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認知視閾下對哈奇森道德感“先天性”和“反映性”的辨析

2022-03-17 15:09岳,何
昆明學院學報 2022年2期
關鍵詞:道德感理性主義洛克

戴 岳,何 柳

(貴陽學院 陽明學與黔學研究院,貴州 貴陽 550000 )

哈奇森因道德感官論的提出而為人所知,然而他對認識論的探究才是這一理論得以形成的前提,其中“先天性”作為道德感的本質特征,為這一感官如何成為善惡觀念的來源提供了解釋,但國內關于哈奇森理論的文章對這一方面的論證鮮有涉及,并且由于缺少這一部分的闡釋,導致部分文章誤用“reflection”的本意。因此本文擬從認知視閾下對道德感基本內容以及“先天性”問題給予解釋,進而為“reflection”的漢譯辨析奠定基礎,以此實現對哈奇森理論的把握。

一、知識是出自“感性”的認知活動

哈奇森對于道德感(moral sense)曾做過這樣的論述:“我們所有的觀念,或我們推理、判斷的一切材料,都通過一些內部或外部的直接感知能力被接收到,我們稱它為感官?!盵1]215哈奇森認為道德感與視覺、嗅覺、觸覺這類感覺器官相等同,都是一種與生俱來的感官。但其實兩者之間也有區(qū)別。外感官作為身體器官只能產生與此相應的印象,而內感官作為特殊感官,是對觀念、想法這類意識的反映。最重要的是,被內感官反映的觀念,如印象,作為思想的重要元素,構成了思想的內容。但這并不意味著內感官可以產生觀念,或者任何先天性的東西,“內感官建立在腦海中先前已有的觀念之上”[2]。所以在哈奇森看來,任何思想因感知而存在,并無先天觀念這一說法。也就是說,道德感的本質是種后繼的感性感知,其作用在于對先前觀念的反映,而反映的結果便是“簡單觀念”(simple idea),簡單觀念作為第一觀念是構成復雜觀念的前提。

“簡單觀念”思想主要承襲了洛克的觀念性質說。洛克在論及感知對象時將對象屬性劃分為兩類——主要性質和次要性質。前者是物體之間共享的具體形態(tài),如廣延和硬度,因而也被稱為物體的基本屬性。哈奇森認為對于基本屬性的感知不需要借助觀念或通過比較觀念產生,它是物體本身直接呈現出的性質。后者則是基于主體自身感知器官而產生的,如氣味、味道。次要性質建立在感受上,也就是對前者的感知上,或是建立在先前觀念之間的比較上。這種感知使得主體自身的特性與對象相融合,由此給予了對象以次要性質。例如某種物體的色彩,色彩作為感覺器官對該物體主要性質的感知結果,它構成了對象的次級性質,同時色彩也是以某種形式復合而成的簡單觀念。所以簡單觀念是知覺器官給予心靈后,被心智能力建構出的東西。更準確地說,是一種關于對象或觀念間的感想——“當對身體的外部或內部器官施以刺激時,內心便會產生某種想法或感覺?!盵3]知識或理念正是在觀念的感知或比較感中構成的,它們不過是建立在簡單觀念之上又嚴格遵循邏輯規(guī)則的復雜觀念而已。簡單觀念解釋了道德感這一反映感官的本源性,即是我們本性決定了所有被確切感知到的對象必將引發(fā)相應且具體的感受、感想,至于是出自想象被體驗到的還是當下實際被感知,都不重要,我們只要知道所有概念的內涵、思想的內容都建立在感覺器官提供的簡單觀念上就足夠了。

二、道德出自“先天感受”而非“先天觀念”

哈奇森雖然反對理性主義建構先天觀念的方式,但他的道德感官論仍為經驗主義獲得另一種先天形式提供了可能性——將道德感看作人性自然稟賦中一種內在的感知力。然而哈奇森是在理解理性主義的先天觀念論,繼承洛克認識論和沙夫茨伯尼的美學理論的基礎上完成對先天道德感的建立的,因此我們需對“先天觀念”和“先天感受”進行分析說明,以實現對道德感的把握。

