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立德樹人”背景下高校體育課程思政建設與實踐路徑研究

2022-03-17 03:29:12玄文波劉肖敏
教育現(xiàn)代化 2022年20期
關鍵詞:立德樹人體育課育人

玄文波,劉肖敏

(1.天津農學院 體育教學部,天津;2.天津侯臺為明幼兒園,天津)

一 引言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6年底召開的全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會上提出:“要堅持以立德樹人作為中心,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為我國高等教育明確了方向[1]。2018年,教育部發(fā)布了《關于加快建設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養(yǎng)能力的意見》,其中指出要全面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要求,不斷推進和加強“課程思政”建設的力度[2]。2020 年,教育部又頒發(fā)了《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高校要發(fā)揮專業(yè)特點,全方位推進各類專業(yè)課程思政建設工作[3]。由此可見,“立德樹人”是國家發(fā)展對全面發(fā)展人才的根本要求,因此各級各類學校、各門類各學科在實施教育的過程中必然要完成的育人任務,更加明確了今后高等教育的育人方向。

高校體育是高等教育重要的組成部分,義不容辭承擔了“以體育人”的重要使命,其蘊含的獨特的思政元素,也體現(xiàn)了體育課程育人不同的途徑,因此從這個角度來看,本文對高校公共體育課豐富的思政價值蘊含和可實施、可操作性等方面進行分析,并在此基礎上從課程教學大綱、教學設計到課堂組織與實施、課程評價等方面提出高校體育課程思政全方位建設思路是非常有意義的。

二 高校體育課程思政建設的必然與可行性

(一) 高校體育課程思政建設的必然

1.加快推進體育強國戰(zhàn)略的需要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體育工作,2019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體育強國建設綱要》,從全局對今后一段時期內我國體育事業(yè)的總體謀劃,是從廣大人民群眾對健康的需求出發(fā),真正和民族的偉大復興相結合的戰(zhàn)略布局,具有深遠的戰(zhàn)略和實踐指導意義,同時也為新時代我國體育事業(yè)的發(fā)展提供了根本遵循。作為高等教育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學校體育教育義不容辭地要承擔起重任,發(fā)揮不可替代的作用,對培養(yǎng)新時代的大學生做出貢獻,其間積極引導學生樹立正確世界觀、培養(yǎng)終身體育鍛煉習慣,樹立健康意識,更可以厚植愛國主義情懷、貫穿黨中央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4]。

2.學校體育工作的新時代要求

《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于2020年10月由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聯(lián)合印發(fā),從價值引領層面對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提出了相應的要求[5]。當前國家再次發(fā)文強調體育的價值引領功能其深層次原因在于當前體育課程思政建設已經十分緊迫,必須加快自身建設步伐。一方面,從國際和國內形勢看,中國正處在新的歷史時期,在這種背景下不僅僅是靠一個階段或者一門學科來承擔思政育人的使命,更多的是要形成協(xié)同育人的局面,作為重要育人渠道的體育課程應共同發(fā)力,共同起作用;另一方面,體育課程作為一門必修課程,是素質教育重要的組成部分,具有“育體”與“育德”雙重功能,對于育人功能而言可以說具有不可替代性,所蘊含豐富的思政元素以及育人價值沒有真正得以體現(xiàn)。在這一背景下,體育課程急需通過課程思政改革,以滿足新時代對體育課程提出的新要求。

(二) 高校體育課程思政建設的可行性

1.“五育并舉”凸顯體育課程育人價值

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舉”,發(fā)揮不同領域協(xié)同育人的作用,互相促進又互相彌補。借用西大附中校長歐健的話來說,體育作為‘五育并舉’的前提,具有養(yǎng)德、益智、勤勞、尚美的育人作用。體育鍛煉不僅能強身健體,而且對培養(yǎng)人的心智、德性和審美能力,促進人的心理健康和精神愉悅都有重要意義。未來能擔起建設國家重任的青年人,一定是擁有一個健康的體魄、積極的心態(tài)的一代青年人。由此可見,體育課程的育人價值在“五育”中價值得到了充分體現(xiàn),在全面落實中共中央下發(fā)的《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文件要求,大力開展陽光體育運動,充分發(fā)揮“第一課堂”和“第二課堂”的作用,積極推進高校體育工作改革,將體育課融入塑造學生健全人格、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大格局中更加凸顯出應有的育人價值。

