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蘇軾詩詞里的土泥情懷

2022-03-17 19:44楊景春
關(guān)鍵詞:黃州東坡蘇軾

楊景春

(四川工商學院 教育學院,四川 成都 610000)

作為一個從成都平原走出的讀書人,蘇軾一生傾心土泥,熱愛土泥,離不開土泥。成都平原位于四川盆地中心位置,這里人員密布,是中國與世界聚居人口最多的地區(qū)。蘇軾的作品,無論是關(guān)于四川的還是其他地區(qū)的,許多都充溢著濃郁的土泥芳香、土泥氣息與土泥情結(jié)。

一、磨難挫折中呈現(xiàn)出的土泥情懷

“三蘇”之一的蘇軾,平生經(jīng)歷起伏甚大,磨難重重?!盀跖_詩案”后被貶湖北黃州,此為蘇軾人生一大拐點,經(jīng)過這次波折,其人生色彩更為凝重。原來有些大手大腳,到黃州以后,才知道過日子的艱難。剛開始在給弟子秦觀信里說:“度囊中尚可支一歲有余?!盵1]但過日子講究的是細水長流,日子一久,入不敷出是必然的。對當事人來說,“烏臺詩案”不亞于泰山壓頂,可謂一生當中揮之不去的一個噩夢,引起的思想震動前不曾有。“他在湖州至汴京的押解途中,曾試圖縱身江流;他在獄中,也準備服藥自盡。”[2]支撐他活下來沒有倒下的,是儒家文化的入世精神,仁民愛物的氣量,以及對社會與人生強烈的責任感。先前于鳳翔府任判官期間,蘇軾有個同齡好友馬正卿。蘇軾被貶黃州后不久,馬正卿也追隨到黃州,做黃州通判。得益于馬正卿的周旋,蘇軾得到一塊廢棄的荊棘瓦礫遍地的營房荒地,有“數(shù)十畝”,用以躬耕,解了燃眉之急。但恰逢天時不好,第一年就趕上大旱,累得不像樣子。這在《東坡八首》序言里說得很清楚。

《與章子厚》云:“仆居東坡,作陂種稻,有田五十畝?!盵3]蘇軾一到黃州,就對那里的人民、土地,那里的一草一木產(chǎn)生了強烈的興趣,生發(fā)出一種感激至深的情懷。而這種對祖國山河、對人民、對生活的熱愛,就是他獲得心理平衡超然物外的力量源泉。在黃州,蘇軾能夠筑夢東坡,得益于遇到了馬正卿、徐大受兩個貴人。徐大受,字君猷,時為黃州知州。徐大受久聞蘇軾大名,欣賞蘇軾才華,十分同情蘇軾際遇,極力想在自己權(quán)力范圍內(nèi)盡可能地照顧蘇軾,就在城東的山坡上劃撥了一塊地給蘇軾耕種。對于徐的照顧,蘇軾感激涕零。他在寫給徐大受之弟徐得之信中說:到黃州兩眼一抹黑,無親無故,“君猷一見,相待如骨肉”[4]。詩詞里也夸徐大受“賴有多情,好飲無事,似古人賢守”(《醉蓬萊·重九上君猷》)。蘇軾還買了一頭耕牛,躬耕隴畝,于是因薪金基本停發(fā)造成的全家乏食之虞也得以暫時緩解。

就在這片有不少碎磚爛瓦、長滿蒿草的土地上,東坡率領(lǐng)全家人風風火火地干了起來?!白孕ζ缴鸀榭诿Α?《初到黃州》),“端來拾瓦礫,歲旱土不膏。崎嶇草棘中,欲刮一寸毛”(《東坡八首》其一)。這數(shù)十畝軍營廢地,位于黃州城東,原屬黃州古城,從未勞作過的蘇軾于此嘗到了開荒種地的艱辛,在這樣的耕種環(huán)境之下,在這樣的土質(zhì)之上,將這片無人問津的坡地打造成生長農(nóng)作物的良田,該有多么艱難。難怪蘇軾在田間勞作時經(jīng)常累得要死要活,丟下鋤耙,望天興嘆。謫居黃州第二年奮力躬耕于東坡,證明他對陶淵明歸隱躬耕生活的欣賞,第三年他自名“東坡居士”[5]。此后其未來人生走向和思想觀念都將發(fā)生巨大變化。

