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新聞如何更好地為人民服務

2022-02-27 15:45:39
西部廣播電視 2022年24期
關鍵詞:民生問題新聞媒體新聞報道

袁 豪

(作者單位:南京廣電集團)

1 培養(yǎng)新聞工作者強烈的社會責任感

1.1 新聞工作者需要有較高的工作素養(yǎng)

一般情況下,社會責任指的是一個人或者一個社會組織對社會應負的責任。新聞工作者的社會責任就是其在各類新聞相關的實踐活動中對社會安定和諧、國家安全所承擔的法律、道德責任和社會義務。在我國,新聞工作者是聯(lián)系黨和政府與廣大人民群眾的“紐帶”。他們負責把國家制定的方針政策傳達、解讀給群眾,再把群眾的輿論傳遞給黨和政府,促進美好和諧社會的建設。工作素養(yǎng)即職業(yè)素養(yǎng),通常是指職業(yè)內在的規(guī)范和要求,是工作者在工作過程中表現(xiàn)出來的綜合素質,一般包括職業(yè)道德、職業(yè)技能和職業(yè)意識等多個方面。由于工作的特殊性,社會對新聞記者的工作素養(yǎng)要求更高。新聞媒體工作者在采訪過程中,會接觸到不同地區(qū)、不同年齡階段及不同職業(yè)的人,在各種救災現(xiàn)場、戰(zhàn)地現(xiàn)場,新聞記者面對危險場面仍要保持鎮(zhèn)定冷靜的態(tài)度,靈活應對各種情況,如實地向大眾報道新聞。反之,如果一個沒有職業(yè)素養(yǎng)的新聞從業(yè)人員,只是想在這個相對穩(wěn)定的行業(yè)擁有一份工作,或者是只想出名,獲得利益,在編寫、拍攝、報道新聞的時候,抱著混日子的態(tài)度,對去比較危險的地區(qū)報道新聞產(chǎn)生畏懼退卻的情緒,那么他不僅不能夠成功地完成新聞報道工作,還會損害媒體的聲譽,給廣大群眾帶來不夠真實甚至是與真實情況完全相反的新聞,損害廣大人民的利益,甚至還會引起不好的輿論。因此,具有崇高的敬業(yè)精神和較強的職業(yè)素養(yǎng)是一個合格的新聞工作者的必要條件。

1.2 新聞工作者需要報道真實的新聞

中國共產(chǎn)黨新聞事業(yè)領導人之一陸定一對新聞的定義是“新近發(fā)生的事實的報道”?!栋偌抑v壇》主講人易中天說過:“真實,原本是新聞的生命;客觀,原本是記者的職業(yè)道德。”還有人認為新聞就是廣大人民群眾欲知、應知而未知的重要的事實。這些專家學者對新聞的認知,都體現(xiàn)了新聞真實性的重要性。真實是新聞的生命,是新聞的特質,是和新聞形影不離的關鍵詞,所有的新聞都需要按照實際情況記錄和報道事情發(fā)展的過程,從而向大眾揭露事情的真實面目,反映事情的本質,讓廣大人民真正了解重大社會事件,有利于促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發(fā)展[1]。如實地報道事件是新聞工作者的基本工作任務,沒有真相也就沒有新聞,事實是新聞報道的前提條件。假如新聞工作者沒有按照事情的實際情況如實地報道新聞,小則損害記者自身的名聲,大則降低各類新聞媒體的公信力,嚴重的話甚至還有可能引導輿論走向不利于社會優(yōu)良風氣形成的一面。所以,新聞工作者如實地進行新聞報道是必要的,也是具有重要意義的。

2 新聞報道應該反映群眾的呼聲

人民群眾是社會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創(chuàng)造者,是推動社會變革的決定性力量。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新聞工作者要堅持正確工作取向,以人民為中心”,“民生工作離老百姓最近,同老百姓生活最密切”。報道新聞也是民生工作的一種,讓新聞更好地為人民服務就是“以人民為中心”。新聞作為一種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特殊實踐活動,發(fā)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要想讓新聞更好地為人民服務,促進社會的進步,就需要新聞媒體和相關工作人員改變過去只報道社會重大事件的觀念,把新聞與廣大人民群眾聯(lián)系起來。群眾日常生活中發(fā)生的一件小事也有可能成為新聞的發(fā)掘點,這種意識應該是新聞記者所擁有的[2]。新聞工作者應該深入地觀察百姓的日常生活,把群眾遇到的困難如實地報道出來,反映群眾的迫切愿望,做他們的“傳聲筒”,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出發(fā)點和落腳點,真正體現(xiàn)“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特點。比如,人民的利益因某些政策措施得到了保障,新聞媒體通過報道這件事情,可以加深群眾對這項政策措施的理解,提高群眾對黨和政府的信任,并且起到宣傳的作用。再如,群眾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難題需要當?shù)卣块T解決,新聞工作者也可以為人民發(fā)聲,客觀公正地報道新聞事件,反映人民群眾對問題解決的迫切希望。這樣的新聞報道不僅有利于提醒其他還未發(fā)現(xiàn)該問題的人,起到警示作用,也有利于引起上級有關部門的重視,方便他們及時采取相關措施,解決問題,提高黨和政府的公信力。但是,新聞工作者對事件內容是否應該報道,要采取審查質疑的態(tài)度,有些不具有新聞價值的、經(jīng)常發(fā)生的雞毛蒜皮的小事報道了不僅不會徹底解決問題,反而還會造成新聞資源的浪費,加深事態(tài)的嚴重性。當然,新聞要想更好地為人民服務,相關工作人員就需要考慮它的呈現(xiàn)形式,采用生動形象、客觀真實的報道方式,提高受眾對報道事件的關注度。語言風格也應該貼近百姓的生活,采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假大空”的話對問題的解決起不到一點作用[3]。此外,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人們生活逐漸走向智能化,新聞媒體可以抓住這個特點,充分利用微博、微信公眾號等相關新媒體平臺,加強與大眾的雙向交流,提高其參與的積極性,使新聞報道更加貼近他們的日常生活。

