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瑞雪
(中央民族大學 教育學院,北京 100081)
意象是詩詞的靈魂和精華,體現(xiàn)著詩詞的藝術魅力和詩人的創(chuàng)作風格。近年來,隨著性別文學成為研究熱點,女性文學越來越受到重視,以歸懋儀為代表的清代女性文人文學的研究熱度不斷提升。眾所周知,隨園女弟子的詩詞創(chuàng)作與以袁枚為代表的性靈詩派存在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對她們詩詞的研究,影響著學界對清代性靈詩歌和清中期詩風、乃至清代詩歌發(fā)展整體進程的認識與評價。而具體到歸懋儀等女性詩人的詩詞中,意象的表現(xiàn)與運用始終都極具個性,從中可以洞察到詩歌創(chuàng)作的情感內(nèi)核和詩學特色。因此,筆者以《江南女性別集初編》[1]中所收歸懋儀詩詞為基礎展開討論,選取歸懋儀詩詞中的意象作為考察對象,探討其對詩詞意象的理解與表達,進而概括其創(chuàng)作風格。
袁行霈指出:“詩的意象帶有強烈的個性特點,最能見出詩人的風格。詩人有沒有獨特的風格,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是否建立了他個人的意象群?!盵2]可見意象融匯了客觀物象的描述和作者主觀情思的表達,充分展現(xiàn)了詩人的創(chuàng)作風格。故筆者從歸懋儀詩詞的意象出發(fā),從她對自然與人文意象的選擇、別具一格的意象表現(xiàn)方式、多樣化的意象功能與內(nèi)涵這三個方面展開分析,走進歸懋儀的詩詞藝術世界。
歸懋儀一生創(chuàng)作詩詞數(shù)量頗豐,在當時很有名望。她傳世的詩集有《繡馀小草》和《繡馀續(xù)草》《繡余再續(xù)草》《繡余三續(xù)草》《繡余近草》等多種,詞集僅有《聽雪詞》一卷。本文采用廣義的意象內(nèi)涵,即既包括詩詞中常見的符號化物象,也包括詩人因物觸發(fā)感情或因情融入物象而形成的新意象。由此觀之,歸懋儀詩詞中的意象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自然意象,表現(xiàn)為植物意象、動物意象、物候意象等;一類是人文意象,表現(xiàn)為閨閣意象、人造意象、樂器意象等。
1.植物意象
歸懋儀擅長選取自然界的生命意象寫入詩詞,常用的有“綠陰”“落葉”“柳”“竹”“草”“花”等。其中“柳”這一意象運用最多,引用數(shù)量高達52次。歸懋儀還專門為柳寫下大型組詩,如《春柳和韻》《秋柳和韻》等。柳在古代詩人的筆下常?!氨患{入人類社會的歷史進程之中,與人一起成長,與化會一起盛衰,是一個活潑完整的生命主體”[3]。并且多被詩人用來表達離別、相思、時光飛逝之感,在歸懋儀的詩詞中也多表達主人公的傷離別恨。再如“竹”,引用達10次。古人常用竹意象來比喻堅貞正直的勇士,也象征君子人格。歸懋儀獨辟蹊徑,將自己的愁寂之情融入竹之中,常常描述竹影的蕭索斑駁,充滿哀感。如《題曹倚香茂才小影》中:“幽香微逗薄寒添,竹影蕭疏鶴影潛。”[1]729梅花的幽香浮入鼻間,才知冬日的寒意襲來,眼前只有疏散的竹影,連鶴也躲藏起來,內(nèi)心隨之充滿酸澀。