中國是農(nóng)耕社會,中華民族對土地具有別的民族難以理解的情懷,毛澤東說:“在這個廣大的領(lǐng)土之上,有廣大的肥田沃地,給我們以衣食之源?!?《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chǎn)黨》)從種地種菜這一點來說,中國人本質(zhì)上都是農(nóng)民。此種天賦在蘇軾身上也有所體現(xiàn)?!稏|坡八首》其中第二首大意說:這塊地雖然龐雜荒蕪,但有高有低還是蠻適合種點什么的。濕洼處來點稻谷沒問題,平地可栽植棗樹栗樹。住在武昌的四川人王文甫已經(jīng)承諾給桑樹種子了。栽竹子容易,麻煩是竹根(鞭)不好控制,到處亂長。怕像白居易說的“黃蘆苦竹繞宅生”。盡管如此,仍需要好好規(guī)劃一下。家僮燒茅草,一下發(fā)現(xiàn)了一口水井。這下好了,喝瓢水總還是容易的。人是容易滿足的,在這片貧瘠的泥土上,蘇軾折騰得有滋有味。勤勞質(zhì)樸的中國人,有對土地的依賴和信仰,一旦有了土地,就有了活下去的底氣。蘇軾領(lǐng)著全家清理破磚爛瓦、荊棘小草,根據(jù)地形、土壤有規(guī)劃地種麥種稻,還種了瓜果菜蔬,又去淘來桑樹種,還考慮蓋房的事。從未大規(guī)模開荒種地的蘇軾開始體驗耕耘之苦。一介書生過起了陶淵明的日子,耕地,蓋草房子,田地命名“東坡”,房子以“雪堂”名之。

《東坡八首》是逆境中的產(chǎn)物,是一組土泥中長出來的歌。生活于人生地不熟的貶所,蘇軾樂于自食其力,踏踏實實,勞而苦干,面朝塵土,與泥土為伍,與農(nóng)夫野老為友,于親近大自然中,體會別處所不具有的樂趣,化解磨難帶來的痛苦。關(guān)于土泥,關(guān)于土泥的韌性與特殊性,《東坡八首》有幾處詳細描述。除了《東坡八首》,被貶黃州期間的作品還有《黃泥坂詞》等。黃泥坂是東坡臨皋亭住所與雪堂之間的一段土路,這段路是蘇軾居于黃州期間最熟悉、也是最經(jīng)常走的一條路,“朝嬉黃泥之白云兮,暮宿雪堂之青煙”。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底,東坡與諸友交往,往返臨皋、雪堂兩地,途經(jīng)黃泥坂,于道旁醉臥,衣服被露水濕透,因而創(chuàng)作了這首“行唱”之作。詩歌寫沿途美景,寫路途上悠然心態(tài),寫曠達胸懷,最后表達回朝無望的感慨,全詩富含浪漫情懷,為蘇軾紀游得意之作。

蘇軾對農(nóng)業(yè)、農(nóng)村、農(nóng)民極其熟悉,如數(shù)家珍,每每說起故土、土泥、鄉(xiāng)土,都飽含深情。晚年貶謫海南儋州期間,生活困窘到極點,但蘇軾心情愈發(fā)平靜。剛開始,物質(zhì)生活困乏,幾乎什么都沒有,無奈只得請求昌化軍行政長官張中給點官地種一種,“再拜請邦君,愿受一廛地”(《糴米》)。蘇軾對逆境早就習慣了,心地坦然,哪怕身處遭人唾棄的絕地。此刻,生活的車輪已經(jīng)碾碎了他的青春之夢,不過蘇軾依然沒有放棄文學理想,這是蘇軾最值得我們敬重的地方。謫居海南是蘇軾一生最艱難時期,連書都很少,給親友的信說只有陶淵明和柳子厚詩,“常置左右,目為二友”[6]。這時期的很多作品表現(xiàn)了海南民俗民風,洋溢著鄉(xiāng)土氣,土泥氣息。是黎族百姓給了蘇軾關(guān)愛、溫暖以及活下去的勇氣,“借三畝地”“結(jié)為子鄰”(《和陶田舍始春懷古》),也點燃了蘇軾的創(chuàng)作靈感,如“牛矢覓歸路”“牛欄西復西”(《被酒獨行》),如“不如玉井蓮,結(jié)根天池泥”(《和陶飲酒二十首》),如“歸途陷泥淖,炬火燎茅蓬”(《用過韻冬至與諸生飲酒》)等。居潁州時期有“不用山鞠窮,自逃泥水中”(《再次韻趙德麟》)等。

