng)一。
今天,科學認識馬克思前后不同“社會形態(tài)說”及其內在邏輯聯系,對正確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質及歷史方位,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和21世紀馬克思主義,具有重要理論和現實意義。
在新時代的今天,在學術上如何對待馬克思主義學說史中的“三形態(tài)”或“五形態(tài)”的差異問題,抑或馬克思有沒有提出過“五形態(tài)”的問題,其意義都不及怎樣從思想和認識上確立起對馬克思不同“社會形態(tài)說”統(tǒng)一性的認識更為重要。說到底,“五形態(tài)”的歷史哲學意義除了將社會歷史主體奠基于人民群眾之上,還在于為人類前景確立了一種經由人們自身努力(主體選擇性)而能夠最終抵及的理想社會形態(tài),是科學闡釋人類怎樣立足現實從“此岸”到“彼岸”之全部意義的理論依據。從當代中國現實意義的角度講,堅持這種“統(tǒng)一性”,有助于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堅持和鞏固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特別是在社會歷史領域貫徹歷史唯物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
其一,不堅持“社會形態(tài)說”統(tǒng)一性,必定會對堅定共產主義社會理想造成負面影響。五種社會形態(tài)的依次更替,是社會歷史運動的一般過程和一般規(guī)律,表現了社會形態(tài)更替的統(tǒng)一性。但統(tǒng)一性不等于“歷史目的論”和“歷史宿命論”。列寧曾深刻指出:“世界歷史發(fā)展的一般規(guī)律,不僅絲毫不排斥個別發(fā)展階段在發(fā)展的形式或順序上表現出特殊性,反而是以此為前提的。”[16](p343)在某些特殊歷史背景下教條化對待馬克思主義哲學特別是“五形態(tài)”理論,將其視為唯一永恒不變的歷史“元敘事”,以形而上學的思維對待“五形態(tài)說”,恰巧是特殊的歷史背景所決定的。與此同時,肇始于西方思想界對馬克思社會形態(tài)理論甚至是歷史唯物主義的批判實際上不同程度地暗含著某種“政治因素”,而無關“話語”。比如20世紀50年代西方知識界基于對蘇聯模式而頻頻發(fā)出的對計劃經濟、公有制、民主制度以及思想意識領域的諸多批判與責難,本身蘊含著某些政治偏見,所發(fā)難的“范本”也并非成熟的社會主義制度。換言之,由于社會主義在20世紀乃至今天都是沒有標準化、固定化的范例或先例,將一個本在不斷探索和發(fā)展之中的蘇聯社會主義以一成不變、二元對立的思維方式“預設”為絕對的“自由世界的對立物”,進而得出全然不具有包容度、開放性和發(fā)展性的最終結論,這一結論本身也就注定成了教條。每個時代的思想家都有其時代局限。這正是哈耶克、波普爾這些思想家在20世紀的“缺憾”之處。從今天來看,“五形態(tài)”所呈現出來的人類歷史進程恰巧是人類自我解放的旅程,撇開具體的對社會歷史的“概念”描述——以某種社會來表征不同歷史,設想一下,人類的文明進步難道不正是依循著“五形態(tài)說”所描繪的這一幅歷史圖景嗎?因此,否定“五形態(tài)說”實際某種程度上也是否定人類自我解放發(fā)展的歷史趨勢。在西方某些思想家的記述中,批判“五形態(tài)”所謂的線性思維實際上是割裂了歷史發(fā)展本身的辯證法,而歷史本身的辯證法正是人類社會實踐活動的歷史選擇性所對象化地形成的。因此,20世紀中后期以來,在較長一段時間里,否定“五形態(tài)”實質是要否定無產階級革命意識的自覺性,否定無產階級自身的歷史使命,否定共產主義。在波普爾看來,“歷史的發(fā)展過程從來不是由理論構思(即使很好的理論構思)來規(guī)定的,雖然這些方案和其他不那么合理的(甚或十分不合理的)諸多因素合起來無疑會有某種影響。即使這種理性計劃與強有力的集體的利益相吻合,它也決不會按它所設想的方式實現,盡管爭取其實現的斗爭是歷史過程中的重要因素。實際的結局總是與理性構想十分不同的。它總是當時互相爭斗的各種力量格局的結果。而且,在任何條件下,理性規(guī)劃的結果不可能成為穩(wěn)定的結構,因為力量的平衡必然會發(fā)生變化。所有的社會工程,不管它如何以它的現實主義和科學性質自豪,注定是一種烏托邦的夢想”[17](p81)。當我們認真檢省波普爾的這段論述,無疑以邏輯先在的形式把歷史發(fā)展的動力視為所謂的“社會工程”,否認了人民群眾構成歷史合力的現實存在性,否定了歷史發(fā)展的規(guī)律性。如果從漫長人類文明進程來看,難道人類發(fā)展走出茹毛飲血的野蠻狀態(tài)不正是越來越走向至善、體現著人類尋找自我解放的歷史必然嗎?
其二,不堅持“社會形態(tài)說”統(tǒng)一性,就等于打開了釋放虛無主義、唯心主義歷史觀的“潘多拉之盒”。有學者深刻指出,“一些歷史讀物、歷史展覽、歷史影視,往往只是從唯美主義角度而不是從唯物史觀角度,離開社會形態(tài)發(fā)展的一般規(guī)律,離開社會基本矛盾的運動,單獨地展示歷代文物和歷史人物,把歷史僅僅變成精美藝術品的展示史,皇宗貴族、才子佳人的個人英雄史,從而取代社會形態(tài)演變的真實歷史,一味地‘去政治化’‘去意識形態(tài)化’‘去階級斗爭化’”[18]。
其三,否定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思想中不同“社會形態(tài)說”之間的邏輯對應關系,對理解馬克思思想的內在一致性,包括理解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整體性,會產生消極影響。正如人們同樣都在閱讀馬克思和恩格斯著作,但有人讀出了“兩個馬克思”,有人讀出了“馬克思和恩格斯的對立”,也有人讀出了“官方的馬克思”和“學術的馬克思”,這里面不僅僅是詮釋學當中所說的讀者與文本的一般關系問題,而且是與不同讀者的方法、價值立場甚至情感等高度相關。若用“三形態(tài)說”否定“五形態(tài)說”,那就割裂了馬克思對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問題的科學闡釋所蘊含的倫理維度與科學維度、價值尺度與真理尺度的關系,也會割裂個人與社會、自然之間的關系。如果只承認“三形態(tài)說”而不承認“五形態(tài)說”,包括割裂其相互之間的內在聯系,看不到相互間的統(tǒng)一性,那就極為容易將馬克思對社會歷史趨勢的理解滑向簡單的“人道主義式”理解的泥潭,失去奠基了唯物史觀作為理解人類歷史發(fā)展規(guī)律的“鑰匙”、破解“歷史之謎”的整個理論的科學基石。
誠然,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在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歷史時期,我們黨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系統(tǒng)、具體、歷史地分析中國社會運動及其發(fā)展規(guī)律,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過程中不斷把握規(guī)律、積極運用規(guī)律,推動黨和人民事業(yè)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勝利。歷史和現實都表明,只有堅持歷史唯物主義,我們才能不斷把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規(guī)律的認識提高到新的水平,不斷開辟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發(fā)展新境界?!盵19]更好認識國情,更好認識黨和國家事業(yè)發(fā)展大勢,更好認識歷史發(fā)展規(guī)律,更加能動地推進各項工作,都必須牢牢堅持歷史唯物主義,而要牢固堅持歷史唯物主義,就必須堅持社會形態(tài)問題的統(tǒng)一性,做到理論的自覺與徹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