2.動物意象
歸懋儀對于該意象的描寫主要有大雁、蝶、燕、鶯、鶴等。歸懋儀通過視覺、聽覺描寫,把動物意象融入詩詞的意境中,增添了畫面感與靈動感。
歸懋儀多寫“歸鴻”“雁影”,通過統(tǒng)計《江南女性別集初編》里的詩詞,關于鴻雁的描述有17次。鴻雁飛過,雁聲哀鳴,直擊詩人的心靈柔弱處,寄寓自己對親人與家鄉(xiāng)的盼望與相思。“蝶”和“燕”的描寫分別有18處和13處。在歸懋儀的眼中,“蝶”和“燕”是美好、生機的象征,蝶飛燕舞,以十足的動態(tài)美宣講著主人公的歡喜。歸懋儀還常常用“鶯”來表達生活中的機趣,通過囀囀鶯聲,增添了畫面的靈動感,讓平靜的心蕩動不已,這一物象描寫共有15處。如《春日游王氏園》中云:“鶯聲柔滑東風軟,竹影玲瓏落日斜?!盵1]656溫柔軟滑的鶯聲、溫和的東風,給淡雅的落日竹影圖增添生機,視覺上的淡遠與聽覺上的柔滑相映成趣,韻味深遠。
3.物候意象
物候方面的意象多集中于風、月、云、煙等,歸懋儀尤其擅長運用此類常見的時令天氣入詩詞。這類物象變幻莫測、意境闊遠,往往寄寓復雜的內(nèi)涵,自古就被文人墨客所引用。歸懋儀也沿襲這一傳統(tǒng),別出新意。
其中歸懋儀對月的描寫極為細膩,如寫圓月、碎月、月痕、銀鉤、淡月、華月等,共計122處。以月的形態(tài)、色澤為情感的抒發(fā)點,在對月的客觀描寫中巧妙融入了不同的主觀意緒,把月作為自己情思的象征。其中主要分為三類:一是作為“愁苦之月”,詩人在生計和病痛的磨難中,見月生情或寓情于月,使難以發(fā)泄的哀苦雪上加霜;二是“相思之月”,為古來詩人引用最多,但歸佩珊能另裁新意,從月給人帶來的感受入手,多用“寒月”“月冷”等意象,凸顯主人公的傷愁;三是“閑情之月”,這在節(jié)令詩和閨情詩中表現(xiàn)較多。詩人在閑暇之時憑欄懷袖,微風拂至,看到那一輪新華之月,與之共同閑息于夜色美景,內(nèi)心的婉轉情思不禁流露。如《晨窗即事再疊前韻》:“晚涼衣袂好風牽,花滿銀塘月滿筵。”[1]728運用好風、滿花、滿月三種意象,細致勾勒出夜間的清新柔美。
歸懋儀擅長寫女性的閨閣之物、人造物象和樂器意象,通過描寫女性的細膩心理和婉約情感,展現(xiàn)出人文意象的綿遠意味。
作為大家閨秀,歸懋儀多引用繡簾、鏡奩、銀燭、繡針等閨閣物象,在《江南女性別集初編》[1]一書收錄的詩詞中,相關描寫分別有28處、20處、16處和15處。運用此類意象,她把自己的主觀感受與閨閣之物聯(lián)系起來,表達兒女情思。她尤其喜用香爐、迷香意象,共計23處。把自己的感思沉浸于裊裊篆煙,在迷蒙中訴說心中的苦痛。如《秋夜感懷》:“半生心事篆成灰,欹枕空教腸九回。”[1]663看到篆煙成灰,懋儀感慨半生的酸辛,發(fā)言為詩詞,讀來讓人牽腸九轉,在這秋夜更加顯得愁深骨寒。