二、隱喻、轉(zhuǎn)喻和意境所展示的土泥情懷

土地應該是人類永遠不能拋棄的家園?!靶腥丝谏痢?《起伏龍行》),“疏雨不成泥”(《浣溪沙》)”,即使無機會長相廝守,也會不斷尋找合適的時機,與這個記憶里的“故鄉(xiāng)”作推心置腹的情感交流與思想對話?!袄吓1薏粍印薄澳嗌钏奶阒亍?《過于海舶》),即使暫時無緣份踏上故鄉(xiāng)的泥土之路,也要把這一方勝境保留于心底,永遠不會忘懷。這個土泥意象說不定什么時候,自覺或不自覺地就會在他的作品里浮現(xiàn)出來。

我們看蘇軾的《水龍吟》,小序是“次韻章質(zhì)夫楊花詞”。這是北宋時期詠物詞名篇,好評如潮。章楶,字質(zhì)夫,建州浦城(福建)人,北宋名將,時為荊湖北路提點刑獄,和蘇軾交好,酬唱很多。蘇軾對章楶這首楊花詞極其欣賞。不過詞史上,大都夸贊蘇軾的和詞,相比而言,對原作評價卻不是很高。蘇軾詞向來以豪放居多,不過也有婉約的,這首《水龍吟》“似花還似非花”即為其中之一。該詞的寫作時間為元豐四年(1081)春三月[7]。創(chuàng)作起因是上一年赴任的章楶把自己寫的《水龍吟》寄給蘇軾,章詞逞才露思抒發(fā)自己將辭家別任之感。蘇軾次韻全詞詠楊。蘇軾為什么要寫作這首詞?源于有感而發(fā)。章楶官身不由己,宦途漂泊。蘇軾寫楊花是寫章,同時亦寫普天之下所有充滿艱辛的漂泊人和旅行者。楊枝之纖細柔弱,猶如思婦千回百轉(zhuǎn)的柔腸以及飄忽的思緒。以樹喻人,想象出格,詠物又不滯于物。下闋說楊花飛盡不必遺憾,可嘆的是西園里百花凋零,破落無比,不好收拾。清晨雨后,楊花跑哪去了?已經(jīng)變成了一池破碎的浮萍,不知所終。假設春色可以三分,那么,二分歸塵土,一分歸流水。結(jié)尾明白如話,水中浮萍可不是什么楊花,那全是離人傷心淚。整個詞作綜合看,楊花、思婦的情感取向是,因?qū)袈淇?,痛苦有加而淚灑楊花,漂泊無根,最終恐怕要與流塵為伍。推進一層考慮,其隱喻是,不但次韻章楶,描寫楊花,而且尋夢思婦之經(jīng)歷,更是蘇軾夢醒悲哀命運不濟官場受挫的象征與隱喻。

隱喻是古詩詞作者言此意彼的一種抒情方式?!皼]有隱喻,就沒有詩歌。隱喻本身就是小型的詩歌?!盵8]隱喻手法不容輕視,不管是詩歌寫作亦或欣賞過程都不可以忽略。蘇軾很浪漫,懂生活,即使被謫時期也這樣,其詩中大量使用隱喻。與周敦頤“出淤泥而不染”(《愛蓮說》)和辛棄疾“飲千杯醉似泥”(《卜算子》)一樣,蘇軾也常常拿土泥做由頭,寄托作者更為隱秘而深沉的情感?!皦m滿面,鬢如霜”(《江城子》),唐圭璋評蘇軾這首《江城子》悼亡詞,“真情郁勃,句句沉痛,而音響凄厲,誠后山所謂‘有聲當徹天,有淚當徹泉’也”[9]。但向來賞析者不大在意這個“塵”字。蘇軾時為黃州團練副使,距離四川老家、距離成都平原遠而又遠,沒地方訴說哀傷,又與妻子王弗陰陽兩隔。如今誤落塵網(wǎng),事業(yè)蒙塵,滿面塵灰,土頭土臉,土里土氣,幾乎土埋半截,這個普通的“塵”字,隱喻了萬語千言。蘇軾和章之作《水龍吟》,從形式到內(nèi)容,都舉重若輕,全沒有受原唱的約束和限制,物性人情融一爐,反超章的原詞,成為詠物詞史上的名篇佳作。王國維云:“東坡《水龍吟》楊花詞,和韻而似原唱;章質(zhì)夫詞原唱而似和韻?!盵10]尤其是結(jié)尾,土泥意象不可或缺,宋代張炎說:“東坡次章質(zhì)夫楊花《水龍吟》韻,機鋒相摩,起句便合讓東坡出一頭地。后片愈出愈奇,真是壓倒今古?!盵11]除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水龍吟》)外,除了“塵滿面”(《江城子》)外,蘇軾還有大量的其他作品以土泥意象作隱喻。大地是人類的母親,古典詩詞很多作者都涉及數(shù)量不等的土泥意象,如李白、杜甫等人作品中常用泥土意象隱喻其思想,創(chuàng)造出獨特的隱喻世界。