“先天觀念”(innate idea)這一術語是指先天知識、超驗的知識。早期理性主義將觀念視作認知活動的第一對象,正如經典命題“我在思考所以我存在”一樣,“思考”是“存在”的充分條件。這表示當我言說某物質時也就意味著該物質存在著,而且它之所以能被言說是基于我們對其本質屬性的理解,所以言說它也表示著與其相關的必要屬性的實在性。由此可推出物質事物并不存在,唯一存在的是頭腦中的思想,能構成認識的只能是觀念。觀念又分為內在觀念和先天觀念,前者出自思維本性而被思維推理出;后者則是獨立思維且無法被思維推導出。比如上述命題的“存在”,這一概念的實在性不是借由思維推理而得出的,它是被一個擁有具體形態(tài)的、實在的物質形式所確認到的,即被思維之外的、形式的實在性所確認到的。也就是說對“存在的驗證凸顯在思維行為的自我驗證中,即存在的事實是被思維的事實所表現出來的。”[4]就此來看,理性主義的“先天觀念”實際上指的是出自思維直觀的東西,比如“無限”“存在”。這類概念既無法出自經驗觀察,也不能是思維結果。首先,從經驗上看,有限的整數系列無法建構出無限的概念;其次,從思維結果上看,“存在”雖然適用描述所有關于物質的范疇,但關于它的理解不是出自對某類或某一物質屬性的分析,因為它不能像自己描述其他范疇一般被其他范疇描述。如“我思”的命題一樣,我們只能在分析某類或某一物質屬性的思想活動中感知這一分析過程的思維模式才能獲得它。因此,“存在”就是一種“無限”的概念,它們都來自思維對自身思維模式的直覺。將這樣一種觀點發(fā)展到倫理學領域后,善惡觀念便與先天觀念一樣都被視作與生俱來,而這里的“生”是指來自神的創(chuàng)生,而非自然天生。17世紀理性主義的哲學體系大多建立在神義論上,因為這套理論為有限的主體如何獲得完美的概念提供了最恰當的解釋。這也就導致善的概念必然是涵攝在上帝主權概念之下,而神學理論建構的原則也就必然被追溯為一切道德規(guī)范的來源以及成為衡量道德與否的根本標準。

而后期的理性主義意識到若按照之前理性主義對“先天觀念”的解釋,就會將知識起源的問題置于神學之下,而就不可能為認知活動提供一種不可置疑的基礎。所以他們把“先天觀念”發(fā)展為“先驗觀念”(priori concept),這一轉變否認了主體天生固有著某一概念或知識,但承認了我們唯一“先天”的是“先天原則”,Willaschek將它解釋為“理性的邏輯原則”[5]。在這一先天原則所構筑的系統(tǒng)中,我們必然會形成一些概念,即先驗觀念,因為它是我們在使用理性邏輯過程中自然且必然的產物。由于“先天原則”既證實了先驗真理產生的必然性,又調和了基于經驗的歸納性和這樣一種必然性的關系,那么理解這樣一種認知原則并遵從其活動的我們是可以向經驗世界做出一定解釋的,所以我們也就能夠合理地假設經驗世界也存在著某種必然性和普遍性。正是這樣,持有這一立場的倫理學者會認為關于道德與否的判斷是可以建立在具有必然性的知識之上的,而且經由這類知識我們可推導出承先啟后的知識體系,從而形成關于某一類對象的定義或公理??傊?,先驗觀念同樣將出自理性原則的觀念視為超驗的東西,并看作認識活動的根據,其內在蘊含了我們的道德規(guī)范是基于先天必然性公理而建構出的一套倫理原則。