人造意象與閨閣意象的含義有重合,故特指除閨閣物象之外的人造意象,主要包括高樓、雕欄、燈窗、扁舟等,歸懋儀在這些客觀“冷制”之物上融入了主人公的縷縷情思,一定程度上消解了這類意象給人帶來的冷意,讓人有所觸動。
樂器是古人表情感懷的物象,歸懋儀運用簫聲、羌笛、朱弦等樂器入詩詞,共達30次。其中既有象征豪情灑脫的暢懷,也有隱喻孤獨落寞的述苦。
綜上,經(jīng)初步統(tǒng)計可以看出,歸懋儀運用自然意象較多,而人文意象少一些。歸懋儀所選擇的意象多有低沉愁怨的特點,這和歸懋儀的人生經(jīng)歷緊密相關。歡愉的時光總是匆匆而過,孤苦的時光更容易讓人有所感觸,歸懋儀中年以后四處奔波,產(chǎn)生了孤獨、愁苦、相思的心聲,都化作文字來抒懷。歸懋儀借助各類意象訴說衷腸,即使是原本絢麗的物象,也多凸顯伶仃無依、愁苦難耐的情境。
歸懋儀不僅意象選擇豐富,在意象的呈現(xiàn)方式上也有個人的創(chuàng)作特點。她的詩詞很少通篇只描述一個意象,常常是數(shù)個意象相互組合來表情達意。意象的呈現(xiàn)方式不是毫無次序的任意編排,而是在歸懋儀主觀表達的意愿下按照一定的方式搭配結合。通過梳理歸懋儀的創(chuàng)作,發(fā)現(xiàn)其表現(xiàn)意象的方式主要有輻射式、對比式和并列式三種。
輻射式,指以一種意象為主體,其余意象作為襯托來凸顯主體意象。通過比興、襯托手法來闡釋主體意象,形成一定的意境,突出主體的特質(zhì)風貌,減少所表達內(nèi)容的單調(diào)性。
1.比興
比興是詩歌中常見的描寫意象的表現(xiàn)方式。歸懋儀善于把所要描寫之物“遮上面紗”,以他物引起所詠之物,并尋找背后可相比擬的物象進行比照,富有一定的新奇性和藝術性。如《鶴飛來》[1]651,不直接以白鶴開門見山,而是先言“維海湯湯”“鼎足以立”的三山,浩大的水勢、雄偉的山峰中,仙人穿梭在華麗宮殿里,在這樣一幅仙人飛天圖里,引出主體意象——東西往復的“二八白鶴”。緊接著又以高山巨石起興,寫出飛鶴滿身潔白的羽毛,突出鶴的風度神采;它于月下高歌,清風中揮動雙翼,享受著甘泉甜草,早已忘卻春夏秋冬,字里行間融匯著歸懋儀對鶴的向往與欽羨。而最后一節(jié)更是先用到仙人安期生的典故,說白鶴想要與他同食丹棗,追求成仙遠離塵世。三小節(jié)結構整齊,皆是先用他物起興,再引出白鶴,用這一高潔的意象暗含自己對任意遨游于天地的渴望。
2.襯托
歸懋儀寫單個意象時,不是簡單地平鋪直敘,也不是生硬地窮盡物象,而是通過他物的襯托讓讀者感知該意象所具有的獨特價值。如這首描寫燈花的《燈花和圭齋妹韻》:“聞從火宅超三界,懶向春風領眾芳。較似曇花還耐久,繡幃連夜伴更長。”[1]682燈花已經(jīng)超越三界、歷經(jīng)火宅,也不再去跟引領眾芳的春風媲美,與一夜而現(xiàn)的曇花相較,燈花燃燒的時間也更耐久,伴隨漫漫長夜。一般很少有人注意燈花的光彩,歸懋儀在此用春風、曇花這兩個意象襯托出燈花的美與靈性。