轉(zhuǎn)喻是比喻的一種,以部分指代整體?!霸谡J知語言學研究中,隱喻一直占據(jù)顯赫地位,受到研究者的重視。而轉(zhuǎn)喻則扮演著丫鬟的角色,其實,轉(zhuǎn)喻更具本原性,即語言本質(zhì)上是轉(zhuǎn)喻的?!盵12]轉(zhuǎn)喻的重點不是在“像”而在“想”。轉(zhuǎn)喻有兩種情形,第一種情況是,轉(zhuǎn)喻的產(chǎn)生是因為部分和整體之間的轉(zhuǎn)換。《念奴嬌》上闋“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故壘”指的是“赤壁”。下闋“羽扇綸巾”一詞代表“周瑜”,就是以人的衣著與特定物品代替整體的人。蘇軾《西江月》上半闋“人生幾度新涼”,用“新涼”代表“秋天”,也是轉(zhuǎn)喻“秋天”。下半闋“月明多被云妨”,“月明”指的是“君子”,也是轉(zhuǎn)喻“君子”,“云妨”指的是“小人”,也是轉(zhuǎn)喻“小人”,該詞意在憑借事物部分指代事物全體,關(guān)系應為轉(zhuǎn)喻。轉(zhuǎn)喻產(chǎn)生的第二種情況是,整體的部分之間亦可產(chǎn)生互換。“常羨人間琢玉郎,天教分付點酥娘”(《定風波》)。王鞏(字定國)為蘇軾好友,受蘇軾誅連被貶嶺南(廣西),“琢玉郎”代表“王定國”,“酥娘”代表“歌妓柔奴”,人是整體,琢玉郎、王定國互換,酥娘、歌妓柔奴互換,不同名字互喚。蘇軾利用轉(zhuǎn)喻說明柔奴雖處逆境那么多年,但隨遇而安心態(tài)好精神可貴。土泥意象比喻轉(zhuǎn)喻的例子也有不少,如“泥途跡愈深”(《次韻鄭介夫》)、“春盡委泥沙”(《牡丹》)、“塵土先衰老”(《游何山》)、“故人尋土物”(《次韻錢穆父》)等。轉(zhuǎn)喻的特征之一即是用大家知道的或者容易感知的方面代替整個事物。在認知語法中,轉(zhuǎn)喻、隱喻屬于兩個非常重要的概念,許多生活現(xiàn)象都可以運用二者來解讀?!敖K老塵土下”(《送李公恕赴闕》),“飛鴻踏雪泥”(《和子由澠池懷舊》),蘇軾的許多詩詞都有隱喻、轉(zhuǎn)喻的運用,這樣可讓詩歌更耐思考,更具藝術(shù)性,也讓讀者更趨安寧沉靜。