3 新聞報道需要重視民生問題

推動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需要政府、媒體和廣大人民群眾的共同努力。作為聯(lián)系黨和政府與人民群眾的“紐帶”,推動群眾接收最新時政消息,了解并想辦法解決民生問題是新聞工作者的一項重要任務。在日常生活中,有許許多多的民生問題還沒有被人們發(fā)現(xiàn)或者是發(fā)現(xiàn)了還沒有引起重視并且想出解決措施,這些事件更加需要新聞工作者進行新聞報道。了解事情發(fā)展的原委,把事件的來龍去脈呈現(xiàn)在大眾面前、呈現(xiàn)給有關部門及其工作人員,揭露事情的本質,集思廣益,提出解決民生問題的最佳方案,推動良好風氣的傳播,有利于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除此之外,政府出臺的某項方針政策,是否在各地方得到落實,是否有利于解決實際問題,在實踐過程中又遇到了什么問題,成功解決了什么“疑難雜癥”,都是民生新聞可以報道的材料[4]。這些報道內容在一定程度上宣傳了政策措施,搜集到的意見建議也有利于相關部門及時完善制定的政策,促進民生問題的解決,真正做到以人為本,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3.1 做政府和群眾溝通的橋梁,為人民群眾辦實事

由于歷史原因,南京市江北新區(qū)花旗片區(qū)學前教育資源嚴重不足,轄區(qū)內有400多個孩子要去較遠的幼兒園,接送孩子一來一回需要一個多小時,非常不便。為了解決轄區(qū)內的400名小朋友的入園問題,泰山街道花旗村村委會主動將正在使用中的辦公用樓讓出,并改造成幼兒園。從“村委會”到“幼兒園”的變身只用了8個多月,校舍、教室已經(jīng)修葺一新,桌椅板凳、教學設備、環(huán)境綠化、安全防控悉數(shù)到位。隨著“北站幼兒園”完工,困擾當?shù)丶彝サ挠變喝雸@難題得到徹底解決。而花旗村村委會正式遷入“民宅”,辦公面積由原先的3100平方米縮減至不到500平方米。南京廣播電視臺記者跨時近一年連續(xù)跟蹤采訪,主創(chuàng)的廣播系列報道《為了400個孩子的入園》,以小切口反映基層干部察民情、聽民意、解民憂的工作作風和實際行動。

3.2 維護人民群眾利益,正確引導受眾,解決民生問題

在和諧社會建設中,政府、媒體以及民眾三方的共同努力是非常重要的。社會生活中民生問題是相當重要的問題,針對社會民眾關注度高、憤憤不平或懸而未決的事件,媒體都需要將新聞報道的功能充分發(fā)揮出來,將事件真相還原在民眾面前,深入事件發(fā)生背后,觸碰事件本質,在政府部門與百姓之間架起溝通的橋梁,成為解決問題的重要推動力,真正意義上發(fā)揮媒體為民眾利益服務的功能。同時,政府部門面向廣大民眾所出臺的一系列政策舉措,是否會對民生產(chǎn)生影響,對民眾生活有怎樣的意義,其現(xiàn)實運行與民眾的實際需求是否契合,這些都需要新聞工作者通過新聞報道的方式找尋廣大民眾與政策內容之間的契合點,關鍵在于引導民眾對政策內容形成初步了解,同時為政府部門修訂和完善政策提供重要依據(jù)。也正是在這一背景下,民生新聞應運而生,以人為本,對社會民生問題的反映和協(xié)助政府部門解決是其重要的職責。民生新聞的報道,將為人民服務擺在首要位置,旨在確保廣大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不受影響。這也就意味著民生新聞并非單純意義上的新聞報道,而是以新聞報道為工具,反映民眾生活中遇到的難題,讓政府部門了解民生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處與問題,幫助老百姓切實解決生活中的一系列問題[5]。從這一角度上來說,民生新聞報道人員需要在日常工作中培養(yǎng)并樹立為人民服務的工作理念與意識,對民生新聞進行真實客觀的報道,同時對民生新聞的內涵與深度進行積極拓展,力求達到發(fā)人深省的效果,更好地為民生工作的發(fā)展提供推動力。換句話說,如果民生新聞沒有貼近廣大民眾的真實想法和需求,不能實際反映人民群眾的呼聲,就會導致政府部門缺乏對民生問題的及時了解與解決,進而導致民生新聞報道最重要價值的喪失,這是新聞工作者必須在日常工作中引起重視的。新聞工作承擔著宣傳群眾、動員群眾、服務群眾的重要責任與重大使命,從本質上來說就是為群眾服務與工作。對于新聞工作者來說,必須沉下心、俯下身,自覺前往群眾當中進行采訪、記錄,深入基層進行學習,這樣才能夠創(chuàng)建出更多接地氣、有力量、有思想的優(yōu)秀新聞作品。因此,新聞工作人員必須強化受眾意識,樹立起堅定的新聞理念,將群眾的需求作為主要導向,對群眾身邊的事例進行深度挖掘,從而講好百姓故事。