對比式,指的是從種類、色澤、聲音、距離等不同角度相區(qū)別的意象進行比對,“或互為對立,或互相映襯,產(chǎn)生鮮明的視覺效果,從而起到深化主題的作用。”[4]這類意象性質(zhì)相反,相較呈現(xiàn),沒有主次之分,共同服務于全文的主題。在歸懋儀的詩詞中,主要表現(xiàn)在色彩相映、動靜相襯和虛實相生。
1.色彩相映
歸懋儀擅長運用色彩潤澤畫面,這和詩人超高的畫藝不可分割。在當時歸懋儀進行的結社、交游等活動中,眾多才華橫溢的女子們酬唱應和、看景賞畫,活動十分活躍。在歸懋儀的詩詞中,色彩搭配在詩詞中著墨豐富,看其詩詞,如同賞畫,給人以直觀的享受。如這首游賞之作《游平山堂》:“城外綠楊斜,城中粲綺霞。堂開十里錦,簾卷一闌花。臺榭丹青錯,煙春景物華?!盵1]652用縱橫交錯的色彩渲染出平山堂的華美,選取的意象色澤鮮明,讓人感到映入眼簾的圖畫鮮艷華麗,同時用豐富的色彩表達出觀賞的心情:爽朗清揚、意境清愜。
2.動靜相襯
這是歸懋儀利用聲音的動感,描寫聽覺帶給讀者的不同感受。歸懋儀多是以動襯靜,增添寥寂之感。如《晚春》:“東風無力柳條柔,杜宇臨窗喚未休?!河隇t瀟燈黯黯,夢為蝴蝶繞西樓?!盵1]723一幅動靜和諧的畫面呈現(xiàn)在眼前:杜鵑的啼叫和飛絮的舞動鋪襯著層層落花和柳條,仿佛親臨晚春景象,流露出淡淡的傷春之愁。最后兩句采用更加具有愁苦意味的雨、燈意象,暮雨瀟瀟、微弱的燈光和繞樓而飛的蝴蝶結合,在動靜間,把思緒拉到夢境深處。
3.虛實相生
這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兩方面:一方面是詩人利用夢境和虛幻道化之類的意象,走進虛無縹緲的世界,或是逃離現(xiàn)實中的苦楚,或是向往虛象中的美好,但最終將筆鋒回歸現(xiàn)實,暢懷感思。另一方面是想象空間的留白,意境悠遠,韻味十足。這主要體現(xiàn)在題畫詩詞中,也是歸懋儀的獨特性所在,她筆下的題畫詩詞不是簡單堆砌意象,而是充滿想象,代入其中為畫中的人和物發(fā)言,而后跳脫出來發(fā)起深思,引人無限遐想。如《題唐淳安上舍桐陰觀書圖》[1]671沒有直接描寫讀書的場面,而是發(fā)揮想象,在“碧云涼似水,清露滴蒼苔。蟲語催詩就,秋聲送月來”的意境中渲染觀書的環(huán)境:涼如水的碧云,清透的露水滴答于蒼苔。蟲聲陣陣,催就著詩語,秋月娓娓而來。清新的意象,帶著清雅的色澤緩緩映入讀者的眼簾;然后提出“豪情能結客,雅抱獨憐才”的思考,豪情壯志者廣結友客,文雅之境中可以獨憐文思,讀書的魅力在于良夜開卷,讀書裨益。
并列式,是指意象之間沒有一定的內(nèi)在主次、包含等邏輯關系,只是作為并行意象,組合在一起共同表情達意。這主要體現(xiàn)在歸懋儀的節(jié)令詩和抒懷詩詞中,運用豐富的意象展現(xiàn)出不同時節(jié)的生機活力,采用不同的意象相行并列來表達自己的柔轉腸思。
1.組象表意
歸懋儀在節(jié)令詩中多是敘述一年四季,常把同一時令的意象并置組合,組成一幅幅生動的圖景,進而表達對不同時節(jié)的感受與情意?!洞簳儭罚?/p>
東風淡宕柳飛棉,花罥晴絲散碧煙。
翠陌人歌歸緩緩,花闌蝶舞影翩翩。
禊蘭情緒憐同調(diào),斗草心期憶昔年。
