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瑞瓊
“數(shù)”通常表示為數(shù)量的關系,“形”就表示實物和形狀。但數(shù)學是研究數(shù)量關系和空間形式的一門綜合性學科,在學科內(nèi)部“數(shù)”和“形”存在一定的聯(lián)系,在特定情況下是可以相互轉(zhuǎn)化。數(shù)形結合可以把抽象的數(shù)學問題進行形象化的表達,進而讓復雜的問題簡單化。下面以《比例尺》一課來具體闡述數(shù)形結合方法的運用。
一、“形、數(shù)”結合的概念揭示
“比例尺”是一個比較抽象的概念,學生在理解的過程中有一定的難度,因此,以更直觀的“形”作為引例,創(chuàng)設情景,不僅可以誘發(fā)學生的好奇心與探索知識的欲望,這樣學生就更容易理解“比例尺”的概念。
片段1:在比較中引入比例尺
師:同學們,請你們拿出作業(yè)本,分別畫兩個長度為2厘米和10厘米的線段。
生:老師,這太簡單了吧。
同學們一邊說著,一邊拿著直尺量著在本上分別畫出了2厘米和10厘米的線段。
師:你們畫的真快,難度加大了。接下來請同學們畫一個長為100米的直線。
生:老師,這怎么畫啊,本子才有多大啊。
師:老師相信你們可以畫出,開動腦筋并結合剛才畫的線段思考一下怎樣才可以畫出100米的直線。
過了一會同學們紛紛停下了筆。
師:你們都畫完了啊,怎么同學們畫的100米有的長,有的短啊。你們來說說為什么不一樣。
生:老師,我畫了兩個線段,一個是1厘米的線段,1厘米代表10米,100米等于10個十米,所以我就畫了十厘米的線段。
師:哦,原來你畫的線段不一樣長是因為你們選的參照不同啊。那同學們給這個參照起個名字如何,就叫比例尺吧,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新課。只要你選取了合適的比例尺,不僅能畫很長的線段,而且還能把圖片變大或者縮小。
二、“數(shù)形結合”,領悟概念
對于小學生來說,通過學習對數(shù)學已經(jīng)形成了感性認知和理解“數(shù)形結合”的思想。當他們對圖形有了感性認知以后,適當?shù)慕Y合圖形的數(shù)據(jù)內(nèi)容引入數(shù)學概念,以便同學們能進是構建“比例尺”的概念,也更便于領悟“比例尺”的本質(zhì)。
片段2:
師:同學們,老師這有一把三角板,三條邊分別是30、40和50厘米,請按照這個比例來畫一個三角板。
生1:我畫的三條邊分別是3、4和5厘米。
生2:我畫的三條邊分別是6、8和10厘米。
師:同學們,你們?yōu)槭裁催x擇這些數(shù)字???
生1:我把邊長都縮小了10倍。
生2:我把邊長縮小了5倍。
師:很好,同學們,你們表現(xiàn)的都很棒,這就是比例尺的思想,你們選擇的倍數(shù)可以用1:2或者1:5來進行表示。畫出來的圖形和實際圖形之間的倍數(shù)便可以用1:數(shù)字的形式進行表示。有了比例尺,就可以把非常大的實際距離畫到一張小小的紙上了。
三、“數(shù)形結合”拓展概念
在同學們理解了比例尺的含義后,要求同學們聯(lián)系生活實際,回到課程開始的時候,老師給同學們留下的問題:“在哪里見過比例尺或者比例尺可以運用到哪些地方?”在同學們討論、分享結束后,考一考同學們。
師:老師的朋友想買一輛小汽車,請同學們在本子上分別畫兩個大小相等的長方形,長、寬分別是20厘米和8厘米。其中第一個長方形與汽車的真實比利是1:20,第二個長方形與汽車的真實比例是1:25,老師的這個朋友的個子很高,有194厘米。你們認為他應該選擇哪個汽車比較好?
生1:老師,我認為他應該買1:25的這輛車,因為模型中1厘米代表了現(xiàn)實中的25厘米,這個車應該更大、更寬敞,適合個子高的人開。
師:看來你很適合做設計師啊。那老師再來考考你們,請同學們來做設計師,給這個1:25的車來設計停車位,這個模型的寬是8厘米,長是20厘米,你們要給它至少設計多長、多寬的停車位???
生2:老師,這個簡單,乘一下就好了,8厘米乘以25等于200厘米,也就是2米的寬度;20厘米乘以25等于500厘米,也就是5米的寬度,要停下這輛車停車位的寬不少于2米,長不少于5米。
“數(shù)形結合”思想更直觀,可以更好調(diào)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同時可以活躍課堂氛圍,抓住學生的注意力,進而促進學生的思維能力,使他們主動的去思考和分析問題,教學效果顯著提升。
【本文系清遠市教育科研第二十批立項課題“提高農(nóng)村小學生數(shù)學學習能力的實踐研究”(課題編號:20—22)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責任編輯 龍建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