3.3 堅守黨和人民的立場,確保政治方向與輿論導向的正確性

“新聞輿論工作處在意識形態(tài)斗爭最前沿”,正確積極的輿論能夠對社會發(fā)展產(chǎn)生引領與推動作用,凝聚人心,為社會發(fā)展提供動力支持。廣大新聞媒體工作者必須肩負起我黨新聞輿論工作的重要職責與社會使命,始終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樹立并踐行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確保輿論導向正確,發(fā)揮新聞報道在正面宣傳中的積極作用。我們必須認識到,媒體傳播的格局以及傳播環(huán)境均已發(fā)生轉變,如何確保輿論導向正確是當前媒體工作者共同思考的課題。從民生新聞的角度上來說,輿論監(jiān)督是其重要職能之一,民生新聞工作者的政治立場必須堅定不移,必須嚴格履行輿論監(jiān)督的工作職能,確保輿論的正確導向。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輿論監(jiān)督與正面宣傳是統(tǒng)一的”。新聞媒體必須激濁揚清、針砭時弊,發(fā)表的批評性報道一定要事實準確、分析客觀。作為“黨的政策主張的傳播者、時代風云的記錄者、社會進步的推動者、公平正義的守望者”,民生新聞工作者一定要堅守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恪守新聞職業(yè)道德,俯下身、沉下心、說實話、動真情,才能夠不斷產(chǎn)出有思想、有溫度、有品質的作品,同時充分尊重新聞規(guī)律,了解社情民意,對媒體傳播平臺進行合理且高效的應用,宣講我黨以及政府相關政策與主張,善于發(fā)現(xiàn)矛盾與問題并積極解決,為實際工作的開展提供重要推動力。對于新時代的新聞媒體來說,必須把控好輿論導向,這是新時代對所有媒體和媒體宣傳工作提出的共同要求,也是所有新聞媒體在工作過程中必須遵守的行為準則。新聞工作者只有把控好輿論導向,牢牢占領輿論陣地,才能充分發(fā)揮新聞媒體作為黨和人民喉舌的重要作用。

4 結語

如實地進行新聞報道具有重要的現(xiàn)代意義。要想用新聞更好地為人民服務,需要新聞工作人員秉持崇高的敬業(yè)精神,具備較高的職業(yè)素養(yǎng),真實還原事件的面貌。新聞工作人員需要貼近人民的日常生活,報道亟待解決的民生問題,更好地服務人民,為促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

猜你喜歡
民生問題新聞媒體新聞報道
淺析如何在新聞報道中彰顯以人為本
活力(2019年15期)2019-09-25 07:22:10
探討網(wǎng)絡新聞媒體與傳統(tǒng)新聞媒體的整合
新聞傳播(2018年9期)2018-08-01 06:37:22
時代召喚老區(qū)新聞媒體
能源富集區(qū)資源紅利與民生問題——以晉、陜、蒙為例
深化“走轉改”在新聞報道中踐行群眾路線
新聞傳播(2015年21期)2015-07-18 11:14:22
新常態(tài)下的新聞媒體人
新聞傳播(2015年8期)2015-07-18 11:08:24
如何讓新聞報道鮮活起來
新聞傳播(2015年9期)2015-07-18 11:04:11
新聞報道要求真實的細節(jié)描寫
新聞傳播(2015年13期)2015-07-18 11:00:41
切實解決民生問題 促進社會和諧發(fā)展
學習月刊(2015年4期)2015-07-09 03:51:58
架起民生與日常生活的橋梁—— “中國史上的日常生活與民生問題”學術研討會綜述
南宫市| 龙游县| 南江县| 邢台县| 万载县| 涞水县| 资阳市| 呼和浩特市| 嘉义县| 和田市| 巴塘县| 彰武县| 邵阳市| 安阳市| 浪卡子县| 修水县| 瑞金市| 翁源县| 商洛市| 晴隆县| 革吉县| 镇坪县| 江油市| 赫章县| 肥西县| 黑山县| 城固县| 项城市| 深水埗区| 水城县| 澜沧| 大悟县| 涿州市| 福泉市| 格尔木市| 颍上县| 察雅县| 大埔区| 桃园县| 临洮县| 江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