拋卻繡針慵欲睡,生憎燕語絮窗前。[1]651
全詩采用七言句式,對仗工整,視覺與聽覺的感受相和對照,春意綿綿。首聯(lián)選取象征春色的典型意象:東風、柳,花絲、碧煙,并行組成春日花柳圖;頷聯(lián)增添動感,吟唱于翠陌的人們緩緩歸來,飛蝶穿梭于花闌,自由翩翩,讓人看到春日的熱鬧和感受到游人的欣喜;頸聯(lián)回憶起春日的禊蘭祭祀,人們?yōu)橄焕麨牡?,聚在一起,還進行斗草的端午游戲,熱鬧非凡;尾聯(lián)直抒胸臆,心生困意、拋卻繡針,卻擔心傍晚時分燕子在窗前絮叨。全詩描繪春晝的風光,飄舞的柳棉花絲,活潑的蝶燕,各個意象平行展現(xiàn)于春日圖景中,歸懋儀不禁沉浸其中,讓人感到安逸舒適。
2.摹象抒懷
歸懋儀在抒懷詩中多運用身邊所見、所及之象,將其并列組織,把其中的內(nèi)在含義組成新意。如《送方式亭楷大令歸宣城三首》中:“北風吹白云,游子理歸楫。歲暮雨雪霏,長途勞跋涉?!艟辔茨?,……楓林墮黃葉?!盵1]668在這首送別述懷詩中,詩人直接運用象征送別之意的典型意象并列鋪陳,北風、白云和雨雪霏霏的景象,讓人自然聯(lián)想到漂泊無依的游宦之人,長年奔途跋涉,就像沒有歸宿的白云任風吹散。感慨友人多年的苦依無靠和漂游之苦,本想著與之敘舊多留幾日,但由于友人迫不得已的家事只能匆匆送別,望著遠去的帆船,水天遠闊,也只有楓葉片片,留有自己的孤影。簡單的白描與意象的并行鋪排,抒懷其中。雖然平白質(zhì)樸,也能讓讀者感受到離別的不舍之思和游子的漂泊之感。
意象是詩詞中的重要載體,它寄托著主人公的情感、思想。在歸懋儀的創(chuàng)作中,意象發(fā)揮著重要功能,意與象相互交融,通過對詩詞中意象的分析,可以進一步理解詩詞的形式內(nèi)容、藝術表達技巧和深層次的主題思想。歸懋儀所選取意象的功能與內(nèi)涵豐富多樣,層層遞進,將作品的立意、作者的主觀動機和讀者的接受反應三者相統(tǒng)一,具體可分為生動描述繪圖景、多重內(nèi)涵寓言情以及情景交織顯意境和溝通讀者以進行共鳴四方面,接下來通過詩詞例證進行詳細闡明,共同感受歸懋儀的創(chuàng)作意味。
這一功能是指詩人對物象進行描述再現(xiàn),其中融匯了主體的情感要求,展現(xiàn)出作者筆下意象所構成的主觀性畫面。作為意象的基礎性功用,任何一個意象都不是毫無意義的文字,而是作者精挑細選來表達自我感受的寄托物。這主要通過意象的文字意義和其中深刻的文化意義進行展現(xiàn),歸懋儀一方面客觀再現(xiàn)這些意象的基礎文本之意,另一方面有意識地把帶有象征意義的意象鋪展并行,串聯(lián)起它們在詩歌中獨有的文化內(nèi)涵,以此來為自己的詩詞立意,表達詩詞的主題。通過大量意象的鋪陳寫意,讓讀者體會到豐富的畫面美和層次感,進而去理解她所表達情感的深層內(nèi)涵。
