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熒嬌
(常州市西倉橋小學,江蘇 常州 213016)
心理學家羅杰斯認為:游戲是生命的主要元素。對低年段的學生來說,由于其年齡特征和身心發(fā)展特點,集中注意力的時間不長,容易被新鮮、有趣的事物吸引,這就決定了他們主要的學習方式將以游戲為主。游戲化教學即是以豐富有趣、生動活潑的形式引導學生在感知與體驗中學習知識,將游戲的強刺激與知識進行有機融合,以達到更利于學生吸收的效果,提高課堂實效。葉瀾教授曾指出:“語文學科的特殊性表現(xiàn)在:教學內(nèi)容的不確定性;教材內(nèi)容的百科性;文本理解的主觀性和再創(chuàng)造性、實踐性?!边@種特殊性就需要學生在體驗與實踐中學習知識,獲得新知。因此,低年級課堂教學應當充分利用游戲化教學進行課堂實踐。
“游戲化教學是以教學為目的,教師通過科學設(shè)計或選擇游戲,并將它與教學過程整合,使學生在活潑愉快、興趣盎然的情緒中開展游戲?qū)W習的一種教學活動類型。它將教學因素和游戲因素緊密結(jié)合在一起,是傳統(tǒng)游戲化教學的延伸?!睂W生對游戲充滿興趣,通過游戲,學生有完全的放松和自信的體驗。低年級的語文課堂中注入鮮活的游戲力,能明顯提升課堂教學效果。在教學中,筆者進行了以下策略的研究。
教學活動的出發(fā)點和最終歸宿是教學目標是否清晰并逐一達成。游戲化教學中,對教材的準確把握是教師首先要做的事情,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和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三方面進行考慮。在清晰地緊扣教學目標的基礎(chǔ)上,才能準確把握游戲進行的節(jié)奏和意義。這就需要不斷優(yōu)化教學過程,改變語文教學過程中一味地講授、低階思維的重復,從而提升至讓低年級的語文課堂達到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三個方面的發(fā)展維度。
心理學家維吉尼亞·阿克斯萊曾這樣說兒童:“他們自己可以造一座大山,然后安全地爬到山頂,向世界大聲地宣布:我自己可以造一座大山,我也可以再把它夷為平地。在這里,我最大!”低年級語文課堂中融入游戲,對學生來說極具趣味性和探索性,但往往容易忽視在游戲背后所暗含的語文知識。課堂上所選用的游戲應是有利于學生掌握知識,確保語文知識的有效掌握而開展的,而不是為游戲而游戲,以游戲的趣味為宗旨容易造成忽視知識的學習的不良影響。
例如,在教授統(tǒng)編版二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7課《一匹出色的馬》時,根據(jù)“讀句子,想象畫面”這一要素,結(jié)合對詞語的理解進行設(shè)計:輕聲讀第4至7自然段,用波浪線畫出妹妹前后變化的句子進行交流,并且說說妹妹是怎么做的。小組合作,讀一讀、演一演,感受妹妹當時表現(xiàn)的變化。這一段的教學,筆者通過游戲的融入,將妹妹的語言、動作上的表現(xiàn)以游戲化的方式展現(xiàn)出來,引導學生在游戲中獲得語言文字的習得與積累。
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更是游戲教學過程中接受知識、加工信息的主要責任人。同時,學生是課堂的主體,課堂教學應盡可能地歸還給學生。因此,選擇具有趣味性的游戲,拉近學生與學習內(nèi)容的距離,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強化他們的學習動機,減少低年級學生由于其生理因素所帶來的注意力不集中、聚焦形象思維等特點。由于班級學生人數(shù)眾多,選擇具有公平性的游戲更利于保護低年級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減少學生未參與游戲的失落感。因而,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選擇和設(shè)計一些順口溜、謎語、兒歌、繞口令等形式的游戲內(nèi)容,有針對性地為學生選擇。
