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婧
江南
漢樂府
江南可采蓮,
蓮葉何田田。
魚戲蓮葉間。
魚戲蓮葉東,
魚戲蓮葉西,
魚戲蓮葉南,
魚戲蓮葉北。
田田:荷葉茂盛的樣子。
江南又到了適宜采蓮的季節(jié)了,蓮葉浮出水面,挨挨擠擠,重重疊疊,迎風招展。在茂密如蓋的荷葉下面,歡快的魚兒在不停地嬉戲玩耍。一會兒在這兒,一會兒又游到了那兒,說不清究竟是在東邊,還是在西邊,還是在南邊,還是在北邊。
《江南》為我們畫了好美的一幅采蓮圖呀!
“魚,長什么樣?”
聽到這個問題,你是不是以為我的腦瓜出問題啦?
“魚很常見呀!它們生活在水里,身體像紡錘,中間粗,兩頭細,用鰭來游泳,用鰓來呼吸的呀!”
例如,有的魚左右軸很短,從前面看,就像被門擠過一樣,扁扁的,如鯧魚、鳊魚;有的魚,左右軸特別長,背腹軸很短,就像被板磚拍過一樣,上下扁平,如鰩;還有被稱為“鰻魚型”的魚,它們頭尾軸特別長,而左右軸和背腹軸都很短,整個體形呈棍棒狀,如黃鱔、海鰻。
另外,魚不僅外形各異,有的還有“超能力”呢!
會飛的魚——燕鰩魚
魚兒本該生活在水里,偏偏有魚想去天空滑翔一把,燕鰩魚就是其中一種。燕鰩魚又稱“飛魚”,它們胸鰭特長且寬大,可達臀鰭末端,兩鰭伸展如同鳥的翅膀。憑借這獨特的魚鰭,它們能躍出水面十幾米,在空中滑行四十秒以上,最遠距離可達四百多米。這獨特的本領,能讓它們暫時躲避水中天敵——旗魚、金槍魚,卻又不小心成了海鷗等海鳥口中的美食。哎,這“魚生”還是有點兒悲催呀!
會發(fā)光的魚——燭光魚
有的同學會怕黑,在陽光無法到達的深海里,面對黑漆漆的一片,燭光魚卻能自己發(fā)光——它的腹部和腹側有多行發(fā)光器,像極了一排排的蠟燭,因而得名。
氣液兩相原料流體經過井口油嘴節(jié)流至壓力約10~13 MPa,溫度約40~55℃,流體經高壓分離器進行分離,分離出的天然氣通過氣相出口進入外輸管網。高壓分離器液相進入1.6 MPa低壓分離器再次分離,分離出的油水兩相流體進入計量環(huán)保罐后裝入罐車外運(圖1)。
“緣木求魚”是說樹上也有魚嗎
世界上真有魚生活在樹上嗎?不不不,這個成語來自于我國古代的一個小故事。
傳說在戰(zhàn)國時,齊宣王想稱霸天下。孟子心懷天下的人民,勸他放棄武力,用仁政征服天下。
孟子說:“大王舉國之力攻打別國,這是為什么?”
齊宣王回答:“為了滿足我最大的欲望。”
孟子問:“您最大的欲望是什么?是因為好東西不夠吃嗎?是因為好東西不夠用嗎?還是因為侍候您的人太少?”
齊宣王連忙說:“不,不,我不是為了這些。”
孟子說:“那么,我明白了。您是想征服天下,是不是?如果是,我看好比爬樹捉魚,是不能達到您的目的的?!?/p>
齊宣王說:“會有這樣嚴重嗎?”
孟子說:“恐怕比這還嚴重。爬樹捉魚,最多是捉不到,不至于有什么禍害。如果以武力滿足自己獨霸天下的欲望,不但達不到目的,其后果不堪設想?。 ?/p>
同學們,你們贊同孟子的說法嗎?
古時候的農人們靠天吃飯,希望來年風調雨順,能夠有富足的糧食。即使是現(xiàn)在,人們也期望生活越來越富裕,所以每逢年節(jié),我們中國人的餐桌上,總是少不了魚的身影,因為“魚”與“余”同音,蘊含著“年年有余”的美好祝愿。
除此之外,我國各地還有更多有關“魚”的美好寓意。
山東魯菜菜系中有一道“鴛鴦魚”,常常作為婚宴的主菜,象征新婚夫婦恩恩愛愛,永不分離。
浙江寧波有農歷年初接財神的習俗,人們把黃魚放在盤子里,象征黃金,因為舊時人們常把金條稱為“大黃魚”“小黃魚”。有的地方還把活鯉魚拿到江河里放生,寓意“生意興隆通四海,財源茂盛達三江”。
“魚”的美好寓意這么多,我們快來積累一些帶有好彩頭的成語吧!關鍵時刻用得上哦!
魚躍龍門:在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黃河鯉魚跳過龍門,就會變化成龍。比喻事業(yè)成功或地位高升。
面對即將參加高考的大哥哥、大姐姐,我們可以這樣說:祝你魚躍龍門,金榜題名!
如魚得水:好像魚得到水一樣。比喻有所憑借,也比喻得到跟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對自己很合適的環(huán)境。
浩浩喜歡繪畫,最近成功加入學校的美術社團,我們可以對他說:浩浩,進了美術社團,祝你如魚得水,學到更多的繪畫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