歸懋儀在寫大型組詩的時候,就以一個主要意象貫穿全篇刻畫內(nèi)涵,其余襯托性的意象次之。從這一角度來說,即使忽略次要意象也無可厚非。但在并列式意象依次呈現(xiàn)時,選取意象中的共同特質(zhì)為整體詩歌服務,共同描述物與意的內(nèi)在含義。如《詠菊十二律》,從對菊花的回憶、種植、觀賞贊頌一直到菊花的落敗,描寫細膩傳神,寫盡菊的一生。如在憶菊一節(jié)中云:“簾卷西風只瘦我,月明荒徑倍思伊?!稳拯S金呈色相,安排樽酒醉東籬。”[1]735歸懋儀通過對菊花的回憶,把現(xiàn)實的凄涼荒蕪之境與回憶中的賞菊醉酒的歡樂熱鬧場面對比。在西風、明月和荒徑三個凄清意象的襯托下,突出主體意象菊花,因為菊花開放時的燦爛、東籬醉酒的暢快能夠暫緩歲寒心事,菊花作為超脫世俗、遠離煩憂的象征,這其中也寄托自己對菊花的思念與期盼。
言情是歸懋儀詩詞意象中的突出特色,歸懋儀對于意象的理解、運用,不僅僅是簡單的客觀再現(xiàn),更是與自己的主觀情感結合,或是由象感懷,或是由思入象,內(nèi)涵豐富。這主要體現(xiàn)在三方面: 清新婉雅與淡麗秀約、不拘一格與豪情灑脫、愁苦凄哀與無可奈何。在人生的不同階段,生活的磨練和文學的磨思雙管齊下,歸懋儀抒發(fā)心聲,選取貼切的意象為自己發(fā)聲,注入無限情思。
在書香門第的文化熏陶下,歸懋儀在早期較多寫閨秀的交游活動,在踏青、賞景、評畫等活動中,有不少詩詞流露出女性的細膩情思,多是風云花草等自然意象,文風秀麗。如《晚眺》:
疏林倦鳥集,嫩柳薄煙生。
溪水空流影,夕陽如有情。
未迷游徑曲,猶辨遠山橫。
犢背誰家笛,歸途送遠聲。[1]656
這首詩描述的是歸懋儀自己眼中的夕陽圖景,她選取林鳥、柳煙、溪水、夕陽、遠山、笛聲這些淡簡的意象,給這些物象注入平和恬淡之感;視野開闊,不停地轉換角度,遠近高低,動靜結合,渲染出晚間的淡和氛圍,用淡雅婉約的筆觸抒懷,表達對恬雅平靜的晚景的享受。
作為閨閣文人,歸懋儀不拘泥于女性的身份,廣涉史書,對史實有著自己的理解與體會。豪情的抒發(fā)多體現(xiàn)在她的詠史詩中,選取大量人造意象,通過描寫仁人志士的豐功偉業(yè),字里行間透露出欽佩之情,也暗含著自己的豪情壯懷。如這首《順昌捷》[1]667,描述劉锜揚威于順昌大捷的壯闊場面。詩歌的開頭“大風拔帳示聲先”“敵軍十倍我軍眾”把讀者帶入氣氛緊張的戰(zhàn)場:大風呼呼,敵多我寡,人人驚恐;可劉锜毅然堅守城池,展現(xiàn)男兒本色:“鑿舟沉江,聚薪盈門”,簡單的八個字,就把劉锜抗擊到死的決心展現(xiàn)出來。運用大船大江、眾薪滿門這幾個意象,表達破釜沉舟、絕不受辱的英雄豪壯之氣;然后描寫精彩場面:“斫碎浮圖鐵化泥,敗嘶長勝軍中騎”。尖刀大斧劈砍鐵浮屠,輕而易舉地將之化作腳下之泥,又用敗馬嘶叫的動象想象當時的悲壯畫面,從側面烘托劉锜戰(zhàn)術的精明;最后不由感嘆劉锜將軍的義勇壯舉,人人震懾,威震燕南。
歸懋儀的前半生安逸美好,而她的后半生坎坷痛苦,不得已走出閨閣,擔起養(yǎng)家的重擔,超出了當時一位普通女性的承受范圍。病痛的欺壓、生活的重壓、奔波的孤苦,都使得這位女性常常伴隨著愁苦孤郁,只能通過詩詞發(fā)出一聲聲嘆息。她或選取神仙道化之象,暫且回避現(xiàn)實;或感懷枯景,將蕭瑟的自然之象化為詩作哀歌,如《除夕立春》:
別院荒荒冷砌苔,吳鹽一夜撒成堆。