2.體育課具有獨特的思政教育優(yōu)勢

體育課從授課的方式、環(huán)境等方面都與其他課程有所不同,一是體育課堂不同于其他學科的傳授方式,是一個相對開放的環(huán)境,因此增加了教師與學生互動的可能,在教與學中能夠很好地建立師生之間的溝通渠道,更有利于建立聯(lián)系和思政內容的傳授;二是體育運動自身蘊含著豐富的隱性和顯性的思政資源;比如通過課堂常規(guī)師生互相鞠躬致意,表達了禮儀和人與人之間的尊重,分小組開展教學競賽,培養(yǎng)學生集體主義精神、團隊合作意識以及勝不驕敗不餒的優(yōu)秀品質,在身體素質練習時,克服自身的疲勞以及環(huán)境的限制,培養(yǎng)學生堅韌性和吃苦耐勞的精神,體育本身的精神內涵就是倡導參與體育運動的人保持積極向上、健康陽光的心態(tài),在體育課實施中更要發(fā)揮作用。

3.體育課程是大學生的必修課程

從體育課程設置的覆蓋面來看,不管是文科類、理科類還是綜合類,不管是本科院校還是高職院校,按照教育部的要求,體育課是大學生一門必修課程,因此是輻射面最廣的一門課程,這也為體育課實施思政教育創(chuàng)造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和前提;從體育課程設置的時間跨度來看,目前是大學一年級、二年級開設144學時的體育課,中共中央下發(fā)的《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文件中提到鼓勵高校和科研院所將體育課程納入研究生教育公共課程體系,更延長了接受體育教育的時長;從體育課項目設置來看,內容涵蓋了球類、舞蹈類、體能類、技巧類、民族傳統(tǒng)類等,具體項目包括足球、籃球、網球、乒乓球、太極拳、健美操等多達三十幾門,不同的項目蘊含了豐富的思政元素,為實施課程思政教育提供了廣闊的舞臺。

三 高校體育課程思政教學改革與實踐路徑

(一) 加強頂層設計,推進課程全面改革

課程思政建設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從各類各級學校、各個教學階段到及各個學科課程,在這個過程中更要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提出的堅持全程育人、全員育人、全方位育人“三全育人”的要求,牢牢把握“培養(yǎng)什么人、怎樣培養(yǎng)人、為誰培養(yǎng)人”的根本問題,構筑起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立德樹人體系。

體育課程是實施課程思政必不可少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育人的重要陣地,因此做好頂層設計,對推動體育課程思政建設至關重要。一是加強整體謀劃,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將學校體育改革與健康中國、體育強國戰(zhàn)略接軌,從頂層做好謀劃引領和推進學校體育課程思政建設;二是突出工作重點,例如體育教師的能力提升、思政元素的挖掘、教學內容的選擇、教學方法的優(yōu)化等等;三是做好統(tǒng)籌安排和計劃,這是一個根本任務也是一個長期的任務,因此需要有計劃、有組織地進行實施才能取得更加理想的效果。

(二) 強化教師隊伍,提高教師育人能力

教師是體育課堂教學環(huán)境的主要構建者[6],是體育課程思政建設的實施者[7]。教師的綜合能力和思政育人水平直接關系到課程思政建設的最終效果[8],也得到了相關研究的論證。因此,若要實現(xiàn)體育課程思政改革平穩(wěn)有序推進,切實提高體育課程思政的育人成效,就必須通過多途徑提升體育教師思政育人能力:一是要開展專題培訓。課程思政建設初期,教師們對此缺乏足夠認識,通過專題培訓的形式可迅速幫助教師提升課程思政認知水平,培養(yǎng)“三全育人”意識,不斷提升思政育人能力。二是要進行經驗交流。體育教師缺乏“思政育人”經驗是導致其“思政育人”能力不足的重要原因,為此,各高校以經驗交流會議的形式組織優(yōu)秀教師對學生特點、體育思政元素或資源挖掘,以及育人經驗進行分享并對體育課程思政的重要問題與關鍵難點進行討論能夠得到解決。三是要進行教學觀摩。教學觀摩是一種高效的教學實踐活動,是在短時間內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與教學水平的有效途徑。學校首先選拔出在課程思政建設上成績突出的優(yōu)秀教師,然后以線下聽課或線上觀摩的形式組織全體教師學習優(yōu)秀教師的授課方式與技巧,促進教師思政育人能力提升。四是要實現(xiàn)資源共享。體育所蘊含的思政資源相對分散,教師在思政資源的開發(fā)以及思政元素的融入上難免會存在困難。通過共建思政資源庫,實現(xiàn)教師之間的資源共享,可有效消除教師備課與授課的障礙,并增強其備課與授課能力。