17世紀的經驗主義同理性主義一樣,試圖為知識尋求一個不容置疑的基礎。如果說“先天觀念”是在形而上學中建構了這一基礎,那么經驗主義就是從前形而上學中為這一基礎提供了解釋。因此“先天觀念”這種表示天性就具有識別善惡的理性能力,在哈奇森的理論中就變成了一種“先天感受”(innate sense),一種出自天生或本能的感知能力。在先天問題的處理上,哈奇森雖然吸收了洛克的認識論,將道德放在經驗觀察的基礎上,但由于洛克基于“自然法則”的理論缺乏對美的欣賞且其道德原則具有利己主義傾向,這使得哈奇森將目光轉向了沙夫茨伯尼,試圖從人性中探尋出道德產生的可能性。受他們的影響,哈奇森的道德感官論表現出非認知性以及先天性。關于非認知性這一點,正如上面論述的一樣,哈奇森將道德感等同為一種感覺器官,那么道德感作為人類自然稟賦的一部分,也就是本能的一部分,它揭示出我們天性中便已擁有的一種獨特的感知能力。所以道德感與外感官同樣都以感覺為對象,并且都構成知識的先決條件。正如外感官受到外部物理刺激時,我們必會立即產生與此對應的觀念,道德感也是如此,唯一的區(qū)別是道德感是對上述觀念的復雜形式的感知。以上的觀念在本質上都是一種不可簡化、不可分析的“簡單觀念”。所謂不可分析、不可簡化,即指當我們關于對象的定義一旦到達最終意義上的簡單時,該定義就必將終止,沒有述詞可對該對象做出描述[6]。17世紀的經驗主義認為一個表達式的指稱項一定會存在與其對應的對象,因此上文所說的不可再劃分是指關于事物屬性的不可再劃分,而不是關于概念屬性的不可再劃分,即簡單觀念作為構成事物的最小元素,它只能在知覺中被給予,而無法在理性中被判斷。由此可見,簡單觀念的獲得不需要通過對觀念關系的分析和邏輯上的論證,它本身就是感覺器官運行的一種直接、自然、非認知性的產物。那么作為產生簡單觀念的道德感必然也是非認知性的器官,這樣的感知能力當然也就不受思維控制,并且獨立于思維。雖然洛克的認識論從自然本性上給予道德感一種“先天性”的說明,幫助哈奇森將感官承諾為一種必然的認知手段,然而它只能為經驗知識的產生提供不可置疑的基礎,卻無法說明為什么人類普遍具有道德共識這一問題,但沙夫茨伯尼的理論為解決這一問題提供了另一條路徑。

受沙夫茨伯尼美學的影響,哈奇森在洛克的自然本性上引入了先天內容,即情感。他在談論人類本性時曾這樣寫道:“我們所有的觀念……都被某些稱為內感官或外感官的一種直接感知力所接受,借此我們也具有了愉快和痛苦的感受?!盵1]25哈奇森之所以認為感覺與情感之間存在一致性,是因為情感和感覺都與客體的次要性質(如冷、熱、聲音等)相關,都植根在我們的本性中,依賴著我們的感覺器官。他在這里引入情感的主要目的是希望內感官不僅能作為一種感覺能力說明觀念的產生,更重要的是內感官能夠為觀念內容提供說明,從而為判斷提供一種標準。所以一切情緒雖然都被劃分在愉快或痛苦這兩個范疇中,但內感官本能地認同愉快這一情感,其中對仁慈之情的認同才更符合它的本性?!蔼q如樹木不可避免地分枝,人類本性也不受阻礙地去實現自己道德潛力?!盵7]這也是為什么內感官被稱為道德感的根本原因。因為在哈奇森來看,道德感就如同嗅覺、味覺一樣都不可思議地存在于人性中。所以道德感理論不對“善本身是什么”做出回答。也就是說,道德與否的判斷標準不是由概念給出的,它源自我們的感知。當我們感知到屬于它的那部分東西后,我們對其做出某種情緒反映,至此它才被呈現在頭腦中。因此善是蘊含在個人人格品質中的東西,它同樣是自然且天生的,正如“我們無法抗拒看綠色一樣,我們也無法抗拒做出道德判斷”[7]。為觀念的產生提供前提條件的經驗世界十分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感知這一經驗世界的方式,它才是觀念形成的根源。而經驗主義這種先天分析方法為后期理性主義所借鑒,為“先驗觀念”的提出做好了鋪墊。