生憐歲向愁中換,不信春從雪中來。
竹葉無心留客醉,梅花何事背人開。
茫茫身世無窮感,作賦深慚庾信才。[1]675
除夕之夜,恰逢立春,本是喜上加喜,但歸懋儀感受到的是漫漫愁苦。歸懋儀先用荒院、冷苔、飛雪這三個清冷的意象含蓄地表達哀戚之感,然后自然過渡到對除夕立春的不情愿;緊接著又用無心的竹葉、悄悄開放的梅花這兩個意象感慨:自己如同局外人,漂泊茫茫,處境的艱難和痛苦讓自己無意迎新,即使為除夕作賦,也深感自己的才華比不上具有“窮南北之勝”的庾信。
意象是構成意境的基礎,是指每個寄托主觀情感和思想的具體物象,而意境指的是由一個個意象構成的整體情境,情與景、思想與物象彼此融合后所形成的境界。歸懋儀把筆下豐富多彩的意象通過多種形式組合呈現(xiàn),營造出不同的意境。對于意境的理解,既需要深入詩歌的創(chuàng)作背景,知曉創(chuàng)作環(huán)境和作者的主觀意圖,進而初步分析詩歌本身傳達的意境;同時還要發(fā)揮讀者的作用,發(fā)揮想象體會詩歌帶給自己的感受和所感知到的意境。
潘煥龍在《臥園詩話》中言:“昔人謂‘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然繪畫者不能繪水之聲,繪物者不能繪物之影,繪人者不能繪人之情,詩則無不可繪,此所以較繪事為尤妙也?!盵5]題畫詞中的意象充滿想象色彩,歸懋儀多是通過對圖畫的獨特感受,從畫中的物象出發(fā),想象當時的畫面,豐富物象的情感,從而觸發(fā)主觀感受形成獨特的意境;進而讀者也可以再次通過想象拉伸意境,直接走進她的感思中。如《水龍吟·題廖裴舟茂才與窗懷友圖》:
分明夢到巴山,瀟瀟一片商聲滿?;锜粢凰?,離愁萬種,和誰同剪。瘦竹枝欹,殘荷葉碎,敗蕉心顫。把錦箋擘了,新詩題就,商量覓,得書雁。
休道山長水遠,但凝思,伊人如見。芝蘭臭味,云霞交誼,見猶嫌晚。一別三秋,撫今感舊,水流云散。問何年此夕,聯(lián)床共聽,訴離居怨。[1]690
歸懋儀發(fā)揮想象:廖裴舟應該是巴山夢醒,恍惚發(fā)覺沒有人與自己共同剪燭,萬重離愁匯聚心頭,悲愁之境迎面而來。接著又用瘦竹、殘荷、敗蕉這三個意象綜合構境,它們此時的破敗狀態(tài)正是思念之人心情的寫照,用殘破的意象營造出悲戚的意境。然后又再次想象大雁這一意象為好友傳情,表達他們之間的深切情意。下闋歸懋儀感慨君子之交的情誼,運用芝蘭意象象征君子相交的高雅,云霞意象表達廖茂才與友人相見恨晚的深厚情感。歸懋儀通過一幅懷友圖,以及細膩的心理想象豐富畫中的意境,用離別殘敗之象烘托出痛愁的意境,用芝蘭云霞延伸畫中人的情誼,最后一筆行云流水,自然而然地把思念友人時的意境鋪展開來,飄然留韻,喚起大家對彼情彼景的自我暢想,展現(xiàn)畫中人的深切情思。
共鳴是指意象的外在形式與內(nèi)在意蘊的美所帶給讀者心靈上與作者相互融通的感受。外在形式美主要是意象的表現(xiàn)形式和文字表達給讀者帶來的直觀感受,內(nèi)在美則是神來之筆,這需要主人公與讀者產(chǎn)生對話,互通心意,才能得以品味。