例如,在教授統(tǒng)編版一年級下冊第一單元識字3《小青蛙》時,為了區(qū)別與強化“請、情、清、晴”四個形聲字,采用兒歌的形式幫助學生記憶,“有日天氣晴,有水河水清,有心好心情,有目是眼睛。”再如,在教學一年級下冊第八單元《烏鴉喝水》時,引導學生識記“烏鴉”這兩個字時,筆者利用圖片的同時還針對漢字編說順口溜:沒眼睛的小鳥眼前一片“烏”黑,鳥前長牙就念“鴉”。這樣形象、簡潔的話語與圖片結(jié)合起來,“烏鴉”兩個字就深深地印刻在學生的腦海中了。生動有趣的兒歌和順口溜讓學生在游戲的過程中記住生字的特征,獲得形象感知,提升低年級學生在識字認字時的內(nèi)心情緒,提高學生對學習知識的興趣。
通常來說,能夠讓學生在情感上從不喜歡到喜歡,從不感興趣到感興趣,在認知上從少知到多知,從不會到會的發(fā)展過程才是有效的教學活動。課堂里,學生雖是參與的主體,但教師更是指導者和組織者,要確保良好的課堂紀律,因而良性的課堂紀律管理則成為游戲化教學的一項重要指標。因此,游戲的有效性保障還存在于其可開發(fā)的無窮資源中。利用游戲的多樣化手段加強課堂資源的管理和開發(fā),使學生在編兒歌、編故事、詞語連連看等游戲活動中,不僅習得對游戲本身的探索,也掌握了知識的學習。
比如,在教授一年級下冊第八單元看圖說話《小兔運南瓜》時,筆者先創(chuàng)設(shè)情境,設(shè)疑導入:1.字謎游戲玩起來。2.介紹主角小兔:耳朵長, 尾巴短, 愛吃蘿卜,愛吃菜。它是……對,就是小兔。3.小兔尋求幫助:小兔來電話了,讓我們聽聽它有什么事?小兔:您好,我是小兔,媽媽讓我到南瓜地里摘南瓜,可是南瓜太大了,我搬不動。能讓聰明的同學們幫我想個辦法嗎?簡短的對話讓學生感受到需要被幫助的小兔,在看似游戲的過程中不斷鍛煉學生的思考能力、語言組織能力、合作能力和整合能力,能將現(xiàn)有的資源進行充分的利用,實現(xiàn)能力的提升。
低年級的學生喜愛追求新鮮事物,對課堂上的游戲格外的熱情、激動,因此很容易造成課堂失控的場面,影響課堂的實效性。因此,在課堂教學中,低年級學生的游戲習慣則顯得尤為重要:游戲前認真傾聽游戲規(guī)則;游戲時主動自控、積極參與;游戲后不起哄拖延,努力進入下一環(huán)節(jié)。但低年級學生因其年齡特點,達到這一要求需要一定的強化訓練。
游戲化的進程需要教師不斷轉(zhuǎn)變教育觀念,正面直視游戲化教學的有益之處,以良性互動循環(huán)帶動學生參與課堂學習。游戲化教學可以很好地促進學生個性的發(fā)展,形成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的良性循環(huán)。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充分的彰顯,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交往能夠不斷刺激思維的發(fā)展。同時,教師要格外關(guān)注學生的合作能力、交流溝通能力的培養(yǎng),利用游戲不斷促進學生在小組之間的分工合作、默契配合。例如,在復習單元詞語時,引入“你畫我猜”游戲,讓學生在小組內(nèi)進行比畫猜詞,實現(xiàn)教學中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不斷增強。
目前,在低年級語文教學中,要想真正貫徹落實游戲化教學,實現(xiàn)以游戲力助推教學力的提升,實現(xiàn)教學效果的更優(yōu)化,還需要多方條件的保障。
