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爾娟 封在李 孟紹琴 董禮艷 李有林 陳淑 黃金珠
摘要:目的:探索新冠肺炎特征。方法:回顧性分析新冠肺炎71例,其中36例本土,35例為輸入,對一般情況、臨床癥狀、 實驗室檢查、不同時期CT特征表現(xiàn)進行分析。結(jié)果:普通型62例(87%)、重型7例(10%)、危重型1例(0.1%),年齡為31.0+5.8(18-68),男:女(47:24)。實驗室檢查白細胞降低15例(21%), 淋巴細胞百分比降低27例(38%)。咽干32例(45%), 發(fā)熱38例(54%),咳嗽45例(63%),嗅覺減退15例(21%),乏力24例(34%)。HRCT以雙肺病變?yōu)橹鳎?個以上多個肺葉受累45例(63%);胸膜下70例(96%),血管支氣管旁59例(83%),左肺下葉受累59例(83%);右肺下葉受累63例(89%),磨玻璃密度影71例(100%),磨玻璃密度影伴部分實變65例(92%),病變內(nèi)血管束穿行、增粗68例(96%)為主。 結(jié)論:新冠肺炎臨床癥狀以咽干、發(fā)熱、干咳為主,以淋巴細胞百分比正?;蚪档蜑樘攸c。輸入多有白細胞減低,本土病例多有咳嗽、肌肉酸痛及乏力癥狀。肺HRCT病變位于胸膜下或支氣管血管旁;呈磨玻璃影、實變影,內(nèi)見血管增粗,輸入多見小葉間隔增厚及雙肺上葉薄壁透亮影。
關(guān)鍵詞:新型冠狀病毒;肺炎;HRCT影像;臨床特征;輸入型;本土
【中圖分類號】R32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04--02
冠狀病毒是 一 種 廣 泛 存 在 于 人 類和動物的 RNA 病毒[1],分為 4個屬,它傳播能力強,潛伏期短、病情進展快[2]。結(jié)合實驗室檢查,臨床特征,HRCT可以早期、快速發(fā)現(xiàn)肺部病灶,對臨床篩查病變、評估病情和隨訪有著指導(dǎo)性作用[3]。
1 資料和方法
1.1 資料來源? ?收集經(jīng)過兩次 2019-nCoV 核酸檢測 ( RT-PCR 方法) 陽性者,均來自云南同一定點醫(yī)院,所有以病人均進行3次以上CT檢查。
1.2 資料收集? ?包括性別、年齡、國籍、臨床特征、實驗室檢查、育苗接種情況及肺HRCT影像學(xué)資料。
1.3 CT檢查方法 采用美國GE Optima CT520 series 16排螺旋CT掃描儀進行胸部平掃,患者仰臥、腿伸直位,頭先進,掃描參數(shù): 準直器0.625mm,管電壓120kv,管電流139mAs,F(xiàn)ov 38cm ,W 1400Hu,L -480Hu,掃描范圍從肺尖到膈頂。1.6圖像分析:71例患者CT圖像由2名主治醫(yī)師以上影像診斷醫(yī)師分析,共同作出影像診斷,初診患者CT由省、州級副主任醫(yī)師以上審核后最后出診斷及臨床定型。
1.4統(tǒng)計學(xué)處理
統(tǒng)計分析時采用spss20.0軟件分析,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不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以M(Q1,Q3)表示,計數(shù)資料采用例數(shù)(百分比)表示。
2 結(jié)果
普通型62例(87%)、重型7例(10%)、危重型1例(0.1%),年齡為31.0±5.8(18-68),男:女(47:24)。實驗室檢查白細胞降低15例(21%), 淋巴細胞百分比降低27例(38%)。咽干32例(45%), 發(fā)熱38例(54%),咳嗽45例(63%),嗅覺減退15例(21%),乏力24例(34%)。HRCT以雙肺病變?yōu)橹鳎?個以上多個肺葉受累45例(63%);胸膜下70例(96%),血管支氣管旁59例(83%),左肺下葉受累59例(83%);右肺下葉受累63例(89%),磨玻璃密度影71例(100%),磨玻璃密度影伴部分實變65例(92%),病變內(nèi)血管束穿行、增粗68例(96%)為主。 本土2例重癥,1例合并高血壓;另外1例重型合并圍產(chǎn)期孕婦;1例危重型合并高血壓、糖尿病。輸入5例均未接種育苗,2例出現(xiàn)癥狀4-7d后入院,2例合并高血壓,1例合并糖尿病。