外在美在分析歸懋儀對意象的選擇、表現(xiàn)方式時已經(jīng)多有表述,內(nèi)在美是在作者、讀者和作品三者都處于同一狀態(tài)下,把彼此的世界相融,從而產(chǎn)生共鳴。這一方面筆者在分析歸懋儀的抒懷詩中感受最深,這一功能的感受需要一個連續(xù)而完整的過程:首先讀者需要有一個主動的姿態(tài),主動與詩人交流,深入走進歸懋儀的心中;其次,作品中的意象要恰到好處,使之觸到讀者的心聲;最后,自然而然與讀者共通,感受到詩詞中意象的審美性。歸懋儀多選取樂器類意象和物候意象,通過聲音和畫面與讀者傳遞交流,如《秋草》:
平蕪遠近暮煙昏,難覓春前舊屐痕。絕塞清笳悲牧馬,西風殘照吊王孫。一池漂泊流螢夢,三徑凄涼蟋蟀魂。拾翠無人問消息,荒籬寂寞掩重門。
玉階秋老怨偏長,那得同心訴斷腸。瘦減群腰消舞態(tài),淡勻眉黛學啼妝。月來永巷無邊白,雨到長門分外涼。一樣與花同薄命,不禁對爾感流光。[1]665
這首詩共四節(jié),在此選取的第二和三節(jié)的意象貼切詩歌境界,具有較強的審美性。第二節(jié)首先描寫看到似遠似近的平蕪上升起黃昏的暮煙,運用迷蒙縹緲之感的意象,苦愁彌漫的氛圍撲面而來;緊接著歸懋儀選取清笳、悲風牧馬、殘照這幾個常見的邊塞意象,簡單地勾勒出悲涼的邊塞風光;然后從遠望的視角回到眼前,流螢之夢和蟋蟀嘰喳的熱鬧都已遠去,反襯此時的凄涼。第三節(jié)是回到家中的庭院,感慨酸辛,借用白月、涼雨、流花三個并列意象表達時光飛逝、流光難覓的傷感。細細品味,在形式上兩節(jié)詩歌對仗整齊,每兩句意境相映,字詞凄美,婉轉動人。這兩節(jié)自然地把感情注入意象之中,讓讀者不由自主走進詩歌與意象同受,與歸懋儀相擁,惺惺相惜。
綜上而言,作為閨秀詩家,歸懋儀是清代江南女性的一個縮影。通過對其詩詞意象的梳理分析,可以領略到歸懋儀富有個性的創(chuàng)作才能。在意象選擇方面,歸懋儀對自然與人文意象運用自如,不但沿用古代詩學的成熟意象,而且能別出機杼,再創(chuàng)新意;在意象的表現(xiàn)方式方面,她嫻熟地運用輻射式、對比式和并列式的表現(xiàn)方法,方式多樣,可見歸懋儀非凡的詩學才能;在意象的功能方面,從描述功能、言情功能到構造意境和溝通讀者的共鳴功能,歸懋儀層層遞進,從客體的描繪到主體的映照,細膩豐富,引人共情。
作為隨園女弟子,歸懋儀師承袁枚,她的作品充分展現(xiàn)性靈觀的內(nèi)涵與追求,為隨園派和江南女性做出代表性的見證。同時歸懋儀廣結文人墨客,在袁枚之后,歸懋儀帶著隨園派的詩學理想拜于潘奕雋門下,把隨園女弟子的造詣帶給新的一代女性群體——榕皋女弟子。憑借歸懋儀的才華和遠揚的詩名,榕皋女弟子承續(xù)了隨園女詩人的創(chuàng)作熱情,開創(chuàng)了女性創(chuàng)作的新局面,同時也為之后的碧城女弟子等新詩派的出現(xiàn)奏響了先聲。歸懋儀在這其中扮演著重要的傳遞者角色,她來去自如,穿梭于不同的女性群體間,顯示出一位清代女性的絕代風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