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含“名家特稿”“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亞歐文化研究”“打造新時代人類衛(wèi)生健康共同體”等專題專欄,相關專題專欄導語之外,刊文凡19篇。
中國文學傳統(tǒng)中的民歌,其地位和價值雖有尊卑與高下的變化,但從歷史的角度來看,民歌的傳播力與影響力還是相當強勢的。所以以民歌或半民歌的方式作為傳播手段,也就成為一種古代文人比較自覺的選擇。漢樂府名篇《陌上?!繁憧胺Q這一方面的典型。作為美麗、智慧、忠誠的采桑女子的形象代表,秦羅敷承載了民歌諸如身份、職業(yè)、題材等的若干重要因素,由此而深入中國人的記憶深處。但一如稱《云謠集雜曲子》為民間詞集而帶來閱讀上的諸多困惑一樣,若秦羅敷其實也是融合了多種身份的一個復合體。采桑似乎并不構成秦羅敷的主體身份與生活來源,“羅敷喜采桑”,這個“喜”字已經(jīng)委婉寫出秦羅敷采桑的娛樂和消遣意義。而且“頭上倭墮髻,耳中明月珠。緗綺為下裙,紫綺為上襦”,這又豈是農(nóng)村女子的日常妝扮?而行者、少年、耕者、鋤者的反應,也足以見出秦羅敷的出場因為帶有偶然性,才能一時驚艷如此,近乎擾亂了社會秩序。故而關于《陌上?!返脑姼璧亩ㄎ辉诿窀璧幕A上,也頗有如游國恩等提出不同見解者。趙敏俐此前就發(fā)表過關于此詩的專題文章,本文則從漢代“流行藝術”的生成,進一步探討其娛樂和表演等特征,推進了相關學術史的發(fā)展。
作家都有自己的籍貫,或有流寓之地、臨居之所,而創(chuàng)作無論如何“心游萬仞”“精鶩八極”,也終歸要落于一定的地域,這是地理學能夠介入文學研究的背景之一。但這種背景實在是有著強與弱的不同,強者固可以不論,弱者則也近乎到了可以忽略的地步,所以,以地理學的視角介入文學研究注定是有層級、有限度的,如果因此而過于放大地理的影響力,也是不客觀的。只有精準地把握好文學與地理關系的“度”,才能使相關問題的解決更為到位而徹底;一旦過猶不及,則容易遮蔽了文學的自身意義。換言之,要考察作家作品的文學地理意義,必須有充足的地理文獻支持、明晰對應的歷史文化對勘與獨特地域性感情的加持,只有此三者能深度而自然地結合,才能彰顯作家作品的深層意義和特殊價值,否則就流于地理與文學的簡單疊加而已。王兆鵬、肖鵬深得文學地理學研究的理念、方法與路徑,他們近年圍繞若干詩詞經(jīng)典聯(lián)袂做了不少有深度的現(xiàn)場勘查,同時緊密關聯(lián)帶有地域特性的歷史掌故與創(chuàng)作傳統(tǒng),因此他們的考論結果往往能一新世人耳目,他們的研究也因此在詩詞研究上帶有一定的范式意義。本期刊發(fā)他們考論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一文,便是在這一理念之下的最新成果。
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專欄在本刊刊出多年,影響日甚。但冷門絕學,每推進一點也委實不易,這大概是其之所以“冷”“絕”的原因所在。本期刊出關于商周“作冊”、岳麓書院藏秦簡以及周家寨漢簡日書《五龍》的三篇研究文章,或源流梳理,或文字考訂,或理論分析,各擅勝場,值得關注。