蘇軾詩詞作品有不少是通過自己獨特的美學追求拓寬了作品的審美空間。一首詩詞好不好,意境是關(guān)鍵。意境一般從三個方面評判高下:情景交融、虛實相生以及韻味?!白鳛橹袊鴼v史上杰出的全能文人,他到哪里就像一道閃亮的光芒,讓那方沉靜的土地發(fā)光發(fā)亮,可以說,有緣讓蘇東坡青睞而踏足過的地方,是非常幸運的?!盵13]比如《浣溪沙》(五首)其一“覆塊青青麥未蘇,江南云葉暗隨車”。開頭便是土泥意象。描述先雨后雪臨皋亭煙雨迷離、麥地里一片蔥綠的畫面。蘇軾另有一組五首《浣溪沙》,該組詞創(chuàng)作于元豐元年(1078)春季,蘇軾時任徐州太守。由于旱情加劇,蘇軾率眾到石潭求雨,如愿以償后又率眾再到石潭向雨龍王致以感謝,石潭道上草成《浣溪沙》,共五首。寫農(nóng)業(yè)、農(nóng)村、農(nóng)民,每一首都具有土泥味,突破了“詞為艷科”的藩籬,具有開拓性,給詞壇帶來了一股樸素新鮮的鄉(xiāng)土味道。作品中,讀者不但聞到了土泥之氣,好像還聽到了莊稼拔節(jié)的脆響和炸裂的韻律?!白唏R路無塵”“收拾耦耕身”。這是一首詠春詞。耦耕,兩人各持耒耜并肩而耕。其五大致意思是:軟綿綿的青草和齊刷刷的莎草被雨洗之后格外顯眼,清新翠綠,平沙走馬也無灰塵。哪天才能歸隱躬耕呢?春陽耀眼,桑麻興旺,閃耀著水潑一樣的光芒,暖風輕吹,蒿草、艾草散發(fā)出陣陣香味。故鄉(xiāng)沒有官場的傾軋,遠離朝廷的是非,農(nóng)村是療傷的家園,是“無塵”的凈土。蘇軾自謂“識字耕田夫”,回歸田園對床夜話是蘇軾蘇轍一輩子的心愿,是哥倆一輩子的創(chuàng)作母題。五首《浣溪沙》創(chuàng)作時間是1078年,被貶謫黃州是在1079年。雖然蘇軾此時沒有被貶,但仕途并不順暢。耦耕,出于《論語》“長沮、桀溺耦而耕”。詞人想與農(nóng)民一起耕作,只不過現(xiàn)在官服在身,身不由己。這句“耦耕身”表達了詞人對鄉(xiāng)村生活的熱愛以及對大自然的歸依,以及向往農(nóng)村、希望回鄉(xiāng)務農(nóng)的思想感情,通過土泥意象擴展了意象的想象空間。面對田原里最美麗的風光和田野豐收大局已定的形勢,蘇軾難免有一點自得,“使君元是此中人”,為父母官但記得農(nóng)村成分?!袄讋佑駢m香”(《真一酒歌》),“行人口生土”(《起伏龍行》),“沙路凈無泥”(《游蘄水清泉寺》),蘇軾作品里像這樣運用“塵”意象、“泥”意象、“土”意象的句子數(shù)不勝數(shù),普普通通的土泥被灌注了豐富的韻味,集中了對生命、對時間的思考。通過對土、泥等相關(guān)意象的分析,可以揭示出蘇軾詩歌的創(chuàng)作構(gòu)想,即現(xiàn)世關(guān)懷和永恒思考的完美結(jié)合。從來寫詩寫詞都是景無虛設,這些意象帶給人們閱讀享受,也拓展了審美空間。

三、植根于故鄉(xiāng)的土泥情懷

故鄉(xiāng)的土泥永遠蘊含著迷人的芬芳。無論哪一個人,只要他的根深植于故鄉(xiāng)的土泥,此一生便會和故鄉(xiāng)唇齒相依、不可須臾分離了?!靶懭兆孕薄薄按罕M委泥沙”(《牡丹》),那呈黑色和紫色等色彩的,帶有草根氣息和田野芬芳的故鄉(xiāng)的土泥,是蘇軾一世的牽掛,每每想起,便夢繞魂牽。神宗元豐七年(1084)秋季,蘇軾陪同王勝之到儀真(儀征)后,二人與真州太守袁陟會合,三人一起游覽現(xiàn)位于儀征市東的“東園”。蘇軾作《南歌子》“雖非吾土且登樓”,這是典型的借他鄉(xiāng)土泥,遣自己鄉(xiāng)愁。從一個懵懂幼童轉(zhuǎn)成長為讀《后漢書》范滂故事“慨然嘆息”“奮厲有天下志”(蘇轍《東坡先生墓志銘》)的少年,再到“有筆頭千字,胸中萬卷”(《沁園春》)的青年學子后,蘇軾離開家門,走出故土,走進都市?!瓣P(guān)右土酥黃似酒”(《泗州除夜雪中》),“山前乳水隔塵凡”(《風水洞二首》),讓蘇軾一直難以忘懷的味道,還是家鄉(xiāng)芬芳的土氣息、泥滋味。古往今來能夠接近土地的詩人數(shù)不清,但成名成家步入官場之后還能保持本心還能夠走近土地的就不多了。在這不多的人數(shù)里,蘇軾是突出的一個。前文提到的《東坡八首》詳細描述了整理土地清除雜草的情景,“崎嶇草棘中,欲刮一寸毛”,這樣的生長環(huán)境,收成會怎樣呢,“喟然釋耒嘆,我廩何時高”?從內(nèi)心感慨貧瘠土地上耕作之艱難。不僅在黃州,而且在惠州、海南,蘇軾都有種地以解決食無糧的窘境,甚至種藥材以救治病者。

