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俊霖
唐玄宗的皇后王氏與武惠妃爭寵,因王皇后無子,玄宗打算廢掉王皇后。危機關(guān)頭,王皇后哭著問玄宗:“陛下獨不念阿忠脫紫半臂易斗面,為生日湯餅邪?”想起多年前的那碗生日湯餅,玄宗也為之感傷動容,遂暫時放下廢后的打算。
這碗湯餅究竟是個什么餅,竟有這么大的魅力?其實,唐朝的湯餅,相當于面條,生日湯餅,就是長壽面。
話說在武則天掌權(quán)時,李隆基的日子過得很拮據(jù)。阿忠是王皇后父親王仁皎的小名,這位老丈人為了讓女婿在生日當天能吃上一碗湯餅,竟把自己的紫半臂給賣了。半臂是當時的一種服飾,紫是唐朝最顯赫的顏色,只有三品以上官員才能穿紫色官服??梢?,這碗湯餅來之多么不易,難怪玄宗能被這張感情牌打動。
其實,早在四千多年前,先人們便已經(jīng)學(xué)會了制作面條。中國是面條的故鄉(xiāng),2005 年,中國考古學(xué)家在青海省的喇家遺址中發(fā)現(xiàn)了距今四千年以上的面條,這也是迄今為止世界上發(fā)現(xiàn)的最早的面條。
不過,古人最早將面食統(tǒng)稱為餅。東漢有位叫劉熙的經(jīng)學(xué)家,他編了本《釋名》,專門探求事物名源,其中就介紹:“餅,并也,溲面使合并也?!庇盟兔嬷谱魇澄?,這不就是餅嘛!所以不管是蒸煮炸烤,只要是用面粉做的,就叫“餅”。帶湯的面食,自然就叫湯餅了。
湯餅自誕生之日起便廣受吃貨們的喜愛,但在秦漢時,想吃一碗湯餅不容易。畢竟,那時磨粉的工具主要是杵、臼、棒等,制面效率低。到了唐朝,石磨技術(shù)的成熟為吃貨們帶來了巨大的福音。
既然是在水里煮熟的面食,湯餅的種類肯定很多,但毫無疑問,切成條狀或片狀,其口感更佳,而且還有好彩頭。生日吃湯餅并非唐玄宗的專利,宋人朱翌在《猗覺寮雜記》中說:“唐人生日多俱湯餅,世所謂長命面者也?!笨磥?,在唐朝,吃長壽面是很流行的事兒。
詩人劉禹錫參加過一個孩子的慶生宴,宴上就吃了湯餅。后來,這個孩子長大了,要去參加科考,他還特意說:“引箸舉湯餅,祝詞天麒麟?!保ā端蛷堫赂芭e詩》)你出生時我就在場,我用筷子夾起面條,祝福你如麒麟一般卓爾不群。
當然了,要論唐人最喜歡什么口味的湯餅,麻辣味絕對是其中之一。但辣椒那時還沒傳入中國,所以,人們用茱萸來調(diào)辣味。有年重陽節(jié),詩人李頎去看望一位朋友,吃飯時便是喝的菊花酒、吃的茱萸打鹵面:“菊花辟惡酒,湯餅茱萸香?!保ā毒旁戮湃談⑹藮|堂集》)看來,吃湯餅、插茱萸、飲菊花酒在當時都是重陽節(jié)的重要項目。
不過話說回來,天氣涼爽或是在大冬天里吃湯餅自然舒暢,然而,夏天吃湯餅,難免要大汗淋漓。所以,唐朝人又開發(fā)了面條的新式吃法——“冷淘”?!短屏洹酚涊d:“冬月量造湯餅及黍臛,夏月冷淘、粉粥?!崩涮詫嶋H上就是涼面。
杜甫在成都的時候便吃過冷淘,而且還是用槐葉汁和面制作的槐葉冷淘。他還自豪地表示:“君王納涼晚,此味亦時須。”(《槐葉冷淘》)皇帝納涼時也吃這種面,咱和皇上吃的面是一樣的呀!吃的時候“加餐愁欲無”,總擔(dān)心不夠吃。吃完后“勸人投此珠”,建議大家有機會都嘗一嘗。
老百姓做冷淘,過涼水也成,但地道的冷淘必須用冰塊冰鎮(zhèn)。當時的皇室貴族有地窖,冬天的冰塊放入地窖,到了夏天還能存下一些冰塊??梢韵胂?,在沒有冰箱的唐朝,普通老百姓想吃上一碗地道的冷淘可絕對是難于上青天吶!
如今,面條的烹制方式更加多種多樣了,人們不僅喜歡面條的美味,更喜歡面條的營養(yǎng)價值。一根根細細的面條,記載了多少歷史長河里的趣事??!在將來,還會有更多關(guān)于面條的故事不斷上演。