現(xiàn)今的珠江三角洲,大致與粵港澳大灣區(qū)的地理空間重合,是世界級的經(jīng)濟文化建設灣區(qū),也是現(xiàn)代文明的集中發(fā)力區(qū)和展示區(qū)。但是往前追溯一百多年,珠三角的工商業(yè)此時得以長足發(fā)展,政治變革也一度在此風起云涌,這都是明面上可以清晰觀察到和深刻感受到的,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引領全國的格局和氣度。但暗地里的珠三角卻也延續(xù)著盜匪橫行、地方武裝勢力對基層社會恣意妄為的行為。作為盜匪的主要組織形式,“堂口”一度在珠三角林立,盤踞一方,也稱霸一方,實際上正是當時不穩(wěn)定的政治社會為他們的非法地域勢力提供了空間。本期刊發(fā)何文平梳理清末民初珠三角的堂口的分布、源流以及在此基礎上形成的地方勢力情況,可見百年之前曾經(jīng)留下的歷史痕跡。歷史的物理印記或許會被雨打風吹去,但氤氳在歷史深處的記憶卻是不可磨滅的,歷史總是在記憶中復活,在復活中再成為歷史。從大歷史的角度來說,有循環(huán)的歷史才是富有生命力的。
宋明理學的闡釋空間雖然有大致的維度,卻難以直達邊際,這種恍惚有盡頭卻又行走無盡時的狀態(tài),可能正是理學的魅力之一。王陽明近年很熱,熱到仿佛有一點逢人不談王陽明、縱讀詩書也枉然的感覺。其實如果王陽明真的人人似乎觸手可及,甚至稍翻卷頁,便敢信口開講,那大家遇到的很可能是假的王陽明。對絕大多數(shù)人來說,哲思的浩瀚從來是需要專業(yè)來擺渡的,豈有缺乏哲學根底而能直截本源的。這種極高的懸格倒不一定是出于哲學的傲慢,而是哲學的底蘊以及在闡發(fā)、接受中意義的豐富與流失,都是無法回避的問題。換言之,哲學上的“橫看成嶺側成峰”帶有極大的普遍性。王陽明思想的變與不變,就一直是一個眾說紛紜的話題,尤其是在傳承中形成的與王陽明思想的離合之處,就更是令人眼花繚亂了。但無論怎樣的紛亂,走向本質的努力總是需要堅持的。王陽明心目中的“至善”就是無善無惡,消除了善與惡的現(xiàn)實界限,而以本性的至善來一統(tǒng)善惡,就成為方以智思想的新境,當然這一新境也部分地承傳了朱熹與胡宏的思想。廖璨璨將方以智與晚明無善無惡說作了歷史的梳理,并以更富有學理性的認知串聯(lián)起從王陽明到方以智的思想脈絡。
“亞歐文化研究”專欄在本刊設立三年以來,發(fā)表了一批中外學者關于這一研究領域的最新文章,也逐漸形成了相應的研究格局。這大概也是綜合性大學學報開設的第一個這方面的專欄,形成相關的學術合力則是本刊的初心所在。數(shù)字人文研究近年在國內(nèi)似有風起云涌之勢,雖然“數(shù)字”與“人文”在傳統(tǒng)的觀念里似乎不無相隔之處,但作為新時代人文研究的新范式,“數(shù)字人文”還是多少讓人充滿了期待。郝嵐結合譜系與文學、發(fā)生學與新譜系學三種人文研究方法,對當代數(shù)字人文研究范式作了一定的批判性思考。清華學校國學研究院在創(chuàng)辦之初也曾經(jīng)歷過普及一般性學術還是研究高深學問之爭,當然,最終在王國維等人的堅持下,高深學問成為國學研究院的發(fā)展方向。知識與學問當然既有聯(lián)系也有區(qū)別,葉雋以嚴復、辜鴻銘、王國維與陳寅恪為對象尋繹從“普通知識”到“高深知識”的范式轉型及其制度依托,在反思民國學術的過程中,展示在全球化語境中的若干復雜面相,其視野和眼界帶來了不少新人耳目的地方。
本期推出的“打造新時代人類衛(wèi)生健康共同體”專題,討論的核心是人類學視野下的全球健康治理。在持續(xù)了三年的全球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背景之下,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事實已經(jīng)充分呈現(xiàn)在眼前,構建這一共同體的緊迫性也充分顯露。全球公共衛(wèi)生危機帶來的不只是對人類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巨大威脅,還包括對經(jīng)濟與文化等全球化造成了極大的沖擊。本專題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中國經(jīng)驗和行動視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