情感主義沒有因缺乏理性主義所要求的那種客觀性而削弱了自己理論的優(yōu)勢。反而比起理性主義的“客觀性”——脫離于主體之外,并先于主體的理性法則,他們向主體提供更為廣泛的“客觀性”——主體反觀自身的感知過程本身是可被證實的經驗活動。并且習慣的因素影響著感知能力,因此在觀念間的比較中區(qū)分出的差異性和相似性,為形成具有普遍性、普適性的抽象概念提供了條件。故此對情感主義的道德理論來講,道德判斷是一種情感的表達,是對內在感覺的陳述,而與此對應的道德語言便認為主體在理解道德概念或道德語句的意義時,并不是依賴于某個預設的概念,唯有主體的心理狀態(tài)才是構成概念認識的前提。

三、道德感是“反映性”而非“反思性”

上文我們已經對外感官和內感官的簡單觀念做出了區(qū)分,說明了兩者的基本特征。雖然內感官為這些觀念的形成提供了根據,闡釋了這類觀念的存在方式,但同外感官一樣,內感官也是一種被動且后繼的器官,因此它不能產生這些觀念。那么內外感官是如何與這些觀念發(fā)生關系的?如果說處在表象層次的外感官觀念因物理結構對生理器官的刺激而必然被感知到,那內感官又是如何做到對復雜觀念的感知的呢?哈奇森在論述倫理學中人性的要素時,關于內感官做過如下描述:“對意志有了概括的認識后,我們再看看被稱為‘reflection’或‘后繼性’(subsequent)的感覺,它是某些新的形式或知覺的根源?!盵8]也就是說,哈奇森受洛克影響也將“reflection”作為區(qū)分內外感官的重要屬性,將它視為內感官特有的生理機能,并以此來說明內感官與觀念之間的發(fā)生關系。那么“reflection”指的是什么?這一術語的含義是什么?

國內大部分學者把“reflection”譯為“反思性”,而關于反思性的主流解釋是“精神(思想)的自我活動和內省方式……洛克認為反思(反省)……是心靈以自身活動作為對象,進行反觀自照,是人離開感覺形成的心理活動?!盵9]這是否意味著內感官具有一種“思”的能力?因此我們需要通過分析這一概念的日常用法,以及從17世紀的哲學用法上考察它的內涵,在此之上我們再看經驗主義的“reflection”是否具有同樣的含義。根據劍橋詞典提供的解釋,reflection是指:(1)類似鏡子對圖像的反映,或某種投射;(2)顯示;(3)深入的思考。而借由Malcolm Clark對17世紀理性主義關于“reflection”的認識,我們了解到對理性主義來說,它具有這層意思,即“思維是關于自我意識的敘述”[10]。對理性主義來講,思維對自身活動的驗證過程不僅依靠著知覺的感知,更重要的是,它必須建立在思想自我批判上。所以對理性主義來說“reflection”就是對思考內容的再思考,也就是日常用法的第(3)種解釋。

雖然情感主義的哈奇森同樣使用該術語來描述道德感,但我們如果從他所處的時代背景上考察,就會發(fā)現作為感覺器官的道德感是不可能蘊含理性之意的。在17—18世紀的經驗主義看來,感覺是一種原始的、無任何理性概念參與的,并且完全獨立于思維但又賦予思維內容的原始材料。[11]只有近代經驗主義才認為我們無法脫離理性和感性兩者之中任何一方而單獨構成認知活動。以關于色彩的認知活動為例,顏色的感覺是來自外部對象的物質特性,比如光的波長、光的頻度等,當這些特性直接作用在眼睛上時,它刺激了大腦,從而構成了我們關于對象的看法。他們認為雖然這一過程對于早期經驗主義來說,是無意識且不由自主發(fā)生的,但在這一過程中感官與對象之間構成的因果關系,恰恰證明了理性的參與,否則主體如何能做到在感知的同時,又得出這一復合邏輯原則的結論(因果關系),或者又區(qū)分出相近顏色之間的細微差別。然而對于17世紀的哈奇森來說,他一定不會認為作為認知活動基礎能力并給予理性思考材料的內感官具有一種反思性。那么作為內感官特有功能的“reflection”也就理所應當不蘊含“思”或“思考”之意。