病灶的影像特點:早期:雙肺可多發(fā)結(jié)節(jié)狀、斑片狀GGO伴實變,內(nèi)見血管增粗或血管穿行,主要分布于胸膜下及血管支氣管旁,雙肺下葉病變?yōu)橹?,病變?個肺葉以上為主,少許部分可表現(xiàn)為單發(fā)病灶;部分患者薄壁透亮影,少許壁增厚。進展期雙肺GGO影范圍較前增大,密度增高、實變明顯,部分病灶內(nèi)見空氣支氣管征,少許伴條索影及小葉間隔增厚。重癥/危重期:雙肺病變大片狀實變,內(nèi)多發(fā)“空氣支氣管征”,伴小葉間隔增厚及鋪路石征,危重期最后轉(zhuǎn)為白肺,內(nèi)見“空氣支氣管征”。恢復(fù)期:雙肺實變病變密度變淡,呈磨玻璃樣及條索影,最終雙肺病變病變部分患者完全吸收,部分殘留條索影,偶爾見間質(zhì)纖維化。偶爾出現(xiàn)鋪路石征、胸膜腔積液、縱膈淋巴結(jié)腫大。
患者,男,52 歲,危重型患者,咽痛1天,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陽性11小時入院;合并高血壓、糖尿病、梅毒、乙肝、心梗、腦?;颊?,分別發(fā)病第1、3、7、40天進行CT及13、16、20、39天床旁胸片檢查。初診肺部未見異常,3天后雙肺散在胸膜下、氣管支氣管旁斑片狀、小片狀磨玻璃樣及實變影,7天后雙肺多發(fā)大片狀磨玻璃密度及實變影,內(nèi)見空氣支氣管征及血管穿行及血管增粗; 重癥/危重期:患者進行氣管插管,雙肺病變進一步增大,雙側(cè)胸膜腔少量積液,病情進一步進展,最終行ECOM進行輔助治療,雙肺呈“白肺”,雙肺見布滿實變影,內(nèi)見“空氣支氣管征”。
患者,女,68歲,重型患者,合并高血壓,分別發(fā)病第1、4、11、21天進行CT檢查。入院CT:肺部未見異常,4天后:雙肺散在胸膜下、血管支氣管旁斑片狀、小片狀磨玻璃樣及實變影,11天后雙肺多發(fā)大片狀磨玻璃密度及實變影,內(nèi)見空氣支氣管征及血管穿行及血管增粗;21天后:雙肺病變病變較前明顯吸收,見磨玻璃樣及條索影。
患者,女,54歲,普通型,咽痛、咳痰1天,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陽性6小時入院,分別發(fā)病第1、12、17、24天進行CT檢查。第1天:右肺中葉外側(cè)段結(jié)節(jié)狀實變影。第12天:雙肺胸膜下、血管支氣管旁多發(fā)片狀磨玻璃樣、實變及條索影,內(nèi)見血管穿行及血管增粗;吸收期:17天后,雙肺病變病變較前明顯吸收,見磨玻璃樣及條索影,24天后,雙肺胸膜下散在呈條索影。
患者(輸入型),男,42歲,重型,合并高血壓,咽干1周,核酸檢測陽性7小時入院,分別入院后第1、8、18天進行CT檢查。入院后第1天:雙肺見多發(fā)片狀磨玻璃樣及實變影,多位于胸膜下,呈“網(wǎng)格狀改變”及“空氣支氣管征”,小葉間隔增厚,可見鋪路石征。入院后第8天:雙肺多發(fā)病變較前稍增大,密度稍增高;18天后,雙肺病變病變較前吸收,密度較前減低,呈肺纖維間質(zhì)化改變。
2討論
新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實行第八版)明確的將影像學(xué)有肺炎表現(xiàn)對臨床分型有著指導(dǎo)意義。本研究共計71例delta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其中普通型62例(87%)、重型7例(10%)、危重型1例(0.1%)。多為密接、次密集,商場、整棟樓層感染。本土緬籍多見,境外輸入皆為中國籍;多以男性、普通型為主,少數(shù)重型、危重型,大多伴有高血壓、糖尿病、圍產(chǎn)期孕婦等基礎(chǔ)性疾病。感染患者出現(xiàn)性別、年齡差異、國籍差異可能主要原因是:輸入主要為中國人出國務(wù)工以年輕男性為主,年齡普遍偏小,其次跟文化水平、生活環(huán)境、接種育苗情況、對疾病認識程度相關(guān);輸入型重癥跟接種育苗情況、初診時間、基礎(chǔ)疾病相關(guān)。臨床以低熱、咽干、咳嗽、咳痰及肌肉酸痛、全身乏力為主;極少數(shù)患者有頭痛、腹痛、腹瀉; 實驗室以淋巴細胞計數(shù)降低為主,部分患者白細胞計數(shù)、淋巴細胞降低及CRP、白介素6升高等改變,符合病毒性肺炎表現(xiàn)。