低年級的語文課堂中,要選擇合適的游戲類型,采用多樣性的游戲,適應不同的教學內(nèi)容。比如:在教學拼音時,認讀單韻母、復韻母、聲母和整體認讀音節(jié)時可以用“金手指”游戲,聲母、韻母拼讀可以開展“找朋友”游戲。在識字寫字教學時,認讀生字可以用“音形連連看”,復習生字可以采用“識字連環(huán)扣”;閱讀短文時可以采用“畫圈圈”“對對碰”等游戲。在教學中,學生在與游戲接觸的同時,也連接他們的生活,觸及學生感興趣的東西,在這樣積極不斷地嘗試中,學生對學習的熱情會一直存在。
再如,在教授統(tǒng)編版一年級上冊《青蛙寫詩》時,教學第一自然段的過程中,通過創(chuàng)設(shè)情境,在傳聲游戲、角色扮演中了解青蛙寫詩的原因;借助視頻,仔細辨聽其中的聲音,學習詞語“淅瀝瀝”“沙啦啦”;通過扮演小青蛙,想象小青蛙的心情,指出青蛙的自豪;在教學“串”時,利用游戲“串一串”的方式說一說生活中哪些東西是串起來的。
多樣的游戲形式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感受到更多的樂趣,也更容易打開心扉去嘗試更多的教學內(nèi)容。
游戲化教學能有效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度與熱情,但還需要將游戲化的教學方式與教師的教學評價緊密結(jié)合起來,有所突破和創(chuàng)新,為學生打造一條長期的可供參考的評價機制。因此,在教學中,筆者將游戲化的內(nèi)容延伸至作業(yè)、獎勵等多方面,采取“識字牛人”“積累冠軍”“故事大王”等游戲活動,在活動中設(shè)置難易層次不同的關(guān)卡,引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逐步闖關(guān)打卡,順利闖關(guān)可以獲得相應的小勛章。
比如,在教授《青蛙寫詩》時,利用課后作業(yè)的方式進行評價,關(guān)注對象的多元化評價,將學生對作業(yè)完成的習慣和學習的興趣緊密結(jié)合在一起,真正促進學生高度有效參與游戲化教學。
爭星榜小朋友們,這是我們的爭星榜,如果你掌握了一項能力,就涂上一顆星吧!能力一:聽 ★聽讀兩遍。★手指讀,字字過關(guān)?!睢钅芰Χ赫f ★說一說哪些小伙伴幫助青蛙寫詩的?★說話時注意聲音響亮,說完整的話?!睢钅芰θ鹤x ★能通順、流利地朗讀課文?!镒x準字音,讀通句子。☆☆能力四:寫 ★正確書寫“們、下”?!飼鴮憰r,筆順正確,做到三個一?!睢?/p>
通過游戲化的評價方式,學生對知識學習的熱情更加濃厚,對學習的壓力也分散了很多,會更有信心完成相應的學習任務(wù)。
心理學家皮亞杰認為:低年級的學生處于形象思維發(fā)展階段,這一時期的兒童具有豐富的想象力和濃厚的好奇心,抽象思維還不具備。而不同學生由于其從小原生家庭環(huán)境、家長水平、學生個性等多方面因素的不同,造成學生在低年段存在很大的差異。因此在進行游戲化教學時,不僅要注重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更要關(guān)注學生實際,分層游戲、多模塊組合,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教師在教學結(jié)束后,則要及時反思整個游戲過程,總結(jié)在游戲中是否順利達成教學目標、取得預期效果,是否被學生普遍接受和認可,是否設(shè)置合理有序、公平且有規(guī)則等方面。
同時,在平時的工作中,筆者還會積極開展理論學習,利用理論系統(tǒng)解讀低年段學生心理特征和年齡特點,并將學習的成果有效融入游戲化教學的思考和設(shè)計,更好地開展低年段的游戲化教學,提高課堂教學質(zhì)量。
總體而言,游戲化教學能有效地、極大地促進學生課堂的參與率,能及時幫助任課教師抓住低年級學生的眼球,吸引他們的注意力,順利開展課堂教學活動。但是在實施過程中,教師需要多加注意內(nèi)容和評價的設(shè)計,在利用各項資源的同時豐富自身知識儲備,不斷進行總結(jié)和反思,從而完善整個游戲化教學過程鏈,推動低年段游戲化課堂教學的整體質(zhì)量不斷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