并且借由考察關于洛克“reflection”問題的文獻,我們還證實了用“反省”這一概念來解釋該術語的不恰當性。我們說過,哈奇森將內感官看作與外感官相互等同的器官,兩者唯一的區(qū)別就是內感官具有“reflection”這一屬性,這一屬性使得它能處理復雜形式的簡單觀念。其實哈奇森的這一觀點來自洛克,洛克用“sensation”和“reflection”兩種術語來描述內感官的特性[11]。顯而易見,洛克在內感官理論中提出“sensation”一詞,旨在表明內感官與外感官之間的共通性,然而他又另外運用“reflection”一詞來描述內感官,用以區(qū)分內外感官的差異性。也就是說“reflection”和“sensation”作為內感官的子集概念,分別用來描述內感官的感知能力的兩種不同功能。那么從內感官的本質特征以及內感官與這兩個術語之間構成的概念關系來看,我們對“reflection”的理解,應建立在它與“sensation”,即感覺的關系之上,也就說“reflection”應含有“sensation”這類感知覺概念所具有的特征。洛克認為“sensation”是一種不由自主且自發(fā)產生且不受意志所控制的活動。然而對于“reflection”來說是否如此,近代學者對此存有異議,如Gibson[12]40和Kulstad[13]。一部分人[14]從心理活動層面,給予這術語以當代的詞——“反省”(introspection),將“reflection”看作主體對自身心理現象的一種直接意識。這就意味心靈對每一次內心活動的產生或運作都具有意識,從而心靈能確證并知曉一切存在于心中的東西。需要注意的是“被意識到”與“被思考到”是兩種不同的認知模式,意識是一種指向心靈的活動,一種關注力。[12]56比如對“我在思考”這一事件的確認就是出自意識,而不是思考。同時“被意識到”就一定意味著某種觀點或概念的存在,因為“思想必然要求我們關于某種活動構成明確的概念,所以它需要一種注意力?!盵12]76那么在這一觀點下來理解“reflection”,它就是一種基于主體意愿的心理控制,那么作為“reflection”對象的簡單觀念,它就含有這層意思:它是一種只能借由控制心理活動才能獲得的觀念。簡單觀念就變成非感官類的概念,是出自思維的東西。然而根據上文關于經驗主義理論做出的論述,這一結論顯然不能被采納,因為它不僅使得從同一概念中得出的兩個特征相互矛盾,更重要的是這種理解還削弱了經驗主義的理論,因為洛克和哈奇森的簡單觀念還關涉著快樂、痛苦、和諧等情感性概念。所以“……人離開感覺形成的心理活動”這種說法在經驗主義語境下也是不成立的?!胺词 边@一觀念同理性主義一樣,將“reflection”看作思考,也就是日常用法的第(3)種解釋。因此我們需要另一個角度為該術語提供一種解釋,將非感覺的概念完全排除在該術語之外,而Kulstad這類理論就從心理表征主義立場上為這一理解提供了可能[15]。

