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香玉
浙江大學課程與學習科學系副教授劉徽
項目化學習作為一種新型學習方式,能夠較為有效地促進學生的深度學習和核心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但評價不易實施、評價標準不易確定、主觀因素較強等也對教師提出了挑戰(zhàn)。那么,如何以評價支持和促進項目化學習?
《教育家》:項目化學習重視過程性評價,一般可從哪幾個維度來進行,有哪些關鍵步驟?
劉徽:首先是如何理解過程性評價和結果性評價的關系。過程性評價要以結果性評價為導向,最終是為了達成素養(yǎng)目標,從這個角度來看,兩者是一致的。從橫向的素養(yǎng)目標構成來看,項目化學習總體要培養(yǎng)合作解決問題的素養(yǎng),如果分成若干維度的話,可以考量學生的合作能力、規(guī)劃能力、設計能力和實踐能力等。從縱向的時間線索來看,則可以分為項目的規(guī)劃、啟動、開展(設計與制作)、成果展示、總結等。
過程性評價的設計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第一,明確素養(yǎng)目標。不僅教師要明確目標,學生也要明確目標。第二,確定評價維度。既可以是橫向維度,也可以是縱向維度。第三,尋找評價方法。評價的方法可以是多樣的,除了最終的表現性評價外,過程中也可以穿插技能測試、問答檢測或畫思維導圖等。第四,制定評價量規(guī)。評價量規(guī)一般是指對衡量作品的評價,可以分為整體性量規(guī)和分析性量規(guī)。
《教育家》:項目化學習的評價主體應包括哪幾方面?在項目化學習的評價中,各評價主體需注意什么問題?
劉徽:項目化學習的評價主體是教師、同伴和學生,如果評價帶有選拔性質的話,也可以增加督導等。
在項目化學習的評價中,教師需要明確不同評價的作用以及相對應的評價標準。過程性評價是為了促進學習,最為重要的標準是“具體”,目的是為學習的推進提供依據。越是具體的學習性評價越能促進學習,教師在學習前、學習中和學習后收集學習的各種證據,同時提供反饋,幫助學生更好地改進學習。結果性評價是為了評定學習水平,最為重要的標準是“公平”,目的是根據階段性的學習成果對學生進行評定、分類和篩選。根據收集到的信息和證據對學生在特定時間內的學習情況進行總結,公平公正地作出評定,并向學生、家長、教師和社會傳達結果。
此外,項目化學習應特別重視學生的自我評價,因為真實生活中,等到別人給出評價時往往為時已晚,因此,需要學生在項目化學習的過程中不斷進行自我評價,從而及時糾正問題。當然項目化學習結束后也可以有一次整體性的自我反思和評價,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復盤”。
《教育家》:如何以評價來促進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
劉徽:評價設計要和目標設計配套,如果評價設計與目標設計不一致,那么師生必然跟著評價走。這里的關鍵問題是如何理解“目標”,如果認為項目化學習的目標就是完成每項成果或作品,那么對目標的理解就比較淺了。項目化學習的目標是通過完成項目來提升學生的素養(yǎng)。因此,要做好評價設計首先要做好目標設計,而目標的核心是提煉大概念,明確素養(yǎng)目標。
以“創(chuàng)意風箏,放飛我的中國夢”這一跨學科項目化學習為例,這個項目的情境是:某市要舉辦一個國際風箏節(jié),有家公司向你們團隊定制一個具有中國特色的時尚風箏。教師原先設定的目標是“學生能夠認識風箏的構造,利用給定的材料設計并制作簡易風箏”,這個目標顯然過低了。教師們要明白,今天教學生做風箏不是為了讓學生未來做風箏,因為現實世界中除了陪孩子做風箏的家長,沒有幾個人會做風箏。項目化學習的質量很大程度取決于素養(yǎng)目標是否足夠清晰,因為做完一個項目容易,但怎樣通過做好一個個項目發(fā)展學生的素養(yǎng)則頗費心思。
從“解決問題”的角度來看,要讓學生理解“不同情境下客戶的需求不同”“每個團隊及個人的優(yōu)勢和特長不同”等。從這些大概念出發(fā),教師就會引導學生學會分析客戶的需求以及團隊的優(yōu)勢,對“有中國特色的時尚風箏”進行詮釋,從而更好地定位設計方案。