輸入患者白細胞降低比本土明顯,出現(xiàn)差異可能與初診入院時間相關(guān)。輸入患者肺部病灶小葉間隔增厚、“空氣支氣管征”、鋪路石征、雙肺上葉散在肺透亮影較本土出現(xiàn)的多,出現(xiàn)差異原因可能受診療時間早晚、生活環(huán)境影響。CT對于臨床分型、病情進展、診療有著重大作用[5]。根據(jù)新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實行第八版)[4],胸部CT普通型:有肺炎表現(xiàn),重型/危重型:肺部病灶明顯進展;病情進展分期:即“早期(磨玻璃病變伴部分實變)—進展期(范圍增大、實變)—吸收、轉(zhuǎn)歸 (條索影或病變完全吸收)”[6]。HRCT患者早期表現(xiàn)雙肺未見異常病灶或斑片狀磨玻璃影為主,伴血管增粗或穿行征,病理特征是病毒刺激血管致血管炎性擴張[7],對于與其他病毒性肺炎鑒別有著重大意義征象。少許患者肺內(nèi)部分透亮影,伴少許囊壁部分增厚,可能是病毒刺激致肺泡膨脹,肺泡壁被病毒刺激致壁增厚[7];所以病例肺均主要以胸膜下及血管支氣管旁分布為主,病例特征由于病毒主要累及遠端細支氣管[8]有關(guān)。進展期:病情進展快,肺部表現(xiàn)為肺部病灶呈片狀、大片狀實變影,病例特征可能由于病毒刺激致滲出液聚集,滲出液完全填充肺泡腔致實變影。吸收、轉(zhuǎn)歸期肺部病變由實變影轉(zhuǎn)變成磨玻璃或條索影,最終殘留部分條索影或病變完全吸收。其中本土病例重型2例,危重型1例。1例重型為3胎孕婦,入院2d出現(xiàn)癥狀行第一次CT檢查,雙肺多發(fā)胸膜下及血管支氣管旁斑片狀磨玻璃樣影;30d后進入進展晚期雙肺范圍較前增大,雙肺病變呈片狀磨玻璃及實變影混合影,小葉間隔增厚,44d吸收早期病變較前呈斑片狀磨玻璃樣;49d吸收期雙肺病變基本吸收。其余1例重型(合并高血壓、糖尿病、梅毒、乙肝、心梗、腦梗):初診雙肺未見異常,3-4d后雙肺多發(fā)胸膜下及血管支氣管旁斑片狀、小片狀磨玻璃樣影,伴實變;4-7d病變進入進展期,雙肺病變范圍明顯增大(>50%)、密度增高、實變,內(nèi)“空氣支氣管征”,伴小葉間隔增厚及鋪路石征;1例危重型:初診雙肺未見異常,4d后雙肺多發(fā)斑片狀磨玻璃影,14d后雙肺呈“白肺”改變,內(nèi)見“空氣支氣管征”,小葉間隔增厚明顯;40d后雙肺整個肺葉大片狀肺實變,呈“白肺”改變,雙肺支氣管明顯擴張。輸入型有5例重癥,2例患者為出現(xiàn)癥狀了4-5天后入院治療,直接過渡至進展期,雙肺內(nèi)見片狀及大片狀實變影及磨玻璃影;吸收期肺內(nèi)病變基本吸收,少許纖維條索影殘留。伴有胸腔積液普通型及重型肺炎患者各2例,考慮炎性反應(yīng)波及胸膜,有炎性滲出就會導(dǎo)致胸腔積液的發(fā)生。2例腫大淋巴結(jié),考慮炎性反應(yīng)刺激淋巴時導(dǎo)致淋巴結(jié)的異常增大。
在影像學(xué)方面,主要應(yīng)與其他原因引起病毒性肺炎、大葉型肺炎等疾病相鑒別。(1):①其他病毒感染性肺炎:需結(jié)合流行病學(xué)+RT-PCR及臨床表現(xiàn)等檢查進行診斷。
(2)大葉型肺炎好發(fā)于青壯年,影像學(xué)主要表現(xiàn)為肺段、肺葉實變影,病灶呈葉、段分布,較具特征性;臨床病程較短,可自愈。
本研究存在以下局限性和不足: (1) 收集樣本數(shù)量有限,且因部分患者為緬籍和輸入型病人,出院后回到緬甸和外地,故尚無法進行病人轉(zhuǎn)歸后肺部病變的隨訪; (2) 輸入型患者多為務(wù)工型,年齡較輕,青中年男性患者為多數(shù)。(3)輸入型部分患者入院時已經(jīng)出現(xiàn)臨床癥狀超過4天,直接進入進展期,癥狀較重。(4)1例為孕婦進展期未進行CT檢查。
綜上所述,此次研究Delta變異株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多數(shù)具有緬甸輸入的流行病史,病毒核酸檢測陽性;實驗室檢查:淋巴細胞百分比正?;蚪档?胸部CT有相對特征性的GGO伴實變影,內(nèi)見血管增粗及穿行征;分布胸膜下及血管支氣管旁為主。因此,男性及普通型多見,輸入病例為緬甸輸入,本土病例多為境外輸入接觸史;輸入和本土具有地域、文化、接種育苗、初診入院時間等因素影響差異;輸入多有白細胞減低,本土病例多有咳嗽、肌肉酸痛及乏力癥狀。輸入型多見小葉間隔增厚及雙肺上葉薄壁透亮影;重癥、危重癥患者大部分具有基礎(chǔ)性疾病或圍產(chǎn)期孕婦。受研究對象地區(qū)分布及樣本量的影響,上述結(jié)論仍需更多研究給予驗證。