按照表征主義的理論,“reflection”是以心理印象為感知對象的,是一種無意識地、不由自主地心理投射。洛克認為當物理形態(tài)的外部物體與身體某個部位形成互動時,便會激發(fā)“感覺”(sensation)的產生,而外感官器官因感覺被充分刺激后,會向神經或精神傳定感覺信息,所以精神活動會使大腦對這一物體構成某些觀念。[16]上面我們已經說過內外感官具有不同類型的知覺,然而構成這一區(qū)分的基礎是感知對象的不同,而不是器官性質。所以說,如果“感覺”的對象是外部實體,那么“reflection”的對象就是內部實體,即心理實體(mental entities)。它與物理實體一樣,都必然被感覺器官所知覺到,不同的是前者是抽象的存在方式,后者是物理形態(tài)的存在方式。這也就是為什么在內感官中提出“reflection”的原因。作為對象的心理實體,就是主體內在精神體驗過程中產生的某些想法,然而對于主體來說這些想法與外部物理實體同樣具有真實性。因此當我們內感官知覺到某種想法時,它必然會引起心靈的注意。而由此產生了注意,也就是某種精神活動,此后大腦才能運用分析能力,為此形成一個清晰的概念。而在這過程中的精神活動就是“reflection”,它便是一種知覺的簡單觀念,也就是心理實體做出的一種關注。這種關注具有一種雙重性——被動性和主動性。一方面,它不可能脫離心理實體而獨立構成想法或觀念,心理實體作為必要條件是它產生的原因,所以一旦形成了簡單觀念,我們的內感官都不可控制地知覺到它。另一方面,它在處理想法的過程中,對這一想法實施了加工,注入了“新”的東西。比如當我們看見一只狗時,與它相關的行動以及形態(tài)作為物理印象,變成感覺信息被我們接收,但這一接收過程必然會受我們精神和心理狀態(tài)的影響,所以這具體的感覺信息被知覺加工為了一種精神屬性,構成了一種心理實體、一種想法[17]。想法包含著情感,以及記憶、習慣這些要素,所以大腦的理性活動在這一種想法的基礎上,運用思維能力將想法變成清晰的內容。因而“reflection”不是單一的反應,而是一種心理投射或反映。而這種心理投射就構成了哈奇森道德認同的依據,即仁慈,而發(fā)展到休謨就是同情心,到斯洛特就是作為道德動機的移情。由此可見,“反思性”較之于“反映性”,這一術語已經不適合來闡釋哈奇森的道德感,后者才能詮釋情感主義理論的徹底性,并為我們揭示了一種全新的觀點——任何概念都不可能是一種純粹客觀的概念,它必然伴隨著主體對其的內在感受。并且感受都將先于概念,還為概念含義的界定提供了內容。

總之,不論是洛克還是哈奇森,他們都強調感覺上的確實性,注重區(qū)分作為對象本身而存在的東西與主體賦予對象的東西。因此內感官不僅是一般知識的認知前提,同時它的情感性特征使得愉快、痛苦與道德概念相聯系,所以它也為道德知識產生的必然性提供了一種解釋。在哈奇森那里,“內感官”與“道德感”作為意味著真實存在(特殊感官)的同一概念,它們相互擴充了對方的含義。所以情感作為道德的源泉,賦予了感知形式一種道德意義,某一知識之所以具有道德價值就在于它是被感知到的知識。

猜你喜歡
道德感理性主義洛克
破耳兔
破耳兔
破耳兔
破耳兔
包豪斯理性主義設計思想芻議
從理性主義到歷史唯物主義——馬克思利益觀的形成理路研究
公德自在人心
外媒:研究證明狗和猴子跟人類一樣有“道德感”!
淺析烏爾姆學院理性主義的來源
正義的別樣尋求:古代“母殺子”敘事中的悲情與道德
涞水县| 大竹县| 宝清县| 冀州市| 林甸县| 正宁县| 蓬莱市| 大名县| 舞阳县| 延边| 安溪县| 紫阳县| 锡林浩特市| 威信县| 景宁| 个旧市| 当雄县| 九龙城区| 手游| 双城市| 浙江省| 襄垣县| 读书| 安岳县| 漳浦县| 涟水县| 宁河县| 贺州市| 永吉县| 郁南县| 普兰店市| 广南县| 金溪县| 万山特区| 泗洪县| 衡阳市| 叶城县| 黑河市| 松原市| 娱乐| 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