《送賈訥倅眉二首》大意是委托賈訥到眉州后,去看看自己父母的墳園,另致意于家鄉(xiāng)父老。他對故土眷戀之情感著實感人。賈訥將去眉州,官履通判。“倅眉”就是擔任眉州副知州。此詩作于元祐元年(1086),此前一年(1085)5月,蘇軾知登州任,到官五天,即以禮部尚書召還,調(diào)回京都,在朝半月,升起居舍人。一年之內(nèi)升職三回,最后為上翰林學士。碰巧此時賈訥將到眉州任職,有人要去自己想回而不能回的故鄉(xiāng),蘇軾自然有一些激動,遂作兩首七律相送。結(jié)尾作者自注:“先君葬于蟆頤山之東二十余里,地名老翁泉。君許為一往,感嘆之深,故及。”蘇軾從嘉祐元年(1056)出蜀,僅因為奔喪、守孝有兩次短暫回家鄉(xiāng)的經(jīng)歷,此后再未回去過。不過他從沒停止對故土的思念與期盼,寫了百余首獨具鄉(xiāng)土情懷的思歸詩詞,對故鄉(xiāng)之眷戀可見一斑?!端唾Z訥倅眉二首》記錄了故鄉(xiāng)許多的過往。不能回鄉(xiāng)為父母掃墓只能拜托別人。紀昀稱贊這兩首七律“一氣渾成”[14]。

“三蘇”都名列“唐宋八大家”,“三蘇”文成為千百年來文章之典范。在宋代即有“蘇文熟,吃羊肉;蘇文生,吃菜羹”俗語。作為接地氣的“識字耕田夫”,蘇軾從小對農(nóng)人農(nóng)事就有許多了解?!逗妥佑尚Q市》詩中,跟弟弟蘇轍回憶兒時,有“蜀人衣食??嗥D”“千人耕種萬人食”的詩句。后來他任各個州通判、知州,對農(nóng)民的狀況格外上心,如“淚盡雨不盡”“黃穗臥青泥”(《吳中田婦嘆》)和“美人一破顏”“驚塵濺血流”(《荔枝嘆》)等帶有土泥味的憫農(nóng)的詩句以及其他作品。

桑梓不是富貴地,卻連萬千游子心。蘇東坡詩詞之所以有如此濃厚的的鄉(xiāng)關(guān)之情、歸鄉(xiāng)之感,與蜀地濃烈的文化氛圍密不可分。當年兄弟二人還在京師清凈的懷遠驛備考,每天吃大米、鹽、生蘿卜的“三白飯”,對床夜語時,兩人就立下了將來同返故里早日同歸田園的誓愿,且后來于詩詞文章里屢屢提及。時為嘉祐五年(1060),蘇軾25歲,蘇轍23歲。王水照《蘇軾傳》說:“與文化歸依心態(tài)結(jié)合在一起的鄉(xiāng)土之戀,對蘇軾的影響是深刻的,它促成了蘇軾人生思考的早熟?!盵15]蘇軾足跡遍布大半個北宋版圖,無論品味多少神奇山水,最令其念念不忘的還是故鄉(xiāng)那片欲回歸而不得的熟悉的熱土?!百R古河濱”“天低糝玉塵”(《至濟南》),根植愛的土壤,才能結(jié)出豐碩果實。芬芳的土泥,隨時隨地會給我們提供源源不斷的創(chuàng)作靈感,這大概也是蘇軾創(chuàng)作常常離不開土泥二字的原因。