參考文獻:
[1]ChanJF,YuanSF,KokKH,etal. A familial cluster of pneumonia associated with the 2019 novel coronavirus indica- ting person-to-person transmission: a study of a familycluster [J].Lancet,2020,395 ( 10223 ): 514-523.DOI:10.1016 / S0140-6736( 20)30154-9.
[2]ESAM I A,DAVID S H,ZIAD AM,etal. The 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 ( mers) . infectious disease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 [J]. 2019,33 ( 4 ) : 891- 905.
[3] 中華醫(yī)學(xué)會放射學(xué)分會.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放射學(xué)診
斷: 中華醫(yī)學(xué)會放射學(xué)分會專家推薦意見( 第 1 版) [J].中華放射學(xué)雜志,2020,54( 2020-02-08) . doi: 10.3760/cma.j.issn.1005-1201.2020.0001.
[4]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辦公廳.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 試行第八版)http://www.nhc.gov.cn/yzygj/s7653p/202104/7de0b3837c8b4606a0594aeb0105232b.shtml
[5]Scott S,F(xiàn)ernando UK,Suhny A,etal.adiological society of North America Expert Consensus Statement on Reporting Chest CT Findings Related to COVID-19.En-dorsed by the Society of Thoracic Radiology,the American College of Radiology,and RSNA [J]. Radiology:Cardiothoracic Imaging,2020,2( 2) : e2000152.doi.org /10.1148/ ryct.2020200152.
[6]Pan F,Ye T,Sun P,et al. Time course of lung changeson chest CT during recovery from 2019 novel coronavirus ( COVID-19) pneumonia [J]. Radiology,2020,13:200370. doi: 10.1148/ radiol.2020200370.
[7] Koo HJ,Lim S,Choe J,etal.Radiographic and CT fea- tures of viral pneumonia[J].Radiographics,2018,38( 3) :719-739. DOI: 10.1148/rg. 2018170048.
[8] 管漢雄,熊穎,申楠茜,等 . 武漢2019新型冠狀?。?2019-nCoV)肺炎的臨床影像學(xué)特征初探[J].放射學(xué)實踐,2020.DOI: 10.13609 /j. cnki. 1000-0313. 2020. 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