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玉霞
小學語文是一門基礎學科,又是一門思想性極強的學科。小學語文除了承載語文基礎知識之外,還向?qū)W生展示歷史、自然、科學等多學科的知識,這些都是滲透德育的良好的載體。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應當積極轉(zhuǎn)變教學觀念,立足學生生活,立足課堂教學,立足課外活動,采取多種形式滲透德育,提升學生的道德修養(yǎng),進而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然而受傳統(tǒng)教育思想長期影響,小學語文教學中普遍存在重智育而輕德育的問題,致使小學語文教學與學習失去了應有的活力,育人效果不明顯,因此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更好地滲透德育,就應成為一線語文教師認真研討的課題。筆者在本文中將就此話題,概述個人的一些思考和實踐。
首先,有助于提升語文教學水平。小學課程中語文學科的知識點涉及面較寬,學生學習時投入的時間精力也較多,但由于小學語文的難度不高,考試中學生之間的差距并不大,使不少學生對語文學習產(chǎn)生懈怠心理,認為學與不學關系不大,甚至出現(xiàn)學習時敷衍了事、草草應付的現(xiàn)象。而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就可以通過典型事例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端正學習態(tài)度,培養(yǎng)學生認真踏實、積極進取、精益求精的良好品質(zhì),對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zhì)量、提升學生的語文知識水平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其次,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整體素養(yǎng)。當今時代,隨著經(jīng)濟社會的快速發(fā)展,也隨之產(chǎn)生了一些不良文化和不良思潮,由于小學生心智尚未成熟,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很容易受到不良社會因素的影響,出現(xiàn)相互攀比、利己主義、貪圖享樂等各種不良傾向,嚴重的時候甚至會誤入歧途。而小學語文教材中包含豐富的德育資源,小學語文教師若能善于發(fā)掘德育資源,抓準切入點滲透德育,可以提高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能夠靜下心來進行合理地評判,提升抵抗不良因素影響的能力,樹立正確的道德素養(yǎng)和良好價值觀念,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整體素養(yǎng),塑造健全的人格。
最后,可以彌補德育的缺失。長期以來,受應試教育觀念的影響,很多學校普遍存在重智育而輕德育的現(xiàn)象,給素質(zhì)教育的深入實施帶來阻力,阻礙了德育滲透于教育教學中。而在當前小學語文教材中,有很多思想品德教育資源,如“程門立雪”教導學生求學要誠懇;“孔融讓梨”讓學生懂得尊老愛幼;“鑿壁借光”使學生明白學習要勤奮刻苦;“將相和”向?qū)W生闡明以國家利益為重的道理,處事要時時處處以國家利益為先,做人要有寬闊的胸懷等等,教師如能善于挖掘語文教材中的德育素材,并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決德育缺失的問題。
一是小學語文教師德育滲透意識不強。目前,有不少語文教師德育意識淡薄。許多教師認為只需要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即可,德育并不是語文教學中要考慮的目標,不是語文教師的主要職責。因此在語文教學中德育滲透意識明顯不足。
二是德育滲透方法不當。有些教師只是為了完成語文教學任務,很少涉及與思想品德教育相關的內(nèi)容,即便有但教學方法也過于簡單,如蜻蜓點水一帶而過;有些教師過于注重情感目標,雖然在每節(jié)課中都盡可能凸顯德育目標,但是選取的德育素材往往與授課內(nèi)容脫節(jié),或者較為牽強;還有些教師在教學中滲透德育時不講究方式方法,以純理論講解為主,形式單一枯燥。凡此種種都無法引發(fā)學生的興趣,使得德育難以真正地融入課程教學中,德育成效不佳。
三是德育內(nèi)容與學生生活脫節(jié)。小學階段不少語文教師在教學時,未能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合理有效地利用教材中的德育內(nèi)容,只是死板地按照教材內(nèi)容照本宣科,使很多教材案例與學生的生活脫節(jié),缺乏現(xiàn)實意義。或者教師的講授過于理論化、過于深奧,難以引起學生的思想共鳴,更談不上使學生情感升華,嚴重時反而引起學生厭倦反感的情緒,對語文學科的教學產(chǎn)生負面影響,滲透德育也更成為奢談。
第一是教師要轉(zhuǎn)變觀念,增強德育滲透意識。學校要加強語文教師的思想政治工作,定期對語文教師進行德育素養(yǎng)培訓,切實轉(zhuǎn)變語文教師的思想觀念,讓每一位教師都形成在語文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的意識,使德育滲透真正落實到語文學科中,充分發(fā)揮德育的育人功能,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
第二是教學要立足生活,滲透德育。在小學階段,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學生是教師的第一要務,學生不僅要扎實學習文化知識,還要具備良好的道德素養(yǎng)。教師要仔細研讀新課標,認真反思教學行為,大膽嘗試生活化教學,將德育與學生生活有機聯(lián)系起來,實現(xiàn)德育生活化的教學目的。此外在市場經(jīng)濟浪潮的沖擊下,有一部分人未能堅守道德底線,急功近利,價值觀取向嚴重偏失,由此引發(fā)一些社會熱點現(xiàn)象,而這些社會熱點又是最好的德育教材。因此在學科教學外,教師要善于利用這些德育素材,引導學生關注和分析社會熱點問題,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正確評判真善美與假惡丑,讓德育種子在學生心間生根、發(fā)芽。
第三是在教學中要立足課本,滲透德育。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離不開學生的生活,同樣也不能脫離教材。作為小學語文教師,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元素,并適當進行拓展延伸,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品質(zhì)。如在統(tǒng)編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我不能失信》一文的學習中,在學生整體把握文章大意后,教師可以聯(lián)系學生的實際,提出要學生深入思考的問題:“孩子們,學習了這個故事,你認為宋慶齡做得對不對?你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過類似的事兒嗎?你是怎樣處理的?請把自己的類似經(jīng)歷分享給同學們聽聽?!痹诮處熯m時引導和點撥下,學生結(jié)合個人經(jīng)歷發(fā)表自己的閱讀感受,就能將德育滲透與課文內(nèi)容、學生生活實際緊密結(jié)合起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一諾千金的含義,懂得了誠實守信是做人處事的基本準則,更有助于學生將良好的生活習慣和道德準則貫穿于自己的學習生活中。
第四是要立足實踐活動,滲透德育。語文教師要適時組織開展語文實踐活動,讓學生走出課堂,走出校園,體驗生活、認識自我、憧憬未來,以此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走進敬老院,開展為老人修剪指甲,幫老人捶背、捏肩,給老人講故事、講笑話,給老人跳舞等各種活動,真正走近老人的生活,讓學生真正了解孤寡老人,增強學生尊老敬老的意識,進而培養(yǎng)共情意識,培養(yǎng)良好的道德品質(zhì)。多彩的實踐活動,不僅能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還能使德育真正走進學生的心靈,有效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和實踐能力。
總之,小學語文教學是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陣地。小學語文教師要時刻關注學生的思想品德,要想方設法采用多種方法,開辟多種渠道滲透德育,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進而促進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