在遠離故鄉(xiāng)的廣東惠州,蘇軾鑿井得水,喜而作《白鶴山新居鑿井》:“今朝僮仆喜,黃土復可摶。”邵圣三年三月,蘇軾61歲的時候,朝廷元祐黨人“永不赦免”的消息使他覺得這輩子怕是永遠也不能回故鄉(xiāng)了,遂決定在惠州買地造屋,終老于此。還打算把宜興的大兒子蘇邁全家以及小兒子蘇過全家搬過來住。本來臨時居于地方政府賓館合江樓,蘇軾詩《遷居·序》:“時方卜筑白鶴峰之上,新居成,庶幾少安乎?”雖為戴罪之身,但由于東坡名滿天下,有時候地方官員還會網(wǎng)開一面,尤其得益于表兄兼姐夫程正輔的關(guān)照,暫居合江樓。而現(xiàn)在程被朝廷召還,合江樓估計住不下去了。于是被逼無奈,才有大動作,打算打井蓋房。安居才能樂業(yè),豈有他乎?僮仆歡喜,黃土可摶,都是高興的。何謂黃土?《史記·三王世家》:“封于北方者取黑土,封于上方者取黃土”?!皦m埃何處洗?”(《蝶戀花·自古漣漪》),“黃土沒車輪”(《再次韻答》)。黃土有時也指墳墓,蘇軾詩詞的黃土象征意味強。

土泥情懷是什么情懷?讀“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水調(diào)歌頭》),我們感受到的是蘇軾對人間的執(zhí)著,對土泥的不舍。嚴肅的內(nèi)容而以幽默的筆調(diào)出之,這是蘇軾詩詞的特點之一。我們再看《水調(diào)歌頭·安石在東?!?,這是寫給弟弟的。上闋懷古,回顧東晉謝安的遺憾,意在“以不早退為戒”。謝安中年出仕,已經(jīng)鬢染秋霜,本來就很尷尬了。想隱居又因為做官貪戀功名富貴耽誤了,無邊遺憾只能寄托于田園泥土。下闋抒情,咱哥倆可不能學謝安,別被功名利祿束縛,“歲云暮,須早計”,咱們也老大不小了,要早做計劃,早日還鄉(xiāng),選一個好地方隨意逗留,長住久留,“我醉歌時君和,醉倒須君扶我,惟酒可忘憂”,于故鄉(xiāng)的地段里才活得真實,時年42歲的蘇軾依然不忘當年懷遠驛的理想,表現(xiàn)了對故土的不舍,同時安慰弟弟。

蘇軾對土泥感情熾熱而深邃,對故鄉(xiāng)記憶深刻。通過對詩詞的研讀,我們隱約可以看到,給蘇軾詩詞做背景的,不但有北宋的朝廷,紛亂的時局,還有一片又一片蒼茫的原野,一片又一片大塊的土地,大塊的亦或細微的土泥。他用優(yōu)美的詩詞作品展現(xiàn)了一幅幅深遠而富有啟發(fā)的風土人情畫,展示了一片片富有溫度和質(zhì)感的大地。“家有五畝園,幺鳳集桐花”(《異鵲》),或許蘇軾成長帶有濃厚的鄉(xiāng)土色彩,初心難忘,所以作品里吾土、九土、風土、白土、紅土、糞土、二土、灰土等觸目皆是,晴泥、亂泥、池泥、淤泥、雪泥、黃泥、青泥、赤泥、春泥等隨處可見。這些平凡的文字構(gòu)建了一個個不平凡的意境,蘊藏著作者濃烈的哲思與鄉(xiāng)土因素,簡單又極具張力,苦難而又溫馨。任何一個古代詩人涉及土泥、莊稼,涉及田野的地方,寫得都特別動情。土地是有生命的,承載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理想、摯愛與傷痛。今天的人們逐漸拋離故土,鄉(xiāng)情日益萎縮。不過我們依然相信,在那一個又一個彌漫土泥氣息的鄉(xiāng)村里,人情依然在,冷暖依然在,互幫互助淳樸友善依然在,這些都是土地上最堅硬的的生命內(nèi)核?!包S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豬肉頌》),蘇軾詩詞中,土泥之比喻信手拈來,隨時隨地都在傳達回歸田園的深切渴望,因此,從這個角度分析蘇軾詩詞,也意圖喚醒人們記憶里日益缺失的土泥情懷。

猜你喜歡
黃州東坡蘇軾
多情最是黃州月
大江東去——蘇軾的黃州時期
從善如流
大宋國民偶像蘇東坡失意黃州——《黃州寒食帖》
蘇軾“吞并六菜”
蘇軾吟詩赴宴
東坡詩元代接受論
宜興:東坡書院憶東坡
東坡畫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