從“思維”的角度來看,要讓學生理解“分類是根據同一標準把事物分為不相交叉的類別”以及“不同的標準會導致不同的分類”等。從這些大概念出發(fā),教師就會引導學生查閱現有的風箏資料并進行分類,為下一步創(chuàng)意作好準備。分類還可用于中國特色和中國元素的整理,如按色彩、圖案、造型等標準進行分類和歸納,從而更好地認識中國元素。
學科層面的大概念可以從美術學科來看,要讓學生理解“實用物品的配色與用途相關”“不同的色彩以及色彩的搭配會帶給人不同的心理感受”“色彩搭配給人的感知不僅取決于色彩,同時和每一種色彩所占的面積有關”等。從這些大概念出發(fā),教師就會引導學生去認識不同的風箏配色、鑒賞配色的品質,以及理解不同造型與配色的關系,了解如何有創(chuàng)意地加入中國元素,從而設計一個漂亮的風箏。而從科學學科來看,要讓學生理解“外界環(huán)境影響人造物品的設計與制作”等。從這些大概念出發(fā),教師會引導學生去分析風箏為什么要選用比較輕的材料、為什么很多風箏會有尾巴等現象。
加入大概念的目標設定就不再局限于“做風箏”。以科學大概念為例,如學生通過做風箏理解了“外界環(huán)境影響人造物品的設計與制作”,后面再做“轉啊轉,我的風力渦輪機”這個項目時,他們自然就會想到和風力渦輪機最相關的外界環(huán)境的特征是“大自然的風向是多變的”,這時就會考慮到給風力渦輪機裝個調節(jié)風向的小尾巴裝置。
《教育家》:有專家建議將項目化學習評價結果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必備項目。以項目化學習的評價來促進教育評價的變革,這是否能成為深化教育評價改革的路徑?
劉徽:項目化學習的本質是“真實性”,即通過一個個項目培養(yǎng)學生綜合運用知識去合作解決問題的素養(yǎng),這也是當前素養(yǎng)導向的教學改革所倡導的。因此將項目化學習評價結果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可以較好地反映學生素養(yǎng),如能設計好檔案袋,那么是可行且可信的。但要注意的是,如果綜合素質評價帶有選拔的功能,則需慎重,因為帶有選拔功能的評價最重要的是公平性,而項目化學習往往是需要學生合作完成的,那么考評個人會有失公允,而且如果學生意識到了這種評價性質,很可能無法心無旁騖地投入項目化學習。
把握住項目化學習的真實性本質,那么項目化學習的評價可以從各個層面滲透進教育評價的變革之中,為素養(yǎng)而考也是未來評價改革的方向。當項目化學習與各種評價相結合時,需要有變式。在改進結果評價方面,可以考慮在中高考試題改革中增加“解決真實性問題”的試題;在強化過程評價方面,可以考慮收集學生的各種學習表現;在探索增值性評價方面,可以考慮讓學生看到自己素養(yǎng)上的進步;在健全綜合評價方面,可以從素養(yǎng)的各個方面來反映學生的表現。
《教育家》:智能化時代,如何借助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助推項目化學習的評價走向成熟與完善?
劉徽:項目化學習往往具有高挑戰(zhàn)性,因此學生會面對需要長時間完成的復雜任務,會產生大量的學習數據,因此借助人工智能和大數據可以更好地進行項目化學習的評價,具體包括如下幾個方面:設計項目場景,比如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開發(fā)的“天文村”,就營造了“搜尋超新星”等十個真實性的項目場景,使評價任務更為真實;發(fā)布信息或觀點,比如在Idea Tree平臺上,學生既可以發(fā)表觀點,也可以投票等;采集和分析信息,比如學習者畫像,可以通過采集學生的各種學習數據,對學習者群體進行劃分,以期提供個性化指導;提供反饋,網絡平臺一般都是開放的,因此可以面向各種人群(老師、同學、家長、專家和大眾)公布,得到真實的反饋。另外,像Quick Key和For All Rubrics可以幫助教師自動計分、及時反饋或形成成績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