(三) 優(yōu)化課程教學內容,提升課程育人功能

教學內容的選擇是課程思政實施很重要的部分,其中有隱形的部分也有顯性的部分。體育教學中不僅僅要講好榜樣的故事,例如體育界一些耳熟能詳?shù)拿藙钪竟适?,像“鐵榔頭”郎平、“體操王子”李寧、“飛人”劉翔、“跳水皇后”郭晶晶,講述他們克服種種困難,最終成功并為祖國掙得榮譽的故事,同樣發(fā)生在學生身邊的榜樣,會更有說服力,體育教師要不斷挖掘和整理相關的素材;另外,將結合高校體育育人的特點,融入中華民族傳統(tǒng)體育、素質拓展等內容,并且巧妙的設置有相互競爭、有相互配合等不同的競賽場景等教育形式[9]。這里尤為強調要注重不同課程內容的思政元素挖掘和融入,要順勢而為,顯性教育與隱性教育相互補充。如通過射藝、傳統(tǒng)武術等民族傳統(tǒng)體育項目引導學生傳承中華文化,孕育中國心、厚植中國情、飽含中國味;通過足、籃、排等集體項目培養(yǎng)團隊意識、角色意識、責任意識等;通過啦啦操、健美操等操舞類項目提升審美能力,重塑品格、怡情養(yǎng)性、激發(fā)創(chuàng)造力和創(chuàng)新力。

(四) 推進教學方法改革,創(chuàng)新課程育人手段

體育是身體的教育,充分彰顯身體教育的知識性和思想性,發(fā)揮體育課堂道德實踐性是我們課程設計的重點。隨著課程思政的推進,在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勢必帶來更多的改變,其中一個重要的方面是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尤其是體育課教學,給一線體育教師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在教學環(huán)節(jié)中,要針對不同項目所蘊含的思政元素來重新設計和情景模擬,作為室外實踐課,不僅僅要體現(xiàn)著語言、行為上來積極正確引導學生,更多是通過不同場景來體現(xiàn),例如通過分小組進行教學比賽,體現(xiàn)學生團隊協(xié)作意識、競爭意識以及規(guī)則意識等,有努力拼搏的精神、也有正確看待勝敗等平常心態(tài)等提升知識和價值觀傳播的有效性,傳承體育精神,傳承優(yōu)秀文化;通過反思與思考積極培育學生“能吃苦、敢勝利、勇拼搏、守規(guī)則、有目標、善合作、知禮儀”等體育中蘊含的優(yōu)秀品質,實現(xiàn)認知、情感、理性和行為認同,不斷創(chuàng)新手段,逐步形成不同育人風格。

(五) 不斷完善課程評價,形成課程育人反饋

課程實施效果如何一個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就是要進行多維度評價[10]??茖W的、多維度的評價體系是對課程教學效果評判最有效的手段。自“課程思政”提出并實施后,還沒有一套較為完整、科學的評價體系,尤其是針對體育課程思政教學效果的評價。因此,在新時代課程思政要求下,如果仍然沿用過去的以運動技能和身體素質為主的單一考核評價標準,顯然是脫節(jié)和滯后的,與現(xiàn)實情況不相符。重新制定考核標準,完善評價體系,將高校體育課評價指標從“體質健康、體育知識技能”等實踐內容,延伸到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素質修養(yǎng)、情感態(tài)度及社會適應程度等方面,讓課程思政的特點體現(xiàn)在評價系統(tǒng)中,對新時代思政背景下構建高校體育課程全新的育人體系至關重要。

四 結語

總之,作為新時代高校體育教師應把握時代脈搏,緊跟時代步伐,了解國家最新方針政策,在新時代要求下,不僅要正確擺正自己的位置,更要用實際行動來踐行“立德樹”的時代使命,結合日常的體育教學活動,積極探索如何通過體育課程培養(yǎng)學生的優(yōu)秀品質和高尚品德;始終貫徹課程思政育人的理念,切實做好體育思政育人的常態(tài)化,為祖國培養(yǎng)可靠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猜你喜歡
立德樹人體育課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維審視
中國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 06:16:28
育人鑄魂守初心 賡續(xù)前行譜新篇
教育家(2022年18期)2022-05-13 15:42:15
體育課
談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務
淺談在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實踐立德樹人
學校體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體育師友(2016年5期)2016-11-28 11:20:01
新常態(tài)視閾下高校輔導員做好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文教資料(2016年19期)2016-11-07 07:35:01
上好期末三節(jié)體育課
體育師友(2015年3期)2015-12-22 11:04:16
"三個結合“上好室內體育課
“珠”育人
屏边| 汉川市| 东海县| 北碚区| 汾西县| 宜君县| 铁力市| 同德县| 修水县| 远安县| 米易县| 岳普湖县| 呼和浩特市| 上饶县| 安化县| 新乡市| 永昌县| 视频| 资源县| 安丘市| 灵丘县| 梁平县| 曲阜市| 民和| 文昌市| 临邑县| 柞水县| 常德市| 桓仁| 永安市| 甘泉县| 新余市| 前郭尔| 蚌埠市| 岳池县| 普兰店市| 万宁市| 榕江县| 上林县| 若尔盖县| 勐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